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40|回复: 3

[【主题讨论】] 对日本的武士道文化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2 17: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对日本文化颇有兴趣。也看过一些介绍日本文化的书籍和电视,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有幸版主发起对日本文化的讨论,小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一些愚见,望各位网友批评指点,多多包涵!
  文化这个概念范围极广,很难用很短的篇幅加以论述。所以把范围缩小,于是我就日本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武士道文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去年的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想必各位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军人,去年暑假休假回到老家长沙,刚好碰到抗日胜利50周年纪念。全国刮起起一股回顾战争的旋风,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抗日战争的先进个人和事迹,老家的报纸公布了一些瞻仰烈士的场所。怀着爱国的情怀以及对前辈军人的敬仰我于去年8月15日抗日胜利纪念日去瞻仰了位于长沙岳麓山的当年在长沙会战中抗日牺牲的国民党73军阵亡将士公墓,去之前我想那一天一定会有很多人去瞻仰烈士。可是去了之后,情形却很冷清,瞻仰者了了无几,在墓前只有一个已经粘满灰尘的花圈,从上面的字迹来看是附近的一个民办单位自发组织献上的,没有政府的任何瞻仰活动迹象。而再往墓地深处走到当年存放烈士骨灰的房间,门打开着,无人管理,骨灰不见却看见满屋的垃圾。。。。。。我不想再说下去了,因为却实有点太凄然了!在这个胜利的纪念日,对当年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还这样冷淡,平时我看肯定是无人问冿了。
想这些为国家而死的军人,当初牺牲之前是否想过今天?难道这就是中国人对于为国捐躯的军人价值的认可吗,以后谁还会愿意为国家而战?军人的荣誉感从何而来?从文化上讲,这种对烈士的漠视反映我们国家文化上某些劣根之处。
  相比网上逾演逾的反日活动,各位自认为“爱国”的愤青对日本发起了一波又一波近乎“恶毒”的攻击,大多人都跟风支持。这不用我去证实,想必大家都能感觉到,也许自己也是愤青一员。我要说的是我永远不当愤青。但是只要国家需要,即使牺牲生命我也在所不辞!我不想对各位愤青做出过多批评,中国是一个形式主义严重的国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罢了。关键在于内含是什么,日本文化很烂吗?日本是一个变态国家?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其实真的要是我是日本人看到现在中国人的这个样子,我肯定会说:“这样的民族是不能成为我们的对手的,再被我们征服只是迟早之事!”。
  相信版主开这个讨论目的是以日本文化学术为主,而不是中,日的民族性问题讨论。所以我也就转转笔锋,回到学术上来谈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对于民族性问题看法,我会在我以后的帖子中再谈,这里先放放。不过我谈我瞻仰烈士公墓感受的看法当然不是离题,在于引出主题。相比于我们国家对于为国家战死军人的漠视,日本却相当尊敬这些人。不用我说,大家也能想到最好的例证那就是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被反日愤青骂得狗血淋头。可又有人想过这反映出日本文化的什么特点吗?大家想想,在靖国神社放的是什么人的灵位,二战战死的日本军人。抛开民族感情,站在日本人的角度,这些人都忠实地执行了天皇的命令,为国家献出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为日本的荣誉而死,他们的死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小泉作为日本的最高领导对神社参拜表示了日本民族上下对于这些“英烈”们价值的充分肯定。小泉此举有利于增加日本民族的凝聚力,使日本人相信,为国家牺牲会得到无上的荣耀,全民族会永远记住你。对于日本军人而言,死后能有这种待遇,他们也足可瞑目了。这种情况深刻地反映日本武士道文化的影响,它是一种根入到日本民族灵魂深处的一种价值观,从古而来一直沿续至今。我认为,武士道精神的本质在于“国家荣誉”和“牺牲精神”。它使日本民族空前的团结,爱国,是一种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有统计表明,日本半数以上的人都支持小泉的参拜。在中国人眼里看,这可能是他个人的变态理念所至,完全可以不拜。