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035|回复: 19

[【其它原创】] 关于“隐喻”——学习过程中的胡言乱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3 10: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是如何反映现实的

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其实对于中国人这一点应该并不难,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同时,又是象形文字。在文字的形态上保留很多在造字过程中对世界认知的过程。这是西方的文字所不能达到的。比如说,西方哲学想要探究的语言上的“隐喻”看似非常神秘,但语言的隐喻是什么?在我看来不过是在研究“转注”“会意”“指事” “象形”“假借”“形声”这些造字用字的方法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3 20: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胡言乱语吧.

语言学界(中国+西方)有好些研究隐喻问题的.
比方说Lakoff 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隐喻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已经是一种思维方式.

这与中文修辞格有很大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嘉映在《谈谈隐喻》中,把隐喻阐释为“把隐喻理解为通过已有的语词成形机制来规定另一些形式指引较不明确的经验。”

实际上已经是从语言的分析入手,赋予了隐喻一种新的视角,这种视角提供从更广阔的范围中阐释隐喻的可能。因为这样的分析不是关注于隐喻本身,而是关注于产生隐喻的过程,即怎样才能产生隐喻。但这个含义还是太过于笼统。因为在他那里并没有区分出隐喻和诗意之间的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10: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这个问题其实是从思考兴趣的产生开始的,想着想着有了一些"直觉"产生了对"隐喻"与"诗意"臆解.先把对对兴趣的认识扔出来.


  兴趣历来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难以解说的问题。人们既认识到兴趣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又无法说清楚兴趣到底是如何产生,因此上在笔者所见的文章中,谈兴趣作用的、勾画兴趣带来的愿景的居多,一旦涉及到“兴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这样的问题,往往得到的是诸如,需要多观察,需要跟据儿童的而确定,之类的回答。这样一来,“兴趣”成了一个非常难以确定的重要教学因素。教师经常被要求利用学生的兴趣,然而如果不回答“兴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这样的问题而过于依赖从学生身上发现他或她的“兴趣”并加以利用,那么教师无疑是非常被动的。如果我们想变被动为主动,那必然要先了解一下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一、兴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我们观看魔术表演的经历来研究一下。很少有人在观看魔术表演的时候不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这种兴趣的产生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呢?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充分利用了观众的“一知半解”,另一个必然要显示对于观众认知经验的违背。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魔术师的表演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每一名魔术师在进行表演时都有一个必需的环节——交待道具,而且在道具充分现了其真实性之后,这个表演才会成功。究其原因,是观众对所见的道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后,会做出一个合乎自己已知生活经验的判断,当表演出现的结果超出观众的判断时,观众的好奇心自然就会出现。这个过程说明,人们的好奇心来自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出现的差异性!如果我们精心类推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能够令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大都是基于我们的“一知半解”而生效的。而“已知”和“不知”的事物往往对我们是没有吸引力。
  时间短意味着缩短了漫长的变化过程,一个在十年之间逐渐长大并不能引起人的注意,但一个人在转身之间从青年变成老人,这种现象。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是对时间认知经验的违背;可以确定的东西瞬间失踪,本来没有的东西突然出现,这就是对空间认识经验的违背;人体分割,这是对生命认知经验的违背……,当然还有很多经过表演者的精心编排而综合在一起的“违背现象”,正是这些违背的出现造就了人们的好奇心。
  上面这两个条件分开被认知时,并不能保证兴趣的产生,而当这两个条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兴趣会产生。那么我们必然要使这两条件结合起来才行,而促进这两个条件结合的是“变动”。(这里的用“变动”而不用“变化”是要强调二者的结合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说,通过对已知的认知经验的违背来展示变动的过程是促成人们兴趣产生的主要条件。

