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51|回复: 6

[影视媒体♡] 影视  寻回我们的童年——80年代经典电视剧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1 17: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寻回我们的童年——80年代经典电视剧回顾
附件:





1.《霍元甲》
  《霍元甲》播放的时候那绝对是万人空巷。家里没电视的挤到有电视的家里去看,主题曲一响大人小孩手里什么事都马上停下。第一句歌词是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米雪演的赵倩男美丽娇憨,令人难忘。这部戏让观众认识了演霍元甲的黄元申和演陈真的梁小龙,黄元申的戏我也就看过这一部,倒是梁小龙后来拍过的很多武打片我都看过。这部戏里差不多所有的配角都在后来的香港电视剧见过,特别是那个武打设计徐小明,当时倍受称赞,他后来还拍过一部《海市蜃楼》我也看过。记得剧中的鸦片叫“东瀛大补丸”,赵倩男的爹就被黎汉持演的倩男的表哥(忘了名字)给骗着服上瘾了。当时好多人开口闭口都是迷宗拳,看得不亦乐乎。后来电视台相继放过《陈真》和《霍东阁》,我都看了,不过好像怎么都觉得不如《霍元甲》,大概是精神匮乏期的特殊效应吧。


附件:





2.《射雕英雄传》(翁美玲版)
  “依稀往梦似曾见,心中波澜现”,每次听到都心潮澎湃。这是83版射雕第一部铁血丹心的主题曲。之后的东邪西毒、华山论剑的主题曲都是那么好听,罗文、甄妮的演唱令人叫绝。83版射雕让观众认识了翁美玲、黄日华、还有黄老邪曾江。翁美玲因为演活了俏黄蓉而风靡香江,不过她大概没有想到她的黄蓉让中国一代人记忆深刻,奉为经典吧。记得当时几乎所有的女生都喜欢翁美玲,男生虽然不明说但看那架势也是为之倾倒。我的好多好朋友都有收集翁美玲贴画的爱好,只要看到哪一张自己没有,就会掏出买冰棍儿的钱买下来,那时我记得一小张要五分钱,大一点的一毛五、两毛不等。她们好多人都把翁美玲的贴画贴在铅笔盒上或课本上,以示欣赏。可我跟她们的想法不同。我没有他们收集得那么疯狂,但是该有的我也都有,只不过我从不把她贴在什么地方,因为一旦扯开贴在哪里时间长了,画像退色卷边难看了,就会被撕掉扔了。我不想让翁美玲变旧,所以到现在我保存的贴画还崭新如昨日,我想我会一直保存下去。
  那时候报纸杂志资讯并不多,但是一有翁的消息我们都会看,知道她和汤镇业恋爱的时候也为她高兴,可是突然有一天晴天霹雳,翁美玲自杀了。那时候身边的人,不论是大人小孩儿都难受,话题也离不开“蓉儿”死了的消息。那时候看到好多新闻报道她自杀的前因后果,提到那些三角四角恋爱。我们很多人对掺和在内的吴君如、梅姓女艺人还有戚美珍都没有好感,尤其讨厌汤镇业。其实说实在的,当年无线“五虎将”都是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可是现在看混得最不好的就是汤镇业。翁美玲自杀后他面临了很长时间的低潮期,也没看到他演什么重要角色。等到许多年后在电影里看到他的身影,演的全都是心黑手辣的坏蛋,满口脏话,动作猥亵。身材发福连带地面貌也不复英俊了,看得人不胜唏嘘。我有时会想,他有没有后悔呢?如果当时他和翁美玲两情和谐,也许他的演艺事业、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会不同,记得当年,阿汤在翁美玲墓前献花,又称翁美玲爱妻,很是伤心懊悔。哎,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83版射雕对我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因为它,我看了第一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那时候手不释卷,留连其中,说我看了几百遍也不夸张。之后的神雕、倚天也是如此。从那时起就开始涉猎武侠小说,从金庸开始,之后梁羽生、古龙、卧龙生、温瑞安、陈青云、上官青云、秋梦痕、司马翎、萧易,乃至早期的王度庐,均有涉猎。所以我说一切从射雕开始。我的好朋友或同学经常挑出小说中细微的地方考我,主要是射雕三部曲,我答出来的时候他们都好崇拜的样子,然后我也好崇拜我自己,嘿,别笑我。其实当我看了射雕原著后,就已经发现电视剧改了很多,所以我经常给几个好朋友讲改编过的地方,有点像说书的。如果拿到现在来说,一部经典武侠改了那么多决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可是83版射雕属于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特定现象,它之所以成为经典皆在于此。看到很多人为83版和03版争论不休,其实没必要。你要现在的小孩子看83版射雕他们当然不会觉得好看,还会质疑那些奉它为经典的人的欣赏水平,因为他们没有在那种精神食粮严重匮乏的时代走过,而从现在来看83版中确实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前两年曾经网上下载又看过一遍,那时候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后来家里买了碟,我也决定不再看了,因为我的审美观已经不同,所以我要保留内心深处83射雕的经典形象,翁美玲还是我心目中永远的黄蓉。



