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27|回复: 1

[【文史类原创】] 论传统武德的现代化  [绝对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8 1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传统武德的现代化



摘要:传统武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准确理解传统武德的内容,并使它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才能更好地为当代的思想道德建设服务。
关键词:武德;思想教育;现代化。

By traditional Wu De modernization

Abstract: Traditional Wu De is Chinese nation'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accurately understood traditional Wu De the content, and causes it to adapt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can become contemporary well the thought moral reconstruction service.
Key word: Wu De; Ideologic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武德教育也称武德修养,就是要求习武者按照武术的道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以致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境界。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首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武德教育作到“古为今用”,时代赋予我们吸取优良传统武德精髓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之重任,赋予我们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过程中推陈出新、弘扬传统武德精髓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之重任。

1 传统武德品质和内容
1.1传统武德品质
武德品质是武德文化基本要素在主体上的体现和凝结,构成武德品质的基本要素有五个方面,即“仁、义、信、敬、勇”。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对人团结友爱,推己及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仁慈的人总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个博大、宽广的胸怀,仁是最基本的要素。
义,是衡量武力行为正常与否的准则之一。义是习武者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大义当前,舍生取义,即使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交往和个体自我修养。前者指于人交往、立足于信。后者指诚信、追求道德完美的范畴。
敬,是自敬敬人。自敬和敬人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敬是在充分自尊的基础上再来承认对方的价值。尊敬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敬人一尺,别人敬你一丈。
勇,是自强不息,独立不惧,自信十足的品格。杀身成仁,是勇;为国尽忠,为国捐躯,是勇。勇代表着力量,代表着强大。两者相争,勇者胜,勇是武德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在技击方面,整个的武德文化最终归结到勇上。
1.2 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
武德的内容包括“爱国之德,处事为人之德,侠义之德,敬业之德,尊师爱友之德,为师择徒之德”等。
武术的传统伦理思想中渗透了“仁义”观念,它的这种“仁义”思想,首先表现在强调习武者要忠于国家,报效国家,在封建社会里强调对封建礼法的恪守,不得“犯上作乱”。在授徒择人上要求“不仁者与不传”,应传“贤良之人”:在技击目的上更具有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如少林武术中的点穴功法,就不是为了使人致死而是为了救人。少林秘典《罗汉行功短打》说,创造点穴功法是“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是为了使人“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有志者细心学之,才不负主人,一片婆心也”。可见点穴法的创造是从“仁”的观念出发,反映了中华民族善良、诚朴、热爱和平的美德。

2 传统武德的继承与发展
武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武德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对于传统武德的继承,应该推陈出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2.1 “义”与“仁”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中的“舍生取义”之气节,是千百年来武林所提倡和践行的精神,武林中所提倡的“义”,具体地说,应该体现为主持正义和伸张正义。其行为表现往往是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时能挺身而出,勇担重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敢于为扫除奸邪,惩办豪强而奋不顾身;能为了扶弱济贫,解困救厄而不计得失。这些在当今社会也是值得提倡和效仿的。但是,优秀传统武德与腐朽、没落的“江湖义气”等糟粕并存,又加之一些影视、小说出于商业逐利目的,肆意歪曲、夸大宣传传统武术中凶杀、暴力情节以及宗派斗争等糟粕,促使众多对传统武术和传统武德片面理解的人们错误地继承了这些腐朽的传统恶习,这是不可取的。
武林中人非常讲究与人交往中待人恭敬,也就是要求合于“仁”的行为规范。尊师敬长,是武林中必遵的礼仪,不允许有违抗师长的言行,弟子在师长面前,言行非常恭敬谨慎,所谓“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即使弟子日后技高艺精一筹,也不是能狂傲无礼,否则,将遭到武林的指责和不容。作为师长也必遵师德,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要求自己“诲人不倦”,要求弟子“学而不厌”。可见,传统武德中的“仁”,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但是也不难看出,传统武德中的“仁”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色彩与当今时代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同时,传统武德中的“仁”,还讲求宽容忍让,武林中真正技艺高精的义士,对狂妄无知之徒,往往能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但宽容忍让所持的谦让并非等于一味迁就而姑息养奸,更不是事不关己,视而不见的态度。

2.2 当今社会的“信”和“勇”
“信”本来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的具体体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守信用,重承诺成为中国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成为武林俗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提倡“诚信”与传统武德中的“信”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诚信”的呼唤实际上也就是对传统武德中“信”的渴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它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因此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比如,2002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诚信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大力挖掘传统武德中“信”的内涵,并加以改造,使之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必将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武林嘉许的勇,是能“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为赴困难而匡扶正义的勇。心怀大勇,自能豁达大度,为报效国家民族,扫除奸邪,为民除害,会毅然决然,行果敢之举。当今之“勇”主要表现在独立不惧,自强不息以及树立自信等品格方面,社会所提倡的“见义勇为”的“勇”正是传统武德中“勇”的写照。
3、武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共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可见,武德不仅要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品质,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明确规定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道德观,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施,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不难看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假冒伪劣,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依然严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武德中的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等内容,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充分挖掘传统武德的精神,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将传统武德的优秀内容,融入到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中,既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双赢的目的。
4 结束语
传统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指出的是,传统武德毕竟主要是吸吮了封建社会民俗文化的乳汁而孕育、滋养的。一方面,它既有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历史的局限。如果我们对传统武德缺乏理性的甄别,那是无法继承好这笔文化遗产的。在岁月更替中,有的内容或许已经丧失了它的指南作用,但更多的可在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下,为今天所继承和弘扬,从而更好地为当代的思想道德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宝山等. 论“武德”与精神文明建设[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黄文扬. 刍议中国传统武德涵义及市场经济下的武德建设[J].福建体育科技,2002(5).
[3]旷文楠等. 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4]罗荣保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弘扬民族传统武德[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5]旷文楠. 中华武术哲学思想探源[J].中华武术,1988(10).

注:[绝对原创,不能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17: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14:37 , Processed in 0.32375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