  二、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儿童最感兴趣的游戏。各种游戏虽然有着不同的形式与要求,但所有的游戏都具备的着相同的三个特征:一个是开放性,一个是无害性,还有一个是增长性。开放性意味着这个游戏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无害性是指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并不承担游戏的后果(从这个角度讲,无害性也可以称为虚拟性),增长性是游戏者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能力增长的快乐。而与这三个特征相对应的使游戏者丧失兴趣的三个标志为:(一)、固定性,当游戏中的一个强势角色被某一个人垄断,其他游戏者会对这个游戏产生厌烦和回避;(二)、有害性,如果让游戏者直接承担游戏的后果或遭受否定、批评等贬低性质的评价,那么游戏者会丧失对该游戏的兴趣;(三)、单一性,在游戏中没有新的能力增长,游戏者的也会产生放弃念头。
  如果我们明白了“怎样才产生兴趣”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明白什么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了。最终可以归纳为五个要点:
  1、要立足于学生已知的内容。这个以至可以是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也可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相应教具与材料。
  2、要体现出违背学生认知经验的变动。这种变动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缺少了这一环,那么就无从产生关注力。
  3、要做到开放性,人人可以参与或保证大多数人都参与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里面的参与是指可以群体性的参与,也可是个体与游戏之间的单独参与。
  4、要避免有害评价,每一个参与者,在参与的同时又可以保持旁观者的姿态,这样可以减少挫折感的出现。
  5、要有在短时间内可验证的或可以预期的增长。
  如果我们把这五个要点放到教学中来研究,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学生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学科了,因为这些学科的演示与作业往往具备了上述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2: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会从兴趣到“隐喻”和“诗意”呢?

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在兴趣的产生虽然是受外部刺激的影响,但在兴趣上面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追求变动的本能。

人自从降生就在通过对外界的感知来丰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着一种对“变动”的渴求,那么“隐喻”和“诗意”又何尝不是通过“变动”来完成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9 13: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来凑个热闹。
王冬梅《动名互转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中提到
动词名化一般只通过转喻实现,而名词动化则既通过转喻又通过隐喻实现。

关于隐喻、转喻的一些资料。
http://jjzx.nau.edu.cn:8080/njsj/web/course9/xkqy/d1_1.htm

部分摘录: 

上面第3节讲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模块时已经提到“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和转喻的看法。这里再分别举两个例子。拙文《转指和转喻》认为汉语中“的”字结构(包括“NP的”和“VP的”)能否转指中心名词的“转指”现象实际上也是一种认知上的“概念转喻”。针对以下的转指现象:

  经理的(外套) *经理的(身份)

  小王的(书包) *小王的(爸爸)

  词典的(封皮) *词典的(出版)

  中国的(河流) *中国的(长江)

  托运的(行李) *托运的(手续)

  到站的(火车) *到站的(时间)

  他赞成的(意见) *他提出的(意见)

  白的(衬衫) *雪白的(衬衫)

  健康的(孩子) *健康的(问题)

  我们提出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如下:

  1) 在某个语境中,为了某种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B。

  2) 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3) 在这同一“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只有B)会被

  附带激活。

  4) 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须高于B。

  5) 转喻的认知模型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叫做从A

  到B的函数关系。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详述。关于“激活”或“扩散激活”的概念,还可参看袁毓林《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

  拙文《复句三域“行、知、言”》是运用“概念隐喻”来说明汉语里各种复句表达的语义关系,例如下面三个用“如果……就”表达的复句分别属于“行”“知”“言”三个概念域:

  (1)如果明天下雨,比赛就取消。 [行域]

  (2)如果比赛取消了,昨天就下雨来着。 [知域]

  (3)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言域]

  “如果”一词引出的充分条件在三个域中的性质可以这样来表述:

  (1) 行域:p的发生是q发生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

  (2) 知域:知道p是我得出结论q的充分条件。(如果知道p,那么我推断q)

  (3) 言域:状态p是我声称q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我声称q)

  重要的是,“知域”和“言域”的语义关系是从“行域”的语义关系通过隐喻“投射”形成的。这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域还可以用来解释其他许多过去难以解释的语法和语义现象,不仅是解释复句的语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louselice^_^于2007-05-19 13:25发表的 :
呵呵,我也来凑个热闹。
王冬梅《动名互转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中提到
动词名化一般只通过转喻实现,而名词动化则既通过转喻又通过隐喻实现。

关于隐喻、转喻的一些资料。
.......