3.《上海滩》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首歌的旋律太熟悉了,叶丽仪的音色独特,听起来有一种沧桑的感觉,当时我努力模仿,结果还不错,现在我还可以唱似是而非的粤语版。《上海滩》,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故事。潇洒的许文强,黑色长大衣配上白色围巾,头上一顶礼帽,越发显得英俊挺拔;柔情似水的冯程程,学生装显其清丽,妇人装凸其优雅。许文强的深情,冯程程的痴情,在在令人感动。特别是最后许文强放弃了一切还是要去找程程,出门被乱枪射死的镜头,他的白西装上染满鲜血的样子,让人记忆犹新。周润发和赵雅芝,梦一般的组合。
附件:

4.《大西洋底来的人》
  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中国人接触的第一部科幻连续剧。主人公好像叫麦克.哈里森,是个两栖人或动物,因为特别小的时候看的,到底情节如何已经记不得了。不过当时也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附件:

5.《姿三四郎》
  这部关于日本柔道的片子当时也是高收视率,虽然那时候好像还不太用这个词。我现在已经连男主角什么样也记不得了。

件:

6.《排球女将》
  《排球女将》掀起了排球狂潮,“小鹿纯子”这个名字绝对家喻户晓。我小时候的志向一直在变,其中有一个就曾经是想要当一个排球运动员,当然这阵风潮过了之后,我的志向就又变了。那时候上小学,学校里排球突然短缺,大家打排球的时候都会喊一句“旋转日月”之类的,不过没人敢喊“晴空霹雳”,因为空翻难度太大。看剧的时候,觉得日本教练真严厉,还记住了纯子的队友叫“尤加利”的,还有某一队研究出的“反晴空霹雳”以及那个“双重晴空霹雳”。有机会的话,还想再看一遍。
附件:




7.《武则天》(冯宝宝版)
  这版的武则天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那时候觉得冯宝宝真的好漂亮,她把武则天的韵味完全演绎了出来,因为很小又不太了解史实,所以觉得特别好看,一直没有再看过,所以不知道现在感觉会怎样。我记得剧中两个帅哥都喜欢她,一个是潘志文扮演的宇文峻,一个是曾伟权扮演的明崇彦,两个人是一文一武还是都有武功我记不清了。不过我一直觉得潘志文的古装扮相非常俊雅,绝对是美男子。《武则天》的片头曲非常好听,虽然歌词我已记不清了,不过那个旋律还是很熟悉。记得那时候到处找乐谱,后来练琴的时候这首歌和射雕的几首主题曲都是必弹的曲目.
附件:

8.《八仙过海》
  这部香港神怪连续剧当时非常受欢迎,比后来的《西游记》受欢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当时电视节目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有这样一部幽默好看的神仙戏看当然会引起轰动了。剧情已经完全没印象了,只是记得吕洞宾是潘志文演的,很帅。
附件:




