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oolman

【中秋送月饼】活动结束,本帖转移到茶社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5 15: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传说之 唐明皇游月宫

唐明皇非常喜欢赏月,据说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唐明皇邀请申天师和鸿都道人一起赏月,就在三人望着月亮把酒言欢之际,他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到月亮上游历一番,申天师马上做起法术,带着唐明皇、鸿都道人到月亮上。

  在那里,唐明皇看到一座写着“广寒宫”的巍峨宫殿前,有一群婀娜多姿的仙女,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令他们看得如痴如醉,回到人间后,唐明皇便凭着记忆,把在月宫听到的音乐,谱成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月亮之上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昨天以往(遗忘),风干了忧伤,
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长,有你的拥抱就是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习俗 安徽婺源堆宝塔


  在安徽婺源地区,每逢中秋节,有“堆宝塔”的传统习俗。这是少年儿童们玩的一种有趣的游戏。这一天,孩子们用砖和瓦,堆成七层宝塔开头上小下大,中间全空。塔砌成后,前面挂起彩色帐幔,有的还悬挂匾额和对联,以及其他装饰品。塔前放一张小桌,上供敬月神用的果品和饼饵等物。到了夜间,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在塔内外点起了灯烛,然后坐在塔前赏月并作各种游艺玩乐,直到夜深才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习俗 老济南过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到。
  现代人的中秋节,有关老济南过中秋的习俗渐行渐远,以致消逝。社会进步了,儿童的玩具中已很难觅到兔子王的踪影,却抹不去人们对兔子王那鲜活的记忆和恒久的怀念;时代发展了,月饼种类繁多,花样翻新,却嚼不出原来的那种味道。
店铺
  济南人又称中秋节为“八月节”或“八月十五”。解放初期,济南一进入农历八月就有了中秋节的节日气氛,卖水果的鲜货铺、卖月饼的点心铺及其他一些商号便开始整理铺面、布置橱窗。市区主要街道都摆满了卖兔子王的摊位,有的用长方形案几,有的店家则在大方桌上搭成阶梯状,铺上白布,一级级摆上大小不等、造型各异的兔子王。一些大食物公司的橱窗里或一进门的柜台上,往往把大小不同的月饼摆放成塔形,最大的月饼有锅饼大小,甚至还要大,小的则像棋子。月饼塔上扯彩色皱纹纸纸条,撒彩色纸屑,间或有少许金银箔屑。有的商号虽不卖兔子王,但也在橱窗中或店内显眼之处摆放一武士造型的兔子王。
  市区最热闹的地方当数院西大街(今泉城路西首)、估衣市街(今共青团路东首)至普利门一带,馆驿街迎仙桥里一直到花店街一带也很热闹。店家把戏匣子(当时大多是日本产的三灯四灯电子管收音机)的音量开到最大,时常远远地就可以听到梅兰芳的《女起解》、《霸王别姬》和马连良的《打鱼杀家》、《借东风》等京剧唱段,间或听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电台呼号。有的商家将八仙桌摆到店门外,除了摆放些时令商品外,有的要放一台手摇唱机,放些诸如梅兰芳的《玉堂春》、周璇的《四季歌》、《洋人大笑》之类的黑色胶木唱片以招揽顾客。有的店家一时忙起来,忘了换唱片或忘了上弦,喇叭里传出来的要么是唱片最后一句的反复,要么就是变了调的唱腔,常常引得人们哄堂大笑。更有商家借开业或创牌子之际专门请了军乐队在门前吹奏敲打一番,那情景就像侯宝林相声里说的那样热闹。
  一到夜晚,大街上灯火通明,电灯、汽灯、彩色灯泡交相辉映,平时不常开的霓虹灯这时也大放异彩。当时馆驿街上的庆泰茶庄上方一跃一跃的彩色金鱼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礼品
  过了八月初十,亲友间开始相互馈送礼品,礼品一般是月饼和鲜货篓子。
  当时送礼的月饼通常用外裱花纸的马粪纸做的四方形盒子盛装。一般一斤一盒,一盒装八个。月饼有提浆和酥皮两种。馅的种类有红糖的、白糖的、枣泥的、五仁的,种类不像现在这样繁多。每盒月饼上会有一方红纸,上边印有嫦娥奔月、蟾宫桂兔等图案及店名地址,有的还印有诸如“南北糕点,精工细做,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之类的字样。
  鲜货篓子是用去皮漂白的荆条编的,大小形状同字纸篓一般,装有时令鲜果。篓子里边铺有彩色粉连纸,放上水果,盖上盖后再覆一红纸,用麻绳捆扎。有的店铺则根据顾客的需求现称现装。所谓鲜货铺就是水果店,当时西关城顶是干鲜货物的集散地。
  那时送礼,一手提鲜货篓子,一手提两盒月饼,是很体面的事情。
兔子王
  与月饼几乎同时上市的还有节令性极强的泥塑兔子王,中秋节前大街小巷皆有商家和摊贩售卖。关于兔子王的来历有多种传说,但它的造型神态却大体相同。济南的兔子王大者约有半米高,小者拇指大小,以三四寸高者居多,可把玩手中。兔子王一律兔首人身,长耳白面三瓣红唇,长长的耳朵有弹簧与头部相连可摆动。大者身披铠甲背插靠旗,手执长矛或钢鞭,坐骑为一黄虎或绿麒麟,一副英武威严的武士装扮;有的则戏装打扮,俨然戏剧中人物。小者大多能活动,有坐虎者,有站立者,双手握一长矛状的药杵,中空的兔子王下方有一联动装置与一绳相牵,用手拉绳时兔子王双臂即一上一下做捣药状,形神逼真,憨态可掬。
