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65|回复: 10

[【主题讨论】] [原创首发]关于人才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18: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尊重人才的。然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对人才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下面我就以人才为题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一、不同角度看人才1、立足国家看人才。国家对于人才,讲的是年轻,谈的是学历。讲年轻,是因为年轻就是活力,就是激情,就是办事雷历风行,大胆果断。讲学历,是因为尊重知识,在很大程序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天赋和能力。然而,年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学历并不是能力,特别它不能和领导能力和水平划等号。有了这两样,也只是具备了一定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条件,即使受到重用,也不一定就能出得了成绩,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当然,这两样也只是政策,而在不同的领导手中,在不同的地区和部门,也许这些都会有所不同。矮子里面挑将军,谁被上级党委相中,谁就是领导。
  2、立足企业看人才。 企业对于人才,讲的是赚钱的能力。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赚钱是第一位的,因为大家都需要钱才走到一起的。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只要能为企业赚到钱,你就是老大,你的工资就见涨。当然,你有学历,你有经验,你能把一根不起眼的木头变成金条,你就是人才。象苏州二胡厂的老厂长,他做的一把蟒皮二胡要卖好几千,成本无非就几十元。你要能象比尔盖茨一样,生产一张软件光碟卖遍全球,你小子也就是企业老大了。至于你读过清华、北大或是不是海龟派都无所谓。
  3、立足个体看人才。 至于个体商店,只要你嘴吧甜,能说会道有人缘,把货变成钱,你就是人才。或者是你有一技之长,你有独到之处能把别人的生意都召到你的旗下,把你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你就算成功人士。
  然而,这些也只不过是一些理论上的说教。真正管用的可能不是这样的。你看看,如今能当个什么什么的,那个不是有点背景或资本的。我所说的资本并不只是钱,也包括经历和经验、荣誉等。
  二、从广告看人才观念上的误区如今是市场经济社会,人才也离不开这个社会大环境。因此我们就先从用人的广告讲起。
  1、年轻就是人才吗?现在用人,第一要讲年轻。一般的广告都是这样写的,年龄18-35岁,有的是18-30岁不等。当然,这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这个年龄要求是可能的。因为从7周岁入小学来看,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学毕业也就是23-24岁。当然,你要18岁就本科毕业,除了少年班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可能。如果你再读个研究生,也就是30上下的人了,也就算是到了广告的上限了。如果你毕业之后再高不成低不就,恐怕找工作都困难了,你还怎么算人才。这多少给人一种,年轻就是人才之感。实际上,这样的用人之道,是非常不对的。因为他只注意了人的体能,而忘记了人的智能。历史告诉我们,人才并不等于年轻。姜子牙原来也是百事不成,最后还是进入暮年才助武王夺得天下,陈子昂三十几岁才发奋读书,难道他们不是人才。
  2、第一学历高就是人才?除了年龄,第二是讲学历。一般单位要求是大学本科,牛一点的要研究生。先说本科生,不管是学什么的,要求是本科。他们在招人上似乎又是唯学历论了,认为只要学历高就是人才。而在用人上呢,一方面是学多用少。象建委下面的检测室,一天到晚就是压点水泥墩墩,拉拉钢筋,按按计算器,出个格式报告。这些连小学生都会干的活,非要要一个本科生。这不知是不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不知培养一个本科生出来就干这样的活,是不是值得。再说研究生,有些单位招的研究生,培养研究生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又应如何来算这笔帐。另一方面学难以用。再说现在的研究生出来后就没有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干过,一点实际经验都没有。如果让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临床的研究生来给人治病,会不会有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之感,谁会愿意。当然,有些精明的老板也会在广告适当位置加上一句“有经验者优先”。实践证明,学历高可能是人才,但也不能肯定是人才。而当今社会更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本身就在不断更新之中,学校毕业几年后就有部分显得落后了。
