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844|回复: 37

[【文史类】] 看看人家是怎么读书的:乔纳森年度读书小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11: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者按:
1) 原载: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 ... zk/200801210164.asp

2) 作者乔纳森(不少朋友知道他的真名,此不赘),在文前谦称“三无人员”,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是水木清华论坛上有名的学士、思考者和文体家了。其后在网易论坛、往复论坛、天涯论坛等地也经常发文(计有乔纳森、水木乔纳森、Johnathan等ID),所作多为名帖。
目前他的blog地址是:http://johnathan.blogcn.com/index.shtml

3) 根据文中所述内容统计,乔纳森先生为理解《叶隐》究竟是怎么回事,在5个月内的时间中,穷尽式地阅读了中日英文总共16种相关著作。虽然作者自己调侃说这个写作计划最终“完败”,但我们反倒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代作者在研究投入上的热情忘我、在资料掌握上的扎实严谨、在文献解读上的娴熟细致。在我看来,这些是此前很多著书立说的研究者远远不及的。比如我最近看到若干作者,只找到了几部英文的拉康著作,就以为“在资料上达到了国内的最高水准“,甚至写下了大部头的论拉康专著。比诸乔纳森先生的善藏拙,这些率尔操觚的“学者”实在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4)此前似乎有本坛网友以为我这个ID是乔纳森先生的马甲,这在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之余,却肯定会让大家严重低估乔纳森先生的写作。就借此转载声明一下,希望能够彻底打消残余在各位乃至我本人身上的错觉。


[年度读书小结]读的葛藤,写的完败
2008-01-21 08:59:44  来源:南方都市报

  乔纳森,无头衔,无著作,无影响,属“三无人员”。自2004年起,为《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撰稿。专栏系列包括“西书识小”、“映画书志学”等。

  “葛藤”是禅宗语录里常见的词,后来我们不用了,日语里还有,意思相当于现在说的“纠结”,但更形象些。至于“完败”,也许不用多解释了,常看体育报道的人都晓得,就是“大败”的意思,但它似乎比“大败”还“大”一点:是完全的、彻底的失败。

  2007年,就我的阅读和写作生活而言,是葛藤的一年,是完败的一年。

  这一年,旋风似的读书,一路风行草偃,然而大风过后,草木齐齐直起腰身——读是读了,可读的都是书皮儿,内容盘踞书中,不曾挪动。写作计划一个接一个破产,其实早在制定计划的当口,已然没了完成的决心。如果说多少还写下了什么的话,也不过如草蛇灰线,曲里拐弯地证实自己如何避难就易、如何见异思迁。

  在所有破产的计划当中,牵扯最多、延宕最久的要算关于《叶隐》的那个。2007年5月,李冬君先生翻译的《叶隐闻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出版,外间的评说毫无批判性地一边倒,读着未免气闷,遂暗下决心,打算好好将《叶隐》的系谱清理一遍。

  读《叶隐》,当然不能只读译本,于是找来了“日本思想大系”里相良亨的校注本(《三河物语·叶隐》,岩波书店,1974年第一版)——译者也正是以此为底本的。参照校注本,可对翻译上的细节有更准确的认识。读完了本文,当然还要参考近人的解读,于是找来了三岛由纪夫的《叶隐入门》(光文社,1967年第一版),一读之下,发现三岛君的解读竟是对原著的剪裁、芟夷、拼贴,美化效果之显著,殊不逊于电视上整容广告的宣传口径。将山本常朝的原著与三岛由纪夫的导读两相对照,从前者的肆言无忌与后者的片面呈现的对比出发,剖视武士道逻辑的颠倒淆乱,不是能写一篇漂亮的文章出来吗?就这样想着,浩繁的准备工程启动了。

  三岛由纪夫其他的作品不能不参考,比如中译本“三岛由纪夫作品集”《残酷之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一卷,在《日本的古典与我》一文里,就有“我把《叶隐》作为我人生的老师,它对我来说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书”这样的话。紧接着,又找来了三岛的《行动学入门》(文春文库,1992年版),这是他发挥自己的“《叶隐》哲学”的著作。顺便,把John Nathan写的英文版《三岛由纪夫传》(Tuttle,1975年第一版)读了——关于《叶隐》的内容,在第223至224页。又顺便把宫崎正弘的《三岛由纪夫“以后”》(并木书房,1999年第一版)翻了翻,对三岛倡言“《叶隐》哲学”时期的日本知识界氛围有了更深的认识。

