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088|回复: 168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2月17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7 0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00年02月17日——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布鲁诺逝世

科学的殉道士---乔尔丹诺·布鲁诺(公元1548~160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大概他幼年丧失父母,或者是家境贫寒,靠神甫们收养长大。这个穷孩子自幼好学,15岁那年当了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全凭顽强自学,终于成为当代知识渊博的学者。

这位勤奋好学、大胆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立刻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从此,他便摒弃宗教思想,只承认科学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他的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在太阳系以后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世界。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布鲁诺进而指出,千千万万颗恒星都是如同太阳那样巨大而炽热的星辰,这些星辰都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疾驰不息。它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行星周围又有许多卫星。生命不仅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也可能存在于那些人们看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

布鲁诺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 壳”捣得粉碎。布鲁诺的卓越思想使与他同时代的人感到茫然,为之惊愕!一般人认为布鲁诺的思想简直是“骇人听闻”。甚至连那个时代被尊为“天空立法者”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无法接受,开普勒在阅读布鲁诺的著作时感到一阵阵头目眩晕!

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

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所以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声名狼藉,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

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布鲁诺似乎早已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公元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了。

由于布鲁诺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哥白尼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天主教会深深知道这种科学对他们是莫大的威胁,于是公元1619年罗马天主教会议决定将《天体运动论》列为禁书,不准宣传哥白尼的学说。
  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起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7 00: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1616年02月17日——努尔哈赤即汗位,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
后金,朝代名,1616~1644年。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满洲,即今中国东北。明朝洪武时,明朝欲压制北元残馀势力,于是明朝在满洲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於赫图阿拉。

南迁後,建州部与中原地区来往密切,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经济繁荣,八旗制度随即建立,而此时正是努尔哈赤担任明朝建州部首领。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满洲地区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去世后,爱新觉罗.皇太极即位,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大金”国号停止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00: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年2月17日
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不断武装侵犯我国领

土的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进行自卫反击战。

   越南当局在苏联的怂恿和支持下,出于其民族扩张主义野心,背信弃义,认友

为敌,把中国当成“头号敌人”,疯狂反华排华,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侵犯和挑

衅。越军侵占我国领土,毁我村庄、杀害我军民,严重地威胁和破坏我国边境地

区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政府多次提出警告和抗议,越南当局一概置之不

理。我边防部队忍无可忍,奉命于2月17日始对越南侵略者进行惩罚性自卫反

击。

    在20多天的作战中,我边防部队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10个团,毙敌37300余

人,俘敌2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针对我

国构筑的大量军事设施,给越南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

重大胜利。在完成预期目的之后,中国边防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图:解放军占领高平

王震受中央委托慰问参加反击战的官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7 0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02月17日——《人民日报》转载《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相关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哥德巴赫猜想小史】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进度相关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4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相关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2i),i=1,2,…;3j和(2n-3j),j=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然而,因大偶数n(不小于6)等于其对应的奇数数列(首为3,尾为n-3)首尾挨次搭配相加的奇数之和。故根据该奇数之和以相关类型质数+质数(1+1)或质数+合数(1+2)(含合数+质数2+1或合数+合数2+2)(注:1+2 或 2+1 同属质数+合数类型)在参与无限次的"类别组合"时,所有可发生的种种有关联系即1+1或1+2完全一致的出现,1+1与1+2的交叉出现(不完全一致的出现),同2+1或2+2的"完全一致",2+1与2+2的"不完全一致"等情况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各有关联系,就可导出的"类别组合"为1+1,1+1与1+2和2+2,1+1与1+2,1+2与2+2,1+1与2+2,1+2等六种方式。因为其中的1+2与2+2,1+2 两种"类别组合"方式不含1+1。所以1+1没有覆盖所有可形成的"类别组合"方式,即其存在是有交替的,至此,若可将1+2与2+2,以及1+2两种方式的存在排除,则1+1得证,反之,则1+1不成立得证。然而事实却是:1+2 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是陈氏定理中(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或一个素数与两个素数乘积的和),所揭示的某些规律(如1+2的存在而同时有1+1缺失的情况)存在的基础根据。所以1+2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类别组合"方式是确定的,客观的,也即是不可排除的。所以1+1成立是不可能的。这就彻底论证了布朗筛法不能证"1+1"。