实际不然,这是日本全民族的要求,甚至事关日本民族的兴亡!如果不这样做,谁还会日本的前途去卖命?这恰恰是我们国家的现状(我在本文开头已举出实例)!虽然,我们可以口中说我们有多爱国,表示对烈士的多敬仰,但是从我们的灵魂深处却没有形成类似于武士道精神的价值观!从传统上来看,中国文化对于军人价值认可不高,没有“军人荣誉感”的理念。所谓“流浪汉”才当兵,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罢了,军人就是“炮灰”而已的等观念想必是深入人心。而观西方自罗马时代(或在之前)起就有“贵族”当兵的传统,在中世纪法国青年认为最高职业是军人和教士,上战场是冒生命危险,随时都可能死,应该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事。为何西方文化如此尊敬军人这个职业了?那就是文化中有“军人荣誉感”的理论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的待遇其实不高,但是很多青年都做梦想参加的原因是那是一种无上的“荣誉”。对于日本则有“武士道”传统,武士是生来的勇士,他为“荣誉”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武士以光荣战死为荣,以屈辱地投降为最大的耻辱。为了不受“辱”自杀会被视为是真正的“勇士”!这些都是武士道精神的组成,本质就在于捍卫“荣誉”。它使日军作战勇敢,表示了无畏的牺牲精神,二战中日军是最崇尚“刺刀”战的军队,他们在机枪上都安上了刺刀。因为他们认为最为惨烈的白刃作战最能体现武士的勇敢,实现武士的价值。他们在近战时都会在指挥官的号令下,不管敌人是否开枪,退去枪中的所有子弹,抱着必死之心只使用刺刀与敌人拼杀(子陵论坛有相关帖子讨论这个问题),而我军一旦和日军拼刺刀就感“发触”了。不得不承认武士道精神使日军战斗力超强,在对于士兵勇气的培养上武士道精神要强于我军任何近乎空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人会说武士道源于封建忠君思想的极端化,其实只要对日本有一定了解,日本的天皇在历史上大多时候都是不掌握实权的。但是在日本文化当中,无论何时天皇在人们心中都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他代表日本民族的利益。在日本没人会怀疑这点,二战中,美军对日本俘虏进行大量的审问,他们对于指挥官和军部的抱怨指责比比皆是,而没有一例抱怨天皇,没人认为天皇对于战争的过失有罪。战争的失利丝毫不会动摇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神圣地位,因为他是日本民族的象征。那么武士道誓死效忠天皇的实质就是誓死效忠国家和民族,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国家荣誉”和“牺牲精神”是它的实质。不只是军人认同这一点,而且所有日本人都认同这一点,因为它是一种文化传统。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里所不具备的。 
  说到这里,我放下笔。最后要说的是,不知大家看过阿汤哥主演的“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这是美国人拍的关于日本武士道的电影,说的是明治维新时期,武士制度被取消之前的最后一批武士的故事。他们热爱自己的身分,不愿放弃,最后以死来要求天皇对他们价值的肯定,抛开民族感情,从欣赏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极力推荐大家看。看完一后,不管你是否认同,不过你肯定会对武士道问题有更深的映象。从片中的主基调能看出美国人对于武士道精神的敬仰,“最后的武士”死后,天皇十分伤心,取消了与美国的合作项目,并说到:“日本要强大,要成为一个现代国家需要大炮、铁路。。。。。。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这些就放弃我们的光荣传统,我们将永远记住这些勇士!”。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对于他们的手下败将的武士道文化都有如此崇敬之心,作为差点就要被日本灭掉的中华民族是否也能放下历史恩怨,而以学习的态度来从日本的文化中得到一些有益启发了?而不是毫不理智大骂日本民族低劣、变态。。。。。。取精华去糟粕是对外来与本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我想日本文化起步于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现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我们。我认为学习他人长处,并力求以后超过他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是我们的正确态度。什么是真正爱国,希望每一位中国人好好重新思考!
  以上就是敝人的一些愚见,希望大家能本着讨论的态度来看,彼此交流,共同促进!有兴趣可以继续讨论。
  
