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98|回复: 3

[【杂文】] 【滑稽的国度】一、哭泣的传统[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8 23: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发地址:http://hi.baidu.com/%C7%E5%B7%E7 ... 95bcc67831aa44.html

    林则徐先生有幅自勉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好一句\"海纳百川\",我把它理解成:为人度量求宏,方可接纳世间万物,一展博大胸襟。
  回溯中华上下五千年,反思我们的民族品格,我们确有这样的品德。历届王朝的开明君主多是开放海关,笑纳四方来客,吸引借鉴了外来优秀文化的,这也对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我以为,这种既有利于发扬传统文化又可与世界保持同步的做法和思想固然可取。可在中国遭受风风雨雨后的新时代里,我们的国人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摸不着方向了。“海纳百川”,我们不是“海”,却“百川”尽择,毫无保留。
  我们常常自诩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做后盾。可如今我们能切身感受得到的那些自己的东西,有多少?它们是不是已经在慢慢消融于无形呢?给我们中国人最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发源于中国,从孔子到程朱理学,有方孝孺恪守儒家经典教义。今呢?我们身上能够体现儒家文化传统之处恐怕不多了吧?又有多少人在乎那些传统呢?好像我们的儒学气息远远比不上韩国---这样一个曾经是古中国边陲地区的小国。如此,才有人敢叫嚣儒学的发源地不是中国!悲哉!我们除了一阵喧闹和反对,一阵哗然和愤慨,还做了些什么呢?同样是影响中国的几大思想流派诸如道家等,应该说在香港还是有些许影子吧。如此,我感觉中国就成了这样一个拥有多元,或者说“无元”的信仰社会。问问自己,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还想到韩国人的果敢和坚毅,还有聪明睿智!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求。----我对韩国人把端午节申请为他们的遗产如是说。怎么就不见我们国家的人这么重视那些传统文化呢?怎么我们泱泱大国N亿人口就没人想到去申请端午节遗产呢?我还想说的是同样是祖国精华的中医的沦丧,对于前些年的中医存废之争,同样的还有对我们“龙图腾”的质疑,我很愤懑--日后一应有专题。这些无一不表现出我们国民令人非常丧气的一面。
  而同样是我们邻国的日本,虽早受中国文化传统的熏染,却自成一派文化体系。他们的国民对“民族本位”思想的推崇委实令我们汗颜。那些常常被我们称作“小日本”的人,拥有着刚毅,自强不息的显著特征,这使他们在“二战”后又重新崛起。他们对外来文化是基本上不“感冒”,其实算是排斥的。这使得他们的文化得以完美保存,并且整合他们的现代文明,形成的文化潮流在国外诸如我们的国度里影响甚深。看看他们的动漫(由以此为重)·电影·音乐·美食·时装··广告(其实我还想说他们从事某种见不得人的行业在我们的国人中似乎也很有影响力)等等不一而足的领域,在我们国家的受欢迎程度吧。据说我们80后是有哈日的一族的。。他们是成功的。而且他们更多的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代表,并且以GDP全球第二的经济水平傲视全球。我们呢?
