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110|回复: 6

[【文史类原创】] 历史背后的小人物——《王氏之死》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8 22: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氏之死》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史学大师史景迁的名作。史景迁是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曾就读于温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继承了美国后现代主义的衣钵,以擅长反传统著称,对中国历史尤感兴趣;他的眼光敏锐,长于思索,善于以独特的眼光观察中国历史和现实,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拜读他的作品能为我们提供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细致入微的考察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对于史景迁的作品,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能欣赏到的不多,《王氏之死》即是其一。
    对于读惯了“八股”式的论文的我而言,刚翻完目录就深切的感受到史景迁带给我的视觉与心理的冲击,他对文章的处理方式、叙述方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王氏之死》牵涉到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严酷的伦理道德氛围。故事发生在17世纪末山东省郯城县城西南以外一个小村子里,主人公是小脚王氏及其丈夫任氏。王氏先是由于某种原因和另一个男人私奔。而通奸、私奔在封建社会被看成是触犯道德伦理,被划归逃犯一类,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且通奸双发若被丈夫捉到,并被丈夫在气头上杀死,这在法律上都被看成是正当的。但不久后王氏即被情人抛弃在路上,走投无路的她即使清楚的知道后果也不得不回家。村子附近三官庙的道士收养了她,让她暂时住下。某天,王氏从前的一个邻居高某到庙里烧香,在寺庙的一侧边房看到了她。其夫任氏听说了王氏已经回来并躲在寺庙里。任某和高某作为曾经的邻居他们曾经有过不满,这次终于爆发了。任某侮辱了高,高在任的脸上打了两下,任某对高某怀有了怨恨之心。是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任某掐死了了王氏,并试图把王氏的尸体放到了高某家门口,然后诬蔑高某与王氏偷奸,高某杀死了王氏。在运送尸体到高家的路上,任被狗惊动将尸体抛在了路上。
    第二天,任和他父亲即前往县衙状告高某。经过三天的仔细询问、勘查,最后终于弄清了真相,任父、高某被判无罪,任某被判重板杖打,并长期戴枷。王氏之死就这样了结。
平常我们写作论文用惯了各种档案、文献,以证明自己文章的资料扎实,观点有根据。档案文献有其权威性,但始终迷恋于这类资料也有弊端:其一档案史料生硬呆板,大多是公开的政策、规章,而且有很多经过人为的修剪,故意人为的忽略了某些史料,这样就很难为我们提供较全面的史料来源;其二我们平常写文章时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例如社会舆论、伦理道德趋向等对事件本身潜移默化的映射,这需要有细腻的描写社会背景的史料,而档案史料比较孤立呆板,很难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料供我们分析复杂的社会背景。
    史景迁在写作中利用的史料为我们提供了资料利用的崭新视角。他并没有过分依赖各种档案史料,而是利用了譬如编纂于1673年的《郯城县志》、官绅黄六鸿写的有关县府的私人回忆录和笔记,其中最出彩是他充分利用了小说中资料并对社会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尤其利用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资料并以之来补充县志和黄六鸿私人笔记的不足,并在文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看完书后,有些想法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不吐不快:
    (一)地方绅士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惊人。中国历来注重皇权,始终致力加强国家行政力量对地方的控制,但中央的权威似乎只在城市中有效,在广大的农村自始至终就存在着一个自治的圈子,这个圈子不易受国家行政力的干扰,维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国家权力只有在缴纳赋税、征发徭役时才有效,虽然国家也试图加强对乡村的控制,但总是无功而返。当然农村并不是出于一种权力真空,她是在有序地运转。这运转的主传动轴就是地方士绅。地方士绅以其优越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利用各种关系垄断着整个农村的运转。
    (二)农村伦理关系在不断强化着社会不平等。进入封建社会,儒家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经过不断强化,越来越变成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戴在广大农村妇女身上的沉重枷锁。我们没有经历过这股邪恶力量的胁迫因此对它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很难有切身的体会。我们平常总是疑问为什么有那么多寡妇不肯再嫁,难道她们不知道个人生活的艰难;既然寡妇守贞节可以得到政府的褒奖,可以被刻碑铭记,但为什么寡妇的婆家亲戚要迫使寡妇再嫁?通过读这本书我们才知道,原来《大清律》经济部分规定:“改嫁者,夫家财产及原有妆奁,并听前夫之家为主”,这是为了限制妇女改嫁而制,但这样死去的丈夫的亲戚们为了死者的财富就想方设法逼妇女改嫁。妇女私通、私奔这类现象更是为社会所不容,违者被严厉处罚,就该死,通奸若是被丈夫捉住,丈夫可以激于气愤杀死通奸两人而不必负责。在对任某的犯罪进行惩罚时,法律又考虑了他是其父唯一的儿子,而其又没有孩子,若被执行死刑,任家香火就会断绝,这样任某就免于被处以死刑。这种“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制造着人为的男女不平等。
    (三)文章通篇以“讲故事”进行,故事前后连贯,叙事性强,将呆板晦涩的历史寓于文学叙述之中,将复杂的社会背景、伦理氛围,农村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纠纷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描述出来,省去了历史“八股”中的繁文缛节。读来使人赏心悦目。
    这种写法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经过这样处理的有条理的历史是不是历史的原貌还有待探讨。我们知道历史的主人们不总是那么有理性,做起事来并不总是那么有条理。有时某些非理性、主观因素也在操纵着历史的前进,因此历史有时是条理清晰,有时又是艰难晦涩。所以我觉得史景迁的历史写作手法只能为我们提供写作历史书籍的视角,但不宜完全模仿照搬。
