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897|回复: 41

[历史文化♡] 历史  人类文明的浩劫,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记录片《圆明园》(欢迎原创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4 10: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脑三维再现曾经辉煌的圆明园,讲述大清帝国从昌盛到衰亡的过程,看后让人深思,也值得借鉴!因此才有把这部纪录片与大家分享的想法,想更全面地了解这部影片,请观看电影《圆明园》。



1636年开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


半个多世纪之后,一个来自罗马的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了大清。


康熙,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帝,他能够利用仪器,准确地进行远距离测量,甚至亲自给儿子们讲解几何学原理。  
  


康熙对科学的态度,在中国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


或许,康熙已经感觉到了科学的力量


但离宫中的皇帝永远不会想到,科学对帝国的未来真正意味着什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10: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18世纪初期,近代科学在欧洲已成潮流


而在大清,痴迷于观测天象者,惟有衰老的皇帝一人。


帝国的中流砥柱,成千上万的官员们相信,朗世宁带来的天文望远镜,只是给皇帝又增加了一件玩具而已。



帝国的基础仍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08: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伟人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但只有全民素质的提高,才有整个国家的强大。我们既需要金字塔上顶尖的人才,也需要金字塔下大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0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畅春园的北边,有一个小型花园,这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祯的居所。





这个花园就以牡丹而著名。弘历能够见到爷爷,是父亲胤祯精心的安排。




这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1722年的冬天,康熙在自己的离宫悄然死去,继承帝位的人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祯。




胤祯继位后,开始修建圆明园,皇家画院就设在圆明园内,总设计师就是皇帝本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09: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绘画,是当年圆明园的真实写照。





象康熙一样,雍正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皇家画院又集中了帝国最优秀的一批画家。他们是中国文人的精华。





因此,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

  



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再现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0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景观的设计,就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牧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清明》。




而这个凿池观鱼的想法,则是为了效仿杭州西湖一处著名的自然风景《玉泉观鱼》。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现实和想象中所有的美丽和幽雅都汇聚在他的离宫中。
  
  



画师们根据雍正的旨意规划设计,但是,这样的设计图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可能变成现实。





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建筑世家--雷氏家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1: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皇家园林的建筑盛况,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凝聚着雷式家族的心血,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





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将近200座宫殿。
  




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的地势完全契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的西北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这是帝国西部昆仑山的象征。





园林的东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象征着帝国的东海。
  





湖中的三座宫殿是传说中东海上三个住着神仙的岛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2: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州是中国的象征,而皇室,就是整个帝国的中心。






这就是九州晏的寓意。
   




这儿既是圆明园,也是整个帝国的心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4: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让所有中华儿女不能忘怀的历史,有辉煌、有耻辱!牢记过去,把握未来,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22: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盛极而衰,自以为是的结果就是停止前进。不破不立,列强的入侵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也让我们清醒了很多。历史我们永远不该忘记,但这更应该成为我们发展和创新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22: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一年前看的,现在电脑里还有,保存是因为感觉CG很棒。其实这个话题近200年来反复被人提起,就是我们为什么落后,又怎么能改变落后。片子里提到了帝国里面唯一对现代科学感兴趣的是康熙皇帝,也提到了在京郊清军的英勇作战。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历史的宿命,漫长的专制社会,使得古老的帝国拒绝变革,元灭宋,清灭明,都可以看作落后民族对先进文化的胜利,是武器的胜利,而这一次,是先进对落后的胜利,是全方位的。或许对这个古老帝国而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她向现代文明睁开眼睛,但是相比较我们东方的邻国而言,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并没有改变太多,日本成了唯一一个后发展的大国,而我们却继续堕落。如果说圆明园是近代史上的耻辱,那么那些专制、腐败、无能才是这些耻辱的源头,是更深一步的耻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23: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同学们,这就是为啥我要在多媒体空间开展科学趣题问答的原因 捣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9 08: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记载,一年360天,圆明园天天花开似锦。





园中仅仅管理花草的太监和工匠,就达到300多人。
  




圆明园的宫殿各种各样,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9 08: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人都无法阻碍历史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9 0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仇恨,而不能忘记历史;人类的进步总是伴随一个强大的与弱小的两股势力之间的搏斗发展,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成为强者,才有评价历史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oyun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29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皇族欲享荣华与奢侈,百姓却只道可惜了良田万亩!圆明园的建立,本身值得思考!
2.建筑再强大,也抵挡不了自然风霜的侵袭,更何况在掉进目空一切的狂妄年代里,一场腥风血雨才唤醒沉睡的心灵,这场代价未免太大!不过醒来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09: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座宫殿的形状类似一个汉字:万。它有着浓烈的政治涵义,象征着大清江山永久的传承。





清宫档案记载,这里四面环水,冬暖夏凉,是雍正最喜欢休闲的地方。
  




雍正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帝国的太平。





皇家的文化素养来自于严格的教育,每天清晨5点钟,天还没有亮,皇子们就得去圆明园的皇家书院。
书院的老师都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学者。





史书记载,皇家的子孙们从6岁开始学习,不论寒暑,从不间断,一年之内只有5天假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的毁灭,并没有让国人清醒,进而引进先进的科学和文明。每当临近的危险稍稍远去,中国人还是继续玩自己的游戏,尔虞我诈,争权夺利,骨子里仍是封建社会的东西,没有建立起先进的符合现代潮流的文明。所以,我们从圆明园里不仅要继承祖先的好东西,抛掉简单的复仇的情绪,重要的是反思现在,要向日本、韩国学习,从自己做起,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饱含了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欢笑和泪水。
美伦美幻的庭台楼阁在历史的倒影中烟消云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光辉与屈辱。
铁蹄不分内外。
中国必须强大,这样才可以用自己的臂膀保护她不被铁蹄践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3 10:52 , Processed in 0.40404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