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3|回复: 0

财政部提交出口退税调整方案 服装退税拟下调4%

[复制链接]
henry2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4-18 0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04月17日 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滕晓萌

  纺织服装退税方案“在讨论”

  4月16日,第101届广交会开幕的第二天,林勇在位于流花展馆纺织服装展区内的摊位上坐了一整日,觉得特别清闲。

  林勇是广东一家主营服装出口的外贸公司的业务员,连续多年参加广交会。

  林勇和纺织服装展区内的其他商家还不知道的是,就在上周,他们还在摊位上忙着布展的时候,财政部提出了一份新的出口退税调整方案。按照这份方案,纺织品、服装、化纤长丝类产品的出口退税将全面下调,并且幅度相当大。

  不过,这份方案能否获得决策层通过目前还是未知数。

  服装退税下调4%?

  本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财政部已于上周提出了一份新的出口退税调整方案,供各相关部委讨论。

  按照这份方案的设想,纺织品出口退税拟由11%降到9%,服装由13%降到9%,化纤长丝类产品由9%降到5%。

  和此前业内传言的“服装出口退税将下调2个百分点”相比,这一新的讨论方案近乎“疯狂”,不但调整的范围扩大,全面涵盖了纺织品、服装、化纤长丝类三个大类,而且调整的幅度也远远超出预期。

  去年各部门制定出口退税调整方案时,也曾经有过将纺织服装普遍下调两个百分点的提议,最终被决策层以“对行业打击过大”理由否决,最终出台的方案只是下调了部分纺织品和面料的出口退税。

  据了解,目前其他有关部委对这份方案多不认同,担心对出口企业打击过重,发改委等部门仍然倾向于只将服装出口退税下调一至两个百分点的方案。

  一位商务部官员4月16日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商务部并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这份方案。

  有消息说,商务部对这个出口退税率本身仍持保留意见,担心影响到中国外贸的基本面和就业形势。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在最近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提到,根据测算,出口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大约影响GDP增速0.2个百分点;出口每减增1亿美元,就意味着将减少1.2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因此不应当盲目打压劳动密集外向型制造业。

  而财政部关税司司长王伟4月16日拒绝就出口退税问题接受访问。

  按照一般的流程,出口退税调整应当由财政部主导,发改委、国税总局、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参与,最后报国务院审批。

  1998年之前,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一度降至6%,但此后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给企业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又逐渐回升到13%。

  “应该不会是最终方案”

  之前业界传言,“服装出口退税将下调2个百分点”的政策将于4月15日广交会开幕当天公布。但截至目前,出口退税政策仍然没有明朗。

  在这种情况下,为预防风险,国内大部分服装企业都上调了出口价格。据第101届广交会开幕首日统计,今年广交会上纺织服装成交价格普遍上涨了3%-4%,这当为业界对人民币和出口退税两个最大风险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林勇的外贸公司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他介绍说,公司已将今年的服装价格小幅上调,每种产品的价格几乎都做了调整,最多的提了5%。同时,他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尽量要求客户增加前期的预付金,甚至先付款再交货,以预防几个月之内人民币升值。他还要向客户说明,短期内出口退税仍然有可能调整,希望到时候可以在价格上再做一些浮动,或者双方配合,到时候加快出口速度。

  但是,一些参展企业表示,纺织服装类商品价格上涨空间毕竟有限,价格上涨后,势必会引起国际采购减少和订单转移,从而令一些中小企业放弃出口市场。

  “虽然可以提价,但是如果外商不接受,我们也只能看着单子飞走。”林勇说,还有一些他所了解的同行现在甚至不敢和外商签单。

  对此,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建议,企业可以先接单,然后再视情况变化做出调整。

  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国内服装企业都是按照“出口退税从13%降到11%”的预期接单的,如果财政部的方案被采纳,服装出口退税下调4%,企业显然缺乏承受的准备。

  一位服装业内人士在得知了关于新方案的消息后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外贸顺差带给政府很大压力,但是新的方案调整幅度实在过大,远远超过了行业的预期和承受能力,应该不会成为最终方案。

  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认为,尽管此前行业对出口退税下调一直有预期,但是如果下调到9%这么大的幅度,对服装纺织上市公司短期肯定是一个利空消息,对整个行业也有较大冲击。

  “但是从长期来看,服装退税的下调会逼迫整个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寻找自己的品牌和渠道。”施红梅表示,一些上市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了转型升级,对于这些公司来讲,服装退税调整恰恰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而那些产品档次低、主要以代工为主的企业发展将会越来越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17:56 , Processed in 0.421625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