拙文《复句三域“行、知、言”》是运用“概念隐喻”来说明汉语里各种复句表达的语义关系,例如下面三个用“如果……就”表达的复句分别属于“行”“知”“言”三个概念域:
  (1)如果明天下雨,比赛就取消。 [行域]
  (2)如果比赛取消了,昨天就下雨来着。 [知域]
  (3)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言域]
  “如果”一词引出的充分条件在三个域中的性质可以这样来表述:
  (1) 行域:p的发生是q发生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
  (2) 知域:知道p是我得出结论q的充分条件。(如果知道p,那么我推断q)
  (3) 言域:状态p是我声称q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我声称q)   重要的是,“知域”和“言域”的语义关系是从“行域”的语义关系通过隐喻“投射”形成的。这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域还可以用来解释其他许多过去难以解释的语法和语义现象,不仅是解释复句的语义关系。


谢谢louselice^_^君的引介。我总觉得使用逻辑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说清楚语言的问题,因为逻辑分析自身是有限的。比如这个“复句三域”其实都是从人的以往的对变动认识的经验中进行推断而产生的。他所谓的“概念隐喻”却要使用“复句”来解释,似乎不是很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9 14: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long兄,我对这个也只是听了讲座,虽然是算同一个专业,但是由于门派不同,实在很难深入了解,我只是一个板凳队员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1 16: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兴趣的看法似乎还只是楼主个人的“假想”,不妨先参阅前人的一些研究。比如著名心理学家Deci, Ryan等人30余年来对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的研究。http://www.psych.rochester.edu/SDT/

cnki也能查到几篇有关理论的介绍文章,或许会有所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11: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飞之鸿于2007-05-21 16:55发表的 :
关于兴趣的看法似乎还只是楼主个人的“假想”,不妨先参阅前人的一些研究。比如著名心理学家Deci, Ryan等人30余年来对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的研究。http://www.psych.rochester.edu/SDT/

cnki也能查到几篇有关理论的介绍文章,或许会有所启发。


谢谢兄的指点。在下没有想到过专门研究这方面,正如兄台所言,满足一下自己的幻想而已。西方人说内在动机,认为它存在或者特殊,其实我认为这个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当然我无法证明这一点。只能跟着感觉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fenglong88于2007-05-22 11:28发表的 :


谢谢兄的指点。在下没有想到过专门研究这方面,正如兄台所言,满足一下自己的幻想而已。西方人说内在动机,认为它存在或者特殊,其实我认为这个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当然我无法证明这一点。只能跟着感觉走。


让我把自己的幻想写完。

在我的理解中,隐喻其实是指向固定的语义的一种语言的形式。即使说话者有意使自己的语言“一语双关”“一个马两脑袋”,而听话者所理会的意思及最终的指向只能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意思并存。

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隐喻和诗意的关系呢?

我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语言被表出后,(由语言的变化而造成的)语义的指向的不同。语义指向“实”的构成隐喻,语义指向“虚”的构成诗意。而在某些时候隐喻又可以用诗意来伪装自己,如“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实为隐喻,但在形式上却因省略而造成了诗意的产生而显得颇有趣味。也就是说隐喻和诗意的产生,我们都可以最终归结到语言的变化上面来。通过对变化后语言的指向来区别二者的归属。

其实语言的变化所带的并不仅仅只有“隐喻”和“诗意”,语言的变化也会连带产生“谎言”和“幽默”。

谎言意味着虚假,它可以以隐喻或诗意打扮自己,但它与二者的区别在于,谎言的最终指向是假,而隐喻和诗意的指向是真,也就是说,谎言的只有在被实际情况认定为假的时候,才成为真正的谎言,而在认定之前,人们并不能判断其真假,(当然,有时候谎言以正常的语言形式被表出时,并不带有隐喻或诗意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说有一部分的谎言是以隐喻或诗意的姿态出现的。