由于素数本身的分布呈现无序性的变化,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值的增长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正比例关系,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能通过数学关系式把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的变化联系起来吗?不能!偶数值与其素数对值之间的关系没有数量规律可循。二百多年来,人们的努力证明了这一点,最后选择放弃,另找途径。于是出现了用别的方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只使数学的某些领域得到进步,而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没有一点作用。
哥德巴赫猜想本质是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表达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不存在的。它可以从实践上证实,但逻辑上无法解决个别偶数与全部偶数的矛盾。个别如何等于一般呢?个别和一般在质上同一,量上对立。矛盾永远存在。哥德巴赫猜想是永远无法从理论上,逻辑上证明的数学结论。


【哥德巴赫猜想意义】
“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我就不想再说什么了,我要说一下为什么现代数学界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兴趣不大,以及为什么中国有很多所谓的民间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兴趣很大。
事实上,在1900年,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篇报告,提出了23个挑战性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是第八个问题的一个子问题,这个问题还包含了黎曼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现代数学界中普遍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广义黎曼猜想,若黎曼猜想成立,很多问题就都有了答案,而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相对来说比较孤立,若单纯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意义不是很大。所以数学家倾向于在解决其它的更有价值的问题的同时,发现一些新的理论或新的工具,“顺便”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例如: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是:素数的公式。若这个问题解决,关于素数的问题应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为什么民间数学家们如此醉心于哥猜,而不关心黎曼猜想之类的更有意义的问题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黎曼猜想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人来说,想读明白是什么意思都很困难。而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能读懂。
数学界普遍认为,这两个问题的难度不相上下。
民间数学家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大多是在用初等数学来解决问题,一般认为,初等数学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退一步讲,即使那天有一个牛人,在初等数学框架下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解决,恐怕和做了一道数学课的习题的意义差不多了。
当年柏努力兄弟向数学界提出挑战,提出了最速降线的问题。牛顿用非凡的微积分技巧解出了最速降线方程,约翰·柏努力用光学的办法巧妙的也解出最速降线方程,雅克布·柏努力用比较麻烦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雅克布的方法最复杂,但是在他的方法上发展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普遍办法——变分法。现在来看,雅克布的方法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
同样,当年希尔伯特曾经宣称自己解决了费尔马大定理,但却不公布自己的方法。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是一只下金蛋的鸡,我为什么要杀掉它?”的确,在解决费尔马大定理的历程中,很多有用的数学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椭圆曲线、模形式等。
所以,现代数学界在努力的研究新的工具,新的方法,期待着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下金蛋的鸡”能够催生出更多的理论。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公式及“哥猜”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设偶数为M,素数删除因子为√M≈N,那么,偶数的奇素数删除因子为:3,5,7,11…N, 1、 偶数(1+1)最低素数对的正解公式为:√M/4,即N/4。 2、如果偶数能够被奇素数删除因子L整除。偶数的素数对为最低素数对*(L-1)/(L-2),比如说偶数能够被素数3整除,该偶数的素数对≥(3-1)/(3-2)*N/4=N/2,又如偶数能够被素数5整除,素数对≥(5-1)/(5-2)*N/4=N/3,如果偶数既能被素数3整除,又能被素数5整除,那么,该偶数的素数对≥2N/3。对于偶数能够被其它奇素数删除因子整除,照猫画虎。 ∵当偶数为大于6小于14时,都知道有“哥德巴赫猜想”(1+1)的解。又根据上面的“哥猜”正解公式,大于16的偶数(1+1)的素数对都≥1,∴“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猜想:歌德巴赫猜想一:任意一个>=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相加.
经我猜想得: 任意奇质数末尾数必为1,3,5,7,9 (其中1 ,9 至少为两位数,如11,19)
这样就有:1+1,1+3,1+5,1+7,1+9,
      3+3,3+1,3+5,3+7,3+9,
      5+5,5+1,5+3,5+7,5+9,
      7+7,7+1,7+3,7+5,7+9,
      9+9,9+1,9+3,9+5,9+7,
      (其中都可以为多位数的素数相加)
   所得的和末尾必为0,2,4,6,8,(都需>=6的偶数) 
      这样所的的和必定为>=6的偶数,
      这样从儿证明了歌德巴赫的猜想一是正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7 0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3年2月17号——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出生
“空中飞人”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