  既然要谈武士道哲学,对武士道本身,当然要了解充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一版)早就看过,为了更好地重温,就把志村史夫写的《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导读(三笠书房,2003年第一版)翻了翻。尽管帮助不大,但我还是将武士生活研究会编的《近世武士生活史入门事典》(柏书房,1991年第一版)和北山茂夫写的《中世的武家与农民》(筑摩书房, 1982年第一版)也浏览了一下。简单明快的叙述出现在森川哲郎的《日本武士道史》(日本文艺社,1976年第一版)中,第三章《武士道哲学的确立期》讲的就是《叶隐》。

  《叶隐》的核心内容是对死亡的看法,尤其是对以切腹为代表的自杀方式的看法。因此,我又参考了法国学者 Maurice Penguet写的《自死的日本史》(筑摩书房,1992年第一版)和苏格兰学者Stuart D.B.Picken写的《日本人的自杀》(Simul出版会,1979年版)两种日文译本。《自死的日本史》第九章《残酷剧》有对《叶隐》相当深入的探讨,这个法国人真了不起。

  至于边缘的文献,如《留给日本的遗言:福田恒存语录》(文春文库,1998年第一版)中一段谈《叶隐》的文字,就很可以作为右翼知识人见解的代表。源了圆的《义理与人情》(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里讲赤穗四十七浪士的一节,也对我观念的形成有不小的启发。此外,片言只语提及《叶隐》的,多的是,也不必再开列了。

  等我的终于在去年10月底接近尾声,媒体对《叶隐》的兴趣似乎也降至冰点,自个儿是千言万语奔到嘴边,一时间又不知从何说起。罢罢罢,不写也罢,了不起在一长串破产的写作计划后再添上一笔。葛藤是完败的根,完败是葛藤的果。道理不是不明白,但那个能出手划断葛藤的人究竟在哪儿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0: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aπολλωv于2008-01-21 21:58发表的 :
只找到了几部英文的拉康著作,就以为“在资料上达到了国内的最高水准“

是呀,我看过的一本拉康研究专著,作者后记和博士导师写的前言里都是这么说的。实在是井蛙之见,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乔纳森的雄文,有很大的焦虑感,经常令V惭愧自己的浅薄寡陋,比如会出现大量自己从没有听过说的人名、书名、词汇。V曾经有一个想法,一个胃口驳杂的人业余读书(平均厚度、平均难度等),一年至多100本,以此来安慰自己一般只能读几十本书的懒惰,但不幸的是这样的设想屡屡被实际情况证伪,乔纳森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大概一年可以读几百本书吧。前一段时间看石康的采访,自称读过3500本书,其人年纪并不大,但已达到如此阅读量,也令人绝望地叹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很惭愧,不料V兄也这么想。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懂得不少,慢慢知道自己仍是井底蛙。

一直以为自己除了喝酒打麻将网上乱逛之外再无浪费时间的不良嗜好,可是,书都没怎么读。买的书、下的书都大量“束之高阁”。惭愧。

要学习阿达了,“ji ji mi xi xi mi”(逃学威龙第一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哲人王兄、醉兄的读法是博雅的精细阅读,Johnathan先生在本文中展示的是专题的调研阅读,这两种模态、样式,当然不能放在一条跑道上比赛。
我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很多专题研究者的成果,既欠齐备、也不专深,只相当于把国外该领域入门资料读完了的水平,而且还都能由商务印书馆之类的名牌出版商印行。如果所有文科博士论文都由乔纳森先生行使一票否决权,那么我们的书店里应该能够清净整饬不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及记诵之传,涉猎之广,明一代推杨慎为第一,清朝大概是王夫之、黄宗羲等学问巨擘,到了民国,首推钱锺书,而四九后出生的当代学者中,刘小枫、汪丁丁则为翘楚,再及年轻学人,V囿于知见逼仄,想不出有谁比乔纳森还纵横淹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爱用成果YY。因此成果、专著就泛滥了。这种泛滥虽让我等眼晕并不齿,却能给很多人带来好处。

chaque兄这句“希望能够彻底打消残余在各位乃至我本人身上的错觉”,足见我们隔海知音的缘分~哈,书园里面好多隔海知音哦。

近年来,大部分的出版社、审稿都是看钱办事,缺乏真正做学问的态度。很多写书的人纯属为写而写,从来不愿扪心自问懂与不懂,日久天长,错觉就形成了。

从dasha译诗以及其他很多事例上,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往往不以为谋生手段的反而做得更到位。