  另外有一种既可呱嗒嘴又能捣药的兔子王,线绳一拉下唇与手同时动作,更是有趣。
  除了店家之外,一些换娃娃(拿废铜烂铁换儿童玩具)的小商贩也沿街叫卖兔子王,不过制作相对粗糙些,价格也便宜。节前济南人大多买一尊兔子王放在茶几或桌子上供着,人们走亲戚或串门时往往带上一只或几只小兔子王,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团圆饭
  中秋节当天,济南人一般都要在中午吃饺子,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也有白天约上三五知己或亲朋好友游湖赏景的习俗。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在异地经商求学或出门在外的男人必须在八月十五的晚饭前赶回家中。已分家在外单过的儿子也要携妻儿回到父母身边。济南人最在乎最讲究的就是“团圆”二字,这天如有家人未能到场,这家老人就会很不愉快,而不能在这天同家人团聚的人也会倍感遗憾与愧疚。
拜月
  老济南的习俗中,拜月祭月不像京津地区那样讲究。我依稀记得儿时在制锦市街的老姥娘家中过节的情景:在正房门前东侧用大块青石板建成的长宽高各约一米的香台子上,摆上兔子王、香炉,果盘中放月饼、西瓜、石榴、苹果、桃等水果,香台子前放一蒲团(供跪拜用的)。大人(济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此时应无男人)拜过之后供品则分而食之,月饼不分男女老幼都必须吃,而受过祭拜的兔子王也从香台子上撤下来成了我们的玩具。秋高气爽,皓月当空,大人们围在一起赏月,而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们则跑到街上,一边向伙伴们谝拉(显摆炫耀的意思)自己的兔子王,一边唱着关于月亮的童谣:“月亮月亮光光,姥娘出来烧香。妗子出来打狗,咬着妗子的妈妈头儿。”而唱的最多是“月亮奶奶,好吃韭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
几年持斧笑吴刚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月亮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
淡淡清辉滢滢照
好像妈妈 望着我笑眼弯弯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不知不觉 靠近了青春岸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
淡淡清辉滢滢照
好像妈妈 望着我笑眼弯弯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谜语:
1、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4、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5、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6、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7、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9、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10、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11、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12、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13、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14、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
15、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是:
1、八归
2、月季
3、花好月圆
4、归有光
5、赏光
6、水袖
7、观光
8、花好月圆
9、明月清风
10、日涨盈亏
11、当归
12、软盘
13、第二次握手
14、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5、一节复一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习俗 侗族的偷月亮菜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月亮惹的祸

都是你的错轻易爱上我
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爱的虚荣
都是你的错你对人的宠
是一种诱惑
都是你的错在你的眼中
总是藏著让人又爱又怜的朦胧
都是你的错你的痴情梦
像一个魔咒
被你爱过还能为谁蠢动
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
那样的月色太美你太温柔
才会在刹那之间只想和你一起到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调·折桂令·中秋

元•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
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
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
尽无碍桂影婆婆娑。
老子高歌,
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
不醉如何?