  茶是我们自己的,咖啡可乐是别人的;京剧是我们的,奥斯卡是别人的。现下,在国人眼里,行动上,作为中国千年文化精粹,蕴含茶道等系列文化艺术的茶,却比不上毫无内涵可言的可乐雪碧。很多人舍弃了茶的淡雅润口而择可乐的满口泡沫。
  可以显而易见的是,现在中国喜欢京剧的人已经不多或者说非常少了,特别在我们的未来---青少年群体里,在我们这些年轻一代中,有几个人是舍京剧而择流行·选摇滚而弃中国古典·择韩日偶像剧美国大片而弃京剧的?(虽然这与个人喜好有关,但是很显然我们在弘扬这一文化上没有做到位。同时我承认我不是很喜欢京剧,我喜欢摇滚。喜欢中国古典。其他都不喜欢。而我也会看央视的京剧节目----但是不多)看到苦撑的CCTV11频道,我总担心哪天它会改头换面而成为回忆。毕竟我们老一辈的一代终归是要离去的,新一代如我们,还会继续愿意传承京剧吗?毕竟,我感觉京剧文化在70 80后这两代人间已经断层了。还有其他戏剧艺术呢?现在教科书里加上一些样板戏什么的亡羊补牢,我很怀疑如此作为的功效。而且我很郁闷的看到,前面被冠以“革命”二字,而且它的中心怎么看怎么像是在鼓吹阶级斗争的。
  我为我们的国粹,感到担忧和无奈。
  我们羡慕外国城市的繁华,就推行大规模城市改造,搞“形象工程”,也就顾不了那么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了。可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读过三国就知道)在1999年被一夜摧毁,还有浙江舟山的定海古城的消逝(我们可爱的舟山市政府的大手笔)、贵州遵义的老街的消失、福州三坊七巷的面目全非。为的是什么呢?为学习人家的城市化吗?为“改善广大居民居住环境”吗?还是为了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利益?或者一些无知丑陋的官员的面子?我很愤懑很伤心。
  国际化大都市一如上海,广州,那里的中国气息还有多少呢?好像我们的传统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表现,多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了吧。繁华是浮华,霓虹闪耀世人眼,也迷蒙了太多游走在都市的男男女女。都市诞生了那些喧嚣尊贵,那些灯红酒绿。记忆中曾经红旗招展、意气风发的我们,却在那些灯红酒绿里变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自私自利。我们的传统美德也多沦丧在都市的物欲横流中。新出版的大片,新出版的小说,还有一些可笑的诗歌---很苍白的都市。
  撇开现今网络上争执不休的非主流与反非主流,或者叫90后与80后之争。我想到的是我们的语言。一直以来,在“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下,学习英语的风头盛行不衰。前些日子才听说我们那小乡镇的学生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当时我是一阵无语。我想到我读书时是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毕业(现在我大一o(∩_∩)o...)都要学。据说英语在中·高考是必考科目,据说本科生英语不过4级是没毕业证的。我无从知晓是教育局的哪届英明的局长大人制定的这样的教育方针。我想:现在的小孩子,汉语都没学好,学英语干什么呢?有多少人长大后,工作生活需要接触英语?当英语被置于一种错误的评价体系中,充当了“拦路虎”的角色,一些诸如偏英语单科的天才被大学拒之门外就不足为怪了。在有关部门制定考试规则、强制推行英语之后,一些社会力量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肆夸大英语的重要性,为英语的泛滥成灾做了完美的铺垫。我们就不难看到那些什么好记X,步步X,诺亚X学习机在各大媒体的广告一堆又一堆了。咋就没汉语学习机呢?咋就少见专门的为国人的汉语培训机构呢?有话说灭绝一个民族最恶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放弃自己的母语。可是我们自己都显得快要放弃了,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可怜的汉语啊,讽刺的是,我也不少见我们自傲的国民老在言说“汉语”在世界是强势语言,世界学习汉语“热潮”滚滚之类的文章...对于脑残字以及其他损毁我们美丽的汉字的言行,我 日后言说。
  不是说别人的就不能接受,不是说外来文化艺术就该摒弃。应该说,外来文化中的有很多精髓,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我们没有好好传承更别说光大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之前,谈何去极力推崇别人的文化?我们的什么文化部,还有那具有很强的主导能力的zheng fu,难道要等到我们被完全西化,成为别人的附庸的时候,才痛定思痛的去回顾传统吗?
  历史的教训还少吗?我们不是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么?法国能做到禁止国人用英文的e-mail一词,日本能那般推崇他们的文化却如此成功。我们就不能切实的做点什么么?单一个传统节日放假有多大的功效?
  理性的看待:传统文化.虽然中国历史悠久,但是由于革命年代尤其是wen ge前后、后wen ge时代更为强烈的持续近五十年的冲击,这种历史文化的主体已经被支解、打碎,至少在话语权上已经丧失了存在。但是一种漫延了几千年的文化不会轻而易举的就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在城市的表层上已经苟延残喘,甚至消灭殆尽,但是在根底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文化已然借助非市场经济力量而转型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
  但是其地位却很显然的在日渐衰微,几乎不能继续。
  传统在哭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00: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想到韩国人的果敢和坚毅,还有聪明睿智!”楼主太偏激了吧。 传统在哭泣!...证据还是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0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写的关于传统的内容比较多,这些问题的确已经存在,而且确实很值得当今国人反思。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谁能起主导作用?我始终认为zhengfu的作用是巨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3: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早以前的帖子了,惭愧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3 19:49 , Processed in 0.47548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