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12|回复: 12

[【文史类】] 活脱脱的小人描写兼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5 0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钱钟书曾经对小人有如下的描写:
“琉璃蛋”、“油浸枇杷果”:“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若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

不知源出何书?请明达教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09: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管锥编》解题:李洪岩抄袭了金克木?
钱先生把这种人比作‘琉璃蛋’、‘油浸枇杷果’:‘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若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他们能够把‘是非’和‘利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便在学术上也如此。当利害和是非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屁股...
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 ... 125K 2006-6-5 - 百度快照


《为钱锺书声辩》
钱先生把这种人比作“琉璃蛋”、“油浸枇杷果”:“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若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他们能够把“是非”和“利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便在学术上也如此。当利害和是非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屁股...
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q/02-qian- ... 10K 2006-7-19 - 百度快照


《名牌纵论》
钱先生把这种人比作‘琉璃蛋’、‘油浸枇杷果’:‘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若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他们能够把‘是非’和‘利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便在学术上也如此。当利害和是非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屁股...
www.brand-forum.net/gb/wz_list.asp?wz_id=816 41K 2006-8-24 - 百度快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1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hong,不过不知在具体那本书中谈到过这一段?还是文选中引用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18: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dfbb于2007-05-05 02:57发表的 活脱脱的小人描写兼请教 :
据说钱钟书曾经对小人有如下的描写:
“琉璃蛋”、“油浸枇杷果”
这是钱先生引用清末小说里的比喻。见《管锥编·第三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全汉文卷二三“圆喻之多义”(1970年版P.924)。



引用第0楼dfbb于2007-05-05 02:57发表的 活脱脱的小人描写兼请教 :
“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若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凡希世苟合之士,籧篨戚施之人,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所以全都不是钱先生的描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nineer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5-5 22: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兄好眼力!一查便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1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宋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0: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士慧眼,赞一个。

看了你的签名图,贴一张陆俨少的画子,一乐。

个人认为,比起心理混帐的文人,极力发挥个人的才智与精力,用行为去加害有影响的正直文人,搞出案子的,更像小人,如舒亶、李定、周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青柯兄贴图!果然像极了,不知道画题是什么,还望指教!

文字狱亦无代无之,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4: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俨少人物画》,沈明权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版 ,第113页,题书为“过马路”,另有四枚印章。点击我的贴图,可看见全图。
我也觉得挺像。
学士客气。
不跑题的话,我觉得《运命论》中遭引用的文字表述的是帝权专制家天下时代文人夹着尾巴和稀泥、生存至上的一种普泛姿态,他们只要不在行为上刻意去加害正直而有影响的文人,并不特别可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青柯于2007-05-07 14:29发表的 :
《陆俨少人物画》,沈明权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版 ,第113页,题书为“过马路”,另有四枚印章。点击我的贴图,可看见全图。
多谢指教。陆公莫不是按照片画了这幅《过马路》

引用第8楼青柯于2007-05-07 14:29发表的 :
不跑题的话,我觉得《运命论》中遭引用的文字表述的是帝权专制家天下时代文人夹着尾巴和稀泥、生存至上的一种普泛姿态,他们只要不在行为上刻意去加害正直而有影响的文人,并不特别可恨。
不仅是“帝权专制家天下时代”,也不仅是“文人”,而今遍地都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6: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宋公明于2007-05-07 16:05发表的 :
多谢指教。陆公莫不是按照片画了这幅《过马路》。。。
也可能这帮小朋友按陆的画摆的队形,所谓Cosplay、行为艺术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6: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woi55于2007-05-07 16:20发表的 :

也可能这帮小朋友按陆的画摆的队形,所谓Cosplay、行为艺术啥的。
这回轮到我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8: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叶圣陶先生笔下的潘先生倒是有过另一类“行为艺术”,一家人下火车后摆了个一字长蛇阵的pose,只是太辛酸,与这个警察叔叔文明公务争做活雷锋体现时代伟大精神完全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20:23 , Processed in 0.58988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