【个人简介】
【项目】篮球  
【身高】1.98米 (6尺6寸)
【星座】水瓶座
【出生】1963年2月17号
【体重】216磅 98kg  
【位置】得分后卫
【国籍】美国
【毕业学校】北卡罗来纳大学(North Carolina)84年毕业.选秀: 1984年第1轮第3位
【婚姻状况】已婚

【难忘的事情】NBA总冠军
【讨厌的地方】需要游泳的地方
【常到的地方】篮球场,赌场
【最喜欢的运动】棒球,篮球,橄榄球
【最喜欢的乐器】钢琴(弹的很难听)
【最喜欢的颜色】红(公牛的缘故吧)
【最喜爱的国家】USA
【嗜好】赌博,抽烟
【最喜欢的电影作品】《空中大灌篮》

   1984年NBA选秀第一轮第三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选中1993年10月6日一度宣布退出NBA,95年3月18日重新回
到NBA,99年1月13日宣布退役。2001年10月31日,在新赛季NBA揭幕战中,乔丹第二次正式复出。在奇才队比赛两个赛季.之后宣布退役,不再回来.

   在美国人的十大“文化偶像”中,篮球皇帝——飞人乔丹名列第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7 0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1673年02月17日——法国喜剧作家、戏剧活动家莫里哀逝世
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艺名。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享受贵族教育,但不久就宣布放弃世袭权力,从事戏剧事业。他创立“光耀剧团”,惨淡经营,曾因负债而被指控入狱。后来,他不顾当时蔑视演戏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的反对,毅然离家出走,在外飘流了十多年。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最后,莫里哀作为剧团的领导人重返巴黎,此后,他一直在巴黎进行创作演出。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但他还没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工人队伍,因此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讽者的仆人、佃户、工匠,这些人总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对方当场现形,让剥削者在观众的哭声中受到批判。
  1659年,莫里哀创作《可哭的女才子》,辛辣地讽刺了资产者的附庸风雅,抨击了贵族社会所谓“典雅”生活的腐朽无聊,因而触怒了贵族势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并未被吓倒,连续编演了《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太太学堂》因宣扬新思想,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而被指责为“淫秽”、“诋毁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奋起还击,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宫即兴》两出论战性短剧。1664年,莫里哀写成杰作《伪君子》,1668年,他又创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啬鬼》。
  莫里哀是位喜剧大师,但是他的死却是一场悲剧。为了维持剧团开支,他不得不带病参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没病找病》最后一幕以后,莫里哀咯血倒下,当晚就逝世了,终年51岁。由于教会的阻挠,他的葬礼冷冷清清。
  莫里哀给后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剧,我国曾翻译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多种。莫里哀不仅是位杰出的剧作家、出色的导演,还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演员,他以整个生命推动了戏剧的前进,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是法国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文学,以及欧洲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运动的杰出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inbad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2-17 0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会见基辛格


毛泽东会见基辛格
  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双方在无拘束的气氛中进行了坦率和广泛的谈话。
  毛泽东称赞刚刚签订了越南和平协定的基辛格说:你们的事情干得好,到处飞。你是燕子,还是鸽子?越南问题可以算是基本解决了。基辛格说: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走向平静的过渡时期。
  毛泽东说: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我们希望你们跟欧洲跟日本合作。有些事情吵呼和吵吵闹闹可以,但是根本上要合作啊!毛泽东还谈到中国人的排外,他对基辛格说:你们可以容纳许多民族,我们中国没有几个外国人。
  基辛格认为:这是因为历史上你们同外国人打交道不幸运。
  毛泽东说:有这么点理由。过去100年,主要是八国联军,后来日本人占领中国14年,占领大部分领土。
  谈话结束时,毛泽东请基辛格向尼克松总统转达他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批斗或被迫离开我国的外国专家致以歉意,并欢迎他们重新回中国。