  3、人才只能认第一学历?过去,人们认为读了大学万事大吉,忽视人才的继续学习和提高。现在,好象有人又将它翻了新。居然发明了个第一学历,说是你妈老汉拿钱供你读书的学历才算数,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假如别人自小父母双亡,他不管上了什么大学或拿了什么文凭,你就说他什么学历都没有了吗?再说,每个人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人人都让父母供养上大学,难道花自己的钱上大学有错,或者原来没有读好书的环境,后来有了较好的条件再发奋读书就不应该。简直是奇谈怪论,其实质就是误才,误国。在对待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问题上,我还见过有个别相当级别的领导,说自己的手下一天到晚只知读书,耽误了工作,这更是无知。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上更是能出成绩。而那些第一学历很高又不学之人,只会看,不会干,看到有好处时就去搞歪门邪道。不知是有第一学历是人才,还是边学边干是人才,大家自会明白。只是爱学习、干工作的人在昏庸的领导面前,加上小人的挑唆,反而会成遭整的对象。(现在想来真象别人说的。能者多劳,遭整该着。动手干的,哪如一边看的。干得越多,问题越多。十个说客,不如一个撮客。顺便提醒一下,大家以后一定要当心,不要着了小人的暗算。同时,一定要克服个人英雄主义。不要把自己看成万能的,那是万万不能的。)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不学习往往也是没有办法的。
  4、形象气质佳是人才?广告上第三,大多是讲外貌。有则广告上说,“本店招聘:……男身高1米7以上,女身高1米65以上,形象气质佳……”。实际上这个店就是个卖皮包的。我没看抬头落款的时候还以为他招的是演员或者迎宾呢。实际上用人也要用对地方。就跟化装一样,口红一般用来涂女人的嘴,却没人拿去图画。你想你既然招那么高条件的人,那你也应该开不一般的工资才对。象这样的广告也不知是拿人寻开心还是觉得现在人才多不值钱。
  三、理顺养才用才关系在我看来,人才,是指有胜任某项领导、管理工作或职业、技术工作能力的人。这和人的年龄、学历、气质和经历都有关系。
  1、精简课程课时,缩短育人用人差距。培养和使用人才,无非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许多单位要用18-35岁以下的年轻人,无非是觉得年轻人精力充沛。但如今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时间上与用人的时间也是有冲突的。如果非得双方满意,那么只有精简一下课程和相应的课时才对。因为大家嘴上讲的是年轻,实际上目前从学校毕业就已经根本不可能了,除非弄虚作假。
  2、以岗位带学习,学贯人才终身。一个人担当了某项工作或就任了某个职位,不是说你就有那么大的本事,你就一定干得好。人应该去适应你所担任的工作,而不是让这个岗位来适应你自己,那样会起反作用的。实际上,人在很大程度上的成长更依赖于实际的工作。朱元璋能从贱民变成皇帝也从小非读圣贤书修成,而是有人帮他不断学习和提高。毛泽东夺取胜利,也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都说明人要适应它的职位,而非让这个职位来适应人。人只有穷其一生在实践中、在书本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成就功业,铸就辉煌。
  3、关注学习和工作过程,提升人才素质。有的领导说,我只要结果,不要过程,这纯粹是一种没有水平的说法。这说明你这个领导当得差劲,你对你所要干的事心中没底,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和走向,只不过是空想。领导虽然不必事必躬亲,但应能把握全局。如果不关心过程,你怎么知道自己这只队伍还需要学习和验证哪些知识,需要增强何种能力,怎么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了解和关心过程,你怎么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应付自如?怎么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怎么能够得到你预期的结果?能力和水平只有在干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提高,你只有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4、领导者犹应注意保护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个别领导到新的岗位只会听信谗言,把真正干事的能人放到一边,起用一些小心。这是为什么?出了一个贪之外,就是领导本身不称职。你想,一个说别人坏话的人,这本身就说明它只是一个看客。他只会看别人干事,看别人的笑话。一个真正勤钻苦干的人,他没有时间去关心别人的长或者短,他只会埋头于他的工作和学习。如果干事的人受到打击和排斥,它所伤害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帮人。它会让干实事的人心寒。会使一个单位的风气逆转,可能从此一落千丈。作为这样一个领导者来说,你本身就谈不上是什么人才,你只能是历史的罪人。
  不管是领导还是非领导,要真正成才,离不开工作环境的磨练。而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推卸责任都只能害人害己,得不偿失。真正的人才就当然也应该要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兄自己不分类那就由小R代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18: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布冰 对人才确实有独到的见解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18: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发帖还是应该分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0: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要依“理”行事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说文
文若奇峰藏异山,
玄机奥妙幻其间;
横刀立马瞟眼看,
难怪凡人不识仙。

