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zwh7320

[【主题讨论】] 读书为何?(讨论加威截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5 02: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


逃避家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07: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古代知识分子,书读得好。过了科举就可以从遭人白眼的穷书生,一跃成为扬眉吐气的大官。

坐在课堂里学习的需要读书,在社会里一边打拼一边学习的也要读书。

虽然,社会经验可以给我们很多东西。但是,倘若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经验永远是经验,很容易过期。

读书,当然是好书,可以让人明志 聪慧,增加自信。

我以前是个没什么自信的人,后来读了菜根谭 厚黑学等书,从正反两面深刻的了解了社会。

觉得有些世俗人人的眼光是不必理会的,只要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认准就努力去做。

这些觉悟都多亏了从书本中得到的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07: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籍是人类的文明结晶,可以了解历史,指导未来。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知识,创造新的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1: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使自己摆脱混沌蒙昧的状态。
固然很多时候懂得越多越痛苦,但人们仍然愿意承受着那痛苦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可能终生为了无法摆脱的饥饿、贫穷和辛劳这些直接的表象而痛苦;一旦他有了思想就转为思索那些痛苦的表象的根源。
尽管可能穷他的毕生之力也无法找到答案,他仍然愿意这么做。
人在混沌蒙昧的时候无法发现自己的卑微渺小,一旦给予他通向灵明理智的钥匙--识字、读书,他就再也不愿意也不可能回到那混沌蒙昧的状态之中了,无论灵明理智是否给他带来比那些蒙昧的可悲的身体发肤之磨难更加深沉千百倍的精神痛苦。
这是每一个智识之人的宿命。
马克·吐温《斯托姆菲尔德船长天国游记》里有一段话,因手头没有原书无法细考,大意如此:
如果他们(年轻的天使)学到了足够的知识,变得有阅历了,就会腻烦与毛头小子们在一起。他们开始逐渐让自己外表显得老一些,以和那些年长的智慧的人相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如矛,或是睚眦必报,或是肝胆相照,到处厮混
累了,倦了,拼了命又回来
如今,以书作盾,躲在自己书盾坊中,安静的看书看人生
休息时,屏保闪烁出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无所谓积极消极
我在书盾里逃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zch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5 13: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目的,说的痛苦一点是为了生存,有人为了更好的生存而读书;
有一种目的,为了消磨时光去读书,纯粹作为一种娱乐方式;
还有一种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享受生活,读一本好书会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引起精神的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华这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同志的名言。至今,又有多少学生为这个问题思考、设想过?
   "为何读书"这的确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有人说:"为知识而读书,为以后的前途生活而读书,为建设社会而读书。"有的人却认为:"为读书而读书 ,为认识多点朋友而读书 ,为消闷而读书。"有的觉得交几百元学习是值得的,可以换来知识;
有的觉得交几百元学习没 有一点价值,用来吃喝玩乐 更为实惠。
   对于以上的几种意见,你会选哪一种,你要是选择前者,而你又落实向这个目标前进,那么,你便会成为一位学习成功者。你要是选择后者,那么你将会成为一个学习
背叛者,最后一无所得。“一寸光阴一寸金",把握时间,不能荒费年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4: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请不要问为什么,读书就是一种生活!生活是需要体味的,只有自己的体验是好的,就是好的,体验是幸福的,就是幸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那么崇高。或许以前曾经为祖国啊,为民族地崇高过。但现在再谈这些,或许会被当做某种形式的幼稚,免不了招来一阵BS的。古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曾经被批烂批臭的所谓庸俗的读书观。现实如何?大多数地方所说的引进人才指的是博士,而非其它的士。博士,那是有国家资格认证读书读得多的。在有免费房子,启动资金,丰厚年薪等等之后,颜如玉也就是早晚的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诚不我欺。
   然而,或许在艰辛的读书过程中,偶尔透过颜如玉黄金屋的浮华背后看到某种真实,那一刻,穿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灵是自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5: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急需用的书(比如技术资料),我能把它读得精、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解决期中的不解之处;但对于一些不是必须要读的书,往往不能好好地读下去,只满足于了解其基本内容,算起来自己从学校出来就没认真地完整地读过几本书了。
特别是现在的网络为找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什么书都可以找到,往往下载了以后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哪些书,但真正静下心来读下去的几乎没有,而且在机器上读远不如从纸上读来得心静,所以我有时就把它稍微编辑一下,打印下来再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观点。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于我则不尽然。对书我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尤其是专业课,没钱也要狠下心来买下来:),而且我读书喜欢猛读,喜欢做读书笔记,喜欢茫茫黑夜之中只一盏台灯照明,所以在电脑上读书。。呵呵,死的不要太惨。
  楼上怕是同为理工科的,一般书只满足于了解其基本内容:) 不过我觉得有些偏颇,具体怎么读恐怕还要看读什么书,尤其读于一些文史类的细读有益!
  大家都提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记得小时候父亲也这么教导我,因为读书基本上是穷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自己也谨记在心。不过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怕是没什么人相信了,不是吗?嗜好读书已经成了一些思想高雅人的提高自身境界的习惯了。平时工作好累,周末到了,节假日来了,还不配女朋友逛逛街,朋友聚聚会,好好睡睡觉? 其实还是静下心来读读几本好书好!可以读读一些专业之外的书籍,补充一些文科类的知识,大有脾益。
  