【评析】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

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

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

的民间习俗。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月饼文化。欢

迎大家到厦门来体验这独特的中秋文化,首届厦门(鼓浪屿)中秋博饼文

化节即将在美丽的琴岛拉开帷幕,但愿更多的人了解厦门,了解中秋博饼

文化!


   月饼在厦门的博饼风俗中,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美曰:会饼。这是中

秋博饼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传统的会饼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饼汇聚而成的,一套会饼计有:状元饼

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士)饼8个,二举(人)饼16个,一

秀(才)饼32个。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会饼中,“三红”饼的味道最好,这来源于

一个有趣的传说:永乐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试,状元名孙曰恭,

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于是将第三名

的邢宽易改为状元。在厦门人的说法中,这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

辈,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实学。因此,状元饼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红饼总

是味道最好。


   现在,博饼依然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民俗

节日形式,但“会饼”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出现了更多新的“会饼”,

不再是月饼,而是由实用物品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发水等等,也

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冻、薯片、可乐什么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东西

都可以用来做“会饼”,只要按照会饼规定的数量组合就成。这或许是因

为大家就是想在节日中找个乐,而这个乐子变得更实际些吧。


  博饼的工具:


   会饼一套,骰子一副(6个),大碗一个(有点深度,而且要瓷碗

才好,才能让骰子在碗里跳起来)


  博饼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月饼
月饼款式以产地分,可分为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等。若按原料、制法等分,则除传统的酥皮月饼外,还有果蔬月饼、冰皮月饼、酥皮月饼、茶叶月饼、椰奶月饼、海味月饼、药膳月饼、音乐月饼、迷你月饼等。还有儿童喜食的像形月饼,如猪仔饼、狮子饼等。

京式月饼,作法如同烧饼,外皮香脆可口;苏式月饼外皮吃起来层次多且薄,酥软白净、香甜可口,外皮越松越白越好;广式月饼的外皮和西点类似,以内馅讲究著名;传统台湾月饼又称月光饼,以番薯为材料,口味甜而不腻,松软可口;清真月饼,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所特有之月饼,不含猪的成份,以清真牛肉月饼最为出名。

“年年中秋明月夜,岁岁月饼有不同”,近年来,新款式月饼层出不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现今的新款月饼:

冰皮月饼:特点是饼皮无须烤,冷冻后进食。以透明的乳白色表皮为主,也有紫、绿、红、黄等颜色。口味出各不相同,外表十分谐美趣致。

果蔬月饼:特点是馅料主要是果蔬,馅心滑软,风味各异,馅料有哈密瓜、凤梨、荔枝、草莓、冬瓜、芋头、乌梅、橙等,又配以果汁或果浆,因此更具清新爽甜的风味。

海味月饼:是比较名贵的月饼,有鲍鱼、鱼翅、紫菜、鳐柱等,口味微带咸鲜,以甘香著称。

纳凉月饼:是把百合、绿豆、茶水糅进月饼馅精制而成,为最新的创意,有清润、美颜之功效。

椰奶月饼:以鲜榨椰汁、淡奶及瓜果制成馅料,含糖量、含油量都较低,口感清甜,椰味浓郁,入口齿颊留香。有清润、健胃、美颜功能。

茶叶月饼:又称新茶道月饼,以新绿茶为主馅料,口感清淡微香。有一种茶蓉月饼是以乌龙茶汁拌和莲蓉,较有新鲜感。

保健月饼:这是前年才出现的功能月饼,有人参月饼、钙质月饼、药膳月饼、含碘月饼等。

像形月饼:过去称猪仔饼,馅料较硬,多为儿童之食;外观生动,是孩子们的新宠物。

迷你月饼:主要形状小巧玲珑,制法精致考究。

保健月饼: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追求食品保健功能的人不断增多,保健月饼 开始走俏。在今年五彩缤纷的月饼市场中,保健月饼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各种果蔬月饼、六仁素月饼、钙质月饼、药膳月饼纷纷登台亮相。行内 人士称,保健月饼顺应都市健康饮食潮流,已成为月饼消费的时尚。据广州 东山酒家介绍,今年保健月饼的订量占了多数。