但愿此答不要得罪诸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布冰1092007-01-17 10:54发表的“”:
看说文
文若奇峰藏异山,
玄机奥妙幻其间;
横刀立马瞟眼看,
难怪凡人不识仙。
.......
识不识仙仙把类来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6: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什么是人才和如何对待人才说的比较详细了,看来您对这一问题思考了很长时间。对与什么是人才,在下有一点看法,说出来共同探讨一下。

我个人比较同意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先生的观点,他曾在一期央视节目中公开发表了其对人才的看法。他认为新世纪的人才必须或者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第一,诚实和正直。相信这一点大家应该都会同意吧,在此不再赘叙,仅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不仅要教会士兵放枪,更要教会他们向谁开枪。第二,团队精神。在专业分工细密繁杂的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更应该与集体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最大化。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社会分工和不同专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必然。第三,可能是个人能力,记不清楚了,若各位“大虾”有知道的,不妨告之在下,先行谢过!

李开复先生对人才首重人品,把能力放在其次,这固然有站在企业立场看问题的色彩。记得当时录制节目的时候,他是与北京大学校长一起出场的,结果他们就出现的分歧(北大校长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能把学生的知识传授好就足够了)。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可能也是把个人品质放在第一位。

重人品这固然没错,不过我想补充一点,用人应各尽其才。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在我们看来很坏的人(用老家话说是孬种),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之所以能够坏起来,可以肆行无忌,是其具有某一方面“杰出”的才能。抛开善恶评判标准,那么他们的能力为什么不值得我们学来,以利于他人呢?善恶存乎一心,不可过于拘泥人品之中。所以,即使个人品质并不太好(现在还有好人么,我有点怀疑),只要有才,就尽用之!德才兼备,话虽好说,也很好听,可现实中又有几人真正做到,在“德”不足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才,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三国之曹操以“才”为准,网络天下俊杰,遂一统北方。但因庞统相貌丑陋而漠视其才,这可能也与曹操最终未能吞并八荒有某些关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6: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因龐統相貌醜陋而漠視其才?有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6: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yngwie2007-01-17 16:37发表的“”:
曹操因龐統相貌醜陋而漠視其才?有嗎?

看来是不知道
庞统献连环计一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 2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robertchrs2007-01-17 11:00发表的“”:

识不识仙仙把类来分!
版主,真对不起,光顾着研究该文去了,确实没分类,实属不该,特在此致歉!

刚才重新编辑时,提示不允许,说是超了时。如果版主认为还可以留下此文,那么请版主帮我注明原创首发。我看大家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我意把它归为讨论一类吧!不知当否,请版主定夺定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 22: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人才的一点思考

引用第6楼zjiacai2007-01-17 16:09发表的“”:
楼主对什么是人才和如何对待人才说的比较详细了,看来您对这一问题思考了很长时间。对与什么是人才,在下有一点看法,说出来共同探讨一下。

我个人比较同意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先生的观点,他曾在一期央视节目中公开发表了其对人才的看法。他认为新世纪的人才必须或者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第一,诚实和正直。相信这一点大家应该都会同意吧,在此不再赘叙,仅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不仅要教会士兵放枪,更要教会他们向谁开枪。第二,团队精神。在专业分工细密繁杂的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更应该与集体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最大化。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社会分工和不同专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必然。第三,可能是个人能力,记不清楚了,若各位“大虾”有知道的,不妨告之在下,先行谢过!

李开复先生对人才首重人品,把能力放在其次,这固然有站在企业立场看问题的色彩。记得当时录制节目的时候,他是与北京大学校长一起出场的,结果他们就出现的分歧(北大校长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能把学生的知识传授好就足够了)。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可能也是把个人品质放在第一位。
.......
  李开复先生是一重量级人物,从微较出来投奔google,这可能有他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做为一个利益集团,当然首先要求的是它所招募的人要可信可靠,如果动不动就跳槽,那么我看一、二两点就很值得重新思考了。不过,我这一观点并不是针对李开复先生的,以下似乎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然,至于有才有德那也在于两方面,一是用人的人,二人被使用的人,如果用过去各为其主的观点来看,那么是应该把忠心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李先生所说的。如果用现在的用人观点来看,第一二两点很难真正做到,因为当今这种关系很有点做过路夫妻的味道。一个集团没有留人的心,哪做得出留人的事。一个人在没有留人的环境中,又怎么会不考虑走呢。因此,李先生所说的人才标准那只是碗上花,水中月。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某一个单位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普遍的现象,在于国际上形成的普遍规则。至于曹操不识庞统,是否可以认为是一个特例,我们不可能要求他是一个完人。对于这一点,我想曹操本人也明白。这也正说明讨论如何识才用人很有必要。难道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0 07:11 , Processed in 0.35370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