  读书是为什么?想想吧,读不读书人不都照样活着吗?好在人是思想,有灵性的。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摆脱愚昧与野蛮。人生一世,不短不长;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19: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翻笔记找到一段很好的说法,现与大家共享。

毛志成谈读书

“看书的人多,读书的人少。

看与读,是两种很不同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区别就在于前者往往是被动的,散漫的,后者是主动的,‘有所为’的。一般地说,第一边翻阅属于‘看书’,对一部书的再看、频看谓之‘读书’。两者所获也很不同。

……

即使一部很通俗的书,只要出自大家手笔,总有内在的妙处,多看几遍不会蚀本儿。

……

‘看书’往往‘看’不出作家,‘读书’却能‘读出’文学的入门者。看了很多书之后仍无什么长进,下笔依然平庸,原因之一就是从未认真‘读’过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22: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农村来的一名研究生。我们村第一个硕士在几十年前去了美国,再也没有回来。当家乡想让他捐赠钱修路时,他没有一分钱。
当给他的兄弟父母买楼时几十万都轻而易举。
当清华大学聘请他当教授时,他说那点钱够干什么的,不干。
我就想这样的人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富裕生活,最多说是为了家庭。但为什么连家里的老父老母都不看望?
我没有达到那样的成就,但是每次回家就有叔叔伯伯几十号人到我家。不为什么,只为这个孩子为自己的家族争得了荣誉。
我呢?希望为家乡父老争口气,如果将来为他们尽一点点绵薄之力就心满意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23: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什么都不为,就为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真正的读书其实是很自我的,是自我寻找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

但现在为稻梁谋的那种“读书”,其实是很匠气的,非真正的读书。正像现在很多学者“搞学问”,并非为学问而学问,结果是非学术的。

从这点看,真正的读书,是非功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5 23: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应该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

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片宁静天地,但这样的天地经常迷失在复杂浮躁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通过选择自己想读的书,去读,去展现自己心中的那片天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6 00: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为何?不同人有不同观点!
但我喜欢简单的回答!为自己?OK!,为天下?也OK!为求知?更OK!
生命总在不断进化,就如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一样。社会为了提升经济基础必然要作用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服务经济基础。。人有天生的探索欲,人个体属性集合关系体现成为社会总体属性,上层建筑由人组成,所以上层建筑会不断改变架构,加强先进性。犹如我党和别党。人要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就必须接受思维的改造。。。所以有了读书。。这是社会形态发展决定,个人目的其实为次!(说的有点乱,谁能帮我捋捋次序改正改正!!
再轻松点,套用一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答案是和 读书为何? 是一样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6 01: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的意义:

改善自己、

改善环境、

改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6 13: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古语颇可说明“读书为何?”或“为何读书?”。真正的读书是“为己”而非“为人”,即读书满足个人的动机需求——哪怕是为了预备训导别人,但绝非展示给他人以求“我在读书”。至于“为何读书?”孔门弟子曾有此问:“何必读书,而后为学”。是的,读书只是为学之道的门径之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仰视日月星辰,是读天书;俯察山岳江河,是读地书;旁观六路八方,出入知人论世,洞明是非善恶,乃谓披览人书。诚如太史公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何不读书、何处不读书、读书何不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6 16: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让自己更充实,让自己的思想更有高度,更有内涵。无知是可怕的。当然已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读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抽象化的概念,它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文字、声音、影像等等,谓之丰富。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怀念那种一杯清茶,一缕墨香那种原始的读书方式,唯有这样才会使心灵归于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6 17: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分为两类。。必需品和奢侈品

有些书,不得不读,是因为需要。需要获得信息,需要提高自己。

有些书,可以不读,喜欢读而读,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物质上也好,精神上也好。

选择读第二种书,是选择安静,选择孤独,这是一种境界。电视太媚俗,网络太浮夸,唯有一个人可以独自与他人或自己的灵魂交谈。书,可以如茶,也可以如咖啡。各取所需而已。

另说,现在书越来越多,不过好书却是寥寥。

ps:NYT评的25年来美国最好的小说是belov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16:25 , Processed in 0.53295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