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74|回复: 2

[【其它原创】] [听讲座]陈平原:晚清辞书视角中的“文学”(附录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7 14: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讲人:陈平原

时间:2006.12.27  AM 9:00

题目:晚清辞书视角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

陈老师从外形上看上去并不出众,个头不高,脸相也属平淡。但一说话便显示出他的博学,说话很快,有浓厚的广东音,没有明显的赘语,说得比较多的过渡语是“诸位”、“换句话说”。他先在黑板上写出今天的讲题,也不做任何客套,直奔主题。虽然这篇讲稿马上要发表,但演讲比论文反映了更多的内容,他一般先会讲明文章的理论预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在演讲最后会总结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方法。阐明文章写作的背景及过程,这比读论文能带来更多的启示。

他要探讨的问题是:“文学”概念在现代中国的形成

他的理论预设是:1、在“文学”概念建立的过程中,既有西方概念的输入,也有传统资源的发掘。2、在“文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精英知识分子在发挥作用,公众也在发挥作用。3、在这个过程,知识分子的著述、论文在发挥作用,公众的辞书和教科书也在发挥作用。

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公众形成对“文学”的认识过程中,辞书和教科书起了什么作用?

解决方法:以黄摩西编撰《普通新百科大辞典》的活动为个案,比较黄氏百科全书与古代类书、清末民初其它百科全书的不同,借此发现当时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与框架;以“文学”词条的比较、分析来考察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陈老师的演讲可谓是视角独特、思路广阔、材料翔实,论证严密,对于我们理解清末民初的知识传播状况、知识体系的转变与建构以及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的形成有莫大的帮助。

他认为晚清知识体系的建立跟学堂、辞书和教科书有很大的关系,而黄摩西作为东吴大学的国文教授,编纂了《普通新百科全书》,又写了《中国文学史》的教材,是考察这一关系的最好范本。陈老师对黄摩西、国学扶轮社、辞书的体例与内容、中国类书体例、当时出版的其它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史》的内容、“文”的观念的演变、黄编纂辞书与写作《中国文学史》的状况、大学的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最后让人对辞书、教科书、教育与出版在近代知识体系的形成中的作用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看到了“文学”这一概念是如何转型并最后达到现代意义上的概念。

整个演讲长达97分钟,并且又作了三十分钟的听众交流。陈老师的答复比演讲更加富有广度和深度,回答每个问题,都可看出他都有着深层的理论基础与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混乱不清。

最大的感受就是,陈老师的基础知识扎实,理论功底好,视野开阔,视角独到,态度认真,如果不领会他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会觉得演讲非常零乱,淹没在材料当中,而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

如果大家想要录音的话,请帮忙给此帖评30分,再PM本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7 18: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平原

在现代文学方面确实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现在有好多的陈迷,看了他的文章感觉自己也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8 15: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融汇古今,关注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化过程中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种种问题,这是现在的显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0 22:53 , Processed in 0.35559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