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27|回复: 7

[【文史类原创】] [非首发]也说“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0 2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发于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 ... id=22700&skin=0

[blockquote]  按:有意于园中一款软件,始知囊中羞涩。后悔多年来未尝殷勤灌水,致使园中荒芜,以致困窘如斯。为应急转发旧文一篇,不知尚能沽得两个饭钱否?[/blockquote]

也说“仁”


  儒家心性修养论的核心概念是“仁”。在《论语》等相关典籍中,孔子虽然曾在不同的场合对它进行过侧重点不同的阐释,却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涵义确切的说法。众多阐释中,“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大概是较为贴近其深层内涵的。后来的学者一般据此把“仁”理解为对他人的关切、尊重和珍惜,也就是广义的 “爱”。汉人说:“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白虎通·性情》),唐人则说“博爱之谓仁”(韩愈《原道》)。然而仁和爱毕竟还是有区别的——爱是一种基于个体生命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冲动,它无法完全摆脱或多或少的狭隘性或自私性;而“仁”所蕴含的,却是一种廓然大公、包容万物、无私无为的精神。孟子说恻隐之心(或说不忍之心)是“仁之端”,而不说它就是“仁”,原因正在于此。

  人心中的“仁”,有其形而上的根源。人是天地之子,继承了天地的品格。天地生养万物,使其生生不息,“生”是天地最基本的品格。[1]天地的生生之德包含三层意思:一者好生——乐于看到世界生机勃勃,二者利生——助成万物生长壮大,三者惜生——不忍生命受到伤害。这种生生之德体现了对一切有生机的事物一视同仁的珍视和护念,它就是天地之“仁”。这就是宋儒所说的“生,仁也”[2],“仁者,天地生物之心”[3]的观点。人所继承的天地的这种好生、利生、惜生的品格,就是“仁”。这时的好生、利生、惜生并非出于私意好恶的情感表达,而是在认识到自己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时而生起的一种廓然大公、无私无为的胸襟与气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生”所涵盖的范围是广泛的,既指一切生命,也指人的一切事业的繁荣昌盛。因而 “仁”就不仅仅体现为伦理道德方面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博爱之心,还体现在诸如坚毅、自强、节制、谦逊等正确处事所必须的一切美德上。“仁”作为一条贯通天人的命脉,是人之为人最为本质的规定性。倘若人而不仁,他就配不上“人”的称号。

  “仁”具有这样的重要性,所以体察它、践行它、成就它就成了孔子以后两千多年来中国士人个人修养的核心内容。

[blockquote]
[1]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2] 周敦颐《通书·顺化》。
[3] 朱熹《朱子语类》,第2440页。[/blockquo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22: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把原发的跟帖贴出来,一并请教——

--------------------
求知

第 2 楼

[blockquote]以下是引用aiaia的发言:

“仁”所蕴含的,却是一种廓然大公、包容万物、无私无为的精神。孟子说恻隐之心(或说不忍之心)是“仁之端”,而不说它就是“仁”,原因正在于此[/blockquote]

此言甚是。然而楼主判仁爱有别、爱有私情,窃以为不妥。孟子所说四端,是指示学人自外及内修学之启端。若圣人之爱,是仁心大用显露之末端。夫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一以贯之,何处不是耶。

[blockquote]人心中的“仁”,有其形而上的根源。人是天地之子,继承了天地的品格。天地生养万物,使其生生不息,“生”是天地最基本的品格。[1]天地的生生之德包含三层意思:一者好生——乐于看到世界生机勃勃,二者利生——助成万物生长壮大,三者惜生——不忍生命受到伤害。这种生生之德体现了对一切有生机的事物一视同仁的珍视和护念,它就是天地之“仁”。这就是宋儒所说的“生,仁也”[2],“仁者,天地生物之心”[3]的观点。人所继承的天地的这种好生、利生、惜生的品格,就是“仁”。这时的好生、利生、惜生并非出于私意好恶的情感表达,而是在认识到自己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时而生起的一种廓然大公、无私无为的胸襟与气度。[/blockquote]
文中既然说人与天地一体,又何必言继承?好比身心手足之间,谈不到继承生命血液。具形有三才,归本唯一心。隐即在天,显即在人。所以孟子道:尽性知天。自见其本来面目而已矣。我们若能时时观照,便如日照虚空,朗然无疑。

以上管窥之见,谢谢指正。


aiaia

第 3 楼

求知兄:

以上两点,略答如下——

1、如兄所言“若圣人之爱,是仁心大用显露之末端”,既是末端,就有别于作为根本的仁。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是一致的。兄所不同意我者,大概是我用了“私意好恶”来作为“爱”的特征,而兄显然是认为圣人之爱并非出于私意好恶的。