9.《红楼梦》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的最爱。剧中人物,诗词,十二钗的判词我倒背如流,说我看了几千遍还是保守数字。应了费翔的歌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床头案上必备的要件。虽然现在弄不到书,但是也在电脑上当下来以备随时阅读。这部连续剧也是我最最喜欢推崇备至的一部名著电视连续剧!演员选的好,音乐做的美,服装裁的妙,剧情紧贴原著,些许改编的部分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主创班底力量雄厚,演员演技精湛,堪称上上乘的绝佳经典之作!很难再有其他版本超越其上了。
  记得首播时,我还在上小学。演第一集的时候妈妈不让看,她觉得爱情故事看多了要学坏,女孩子的禁忌。可是她看了几分钟觉得非常好,于是心一软就下了赦令。于是我就一头栽进去了,那时候简直是痴迷,和几个好朋友读红楼,谈红楼,欲罢不能。家里那时候没有《红楼梦》的书,我居然是从班主任家里借来的,现在想起来班主任对我很不错哦,好像没人敢这么干。看连续剧连带演红楼的几位演员也耳熟能详,至今不忘。邓婕的凤姐,陈晓旭的林黛玉,张莉的宝钗,欧阳奋强的宝玉,无一不精。后来《红楼梦》拍完之后,陈晓旭、邓婕、欧阳奋强和演尤氏的王贵娥一起出了一本书,叫《宝黛话红楼》,里面介绍了好多他们拍片时的趣事,我们几个好友都传着看了,很有意思。听说,最近国内电视节目在做红楼演员访谈,可惜我看不到,不过也好,看到红颜老去毕竟不是赏心乐事。还是记得他们的韶华盛时吧。
附件:

10.《西游记》
  这又是一部绝对经典。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无人能出其右。当时在资源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居然能够排出这样绝佳的片子来,不得不让人佩服。记得那个天宫设计得多美呀,那些法术、腾云驾雾等等特技设计得非常唯美,我倒现在还不太明白是怎么拍的。十几年前的片子比现在的好多片子都要强几十倍。记得里面美女众多,魏慧丽演的高小姐,她曾演过《精变》,非常漂亮;李玲玉演的天竺玉兔;朱琳演的女儿国国王,还有那个杏仙哪,蜘蛛精啦,都是美女。里面的歌曲也都非常动听,记得那个杏仙唱的那首歌,还有那首《五百年沧田桑海》和主题曲等等都传唱一时。还有一件记忆深刻的事就是《西游记》剧组在拍完之后办了一台晚会,好像与《红楼梦》剧组办的晚会相差不久,可是《红楼梦》的晚会设计编排的就不是特别好,精彩的节目不多,印象深刻的就是演袭人的袁枚跳了一段舞,让我惊讶了一番,而且扮相非常漂亮,比剧中人袭人的扮相漂亮多了,还有就是演紫娟的演员烫了个爆炸头,把我吓了一跳外,其他的乏善可陈。可是《西游记》剧组这台晚会非常成功,节目新颖,安排巧妙,一位歌手伴着架子鼓唱的歌荡气回肠。记得最后一个节目是个小品,我觉得都可以算作小品风潮的首开先河了。那个小品非常搞笑,别的没记住,就记住那一句“满天星斗的、斑斑点点的大麻子”,后来这台晚会重播的时候,我又看了一遍。


附件:

11.《武松》
  这里的武松指的是祝延平版的武松。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行者”武松就应该是祝延平这样的粗犷大汉,他演的武松形神兼备,直到现在还印象深刻。看到他痛打蒋门神的时候真是痛快,可是后来他没有接住跳楼的那位女子的时候也很难过。后来又接连看了《顾大嫂》、《鲁智深》几部描写梁山好汉落草前故事的连续剧,感觉都不错,那时候拍的武打片都很真,看了舒服。

附件:



12.《再向虎山行》
  这部片子不是电视台放的,是我们公司闭路电视放的,那时候太小,特别连笔的字都认不出来,偏偏片名写得龙飞凤舞,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这部片子叫“再向佛山行”。现在具体内容已经不清楚了,不过那句“南沧海,北铁山,一跃擎天绝世间”记得一清二楚。只不过那个苗一跃实在令人泄气,我记得他后面几集才出现,出现没一会儿就死了,那时候我们都觉得他一定是诈死,因为武功绝世间嘛,可惜事实是残酷的。在这里又看到米雪,她演姜铁山的女儿,名字忘掉了,不过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荣宽当街挑逗米雪的那段,唱的那首歌好像是“老包,老包”,当时笑死了,同学之间经常拿这句歌词开玩笑,班里姓包的马上跃升为“老包”。后来长大些,想到那个“老包”大概就是粤语的“留步”吧。这也是我第一次看伍卫国的表演,挺喜欢的,不过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总是管他叫“演荣宽的”,后来看《血债血偿》他也在里面演一个重要角色,直到几年后看《四大名捕》他演的无情时,才知道他叫伍卫国
附件:
13.《楚留香传奇》(郑少秋版)