保健月饼是近两年生产厂家顺应人们追求保健需要而研制出来的。如果 蔬月饼,以各种鲜果和蔬菜为馅心主料精心制作,其特点是馅心滑软,饼皮 松酥,风味各异。推出后大受欢迎,且品种越来越多,从哈密瓜、芒果、草莓、凤梨、苹果,到荔枝、冬瓜、椰丝、红枣、玫瑰、大豆、豌豆等不一而 足。野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在月饼中加入野菜,添加菜汁,使吃惯了肉类的人们在口味上增添了清新的感觉,更有益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迎合了现代 人追求自然绿色食品的时尚需要。钙质月饼是在月饼中加入钙质,使人们在 品尝月饼的同时又补充钙,可谓一举两得。

月饼的保存方法

中秋月饼一时食用不完时,可采用以下方法保存:将月饼放进洁净的食品袋内放入冰箱的冷藏柜内储存。如无冰箱或将软式月饼盛入竹篮挂在通风处,硬式的放入纸盒内储存。均可保存十几天不变坏。

品月茶思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常有清茶相伴。可国人茶道精深,吃茶也是一门学问。煎茶的候火最难掌握,其妙决在于东坡的“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按震钧所说:“细沫徐起,是为蟹眼,少顷巨沫跳珠,是为鱼眼,时刚微响初闻,则松风鸣也。自蟹眼时即出水一二匙,至松风鸣时复入为之止其沸,即下茶叶,少顷水再沸,如奔涛溅沫,而茶成矣。”这煎茶如此繁杂,对于现在的人,听听即是,不必劳心把玩。中秋品茶重在谈天赏月,以绿茶为便,多为冲泡法,讲究有,但感觉还不算麻烦。

茶壶泡饮法:

这种泡法一般不宜泡饮细嫩名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茶叶,使茶叶失去清鲜香味。壶泡法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这类茶叶中多纤维素,耐冲泡,茶味也浓。泡茶时,茶叶也浓。泡茶时,先洗净壶具,取茶入壶,用100℃ 的初开沸水冲泡至满,3分钟-5分钟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饮。饮茶人多时,用壶泡法较好,因不在欣赏茶趣,意在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畅叙茶谊。

瓷制盖碗杯泡饮法:

这种杯子适于泡饮中高档绿茶,如一二级炒青、珠茶、烘青、晒青之类, 重在适口、口味或解渴。一般先观察叶的色、香、形后再大杯冲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的初开沸水冲泡,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逸,保持水温,以利茶身开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分钟-5分钟开盖,嗅茶香、尝茶味、视茶汤浓淡程序,饮至三开即可。杯泡法,茶味与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毫升水泡3克茶为适中。喜浓饮者可略多加茶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俗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赏析】