毛泽东和基辛格亲切交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04: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斯帕罗夫与“深蓝”对弈(右为“深蓝”操作者)







1996年2月17日
首次国际象棋人机大战落下帷幕:人胜“深蓝”





    1996年2月10日至17日 在美国费城举行了一项别开生 面的国际象棋比赛:世

界棋王卡斯帕罗夫对垒“深蓝”计算机。在这场人机对弈的6局比赛中, 卡氏以

4:2战胜电脑,获得40万美元奖金。“深蓝”计算机是一台由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技术人员历经6年时间研制成功的带有31个处理器并行的超级计算机。该

机有着高速计算的优势,3分钟内可以检索500亿步棋,而其弱点是不能总结经

验。

    这次人机比赛是为了纪念首都电脑诞生50周年而举办的。比赛时,面对棋王

而坐的是“深蓝”研制小组代表许峰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04: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两名获救乘客在医院接受治疗





1993年2月17日
海地发生世界最惨重的海难





  1993年2月17日凌晨,海地“内普图诺”号客轮在从首都太子港驶往西部城

市热雷米的途中沉没,船上1000多人丧生和失踪。这是世界最惨重的海难事件。

惨案发生后,海地笼罩在惊慌和悲哀的气氛中。据报道,造成客轮失事的原因是

气候条件恶劣和超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04: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2月17日 陈叔通逝世

  1966年2月17日 ,陈叔通逝世。

  陈叔通出生在浙江杭州,幼承家学,对诗词古文均有很深造诣。26岁时(1902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并朝考中试,授翰林院编修。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叔老忧国忧民,向往维新运动,同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志士,与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亦有深交。

  1904年,陈叔通东渡日本,人法政大学学习,希望能从明治维新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以寻求救国的良策。1906年毕业回国,一年后任宪政调查局会办,1910年任清政府资政院民选议员。

  他热心社会改革,提倡妇女解放,是杭州女学校和著名的私立安定中学的发起人之一,又是杭州《白话报》的创始人之曾编写出版《政治学》和《法学通论》两书。

  辛亥革命,民国成立,陈叔通由浙江省推选为第一届国会议员,还担任了《北京日报》经理,希望对国事有所贡献。但是,袁世凯攫取了革命果实,解散国会,阴谋复辟帝制。叔老参加了由梁启超、蔡锷等发动的反袁斗争并辞去《北京日报》经理。1915年8月,他应张菊生(元济)之邀,离京南下,进商务印书馆工作,同时在上海建立了反袁联络点。

  同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起义讨袁,梁启超赴粤桂间进行策动。起初,西南各省军政要人大都持观望态度,护国军进展不甚顺利。当时,江苏督办冯国漳是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秘书长胡嗣瑷与叔老交谊很深。叔老通过胡的关系借得冯的“华密”电报本,通电西南各省发动反袁。各省要人得到“华密”电报都以为冯国璋已作内应,故先后响应,宣告独立,护国运动在各地蓬勃兴起。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至6月,忧急身死。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当时最大的一家出版机构,设有编辑、印刷、发行三所,在国内各重要城市和香港、新加坡等地设有分馆,组成了庞大的推销网。叔老进馆后发现,三所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因此建议,在三所之上成立一个总务处,作为馆内最高行政决策机构,以便统一领导。董事会采纳了这个建议并请他担任处长。他在任职期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商务印书馆出书的速度、质量以及推销服务等方面,都居于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后来,陈叔通应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揆初的邀请,担任该行驻行常务董事。他工作认真,处事严谨,在社会上卓有信誉。

  陈叔通1915年从事工商金融事业,立志不与官僚政客为伍,对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的一切邀请均予拒绝。他在游严子陵钓台时赋诗道,“附凤攀龙徒取辱,何如大泽一羊裘。”正因为不愿“附风攀龙”,他把寓所命名为“有所不为斋”。但他元时无刻不记挂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疾苦。

