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34|回复: 0

[【刑事法学】] 为民企维权不能损害司法独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8 2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工商联的一位领导日前公开表示:\"希望工商联和公检法部门在民营企业维权问题上,形成联席会议机制\"。(《第一财经日报》2月5日)

  

  这位领导为了维护民企,确实可以说是其情殷殷。但因此而要求\"工商联和公检法部门形成联席会议机制\",笔者却期期以为不可,因为这样做会损害司法独立的原则,最终也无助于维护民企权益。什么是\"联席会议机制\"呢?依照我国公务机构的工作惯例,\"联席会议机制\"一般是指没有隶属关系但有工作联系的几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为了完成某一项特定的工作任务,由一方或多方牵头,以召开会议的形式达成共识,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意见,来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如果这个解释不错的话,那么\"工商联和公检法部门形成联席会议机制\",实际上就意味着工商联这个没有任何司法职能的民间商会(全国工商联又称中国民间商会),却可以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分享公安机关的侦察权、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因为无论这个建议中的\"联席会议机制\"由谁来牵头,工商联总归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它的意见无疑会成为对公检法机关\"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意见\"的一部分。

  

  但如此一来,司法独立的原则也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诚如美国法学家亨利·米斯所说的那样:\"法院必须摆脱胁迫,不受任何外部权势或压力的控制和影响,否则他们便不再是法院了。\"我国宪法第126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131条对人民检察院也有类似的规定。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拟议中的\"联席会议\"完全可以说是一个违宪的非法组织。

  

  需要强调的是,用损害司法独立的方式来替民企维权,其实并不利于民企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因为对民企来说,要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莫过于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而独立的司法系统,就是这个环境的重要支柱。如果司法独立的原则出于权宜的考虑被破坏,那么民企在未来受到侵害时,将陷入求告无门的绝望境地,无法获得最后的救济。从短期来看,虽然\"联席会议机制\"似乎有利于维护民企的眼前利益,但这却是饮鸩止渴,因为通过这个\"机制\"得到的结果无法让公众相信是正义的,结果只能使民企面临一个更加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其实,从逻辑上说,用\"工商联和公检法部门形成联席会议机制\"的方式替民企维权也是极其荒谬的。因为今天面临维权问题的并不仅仅是民企,比如农民工的权益也经常受到侵害,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建立\"工会和公检法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呢?以此类推,则全国所有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都有权和公检法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这样\"联席\"下去,实际上也就等于取消了公检法,何其荒唐!

  

  这位领导之所以会提出这种荒谬的建议,说到底,还是计划经济时代遗存的\"法律工具论\"的陈旧思维在作怪,即总是把法律视为推行某种政策的工具,而没有把法律看作是一种终极目的,也没有对法律的信仰。在笔者看来,如果此类思维不能得到彻底清理,则我们盼望的\"好的市场经济\"就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其确立的基本前提,就是人人都对法律有着坚定的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13:16 , Processed in 0.37673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