这里面涉及的其实是对“爱”这个字的广狭义理解和诠释的问题,详说起来比较麻烦。我想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比如我们说有“无私的爱”,但我们不会说“无私的仁”。为什么?因为“无私”是“仁”这个字的内在含义,“仁”一定是无私的,“无私的仁”是无意义的赘语。而“无私的爱”就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因为爱并非必然是无私的。正因多数的爱都是“有私的”,这才衬托出无私的爱的难能可贵。而即便是圣人的泛爱众生,我们可以说它一视同仁、不偏不党,却不能说他不是“个人的情感表达”;圣人之爱之所以能无私,乃是因为圣人作为个体从认识上达到了物我无分的境界,他的私意好恶就等于廓然大公。但这并不能改变“爱”之一字本身含义的狭隘性。

爱有差等,显然不是第一义的。而仁是第一义的。

2、我文中所说是“人是天地之子”,而没有说“人与天地一体”。当然,人是有可能与天地一体的,这正是我们学孔子之学的目标。然而,可能性不等于现实。现实中的人,明德倘不加以砥砺,是难免“有时而昏”的。孟子说尽心-知性-知天,必尽心而后方可知天,而不是生而不学即知天。生为天地之子,却不能尽心知性,终至于泯灭天良的不肖之辈难道还少了吗?万不可见同不见异,知通不知隔。

以上个人浅见,请指教。


求知

第 4 楼

谢谢回复指教。我想可能是各自渊源有别,所以见有差异。求同存异可也。

一切感情发布流露,以至文字,当然都是可以言说的。因此也就有了高下善恶等分别表征。因此圣人之后有宋明诸儒长篇累牍的学说,有了清代以降的考据学问。

然而“仁是第一义的”就意味与性命是一体的,意味“物我无分”和“廓然大公”不是哲学的认识论的境界,而是生命本身的直接体现。这就好比,点起灯烛就会有光照亮四周。故曰“天何言哉”,故曰“随心所欲不逾矩”,故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从这个角度看,圣人之爱与仁无别。我们用生命去体认圣人之仁,周遭的人们也会感受到仁爱的温暖和光明,“人皆可以为贤圣”。当然世间有许多人讲“爱”不是这样,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圣人与西方“博爱”的不同所在,是圣人之学与哲学理论的不同所在。

四端之启,虽然学习的过程是从外向内层层深入,实由人之良知本具,不由外烁而成。尽心知性知天,其理亦然。所以圣人欲拔世人于污浊,必不以隔而不通为辞也。

幸会。


青藤子

第 5 楼

仅说自己感觉倾向:

在很多论仁的说法中,一直倾向张岱年先生的“论仁”。认为仁的最理想界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体理由,在《大纲》中)爱人是其一中表达或从一个层面理解。

“人是天地之子”的说法,似乎有悖于“天人一体”的观念。儒家心性论,坚持的原则就是“一体”观啊。

又,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似乎孟子所言性,存乎于心;所言“善端”,即指此“性”特质;离善端之性,恐非是他认为的“性”。


求知

第 6 楼

冒昧再啰嗦两句,纯属个人的理解。

天何言哉。“仁”就是孔子的生命所现,孔子身外没有独立的抽象的“仁”。圣人之学,就是学圣人做人,不是研究“学问”或“哲学”。只有做到了一分,才会领会那一分“仁”;而领会的,也必然表现在行为上。离此仁行而谈“仁”的境界,犹如画饼充饥,离此仁心而辩“仁”的文辞,空谷回音莫辨其源。所以夫子曰“刚毅木呐近仁。”

尽心知性知天,其理亦然。如果自心尚且不见,性命天理又有什麽相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1 07: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兄讨论的这个题目很大。在儒学的具体发展中,论仁各有不同,不必强求一律。讨论仁,围绕具有的某位儒学立论,问题可能会少些。
孔子论仁,以为“仁者,爱人”,这乃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这一点陈来先生的《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一书中有所论及。另有学者指出:孔子论仁的新意,不在于提出爱人,而是强调仁并不止是体现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而是指它必须发乎人的真诚之心,不但有形式,而且更要有内容,所谓“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即指此而言。而后来朱熹对以爱人为仁者和以公为仁者的批评也格外严厉。另外如刘兄所言,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消解爱自发的爱人之心的狭隘的一面,强调仁必须发乎情,止乎礼,做到中,这才是真正的仁。而孔子论仁,也强调仁与义理智不能混淆,认为仁而不智则会如何如何。认为仁兼四德,似乎是汉以后的观点。此其一。
  第二,从形上或超越从层面论仁,是宋儒的特色,而钱穆先生则认为是朱子的特色(《朱子新学案》,上)。但是朱子论仁,尤其反对离开人论仁,反对把仁解说为浑然忘我。“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在朱子的《仁说》这一正规文献中则表达为“天地以生物爲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爲心者也……雖其揔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巳矣……仁之爲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可见,在天地层面上,朱子是以天地生物之心论仁;而在人的层面上,则以为人能禀赋天地生物之心为人之心,这才是仁。朱子当然认为,二者是一贯的,因此人的仁,也具有超越性和形上性。
  仁的确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值得好好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08: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xinghuit兄,很久不见,幸会!