  在军阀混战、遍地干戈的年代,他忧时伤怀,时思救国匡时之道。他平时生活中十分喜爱梅花,称赞它“品格最高,能耐寒,有骨气”。他搜求名人画梅真迹百幅,把书斋命名为“百梅书屋”,借以表达自己的节操。

  “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寇侵占了东北三省。泄沪抗战爆发,陈叔通积极参加了募捐劳军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年叔老已61岁。他在诗中写道:“弥天兵气今方始,危涕沾襟万骨尘。”他在迟暮之年,遭受河山破碎之痛,心境悲苦万分。他热切期望国共合作,共御强敌。针对国民党主要当权者不肯放弃反共方针,一再贻误战机的行为,在《卢沟桥行》一诗中,他发出“一误再误唯尔辜,尔辜尔辜万夫指”的愤怒谴责。

  那时,上海的环境十分险恶,陈叔通闭门谢客,不顾敌伪的多次威逼,坚决拒绝担任伪职。他在给友人的诗中表示,要“相期珍重到晚节”。

  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陈叔通喜而不寐。但他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独裁统治,早已深恶痛绝,在狂喜之余对国家前途怀有深深的忧虑。当时有人邀他出来作官,他复信答道:“弟于党治之下,誓不出而任事。”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索,陈叔通老认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光明与希望的所在。就在国民党当局无视全国人民饱受长期战争的苦难和渴望和平安定的强烈愿望,蓄意挑起全面内战的严重时刻,不甘“忍视神州随劫尽”的陈叔通,终于以古稀高龄挺身而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入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洪流之中。

  陈叔通参加了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的筹备工作,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经常在有关会议上发表精辟见解,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1947年5月,上海学生进行反内战的宣传示威,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逮捕了大批学生。陈叔通立即联合张菊生、唐蔚芝、李拔可、叶揆初、张国淦、胡藻青、项兰生、钱自严、陈仲恕等老人共同具名,分函吴国桢(上海市长)、宣铁吾(上海警备司令),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当时盛传的“十老上书”。国民党当局迫于舆论,不得不将被捕学生释放。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迅速扩大到国统区六十多个城市。这年暑假,国民党当局强迫各校解聘了进步教授三十多人。陈叔通知道后,商请张菊生援助,由商务印书馆以资助文化团体的名义,拨出一笔经费,资助这些教授。

  1947年夏,国民党政府发布所谓“勘乱总动员令”,加紧对国统区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镇压,10月,又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当时在上海的一部份民主人士被迫转入地下或撤离。与陈叔通有深厚交谊的马叙伦也离沪赴港。陈叔通则留在上海,坚持斗争,还经常把上海的反蒋斗争情况以及他对各种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写在秘密信函中,带往香港,与中共保持密切联系。

  面对白色恐怖,陈叔通对个人安危处之泰然。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托人转告他说:“我已两次把你的大名从共党嫌疑分子名单上勾了去,今后你若再要活动,我就无能为力了!”他一笑置之,请人转告陈布雷:“我也劝你早日洗手,弃暗投明。”面对经济崩溃、军事节节失利的局面,国民党当局为赢得喘息之机,于1948年夏发动和谈攻势,鼓动上海一些御用文人政客,策划“千人通电”,企图玩弄所谓国共谈判的把戏。有人要求陈叔通在“千人通电”上签名,他严辞拒绝。在给友人的信中他指出:“此次是革命,且希望彻底革命”,“我们要与友方(指共产党)配合”,“无友方,即元今日之我们,亦无他日之我们”,表示了坚定不移的立场。由于各方面民主力量的共同抵制,所谓“千人通电”运动宣告破产。

  陈叔通拥护中共中央在1948年提出的召开新政协会议的“五一”号召,积极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建议。

  在中共的安排下,他于1949年1月潜离上海,经香港,于3月到达北平,受到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亲切会见。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以后,陈叔通同上海其他民主人士一起从北平回到上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起成立工商界劳军分会,慰劳解放军。

  1949年6月,他在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被推为副主任。9月,他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接着出席了开国大典。古稀老人,欣逢盛世,他以无比喜悦的心情高歌言志:“七十三前不计年,我犹未冠志腾骞。溯从解放更生日,始见辉煌革命天。”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叔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还曾担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远涉重洋,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和世界和平理事会。