不知道钱中书码管锥编的时候是不是等着拿到版税买米买房,或者靠专著评职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Feuerbach有名言曰:Man ist was er isst(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杜甫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根据V的粗略考察,古人的一卷大概相当于一万字,等同20页疏阔的现代排版。也就是说,读过500本400页左右的书就可以有生花妙笔,乔纳森十余年来读书如恒,按照每年120本书这个较低的数值计算,必定读过1500以上的书,足足具有三倍有神之笔,怪不得要让V这样的庸人每每叹息自己大大莫及。V自问尚算嗜读之人,闲来无聊,也统计过自己的阅读量,什么都加在一起,大概也只及乔纳森的一半,思及实在感到有些愧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2: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咳,Dasha是老了,再也没有乔纳森的心力去攻克汉译本啦——看HD、BR也只挂原文字幕,宁肯一句句暂停查金山词霸、灵格斯什么的。这本书,也是凑热闹买了一本,翻了之后,小声地问候了一下下女教授的令堂,也就罢啦。然后,Dasha在kindai.ndl.go.jp上弄了个中村郁一編东京丁酉社明治39年版的,又在驴上下了英译本的Hagakure: The Way of the Samurai和据英译本转译的德译本Hagakure: Der Weg Des Samurai(ISBN 3-492-23281-7),大致了解了一下,剩下的时间,多用在看“大河剧”和“时代剧”上了。不过,大河剧去年的《风林火山》、今年《笃姬》,似乎太多戏说与恶搞,不看也罢。

倒是看到小V的感慨,终于发现小V的读书方法与乔纳森差异:小V是天罗地网式的,乔纳森则是顺藤摸瓜式的。很是有趣。颇像两大武功门派。其实,小V没必要这么焦虑,至少小V还知道某个译本的含金量,而像豆瓣上藤原琉璃君那样一律通吃,却是有误食毒蘑菇的危险的——所谓“学而不思”。

Dasha不曾陪醉版大醉,还要在这里赔礼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2 12: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一通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归赞叹,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争取从Johnathan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学到东西。否则就只相当于看了看满汉全席的照片,自己可没沾着丁点儿好处。