语言产生的幽默在于固有的语言模式被打破,这也是语言变化的结果。这一结果,使人感受到挣脱束缚的轻松感,尤其当自己旁观这种破坏而不受其影响时,我们会很乐意接受这种因“破坏”而带来的愉悦。因为在娱乐,所以我们可以接受语言变化带来的失真,因为在真和失真之间的变化,是给人在幽默中带来愉悦的主要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9 04: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fenglong88于2007-05-22 11:28发表的 :
其实我认为这个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当然我无法证明这一点。只能跟着感觉走。

我想兄所说的“与生俱来”应该指的是“正常人的本能”,就像人刚生出来不会讲话一样,人刚出生也不会隐喻,但是人生来具备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触及语言学中的争论)。

哈,我比较啰嗦,大前提说完了,再帮兄补充背景资料。

兄的看法和感觉是很准的。George Lakoff 认为,隐喻不是语言中特殊的、装饰性的现象 (is not an exceptional decorative occurrence in language) 而是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 but is a main mechanism by which humans understand abstract concepts and carry out abstract reasoning)*。

我认为,这很好地说明了兄的看法“ 其实我认为这个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George Lakoff, The contempora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ndrew Ortony,ed. 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 202-251,19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6: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louselice^_^于2008-01-09 04:19发表的 :


我想兄所说的“与生俱来”应该指的是“正常人的本能”,就像人刚生出来不会讲话一样,人刚出生也不会隐喻,但是人生来具备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触及语言学中的争论)。

哈,我比较啰嗦,大前提说完了,再帮兄补充背景资料。
.......


谢谢车车的补充。没有用“本能”这个此因为怕涉及到这个词的定义,还要啰嗦很多。我目前的理解,人作为动物,追求动与稳定认识后的变动,是生而有之的。而语言上的变动只是所有变动的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fenglong88于2008-01-09 06:35发表的 :


谢谢车车的补充。没有用“本能”这个此因为怕涉及到这个词的定义,还要啰嗦很多。我目前的理解,人作为动物,追求动与稳定认识后的变动,是生而有之的。而语言上的变动只是所有变动的一种。


引一段沈家煊先生的讲座(下面有链接)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按照这种观点,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这种经验用“体验”称之最为恰当。例如,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体验到“里”和“外” 的概念对立,通过不断的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

再帮fenglong兄的帖子补充点资料,兄可能看过了,不过还是贴上链接,供那些没看过而又感兴趣朋友随便瞅瞅。

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认知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http://www.biosino.org/news-2006/200607/0672-2857.html

专题讲座九:认知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沈家煊( 2005年04月28日)
http://www2.gdin.edu.cn/151/ling ... gID=75&cateID=4
--------------------------------------------------------------------------------

我和fenglong兄不同,我不擅长对某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总觉得思考的过程就是绕来绕去先把自己绕迷糊了,然后再慢慢理清楚它,有时候坐不住,干脆就放弃了。不过我倒是乐于接受某种理论,然后就把兴趣挪到它是如何被应用的这类文章上,并且看得津津有味,对其中穿插的理论的进一步推导、延伸也觉得不是很难理解。哈,我觉得我适合做一名操作工呢^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08: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louselice^_^于2008-01-18 21:36发表的 :


再帮fenglong兄的帖子补充点资料,兄可能看过了,不过还是贴上链接,供那些没看过而又感兴趣朋友随便瞅瞅。

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认知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


谢谢车车提供的资料。我没有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02: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fenglong88关于隐喻的讨论饶有兴趣,不由得想置喙其中。限于本人学识浅薄,不敢以学术的姿态跻身其中,各位权当野人献曝。只为探讨思想,或博各位一笑。