我写这篇短文,所针对的正是今天流行的把“仁”简单诠释为“爱”的观点。“爱人”是“仁”发用流行的一个方面,绝非第一义。

我的论点是三个字:仁即生。生生之义是第一义。这观点当然不新鲜,但我从好生、利生、惜生三个方面来理解,也算是个人的心得体会吧。

只有从“生”来理解,才可能贯通仁的所有义项。

另,兄所言“讨论仁,围绕具有的某位儒学立论,问题可能会少些”,这是思想史的进路。但我所感兴趣的是对“仁”这个概念自身该如何理解。至于历史上的某位某家对“仁”的个别理解,只能作为参考,却不是我的主题。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1 09: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兄所谈的是自己对仁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自然不必有傍依。不过,谈仁还是要围绕儒学而展开,儒佛疆界还是要讲的。
  儒学最讲爱有次等,并以此来诠释仁。所以儒学是不大会讲一视同仁的,而是要讲理一分殊。大多数儒者都认为这是儒学区别于佛老墨家的界限。王阳明就提到,人在摔倒时以手足护头目,人会吃动物以全生,这并不违背仁的精神。“惟齐非齐”就是这个道理。泛爱,兼爱都不是儒学所理解的仁。
  以生论仁,生的主要含义是生意,生命的涵义到在其次。在儒家,杀不仁正所谓全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7: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xinghuit于2007-10-31 09:24发表的 :
   刘兄所谈的是自己对仁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自然不必有傍依。不过,谈仁还是要围绕儒学而展开,儒佛疆界还是要讲的。

  xinghuit兄从我的帖子中嗅出了混淆“儒佛疆界”的味道,实在令我愕然。大概是因为“好生、利生、惜生”这几个措辞吧。是不是把这些和佛教的戒杀放生、弘法利生等联系起来了?呵呵。。。

  主帖仓卒而就,未及征引,但这三个词儿可都是正宗的儒家正统观念啊!“好生“出自《尚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利生”是从“正德利用厚生”(同出《尚书·大禹谟》)加工而来——利用是为了厚生,故略言“利生“。“惜生“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之心”。这三层意思是依次排列的:《易大传》: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是天地的本性,故首曰“好生”。万物既生,天地必从而滋养之、呵护之,使之茁壮成长,故次曰“利生”。有生之物难免会遭遇苦厄乃至死亡,当此之时天地必有不忍痛惜之心,故次曰”惜生”。这三层意思首尾相接,构成天地生生之德——仁——的完整内容。而当它落实到人身上的时候,君子之“仁“也具足这三层内涵。我之所以对“仁”进行这样的分析,意在说明,“爱人”仅仅是“仁”的内涵一部分,它不足以涵盖其它一些同属于“仁”的品质,如刚毅、勇敢、谨慎等——但这些却可以用“利生”来解释。今人用“爱人”来诠释“仁”造成了对它的理解的狭碍化。

  兄切勿只注意到字面上的相似。
儒学最讲爱有次等,并以此来诠释仁。所以儒学是不大会讲一视同仁的,而是要讲理一分殊。大多数儒者都认为这是儒学区别于佛老墨家的界限。王阳明就提到,人在摔倒时以手足护头目,人会吃动物以全生,这并不违背仁的精神。“惟齐非齐”就是这个道理。泛爱,兼爱都不是儒学所理解的仁。

  儒家当然是讲爱有差等的,但这和一视同仁不矛盾啊。这其实正应了我在主帖中所分析的”爱“和”仁“的不同:“爱是一种基于个体生命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冲动,它无法完全摆脱或多或少的狭隘性或自私性;而“仁”所蕴含的,却是一种廓然大公、包容万物、无私无为的精神。”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对母亲的爱和对陌生人的爱,肯定是天差地别的。但这种表现得天差地别的“爱”,却都是本心中“仁”的无差别流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惟齐非齐,有伦有要”的平等观。
以生论仁,生的主要含义是生意,生命的涵义到在其次。在儒家,杀不仁正所谓全仁。

  这句话我非常赞成。秋主肃杀,未为不仁。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存在。

  很高兴和兄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贴,留个爪印~~~~~~~~~~~
不懂不懂,只说四个字——仁者爱人。(其他有空再请教,偶现在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百忙之中还要留下个爪印,难为你了
忙你的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7 14:00 , Processed in 0.33648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