  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从1951年10月开始,陈叔通主持工商界全国性组织的筹建工作。1953年10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陈叔通被推选为主任委员。他紧紧依靠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广大工商界人士,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推动全国私营工商业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以和平方式胜利地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陈叔通躬与此事,殚精竭虑,投入晚年的全部精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中共领导同志的称赞,也受到工商界同志的尊敬和深切怀念。

  陈叔通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坚信不移。三年困难时期,他提出了“一心记住六亿人口,两眼看清九个指头”的名联,鼓励大家不要因眼前的暂时困难而丧失信心。工商界曾广泛传诵这副对联。他对祖国统一异常关心,曾有“未复台澎望眼穿”的诗句,表达了他真挚的心情。

  陈叔通自称“鄙性粗,欲言便言”。他对党和国家大事总是出于公心,慷慨直言。他曾对友人说:“我从实践中深信,共产党的领导人是真心实意听取人民意见的,我们要以当家作主人精神,对国家前途负责,没有任何可以顾虑的。”

  新中国成立后,陈叔通将珍藏的百梅图和其它名贵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他能诗,一生诗作很多,70岁时曾亲自删定并刊印《百梅书屋诗存》一卷。

  陈叔通一生经历了戊戌政变、辛亥革命、袁氏称帝、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国民党统治等重要历史年代,忧国忧民,苦心探索,终于在晚年找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由一位晚清翰林成为一名爱国民主战士。我们纪念陈叔通,就要学习他一生追求真理,赤诚爱国的高风亮节;学习他真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到老不倦的高贵品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1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2月17日 中共发布《东征宣言》

  1936年2月17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工农红军军委组织红军先锋队,联合发表《东征宣言》,庄严宣告,红军“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红二十八军共两万多人,在总司令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参谋长叶剑英率领下,于20日,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3月下旬,蒋介石、阎锡山,重兵堵截东征红军。4月5日,毛泽东、朱德以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名义发表《为反对卖国贼蒋介石、阎锡山阻拦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抗日捣乱抗日后方宣言》,谴责了蒋、阎破坏抗日的罪行,并号召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保存抗日力量,促进统一战线的实现,中共中央决定红军回师陕北,5月1日至5日,红军胜利返回陕北革命根据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11: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2月17日 第一条穿越“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动工
  1991年2月17日我国第一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动工。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北起轮南,南达塔申,全长346公里,其中280公里在沙漠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5年2月17日
革命党人杀死俄国大公




俄革命党人刺杀大公


    1905年2月17日,当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大公的马车通过莫斯科克里姆林

宫大门时,一名刺客将一枚炸弹扔进他的怀中。大公当场被炸死。亚历山大罗维

奇大公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也是他最有影响的智囊之一。 这次暗杀行动并

不令人意外。他的名字列在社会革命党人制定的死亡名单之首。 社会革命党人去

年7月杀死了 内务大臣普列韦。对大公的死表示哀悼的人寥寥无几。这位飞扬拔

扈、观念反动的莫斯科总督以其出奇的残忍和昏庸无能而臭名昭著。与此相反,

他的妻子却深受人民的爱戴。 大公夫人伊莉莎白拉-费奥多罗夫娜曾接到警告,

要 她不要乘坐大公的马车。她决定不丈夫坐同一辆车。她自己的马车完好无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1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09年2月17日
著名的阿帕切印第安人领袖杰罗尼莫逝世


阿帕切印第安人领袖杰罗尼莫


    1909年2月17日, 在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和罗斯福总 统的就职典礼上公开露

面之后,杰罗尼莫即成为知名人士,但是,最主要的是他将作为美国印第安人不

屈精神的象征而被永久纪念。 杰罗尼莫,这位阿帕切族人的首领,在最后定居下

来成为农场主之前,曾4次从美军手中逃出。 今天享年80的杰罗尼莫在弥留之际

说:“我与我的家人过着宁静的生活......我很满足。现在,我们的人已所剩无

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1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33年2月17日
日军向热河发起进攻