    以上就是我对《王氏之死》的一些漏见,其中有纰漏之处,还请大方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8 22: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景迁小说写得好,你评说的也不错,能否把王氏之死链接过来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23: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我看得书不是电子版,是出版的书籍,李璧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若您在济南,我可借您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8 23: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读书交友乃人生一大乐事,sunshusong兄真是热情啊,对兄的文章弟只有赞叹的份,不敢多谈。兄的这番感想让我不自觉地与今晚老师给我讲的话联系在一起,历史学者应该善于接受新的理论、新观点去发展壮大自己的研究,多角度思维、大胆的尝试往往可以让人走出困扰你多年的谜团,这样说还真有点后现代的味道,嘻嘻,至少我读兄的文章的时候能感受到后现代多维思考对仁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许又是俺多想了,不当之处请兄莫怪。俺还想说的就是有句话还是比较对滴:“从来就没有什么小人物,小人物一样可以创造出非同寻常的历史。”咱们也都是小人物,可是只要咱们多读多想多讨论,说不定以后就有人引咱们的话、学咱们的思想来,嘿嘿,弟开玩笑了。这句名言具体是哪位高人说过的小弟忘记了,哎小弟就是这么的不扎实,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9 00: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sunshusong兄平日勤学好思,读书作文,乐不知疲。其求知之欲极炽,而为学之行甚笃,素好品茗翻卷,恒求志在得新。每阅一书,必录心得,学思兼用,成就颇丰。如今方为新秀,后日必称大家。吾侪如何学术,此兄堪为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9 1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obertchrs兄和hongsi兄总是太拔高愚弟了。您二位的褒奖我实在愧不敢当。
   在读腻了国内学者的冗长繁复大作之后,再去欣赏一下国外学者的作品,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在读完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弗里曼的《中国乡村, 社会主义国家》;孔飞力的《叫魂》还有这本《王氏之死》等之后,我深切的感受到国外学者扎实的史学修养、注重实证的学术作风,寓于学术于细微之处求实态度,独特的理论视角还有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确实很值得我们这些初入历史之门的人学习。
    但我也承认这种写作方法想起来挺容易,具体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这需要扎实的史学根基,深厚的历史积存,高超的文学造诣,而这些个人造诣绝非三五日可造就,史景迁写作这薄薄的150页书花费了将近13年的时间,几易其稿最终才完工,他的写作态度、写作风格绝非国内某些高产作家所能比。
   其实,历史本是严谨的,理性化的,史景迁将历史写成这种风格,趣味性、可读性倒是增加不少,但将历史写得条理清晰,符不符合历史的真貌确实还有待商榷。
   关于robertchrs兄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小人物,小人物一样可以创造出非同寻常的历史。”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历来各家各派就争议不少,有些学者认为社会精英创造了历史,并将精英置于很高的地位;有些马克思学者强调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对社会精英的历史作用忽略了。这两种说法我认为都有失偏颇,历史应该是所有生活于其中的个体共同创造的,历史前进的方向是由所有人形成的合力决定的。打个比方历史前进的方向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对角线的走向是由另两条边的方向及长度决定的,我们可以把这两条边看作精英和人民群众。单纯说精英或小人物可能创造历史,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存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历史是由全体人的共同意志决定的。
   小弟才疏学浅,一家之见,与楼上仁兄共同探讨!望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9 15: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赐教真是不敢当,充其量是发发牢骚、搅乱别人清静而已,sunshusong兄不嫌弟在高人面前班门弄斧已是大量,惭愧至极,不过听君发贴感觉言之未尽,想必兄对现如今历史学有不少看法吧。
   弟上文所说“从来就没有什么小人物,小人物一样可以创造出非同寻常的历史。”并不是单独强调“小人物”的作用,而是说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往往小人物的作用会被忽略,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塞族青年这个小人物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虽然一战实质原因并不是由此而发,可毕竟小人物从中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这不可否认吧。其实小人物经过多数人重视以后“小人物”就变成世人关注的“大人物”了,这有其转化的过程,谈到这里又扯远了,具体展开论述的话可以写一篇《论小人物与大人物》的论文了。论文举例也很好列举,远的不说了就单单拿我们的邻居日本举例就足够了。近代日本与中国一样遭受列强蹂躏,不甘为奴的志士仁人揭竿而起,谱写了不少小人物变大人物的历史,谁让乱世发生在他们头上呢?嘿嘿。弟并不是机会主义者,只是乱世容易产生英雄,而这样的英雄为世人接受也会比和平时期容易得多。和平时期也可以为小人物到大人物提供舞台,不过太和平了,大家容易为和平时的繁华生活所蒙蔽眼睛,所以对这批人的关注也就低了。
  弟很赞同兄说的“历史是由全体人的共同决定的”,可是不赞同兄的“意志决定论”的观点,历史如果真可以为全体人的共同意志决定的话,那真的就太好了,这点上还可以再商榷。愿听听大家的看法。畅所欲言哦,这是本版的希望、也是大家的福缘。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1 04:46 , Processed in 0.42962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