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15|回复: 8

[【其他】] 没有硝烟的鏖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9 16: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4月7日。早上6时20分。

    向阳县司法局局长洪民给王副局长打来电话:“紫沙镇何姓与张姓争议的坟山,今天何姓组织人员去祭祀。你马上带队去处理。”

    王副局长二话不说,马上出发。

    清明时节祭祀祖先,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为什么这次对何姓人的坟山祭祀如此紧张?

   大家也许不知道,这里的坟山纠纷,绝大多数都与宗族群体联系在一起,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来来,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坟山纠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防范。据悉,何姓人的这次祭祀活动,极有可能酿成重大恶性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9月1日,紫沙镇马江村委会村民张伟钦到向阳县司法局紫沙司法所上访,称其位于马江村委母猪麓后背岭的祖坟,从2006年开始被同村委会沙洲岭的村民何耀光一户人祭祀,2008年清明期间,何耀光组织几十人去祭祀,并到我家威胁,不准我们去祭祀。司法所感到案情复杂,逐向县司法局和县委政法委汇报。县司法局决定受理该案。

  张姓人称:他们有两口老祖坟位于马江村委会母猪麓村后背岭,他们有解放前留下的“宗支簿”记载,有经常去祭扫的事实。2006年3月下旬,何耀光等何姓多人到张姓人家,说张姓人在何耀光后背岭中的一口祖坟是他们的,不准张姓人祭扫,由此引发纠纷。

  何姓人辩称:争议坟是他们的,已有数百至千年的历史;有“宗支簿”记载;有张某某等三人证明;有葬后至今世代相继铲扫纪念的事实;2008年清明后才与张伟钦等人发生冲突。

  查明:母猪麓村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张姓人提供的“宗支簿”记载:“前晚公祖不知其名葬于土名后母猪麓后背岭麓上一穴晚公祖下一穴焕清祖”。 何姓人提供的两本宗支簿上分别记载其四世祖公埋葬地点为:“……母猪麓羊尾缭麓”和“……母猪麓羊尾僚麓尾”。调查了争议地附近的马江村委会母猪麓村、香案头村,三江村委会的蒙竹麓村、桐油木村等地村民二十多人次,绝大多数人认定争议坟所在地叫做“母猪麓后背岭”,少数人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被调查人员一致认定,不知道 “羊尾僚麓” 和“羊尾僚麓尾”这两个地方。

  调查组认为:张姓人提供的“宗支簿”应是解放前制作的,是纠纷发生前就存在的,上面记载的“母猪麓后背岭”与历史事实相符;被调查的当地群体均指认争议地叫做“母猪麓后背岭” ;张姓人对争议坟有长期管理使用的事实,争议祖坟是张姓人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何姓人提供的“宗支簿”也是解放前制作的,上面记载其祖坟位于“羊尾僚麓” 和“羊尾僚麓尾”,与争议地“母猪麓后背岭”不符;在当地找不到“羊尾僚麓” 和“羊尾僚麓尾”这两个地方;何姓人提供的宋某某、张某某、何某某等三人证言,证明争议地不是母猪麓后背岭、而是叫“羊尾僚”,因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不能查证,因此不予采信。没有证据证明何姓人对争议坟管理使用。何姓人的主张争议坟是他们的,没有事实依据,不予支持。

  考虑到该案的复杂性,工作组就此案向县委政法委递交了书面汇报,汇报考虑到印发处理决定需要一定程度,在清明期间来不及印发,而在清明前调解不成的,一定得对该案进行表态,因此工作组提出该案分两步走的处理意见:一是以县司法局和紫沙镇政府的名义向当事人宣布争议祖坟是张姓人的;二是紫沙镇政府根据以上事实,依照有关规定,就此纠纷作出处理决定。在得到县委政法委的同意后,工作组于3月20日再次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未果后,宣读了工作组向县委政法委的汇报;强调了何姓人若要祭祀他人的坟墓,要经他人同意,否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宣布结论后,何姓人不服,串联到附近县的宗族进行群体性上访。3月下旬,紫沙镇政府更换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这是从外镇调来的从来没有接触过政法工作的新提拔的领导。4月1日,该分管领导在接待何姓群众时说,允起何姓群众去祭祀争论的祖坟。何姓人得到准许祭祀的答复后,即着手进行联宗祭祖活动,张姓人也采取相应措施。经过工作,何姓人答应只派30人去祭;张姓人也答应保持克制。2009年4月6日,获悉何姓人买了三百多人的菜,张姓人也加紧了活动。有关部门不敢怠慢,做好应急预案,随时应付突发性事件。

  2009年4月7日。早上6时。县司法局局长洪民的电话响了,是紫沙镇的告急电话,告知张姓、何姓几百人已开始行动。局长立即安排王副局长等人先行出发,他和县领导汇报后再作后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乎?文学乎?乎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bulunuo于2009-04-09 18:25发表的 :
报告乎?文学乎?乎乎?
同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09: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发第二部分内容,显示"请勿连续发表相同内容的主题!"