总结Johnathan先生的大作,我以为可以看出他的读书方法有这么几个特点:
1)为写而读。读的目的和归宿是写出东西;对于他这次“叶隐计划”,大概就是为了写一个新出版译著的书评。
2)成计划地读。按照“写作计划”安排每年的阅读。就好比把每年要看的书组成了若干个纵队,具体的阅读中这些“纵队”肯定又可分可合——读书法如行军法,运用之妙自然是存乎一心的。
3)合理规划专题书目。对于每个“计划”,要规划出专题书目。这就要求所谓“计划”不能涉及太广,比如您今年的计划要是“世界文学”,那么八成还没到“葛藤”就已经“完败”了;也不能范围太小,因为毕竟不是研究所里的课题研究,如果您定下了“三岛由纪夫剖腹刀法研究”这么个题目,那么倒是切实可行了,但可参照的书太少,恐怕三两下子就看完了,打穿了,不能满足持续阅读的兴趣。在一组专题书目里,当然应有主有次,有泛读有精读,有原始文献,有研究者的介绍导读。这相当于打向计划目标的组合拳。
4)建立图书获取渠道。虽然规划出了书目,如果找不到书,那也是白搭和完败。所以要有固定、成熟的图书获取渠道。比如拥有说好的大学图书馆、地方图书馆,比方说经常能旅行,或者托朋友在目标国购书,比方说您自己就开一家外文书店,再比方说跟各地书商、网上书店都保持良好的购销关系。据我所知,Johnathan先生不看电子书,谈到的书基本上都是自己购置。做到这一点,恐怕对不少朋友来说有点儿困难了。所以说到阅读的水准,决心和投入也是关键。
5)不畏烦难,直面原文。前面说了这么多,可还都处于配菜阶段,虽然也算是挺麻烦的了,但更要紧的还是最后下锅翻炒的功夫。宋公明和戴宗、李逵在酒楼上吃醉了要喝鱼汤醒酒,店家端上汤来,宋头领一尝就知道是隔夜剩下的鱼,腌过后做的。那些只读二手资料或者蹩脚译文而讨论原书的人,写出的文章就像这隔夜的鱼汤,输入既然不好,产出就没法不露马脚。我们佩服的陆兴华先生也写过“阅读的政治经济学”之类的文章,强调原文阅读看似费时费力,在实际效果上可是划算得太多。据我不完备的统计,Johnathan先生至少研读过英、法、意、拉丁、日、德等语言的原文文献,他的写作成绩这么好,与阅读时培养的语言敏感性和解读能力肯定是分不开的。
6)最后,还有善于藏拙。Johnathan先生虽然读得多、想得深、写得精,但至今也没出过一本专著。他在历年的“写作计划”投入的功夫是不是就白费了呢?我看肯定不会的。就以这个《叶隐计划》为例,哪怕是最后一个字书评都没写出来,也给我们留下了这篇宝贵的《年度读书小结》,供大家揣摩取法。单是这个成绩,让我说的话,就远抵得上国内拉康研究的全部几千几万页废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5: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chaque兄的总结可谓深切,读书如果不能如此细致认真,不能如此举一而反三,那基本就等于猪八戒吃人参果,只图解决个眼馋和腹饥,暴殄天物,焚琴煮鹤。

乔纳森的阅读策略自然达到了某一类型的最优,但V更愿意思考的是如果我们不是这一种人(要给媒体撰稿以写养读、不读电子书而要购置大量书籍),我们不过是单纯喜好读书、思考,以及偶尔和二三朋友在网上酬唱,除了游牧式、冲动型的写作兴趣外从不动笔,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5: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应该如何读书是一个纠缠过V的疑惑,曾经写了点有关个人阅读策略的文字(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55004/),请过往诸贤不吝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6: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V兄文字,真是矛塞大开,谢谢.

V兄曾说"以V的设想,除文学外,每一种专业如果读50种基本典籍(注意是典籍),基本上已经算得上专业人士,而如果读过100种,大约要算是专家了吧"。
很想知道V兄为什把文学单列在外?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7: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V的说法,文学的感受、读解方式和其他人文社科不同,文学是尽量繁复的发散性书写,而其他基本是力求简省的收敛性书写,它们只有有限的一些基本类型,于是,只要把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典范作品掌握,就可以得其精髓,依然举政治学的例证,首先要明白《理想国》、《政治学》、《君主论》、《利维坦》、《论法的精神》、《政府论》、《社会契约论》、《正义论》、《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认真对待权利》等都是所有政治著述无法回避的“大品”,它们是政治话语的起点、是典范类型的代表,一个人切实理解了这些著作,再读其他依附性的稗贩式著作,自然会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极端一些甚至可以不读二手著述,因为它们都推演可知。

历史有点奇怪,它也是细节式的趣味,但作为中国人,基本的阅读著作就是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如果不按照册数而按照品种论,也没有超过50种。

而文学不一样,不同作品之间没有强烈的替代性,不能说读过李白杜甫白居易就不用读曼殊大师和郁达夫的诗,读过《水浒传》《基督山伯爵》就不用读金庸古龙,它的流衍扩张有足够复杂的可能性,每一种都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感性、景观和视野。然而,文学的流变也不是说有无限的类型,依照结构主义的说法,在它的底层,也隐隐可见一些原型(archetype)。在生命时间有限的硬约束下,阅读800-1000本文学书绰绰有余,当然,这里说的也是比较硬的核心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9: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Apollon所言甚是,《共和国》、《上帝之城》、《论君主政治》都是比较有典范性的核心著作,V的设想里,西方政治学的硬核大约有50部作品,还有潘恩、柏克、托克维尔、亨廷顿、哈耶克等等,上面为了叙述简洁,就用“等”代替之。