愚以为,fenglong88之以为语言的隐喻,“不过是在研究“转注”“会意”“指事” “象形”“假借”“形声”这些造字用字的方法而已”,不免失之偏颇。这造字六义,不过集中说明了一个意思:“替代”:用有形的文字符号来代指无形的语言。故文字不光是有形的线条符号,还有读音。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依类象形,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所以,对语言问题的探讨,不能等同于对文字的探讨。许慎对此有清晰的概念,“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同纹,故物象之。这里,从许慎的说辞里还可以看出,汉字是先文(纹)后字(声),也即先有形再无形。声音依附于文字。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在用符号表达意义的活动中,语音比文字更有意义,更接近终极的真实,也就是更接近逻各斯。德里达在批判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时,曾试图建立一个文字学,期望能摆脱语音中心主义并进而摆脱逻各斯中心主义。(先不讨论,做个标记。愚以为,将这方面作个中西比较,怕是能找出点中西文化不同点和发展路径的异同)

而语言的隐喻,还有换喻,却不仅仅是替代。也即不仅仅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或用一组符号替代另一组符号。这其中关键的是,隐喻是替代符号和被替代符号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换喻则是替代符号和被替代符号之间具有某种联系性。

罗曼。雅科布森(Roman Jakobson)在研究失语症时发现,存在两种失语症:相似性紊乱失语症和邻近性紊乱失语症。对某一个预定的概念,相似性紊乱失语症者无法回忆和表达与之相似的概念。比如茶杯,他会说用茶杯装水,但不会联想起相似的其他如碗,盘,锅,瓢,盆等,他会说,用茶杯装水,用茶杯装饭,用茶杯装汤,用茶杯装菜等;而邻近性失语症则相反,他会表达用杯碗盘锅瓢盆,但在选择装什么上,却乱了套。也就是说,相似性失语症者有组合词语的能力,但缺乏选择同类或相近词语的能力;邻近性失语症者有选择同类或相近词语的能力,但缺乏组合词语的能力。在相似性紊乱失语症中,隐喻不可能出现,因为患者在寻求相似性上遇到障碍;在邻近性紊乱失语症中,换喻不可能出现,因为患者在寻求邻近性上遇到障碍。

索绪尔曾提出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概念,其原意是将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状态中各项共存要素间的关系,即研究集体性的语法;历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实践上彼此代替的各项连续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即研究构成言语的个人性的语音。而雅科布森则进一步认为,如以一个坐标系统来分析,以横轴表示历时性,以纵轴表示共时性,语句,也就是能指链,虽然沿横轴进行,比如,横轴上构成能指链的符号abcd,但还隐藏着另一条纵轴,纵轴上分别有a’,a”,a’”。。。以及b’b”b’”,c’c”c’”,d’d”d’”与abcd相对应。所以,能指链在历时性上的选择就构成了换喻;在共时性上的选择就构成了隐喻。

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换喻是词与词之间的关于联系性的替代选择,而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性的;隐喻则是关于相似性的替代选择,这种选择是集体性的,也就是说是有文化背景的。一个隐喻要让人明白,说者和听者要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同的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并遵守相同的语法规则。不同地域的人们,有时很难懂得对方的隐喻,即便听明白了对方的每一个字,那就是地域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此外,从能指的关系上说,隐喻是一个能指与另一个能指(词与词或句子与句子)内部存在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那种置换成为可能并形成意义。“春宵苦短日高起”,不用长宵,不用夜宵,实因为春字里有“艳”“色”“朗”“乐”等意思,故有春宵的隐喻,“从此君王不早朝”才能理顺句通;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因这些句子隐喻的是相似的景象,寄托的是同样的心情。而王国维还指出:“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这所谓的隔字,其实就是说隐喻的相似性不足,不能让人体会其中的意义。至于现代的有些朦胧诗等,那就隔得太远,皆因文字所欲表达意象的营造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换喻则是一个能指(词与词或句子与句子)与另一个能指在外部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前一个词可以取代后一个词,而这两个词之间的某种联系使得这个发生取代关系的位置上,其意义可以得以理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造酒,所以,这个词就能让人联系到喝酒;“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舟船有帆,所以千帆可以联系上千船千舟;树长木,万木可以联系上万木。这样,千帆可以代替千舟,万木可以代替万树,与沉舟,病树不致发生重复。

