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64|回复: 0

[【政法哲学类原创】] 对于反事实条件句与科学定律关系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 1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举的反事实条件句如下:
i.  如果地球上没有氧,则铁不会生锈。
ii.  如果热空气密度要比冷空气大,则地表空气流动将近于停滞。
iii.  如果太阳是个大火球,则地球是方的。

其中,i显然受到一条科学定律的支持,因此其真值为真,因为化学上认定铁的生锈属于一种有氧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而ii则属于前提条件不明朗,因此不能做出判断——因为存在着这种可能,在某个时候,这个世界的空气流动是由一个极大的风扇来驱使——当然这种可能在现实世界近乎荒唐。类似于ii不能做出真值明确判断的反事实条件句还有,“如果希特勒没有战败,则历史会……”等等 。
iii属于直观上无意义的反事实条件句,因为这种条件句前件和后件并不存在着关联——至少在本句中直观上不存在关联,没有任何科学定律支持这种反事实条件句。类似的还可以构造这类反事实条件句“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则1+1等于2”等等。
反事实条件句至少不满足以下三条逻辑中的规则:
1.  若A→C,则A∧B→C。例如:“如果擦这根火柴,则它会燃烧”并不蕴含“如果擦这根火柴且没有氧,则它会燃烧”。
2.  若A→B且B→C,则A→C。例如:“如果地球上没有火,则人们不害怕随意纵火”且“如果人们不害怕随意纵火,则地球会出现火灾”不能得到“如果地球上没有火,则地球会出现火灾”。
3.  若A→B,则珺→珹。例如:“如果张三见到李四,则张三也不会打李四”不能得到“如果张三打了李四,则张三没有见到李四。”
反事实条件句之所以不满足这三条逻辑规则,是因为前件事实上还隐含着其他前提,例如由已知得科学定律,火柴点燃需要氧,而在1中“如果擦这根火柴,则它会燃烧”并没有提供需要氧这个前提,可使人们凭借常识把含有氧也加给了这个前件,这样就使得这个反事实条件句得以成立。而考察其他两个之后,注意到我们在认为反事实条件句不满足逻辑规则时,是以它们的结论不符合已有科学定律为依据的。
这意味着,反事实条件句如果要得到成立,必须要求科学定律的支持,而且这种支持不一定是要表面上直观可以得到科学定律的描述,可以是隐含着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14:49 , Processed in 0.51484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