不独政治学、历史、文学,哲学、宗教、法律、经济学也都有自己的大品谱系,名单很容易找到,问题就在于我们有没有兴趣、心力去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9: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哲人王于2008-01-22 15:17发表的 :
到底应该如何读书是一个纠缠过V的疑惑,曾经写了点有关个人阅读策略的文字(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55004/),请过往诸贤不吝指正。

指正绝不敢当,哲人王兄这个帖子我是前后学习过很多次的,每次都感到又有新的受益。
这次结合Johnathan兄的“读书小结”重读大作,我又有两个新的感想,还是趁吃晚饭前写下来,跟大家探讨吧:

1) "读多少种书才算合适,才算把书读完"的问题,是一个有缺陷的问题。缺的是两个字:”目的“,为了不同的目的,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出版社的校对、印刷厂的质检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审查官,每年读书的数目恐怕是我们没法梦到的——但我们不羡慕他的多,没别的原因,目的不同而已。
明乎此,咱们就得在“该读多少书“之前,加上“为某某目的”这个限定;如果根本没目的,只是为了阅读之乐而读呢?那当然也用不着计数儿,跟质检员相同,总之越多越好呗。

所以在"为读而读"之外,出于不同的目的,需要读书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哪怕同样是出于研究的目的,针对不同的学科,需要的阅读量也不一样。
如果有人问,做个“万事通”要读多少书才成?那我只好说,万事通的必需读书量还是跟质检员一样,是没限定的。所谓“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万事通这个标准的本意是“掌握了一切学科的一切知识”,当然对任何东西,都该不加歧视、泥沙俱下地读一遭儿。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万事通这个岗位压力太大了,即使缩小点儿范围,做个“文史哲万事通”也很困难。硬是立志做“万事通”的人,往往就要花两个代价:第一个是肤浅,第二个是势利。"肤浅"很好理解,求广就很难求深。所谓“势利”,就是说现在的万事通,大多要大刀阔斧,芟夷掉很多自己能力之外的领域和方向;为了给自己的辣手删砍找个理由(justification),就不得不像暴发户对待穷亲戚一样,看人下菜碟儿,我看不懂的东西,就说它没有用、水平差、档次低好了。所以当今万事通的读书法,往往是皮鲁士式的胜利(a Pyrrhic victory)。
万事通对知识,本该有天下最积极、最热忱的态度,尤其新知识应该是来者不拒的。但是实际上我们遇到的这类人,却常常是读书人里最保守的一类,崇尚知识的几个基本源头,对全新的东西反而不屑一顾。原因无他——新东西会在刚刚平定下来的版图中引发叛乱,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下菜碟"价目表,因为新知识的加入又得重新调整了。

2)在很多专门领域的阅读,难度首先来自书目规划。这是个著名的诠释学循环:为了入门,先要规划阅读的书目;但若是你能选对书目,其实你就已经入门了。
听老人讲,从前柬共打江山的时候,抛头露面都是乔森潘,外界都以为他就是一把手了,等政权坐稳,大家才发现真正掌舵的是波尔布特。外行给自己开列书目的情形大体也是这样,抓住的大多是学科中的“乔森潘”,遗漏了、忽视了角落中的波尔布特。表面上这些都是小人物,是除不尽的小数点儿,其实呢——我们了解过任何学科实情的人都知道——很多表面不起眼的著作是绕不过去的,势利的万事通读法,恰恰是因为怠慢了这些显赫的穷亲戚,所以不得不付出肤浅皮相的代价。
所以规划书目最好的途径,大概不是借助读秀网站或者任何“名家推荐”,而是走到像样的图书馆或大书店里,实际闻闻书味、摸摸书皮、掂掂分量、翻翻页码(而不仅仅是目录),无论重要的不重要的著作都拿在手上摆弄一阵子。换言之,一本书的神秘核心是它的物质性因素,缺乏这种跟书本的最直接亲近,你就和相关的书本家族永远也混不熟,永远处在把二线傀儡当成波尔布特的窘境之中。
书目规划的诠释学特征还在于,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决定,哪些书该读,哪些书是不该读的。“从一开始就做好规划”尤其是个天真的想法。随着阅读进程得到更新的,是先前的个别判断,是整体的估价视野,甚至是阅读的目标本身。所谓“矛伤尚待矛来医”,只有通过读,才能知道读什么、怎样读。把先期的书目规划视为一个脱离其后实际阅读过程的超验原点,就肯定会错失了读书这件事的部分、乃至全部真理。