从上面的例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隐喻和换喻都是替代,一词替代另一词,但隐喻和换喻的替代各有不同,一个重在相似性,一个重在联系性。而这种相似性和联系性,有着词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因此,对隐喻和换喻作进一步探讨,则必超出语言学的范畴。没有对春天的体验,你可以理解“春宵苦短”?没有对杜康造酒传说的文化背景的认识,怎么能明白杜康代表酒的意思?所以,louselice^_^介绍的认知语言学讲究的是体验,这是与语言分析学派不同的一点。不过说句题外话,讲究体验的认知语言学虽然更有人性的一面,恐怕终究免不了陷入一种形而上学。因为以体验生成的认知建构,终极指向的是一个无可名状,指向的是虚无。这是对分析学派的逻辑实证的一种反动。但怕是免不了各走极端。(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自古以来,隐喻换喻都列入修辞学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就将隐喻列入其修辞学和诗学的范畴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柏拉图却对之深恶痛绝。柏拉图是把修辞学作为哲学的敌人,他声称:修辞既不利于追求公正,也不利于探索真理,因为修辞是产生错觉和假相的艺术。无独有偶,孔夫子也有相同的认识:巧言令色鲜矣仁。柏拉图之后,西方的哲学家们大多对修辞学抱有敌意:霍布斯声称,修辞是自欺欺人;洛克宣布,“修辞学……是错误和欺骗的最大工具”;莱布尼兹说,“即使是修辞学上的比喻词藻本身,要是使我们强以为真时也就变成了诡辩”。而近代西方哲学,通过对隐喻的思考,找到了修辞学和哲学的交汇点。尼采就认为:“语言是属于人的生命本能的隐喻”,并进一步认为,“形成隐喻的冲动是人的根本冲动”;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的意义是借助“隐喻”的语言发生,使真理显现。真理显现意味着意义生成,意义生成意味着语言出场,因而隐喻性语言是意义的基础和来源。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在语言的家园中“诗意地栖息”。而其实,所谓“诗意地栖息”,就是通过语言的隐喻栖息在本真中。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存在在隐喻中显现。一叶知秋,从中可以看出,隐喻不再是一种修辞格,而是言语的基本条件,是话语构成的方式之一。asan82:“隐喻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已经是一种思维方式.”虽然,思维方式和话语构成方式有些许差别,但从思维借助语言这点说,还是可以说得过去。

在精神分析学领域,雅克。拉康将隐喻和换喻替代了佛洛伊德的压缩和移置。佛洛伊德的所谓压缩和移置其实是一种生物学上的精力的倾注和转移,而拉康之用隐喻和换喻替代压缩和移置,除了强调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另赋予了精神分析学一种更宽广的视野,那就是将心理学从生物学领域扩展到了以文化为背景的社会领域。佛洛伊德的生物本能的精神分析学多少还有着动物的兽性(马斯洛的认知心理学也是终究没能摆脱生物本说,对自我的理解也就无法超越动物性,因此,那个自我实现怕是和弱肉强食有莫大关联),而拉康从语言哲学的隐喻和换喻概念中将精神分析学置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背景下,其实却是更多了点人性因素。