看来得麻烦版主帮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09: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县城距紫沙镇只有60多公里的路程。但因沿线正在修建二级公路,行车的速度受到限制,有好几个地方受到阻塞。一路上,不时传来“战场”的急电:县上的人是不是出发了?镇里的人是不是先到现场?几百人在现场了怎么办?双方混在一起了;争吵了;扭打在一起了;干警被推倒了……王副局长对他们说,先组织干部职工到到现场维护秩序;在现场时,找到双方的关键人员,要他们做好各自人员的工作,分开各自人员;就地待命,何姓人暂不祭祀;等待上级处理。放下来自现场的电话,王副局长马上向洪局长汇报、向县委政法委汇报,向镇领导联系,增派人员。两个多小时内,王副局长的电话不断。

    8:30。到了镇政府,找到该镇党委黄书记。

   “这案子怎么办好?”王副局长征询处理办法。

   “这案子不应宣布坟山是张姓人的,也不应宣布不准何姓人祭祀。很多土地山林纠纷,政府都不作出处理决定;坟墓大家都可以祭祀的嘛,就像烈士墓那样……”黄书记发表他的见解。

    王副局长感到黄书记的话有点走味,似乎是说造成今天这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工作组宣布了结论。王副局长认为,该案引发群体性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一些党政干部的介入,才使问题复杂化。

    该案何姓一名代表是村委会的支部书记。在政界混的人会知道,这虽是个小官,但与镇、县的领导有种种的联系,能量不小,在调处过程,政府领导一个一个的躲得远远的,怕得要命,这就说明了问题。所以,王副局长接手这案后,表现了万分的谨慎,立足要把此案办成“铁案”,忠于事实,忠于法律,经得起上级查,经得起时间考验。在调查取证、事实认定、作出结论等方面,他都反复推敲、反复讨论、反复请示汇报,特别是注意争取县委政法委的支持。今天这事闹得这么大,原因有多种,其中,镇分管领导同意何姓人去祭祀是主要的原因。因为原先已宣布争议祖坟是张姓人的,何姓人要祭祀争议祖坟需得张姓人同意,否则要承担责任;这结论是经工作组反复讨论和县委政法委同意。如果镇政府领导能支持这个结论,那么,何姓组织人员去祭祀争议的坟墓,就是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就是违法行为,政府就可以动用其强制的措施,这样工作就好做得多。但是现在政府领导宣布允许何姓人去祭祀,案件就变成了民事纠纷,就只能协商解决,问题更复杂了。本来王副局长对这可以一笑了之,以免伤了和气,只是考虑到该案以后仍得由他来处理,为了以后工作方便开展,得把握正确方向,纠正视听,避免事态向不好方面发展,一些关键问题不能不说。

   “书记说得对,我们处理这个案子也许是有不足之处,我们以后一定会汲取经验教训。你说准许大家去祭祀,那指的是烈士墓;而现在这个是私人的坟墓。私人的坟墓是否允许他人祭祀,只能由其所有人决定。另外,你说的不应宣布结果,这个观点我也不赞同。因为作出这个结论是非常慎重的,是经过县委政法委同意的……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关键是如何解决今天的问题。”

    “现在只能说何姓提供了新的证据,政府要重新处理……”黄书记说。

    “关键是做何姓人的工作……”与王副局长同去的一名同志说。

    “关键是做张姓人的工作,促使他们同意何姓人祭祀。今天这种情形,何姓不得祭祀,看来难得收拾了。”王副局长说。

    “只能这样做了。”黄书记说。

    “那么我们先到现场。政府得组织更多人员去。”王副局长说。

    “县委政法委领导带政法干警来;附近几个镇的派出所干警马上到。”黄书记说。

    政法委领导带政法干警来?附近镇的派出所干警马上就到?罕见的速度和效率使王副局长感到惊讶!看来,今年市、县党委政府抓坟山纠纷纠纷的调处确实取得成效,那应急预案也发挥了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09: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硝烟?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0: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硝烟?——是的,硝烟。感谢123buzhi 兄指教,马上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5: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位于母猪麓村附近一个小丘陵上,距离村道约50多米。那个丘陵下,有户人家建起了一幢一层的楼房,楼房前是一片开宽的院子,院子前约有二十来亩的草坪,已有十多部小车在那里,摩托车、自行车不计其数。那户人家的院子里、草坪上,散落着数百个男女老少,手上拿着锄、铲、木棍。向争议的坟山望去,整个山坡长着“芒基”和其他小灌木、还杂着一些松木。正是大地回春的时节,大地一片翠绿。在距离坡脚50多米的山坡上,一上一下相距约15米有两个圆型、面积约100来平方米的地方被整理得寸草不生,露出土壤的红色,显得非常显眼。下面那个圆型,是张姓无争议的祖坟;上面那个圆型,就是争议的祖坟。在争议的那个祖坟上,立着一面大大的没有展开的红旗,估计上面会有一个大大的“何”字。几百人聚集坟山周围,争吵、叫骂声不断,政府和派出所的人员在劝说、阻拦。