  郑少秋的楚留香就不必多说了吧。秋倌的香帅一直我心目中那个“踏月而来”的盗帅楚留香,剧中他那把扇子上确实题了类似的几个字,好像是“我踏月色而来”吧。当然还有赵雅芝的苏蓉蓉了,那也是经典。记得吴孟达也在其中一个传奇中演了胡铁花。

14.《寻找回来的世界》
  这是根据柯岩长篇小说改编而成,是描述工读学校学生的故事。许亚军因为成功地塑造了“伯爵”谢悦这个角色而声名大噪,我也非常喜欢这个谢悦。宋丹丹也因为“宋小丽”的塑造成功而崭露头角。还有于倩倩、黄树林、“铜铁小佛爷”、“吃生肉的”郭喜相、向秀儿、老校长还有那个打小报告的薛什么的,每个人物都很有特色。记得比较清楚的是于倩倩的男朋友琵琶别抱后,把以前花在于倩倩身上的钱都要回来,包括某一天买给于的一根冰棍儿,当时对这个男的真是“敬佩不已”。还有就是后来他勾引了宋小丽,在公园里的一个接吻镜头,镜头照着宋小丽那双踮高的黑色高跟鞋。后来我又看了原著,电视剧基本跟原著一样,那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现在看来多么难能可贵呀。现在的改编剧哪里还管你什么原著。只可惜一直找不到这部连续剧的光盘,非常想收藏一套
附件:

15《血疑》
  这部日本连续剧风靡一时。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组合赏心悦目,那时候觉得三浦友和很帅。那也是第一次知道白血病这个名字,结局让人非常难过。现在还记得的就是大岛幸子和光夫的名字,当然还有大岛茂,后来经常被我们班男生说成“大傻帽”。继《血疑》之后,央视好像还播过他们俩人演的另一部片子,不过我不记得了。

附件:




16.《阿信》
  这又是一部日本长篇连续苦情剧。当时影响很广。我都不记得我到底看没看了,不过我居然莫名其妙地记住了三个扮演阿信的演员的名字,小林绫子,中野良子,和乙羽信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附件:

17.《一剪梅》




  从《一剪梅》开始,台湾戏打入大陆市场,而且占领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这部戏一直印象深刻,记得里面有寇世勋还有张晨光,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在台湾很有名,演沈心慈的好像叫沈海蓉,演得很感人。特别是费玉清的那首《一剪梅》主题歌,风靡一时,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好像现在又重拍了,叫什么《青河绝恋》,我却没有兴致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nk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21 2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看过,都是童年和少年的回忆拉,谢谢楼上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5 15: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Yesterday once mo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9 2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留名,大陆的经典四大名著不提,香港的《射雕》的影响力不论的话,个人至今仍回荡在浪奔之中……,后来陈锦鸿和林嘉栋的新版多出了一个郑少秋,前面剧情还可以,可是结尾太突兀,和发哥芷姐的比起来还是有差距。
其他的点评也很有意思,《再向虎山行》中对于一跃的评论狂顶不止,^_^。至于那个荣宽我印象更深的倒是《第三类法庭》中的那个乔大宇。说到这里想到了温哥,又自然想到一个不能不提的片子,这个帖子居然漏掉了,实在不应该呀,《一生何求》里面黄大侠的表演自不用说,温哥因为演这个片子演到上街被人扔水果的地步实在是令人佩服呀,而百强的绝唱更是至今难以忘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 08: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之后让我想起了许多记忆深处的往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让人想起当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2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3 00:31 , Processed in 0.37764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