马塞尔。毛斯在对礼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得出结论:礼物的交换是将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最初形式,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和经济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的构成是建立在礼物交换的制度上,而不是实际的礼物上。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语言的交流和礼物的交换其本质是差不多,重要的是词语而不是词语携带的信息,也就是说,构成词义意义的并不是词语本身负载的信息,而是词语造成的言外之意。词语本身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毛斯说,社会的结构本就是象征的。列维-斯特劳斯构建的象征秩序,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是语言的世界,是意义的世界。“象征,首先表现为对物的扼杀”(拉康语)。作为象征符号的语言和文字具有的是一种“召唤价值”。而隐喻,就是实现这种召唤,让人从词语中召唤出形象和意义。所以,庄子说,“得鱼而忘荃”;王弼说,“得意而忘言”,“得象而忘意”;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本质恰恰在对自己掉头不顾之际,才愈法发使它所显示者得到解放,回归与现象的本己之中”。

中国古代对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是;风雅颂赋比兴。而实际,风雅颂是体裁,赋比兴是手段。钟嵘《诗品》里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愚以为,赋是直言,而比则是换喻,兴则是隐喻。

因此,愚以为,在诗歌表现中,换喻是致力于营造意象,或说是明“意”;而隐喻则在营造“意象”及“意境”。王弼在研究易经的象数理论时,就“言象意”关系提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由此而进一步得出结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在忘象"。王昌龄曾提出“境者象外之象”,艺术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刘禹锡则在《董氏武陵集记》中有:“诗者,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因此,诗歌语言其实就是要人在得言后存其象忘其言,并进一步忘象入境。而导引人入境的就是靠相似性的联想,不然,人无法体会境里玄机。那就是说,隐喻是入境的奈何桥。而对于隐喻,中国文化中讲究一个“妙悟”。而这个“妙悟”,似乎还超越了对美的欣赏。“妙悟”恍若身陷其中,而对“美”的欣赏,还是种有距离的观照。王船山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限”。而刘勰《文心雕龙》里说的的“神与物游”,就是这种妙合最好的诠释。这“神与物游”可直接从庄子的逍遥游里找到踪迹,而根本,就是隐去词语符号的痕迹,直达本真。禅宗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想摆脱语言的羁绊。因为,第一义不可说,只有借助隐喻通过对相似性的体认从而产生顿悟而达致对第一义的理解。所以,佛祖拈花,迦叶只能微笑不语。

隐喻和诗意的关系是什么?fenglong88如是问。我想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拉康。拉康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实在界就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象征界就是符号,意义构成的世界;想象界就是人的意识包括无意识建构的世界。而想象界的主要任务就是自我认同。而自我认同的根本,就是人的自恋情结。诗歌语言使用换喻隐喻,将人从现实世界通过象征带如了想象界。而在这想象界里,人才能感觉到诗意,才能“妙悟”到“化外之境”,才能“神与物游”,才能“愈法发使它所显示者得到解放,回归与现象的本己之中”。而本质上,是人在这种现象的本己和“无我之境”里达到一种自我认同,才能显现自我生命的意义。因此,从这点上说,诗意,其实就是一种自恋。而隐喻,就是将人带入自恋。“人诗意地栖息”(海德格尔)的前提是在语言建构的家园中,这要有“我”的存在。诗意中的人何尝不象孤芳自赏的纳尔希索斯对自己着迷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说五柳先生超出了物的羁绊,物我两忘。谁又能说五柳先生不是心飞象外,跳出五行在返顾自己生命的美丽呢?这何尝不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自恋?


(而自我这个常用词,是否真是如我们以为的“自己的我”,“我”为何物还是个需要认真探讨的话题。“自我实现”实现的到底是什么?呵呵,这里不赘述,虽然这些都与隐喻有关)


fenglong88 还提出了对兴趣的认识问题。兴趣其实是作为一种需要(拉康的需要相当于佛洛伊德的本能,需要,要求,欲望是精神分析学里重要的概念),与欲望有关。不过,再讨论这些就罗嗦个没完了,就此打住。

关于隐喻和诗意的问题,言象意问题,隐喻和音乐,和绘画等艺术的关系,隐喻在文化和历史中的作用,还有其他种种,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待有空再来和各位探讨,谢谢楼上各位给我的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愚夫于2008-01-25 02:17发表的 :

.......