  王副局长对群众说,双方人员分开,不得聚集在一起;何姓人暂时不要祭祀,待县领导来后处理。接着,找到出双方代表分别做工作。对姓何一方指出,要双方达成协议后才能祭祀;为了达成协议,何姓人要控制祭祀的人员。对张姓人说,虽然有关部门口头宣布了争议坟是你们的,但宣布后何姓人提供了新的证据,该案要重新处理,还不能最终确定争议的祖坟是什么人的;现在你们张姓人已祭祀在先,何姓人要去祭祀,这样做才显得平等公平;目前的形势下,张姓若同意庞姓祭祀,对大家都有好处。

   10:30,附近各镇派出所的干警陆续赶到。

   11时左右,县委政法委领导和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政法部门的领导及干警赶到。现场的政法干警及政府干部有两三百人。县委政法委和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府领导集中开会,听取汇报,作出指示,制定方案。

   下午1时,通知双方各选出5名代表到村委会分开调解。各方领导分别对两姓代表进行疏导教育;当事人再次讲述其多次讲过的事实和理由。

   下午3时,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张姓同意何姓派10人去祭祀——但该协议不能执行。原因是张姓群众坚决不准何姓人祭祀。张姓群众说政府宣布争议坟是张姓人的,但又不算数,又同意何姓人祭祀;政府只同意何姓三十人祭祀,但他们却组织了几百人;我们同意他们10个人去祭祀,但他们却大声叫喊,说他们胜利了,争议坟山是他们的了。此时,群情激奋,原先表态的张姓代表也害怕了——因为,惹怒了宗族,被“开除”出了宗族,以后有事宗族不理采,这个结果是没有人也承担的。

   4:30,全体公安干警上山,想把山上的人劝下来,但没有效果。山下的张姓人见何姓人不下来,又集中往山上去。想把山上人劝下来的计划不能实现。

  下午5:30,决定双方再派代表到村委会调解,但只有张姓5个代表到。张姓代表同意何姓3个代表去祭祀,但不准放鞭炮。

   6:20找来了何姓代表,一听到这个条件,立马转身就走。

   镇政府黄书记打电话给何姓的关键人物——村委会支书,通过支书找来何姓代表,要求双方在一起协商。最后确实何姓派5人上山祭祀,只燃放一捆鞭炮。
                        
   眼看大功告成,但还是出现波折。原来是张姓部分群众不同意此方案,其代表做工作也没有效果。镇长对张姓群众说,这事过后,政府一定抓紧时间处理,一定秉公作出结论,群众仍不服;公安局长和法院院长来做工作,表示政府作出最终结论后,如有人侵犯他人的祖坟的,一定会依法追究责任。这样,张姓群众才最终同意何姓祭祀。

   8时,天已完全黑了,在有关领导、公安干警和张姓代表的鉴证下,何姓完成了其祭仪式。

   在车灯和电筒光的映照下,络绎不绝的人流、车流向前行走——两姓参与人员开始撤退。

   “哗!这么多人——看来有好几百人。”有人惊叹了起来。

   “哗!,这么多工具……”又有了新的发现。

   “他们拿那么多‘蛇皮袋’做什么?”

   “里面肯定有石灰!”这石灰在打群架中的作用可大了,一把石灰撒进人群,再多再强的对手也要败下阵来。

   “一定有枪炮!”这里是三市三县三镇的“金三角”,治安环境历来不好,民间的枪炮不少,尽管经常进行收枪治暴活动,但效果不是很好。

   “一定有炸弹和燃烧弹!”这里说的燃料弹,是当地人在玻璃瓶内装上汽油,外面包着助燃物,点着外面的助燃物,把玻璃瓶向人群里甩去,玻璃瓶落地处,马上一片火海。

   “幸亏没有打起来,否则还不知死伤多少人。”

   “事情还没有完结,还不知道以后怎么样呢?”

    ……

   人们在议论着。但王副局长却陷入了沉思:坟山纠纷太多涉及宗族,人员众多,这还不可怕,最要命的是那些在外工作的党员干部、各级领导和发了财的老板等人员的参与;有了这些人的参与,再简单的事也会变得复杂无比。是啊,这事还没有完结,下一步结果怎么样呢?下一次还会有那么幸运吗?……王副局长不愿往下想,也害怕往下想。

   群众撤退完毕了,轮到工作人员撤退。

   汽车在黑暗的村道上行走。那条村路有一个大湾,在后面行驶的车辆可以看到前面开着车灯行走的车辆,就像一条长长的火龙,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是极罕见的奇观。“唉,车真多。”同车的同事说。“一部、两部……四十三,后面还有”。

   汽车驶到镇政府饭堂,大家也许是饿了,也许是有“抢饭吃”的经验,快步如飞的冲进饭堂。王副局长等人行动迟了些,没有饭菜了。

   晚上9:30。往年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变暖,但是今年清明以后,却是连续几天的寒冷,还不时下起了雨。街上,饭店、商店大多已经关门,没有几个行人。公路上,几十部小车正在返回县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23:39 , Processed in 0.43293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