Johnathan先生的这次读书小结中,就体现出了他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强调:第一,“写作计划”事实上是阅读计划,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和问题读书”。第二,通过大量接触相关图书,他自然地、迂回渐进地达到了跟主题的“亲熟”。他大作中的每个自然段,也就标明了航程的每个新阶段,那真是“每下愈况”,最终洞悉了对《叶隐》的"相当深入的探讨"。他的这次阅读规划、阅读进程,洋溢着对意想不到的新事物的热爱,以及对从异域中寻回自身的自信。

罗嗦了这一大篇,大都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好在晚饭又要开始了,废话再多也只能如此收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9: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
看来喜欢文学是没错了,我可以"反复翻覆繁复的进行书写"呵呵.

以前看过一个介绍,说有本小说就是写一只乌龟从马路这边到马路那边的经历,这么点点距离,作者硬是有本事弄出厚厚一册书来,呵呵.真是繁复的紧,呵呵.

仔细阅读诸兄的回贴也是可以大有裨益的,非常感谢V兄和其他兄弟,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哲人王于2008-01-22 17:51发表的 :
按照V的说法,文学的感受、读解方式和其他人文社科不同,文学是尽量繁复的发散性书写,而其他基本是力求简省的收敛性书写,它们只有有限的一些基本类型,于是,只要把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典范作品掌握,就可以得其精髓,依然举政治学的例证,首先要明白《理想国》、《政治学》、《君主论》、《利维坦》、《论法的精神》、《政府论》、《社会契约论》、《正义论》、《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认真对待权利》等都是所有政治著述无法回避的“大品”,它们是政治话语的起点、是典范类型的代表,一个人切实理解了这些著作,再读其他依附性的稗贩式著作,自然会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极端一些甚至可以不读二手著述,因为它们都推演可知。

历史有点奇怪,它也是细节式的趣味,但作为中国人,基本的阅读著作就是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如果不按照册数而按照品种论,也没有超过50种。

而文学不一样,不同作品之间没有强烈的替代性,不能说读过李白杜甫白居易就不用读曼殊大师和郁达夫的诗,读过《水浒传》《基督山伯爵》就不用读金庸古龙,它的流衍扩张有足够复杂的可能性,每一种都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感性、景观和视野。然而,文学的流变也不是说有无限的类型,依照结构主义的说法,在它的底层,也隐隐可见一些原型(archetype)。在生命时间有限的硬约束下,阅读800-1000本文学书绰绰有余,当然,这里说的也是比较硬的核心著作。

吃饭回来重读帖子,感到哲人王兄的“核心著作”一说确实是不刊之论。目前由于国内学科建制的不成熟,很多研究者只读了某领域最时新的几种作品,就敢于著书立说,作出推倒一世豪杰的宏论来。这是相当可悲的。因为这样的研究者,往往忽略了他见到的那些作品与本学科传统著作之间动态的对话关系,在最教条、最抽象的意义(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上理解传统。因此他的著作,大体恰恰是陈词滥调的借尸还魂,不仅未见新意,而且与他最想回避的旧学中的糟粕部分不幸地重合了。

另一方面,我以为“读核心著作”大概只能算是了解一个学科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读过这些基本著作,好像是对敌方的火力部署侦查得差不多了;但是要说战而胜之,那可还差得远。这时就认为自己已收全功,可以鸣金收兵了,相当于说“侦察连就是整支部队”、“望远镜是终极武器”。因为正如刚才所说,很多学科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跟本学科传统进行持续有效、不断更新着的对话,通过新视野来激活旧传统,又通过对传统的再阐释来重新理解当下的处境;换言之,在学科演进之中,“核心著作”本身就是在不断被重估、被赋值着的。只有加入到这个对话中的人,才能充分体认“核心著作”的意义。这就好比谢逊让张无忌从小就熟背了七伤拳谱,但是只有到张自己临阵演练,才能明白某招某式原来是这么用的。相信“核心著作"有着一劳永逸的现成价值,无异于指望拳谱背诵家成为武林盟主。而由核心著作衍生出来的很多研究专著,在这个意义上就特别可贵:通过它们,我们就更容易进入到在传统与当下之间富有成果的对话之中。