谢谢愚夫兄的宏论,我所知其实不多。所以不免胡言乱语。兄所提的各项内容,足以令在下桥舌不下了。

兄所提到的西方的语言中的研究是以语音为中心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西方的语言大多是表音文字,所以他们注重音。记得看索绪尔的书的时候,他提到自己的研究是基于表音文字的,并不能完全移植到表意文字的领域(此处不确,有待核实)。所以我的猜想是,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不应该直接以西方的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

汉字的形成过程,开始的“象形”到后来的“形声”比起西方的语言来说,更能体现一种语言完整的发展过程。

后面兄提到的换喻,在我理解里也是一种语言的变化。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二者都是在基本意上的变动的而成,而隐喻偏重于隐性方面(类),而换喻偏重于显性方面(似)?

如果一切语言都是表象的不能达到第一义,那么东西方的言论也只是一种参考。其实这里面兄所谈的内容是隐喻的效果而不是隐喻的产生和隐喻本身。而从效果而言,其最终的指向也是“可确定的一”而不是“不可确定的二”。

对于后面说“诗意”是“自恋”的说法,我到不那么看,兄所言只是从诗人创作的角度说明的,如果从读者欣赏的角度怎样来理解呢?另外。“自恋”之说未免有点怪怪的味道,不如用生命的表达(或“自证”)比较好。

只想起这么多,恳请愚夫兄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11: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fenglong88于2008-01-07 11:33发表的 :
“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实为隐喻,
这是换喻。
引用第15楼愚夫于2008-01-25 02:17发表的 :
愚以为,赋是直言,而比则是换喻,兴则是隐喻。
兴和隐喻确实是个饶有兴味的话题,说比是换喻未免隔的太远。如“肤如凝脂”——大姑娘的皮肤象猪油,这是相似性联想。
很有意思的帖子,已经涉及到好些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只可惜下午要出差,只能匆匆浏览一过,未及细思,期待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22: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fenglong88于2008-01-25 07:38发表的 :

兄所提到的西方的语言中的研究是以语音为中心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西方的语言大多是表音文字,所以他们注重音。记得看索绪尔的书的时候,他提到自己的研究是基于表音文字的,并不能完全移植到表意文字的领域(此处不确,有待核实)。所以我的猜想是,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不应该直接以西方的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

汉字的形成过程,开始的“象形”到后来的“形声”比起西方的语言来说,更能体现一种语言完整的发展过程。
.......


呵呵,虽然有的学者有这种看法,不过也不尽然。
大部分时候不能看译著,比如乔姆斯基的理论早先就被扭曲的找不到原貌了。

如果按照兄上述说法,则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的研究方法取决于文字”,那么没有文字的活语言该如何研究呢?实际上,文字是音义结合的符号,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不是语言本身,更不可能本末倒置地去决定语言的研究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07: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louselice^_^于2008-01-25 22:23发表的 :


呵呵,虽然有的学者有这种看法,不过也不尽然。大部分时候不能看译著,比如乔姆斯基的理论早先就被扭曲的找不到原貌了。 如果按照兄上述说法,则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的研究方法取决于文字”,那么没有文字的活语言该如何研究呢?实际上,文字是音义结合的符号,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不是语言本身,更不可能本末倒置地去决定语言的研究方法。
.......


我是想,从起源上来说,文字是来记录语言的,但没有文字我们怎么研究语言呢?语言是一直变化的呀。的确文字不是语言本身,但不借助文字是无法系统认识语言的。文字(尤其是)表意文字其实一开始就不是对语音的记录,而是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而后来的语言发展绝不是语言本身自己完善起来的,而是在文字的帮助下逐渐完善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字的作用要比以往的认为“文字记录语言”中文字的作用要大得多。从文字入手是给文字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而不是完全使用逆推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1 12:27 , Processed in 0.55930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