  纳兰性德仅活到三十一岁,这位才华绝代的人物,来到世间不过“惊鸿一瞥”,留下的雪泥鸿爪便是那《饮水词》。读他的词,你会感受其中有那么个饱含挚意深情且十分凄惋动人的主旋律,久久地在你心上萦回,且听这首《蝶恋花》吧: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月光下的世界,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易惹人冥思遐想。离别的人们则更易逗起无限相思之情。唐人诗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之类。纳兰性德继承前人却又自创新意,他仰望夜空一轮皓月,浮想联翩而至,情感勃郁而生。他高声叹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怜你一年到头东西流转,辛苦不息;最可惜你好景无多,一夕才圆,夕夕都缺。”那“环”和“玦”皆美玉制成的饰物,古人佩在身上。“环”似满月,“玦”似缺月。纳兰性德词镂刻精工入妙,于此类比拟可见。但其长处还在于写景亦处处有情,故其词抒情气氛特浓。此处以“辛苦最怜”四字领起,顿使天边那一泓寒碧,漾起许多情思。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随着情感的高涨,想象的飞腾,他进一步梦想起来,那一轮明月仿佛化为他日夜思念的爱人,用她那皎洁的光辉陪伴着他。此时,词人也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要不畏“辛苦”,不辞“冰雪”去到自己爱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躯热血“为卿热”。无奈天路难通,一个天上,一个人间,遐想烟消云散之后,剩下的只是对往事的追怀和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纳兰性德本是一位在精神气质上颇似贾宝玉的贵胄公子,身居“华林”而独被“悲凉之雾”。当了康熙的侍卫,却深以为苦,“惴惴有临履之忧”。他率真,性好自由,喜欢“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仆亦本狂士,富贵轻鸿毛”,他爱书,爱友朋之乐,还很钟爱他的闺中伴侣。《饮水词》中有些篇章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的姿影般明丽、娇嫩,又如出谷春莺,天边云雀的鸣声般曼妙、清新,它记录了词人的初欢,描绘了他的少年行乐图。可惜这段时间很短促,大约才结婚两、三年后他就赋“悼亡”了。我们看到他在一首《沁园春》词前《自序》中道:“了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哦,原来他心中的明月,寄托了他如此深沉的哀思,自不同于一般。他们夫妻间只有“几年恩爱”,又还有别离,早知如此,真不该离别:“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围月?”他在词中常这么叹息。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下半阙拉回到现实:室在人亡,双燕依然,一片凄清。小燕子也是很多情的,象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就有一只小燕子来陪伴。如今一双燕子出现在纳兰性德的帘钩上,只有它们那儿娇小、轻盈才能够“软踏”,这“软”字下得多神!燕子呢喃、似絮语;它们在说什么?是说当年这室中曾有那“一生一代一双人”的事儿吧?于是我们从那“说”字里随之想象出此间曾有过的旖旎柔情的梦幻中的画面来了,随即,又都消逝了。眼前只有这帘间燕子。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一结是那样沉挚,又是纳兰性德式的爱情的表现。他是不甘心这样凄凉到底的,他又梦想起来了。“唱罢秋坟”出自李贺诗中“秋坟鬼唱鲍家诗”一语。“鲍家诗”似乎指的就是鲍照的《蒿里吟》这类挽歌。纳兰性德说:“在你的坟前我悲歌当哭,唱罢了挽歌,悲哀还不得解脱,我只有明春到此来认一认,花丛中可有一双栖香正稳的蝴蝶。”为什么要“认取”呢?想必是旧时曾见过的了。于是我们从他自己描绘的年少风光里,看到了这样的镜头:“露下庭柯蝉响歇,沙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着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这不就是那难得的“一昔如环”的花月良宵吗?在他心上萤飞蝶舞,时时闪过,他所以要时时去寻觅,以重温旧梦。但这样的解释似嫌不足。我们反复吟咏全篇,感到其中热烈深沉的感情是一贯到底的。“最怜”——“不辞”——“认取”这些字眼下得“字字沉响”,力量很大。应该容许他的想象继续飞腾起来,应该换一种理解:对着秋坟,他痴心地发愿“眼泪已流尽,悲歌已唱完,倒不如率性化去,和死去的爱人一起变作一双蝴蝶,到来年,春光如海万花丛中有对双栖蝶,这就是我们俩——永远地摆脱悲哀,永远地相依在一起——请旁人来‘认取吧。”

  他的早逝的妻子,在他心中永久是一位娇憨情态的少女,他们相恋的时光在池心中是永久的纪念。他感到那时候他自己也很纯洁无邪,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后来他便陷进许多烦恼中去了,所以他对一逝而不复返的人生这段美好时光无限依恋,格外追想。他的“悼亡”篇章很多,其缘由也在此。

  纳兰性德词中有一个理想境界,那就是希望青春和爱情得到永生。青年词人是非常执着于这一理想并且热烈地赞颂它的。《蝶恋花》可为范例。故而我们读他这篇词后,会感到于凄惋中还燃着一种象火一般炙热人心的东西,这就颇具力量,而不纯然是消沉。他的同时代词人陈维崧评他的词曰:“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但我以为散发着青春气息的纳兰性德的词,几乎在“南唐二主”之上。

  纳兰性德词善设色点染,此篇先以素谈之色为主,只见青白的月色,又见帘前的双燕,最后却让我们看见那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采绚烂的特写,映衬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尽是一片素色,这恐怕也是他的特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十五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5: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对联

(一)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注: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二)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注: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三)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注: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 溪间休寻何处来源 咏曲驻斜晖 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 亭畔莫问当年初照 举杯邀今夕 天上嫦娥认我不

注: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五)

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

游子思乡 他乡苦 本乡甜

(六)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 明日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七)

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 中秋八月之中

(八)

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3 18:01 , Processed in 0.57081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