  E-mail: paladin81@126.com   QQ:365370870
   
                                                          作于4月12日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一杯绿茶”喝起来虽然清凉解暑,可说出的话往往能“一针见血”。小r之所以说文章好,好是好在您能通过换位思考去想问题,目前“愤青”、“愤民”层出不穷,说白了中国人就是爱“随大流”,至于自己的观点嘛,也许有些人是有的,可是这其中盲目性占了大多数,往往自身未经过实际调查,仅凭一丝感情上的“共鸣”而在浩浩荡荡的反这反那的贴子中添上了自己的一笔。我仅将此称之为“可笑”、中国浩瀚文明的“可悲”。
偶也转入正题,跟绿茶兄探讨一下武士道精神与日本民族性问题。武士道讲求“忠节、礼仪、武勇、信义、素质”等5项精神,1878年身为陆军卿的山县有朋发布了《军人训诫》,称军人精神还提倡“三德”,即“忠义、勇敢、服从”,禁止士兵评论朝政和天皇。明治后期,大将乃木希典(裕仁天皇的老师)以“奉军忘身、殉国忘家”而为明治殉葬,成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楷模。这种种史实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履行了“武士道”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一个词儿“军国主义”。小r并不否认武士道在日军侵华和侵略亚洲各国时的作用,他固然是提升了士兵的“勇猛果敢”,但这种“勇猛”仍然洗不掉它是“军国主义”的实质。谈起军国主义,着实没什么值得探讨的,搞军国主义,等待着的都是覆亡。军国主义着实没多大前途可讲。有人会说咱中国军人怎么不敢与日本人拼刺刀?那请问,您怎么知道的,您亲眼看过嘛?我也倒是没亲眼看过,不过现在安定的生活告诉我,咱们国人的军队也不是孬种,最后是号称“武士道”武装起来的日军投降为最终结果,事实胜于雄辩,不想多说。至于“绿茶”兄感慨某些地区烈士陵园被忽略一事,我个人以为这应当是地方管理人员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育问题,身为新一代的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咱们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养活自己作罢,有机会还应当唤醒民众,教育一方。能教育多少是多少,自己教育不到的别人教育。子子孙孙无穷尽矣。学习一下“愚公”也是很有裨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4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國人是要學西方的民主嘛

自然都要說說

至于說什么,對或錯

就不在乎暸

關鍵是要秀一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5 07: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日本文化只有一点点认识,在这里我就签谈一下日本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道和日本忍术一样,已成为了东洋神秘文化的两种象征,但我始终觉得,忍术是否真的存在,是颇值得怀疑的,日本的电影和一些古书都将忍者神化了,就像外国人看中国功夫样,使我觉得他们好象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物,
   日本,武士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因为在日本,公卿不掌握实权,而除了幕府将军以外,真正控制日本实权的应是控制着日本六十八国的那些大名,他们各割据一方,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和攻夺别人的土地,他们不得不倚重他们手下的武将,而这些武将,接受了领主封赏的土地和黄金,也就在事实上和领主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他们必须服从他们的领主,这也就是武士道中所要求的必须服从上级。
  日本武士道精神中,还有一项可能是让我们无法接受的,就是日本武士道一般提倡,让战败者剖腹自杀,战败后,被敌人砍掉脑袋,或生病而死,在他们看来,是可耻的,说到剖腹自杀,其实还是有一定程序的,剖腹者穿的衣服也有一定讲究,一般是穿白衣,自己用来自尽的刀,一般是小刀,而当某武士准备剖腹时,他的身后会有一个人拿刀当某武士却开自己腹后,他就在后面砍下他的头,这个人一般称作介却者,砍头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尽者的痛苦,因为当自尽者切开自己的腹后,还必须用手掏出自己的肠子,这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对日本武士最形象的认识,我认为他们能忍常人不能忍的痛苦,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取得那样多成就的原因吧。但是我不赞成他们这种做法,我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是逃避失败的一种方式,在如今的社会失败是经常出现的,如果每一个人一遇到失败,就用武士道精神解决自己的话,那中国就不用发展了,也不用提倡什么计划生育了,再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从那里跌倒就要从那里爬起来,这才是达到成功的必要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09:02 , Processed in 0.36954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