往往情况是这样的:比如说有按照年代先后排列的A、B、C...等著作,比如我们也计划依次读下来,但读过了C,我们才发现它赋予了A、B全新的理解语境,也就是说,后来的C反而成了A、B的理解前提。这就像马克思常说的“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入门钥匙“一样——A、B和C之间有了互为前提的关系,在不读A、B就读不懂C的同时,不读C也读不懂A或B。换句话说,无论我们先读了其中的哪一种,在读了另外一种之后,我们还要重新评估原先的读,甚至在A<->C这个回路中无止境地反复运行下去。一部作品越是"核心著作",以下命题就越是成立:对它来说,不存在读,而只存在重读。

"核心著作"之所以能推动学科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质疑、瓦解了人们既有的视野和评价体系,为本学科的学术版图重新绘制了一遍等高线。但这些著作也很容易被教条化,被后来的、后世的研究者出于教学传授目的,浓缩成干巴巴的两三下子,狠呆呆的几条公式。这就把原先动态、激进、鲜活的内容给圈养了、驯服了、试题化或教义问答化了。很多人看学科名著,哪怕是第一手地,直面原文地读,也脱不开这个套路。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早就受到了各种入门导读、门徒手册的影响,因此不能见证原作者带来的破晓,只看到了介绍者从前让他看过的东西。这就像对读惯了旅游指南的游客来说,到指南上有照片的那几个地方拍照就是旅行的全部意义。所以我常觉得,学科名著至少要读两次,而如果非要读“名著导读”一类的书的话,时间最好就安排在这两次阅读之间。记得Johnathan先生曾说,有些介绍性著作其实是“印证书",能够让读者确认自己的阅读是否到位,就好像我们在陌生的城市中游逛的时候查看地图。我以为这个道理,正如我从Johnathan先生那儿学到的大部分东西一样,是平实而深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0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chaque兄每有言说,皆云蒸霞蔚、胜义纷披,令人受用无穷。不过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V仔细想一下,也不是没有驳难的余地,尝试在此申辨一二:

A、读书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Johnathan一样写作决定了的阅读,比如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而决定了的阅读。我们恐怕幼时读闲书最起劲、最酣畅淋漓、最有生命的乐趣,但其时并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目的、计划,但这些阅读,却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我们此生的情感感受方式、思维运作方式,他们是身体式的阅读,囫囵吞咽到胃里,消化后就长在我们肉里。慢慢一个人成熟,读书时考虑的外在因素强化,就可能会把把下咽的精神食品变成在喉咙间吞吐的香烟,嘴里吸进来一团雾鼻子里喷出去一团烟,只有极少数沾润到肺。Johnathan是在自谦,说“旋风似的读书,一路风行草偃,然而大风过后,草木齐齐直起腰身”,但对海量功利性比较强的阅读者,像毕业论文写作者、急于评职称者、焦虑于在媒体成名者,他们的情形据V观察就是如此,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只求快速在书本找到对自己写作有价值的东西,而不能做一个安静的耐心的聆听者,充分汲取作者言说里的每一滴智慧。他们和文本的亲近是水油关系,而不是水盐关系。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时恰好要取消而不是强化目的性,以追求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kant老人家说的审美一样,让读书成为自由的游戏。V的一个朋友“维舟试望故国”,博学好思,影响广泛,想必chaque兄也知道,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有人就问他为何读书,他的回答很干脆,没有什么目的,不过是喜欢,而写作呢,也仅仅只是自己的娱乐,所以会很学术地写金庸武侠历史学研究这样反讽的游戏文章。他的阅读目的并不如Johnathan明确,但却也在写作上取得了类似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9 13:54 , Processed in 0.41042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