日军进攻热河,左下方是被日军杀害的我国农民

  1933年2月17日,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下令进攻热 河, 令第六师团主

力于2月23日从打通路沿线出发,向天 山下洼、朝阳一线进攻,尔后向赤峰及林

西、多伦方面扩展;以一部兵力从朝阳寺附近出发,向赤峰方面进攻;以一部兵

力控制界岭口、冷口、喜峰口等长城要隘,掩护主力攻占承德、古北口。

  18日,宋子文偕张学良到热河视察。宋对热河守军说:“本人代表中央政

府,敢向诸位担保,吾人决不放弃东北,吾人决不放弃热河,纵令敌方占我首都,

亦无人肯作城下之盟。”张学良要求大家誓守热河,雪“九.一八”之耻。同日,

27名东北军将领由张学良领衔从承德发出通电:“时至今日,我实忍无可忍,惟

有武力自卫,舍身奋斗,以为救亡图存之计。”呼吁全国一致支援。

  23日,日本驻南京领事上村就日军侵入热河事,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罗文

干面递日政府备忘录称:“热河省内张学良军及其他反满军队之存在,不但与满

洲国主权抵触,且与热河省治安恢复不能两立。”说日军进攻热河系“因张军等

留驻热省内,不得已而出此”,其责任“应由中国方面负担”。并威胁说,如果

张学良等部武力抵抗,“则难保战局不及于华北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23: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881年2月17日——美国社会科学家、民族学先驱路易斯·亨利·摩尔根逝世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年11月21日 - 1881年12月17日),出生于纽约州奥罗拉是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主要研究原始社会的历史。

  他在1795年成立的纽约第二所大学联合学院学习法律,毕业后成为纽约州罗彻斯特的一名律师。由于他早在童年时期就对故乡附近的印第安人种族易洛魁人的风俗习惯比较熟悉,青年时代曾经组织一个“大易洛魁社”以研究印第安人的生活。他作为律师经常为印第安人辩护,维护他们的权利,毕生支持印第安人为反对白人压迫进行的斗争,因此在印第安人中间享有声望。1846年被一个易洛魁部落塞纳卡的鹰氏族收养入族,当年发表了14封《关于易洛魁人的通信》,1851年根据对这个部落的考察,发表了关于易洛魁民族的著作《易洛魁联盟》一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学著作。

  摩尔根长期研究印第安人的社会制度,对人类的婚姻、亲属制度、氏族制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摩尔根在1861年当选为纽约州众议院议员。1868年又当选为州参议院议员。他从易洛魁人当中发现的特殊亲属制度出发,在密歇根州北部的印第安人中发现实质相同的制度和称呼,根据印度部分地区沿用的亲属关系术语,证明印第安人源自亚洲,1870年他发表了《血亲和姻亲制度》一书,对亲属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为研究家庭史“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及进一步窥探人类史前史的可能”,引起当时人们对社会发展研究的兴趣。1872年他又发表了一部关于澳大利亚亲属关系的人类学著作。1877年他根据自己40年的研究、观察和搜集材料,写出了他的主要著作《古代社会》。发展了文化进化的理论。是对文明的起源和进化所作的最早的、重大的科学论述。书中重视文化的进化性质,提出社会变化的革命性质,预言了社会制度向比较公平化发展。

  摩尔根是“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他生前收集了不少印第安人物品,都收藏在纽约州立博物馆中。

  人类学家们承认他是第一位系统地研究人类亲属关系的人,但也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他的进化理论没有根据。他的理论曾引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大的兴趣,认为他对所有人类最初社会都是母权制的发现,其意义相当于达尔文发现进化论。“一下子说明了希腊、罗马上古史中最困难的地方,同时,出乎意料地给我们阐明了国家产生以前原始时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主要著作有:

《古代社会》:恩格斯在此书基础上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易洛魁联盟》
《人类家庭的亲属制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2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朱德赴临汾
1938年2月17日朱德与阎锡山、卫立煌共同制订作战计划

1938年2月17日,朱德赴临汾土门会晤阎锡山、卫立煌,就蒋介石关于第

一、第二战区反攻太原的命令,共同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决定:组成东路军为右翼集团,由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副之,指

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二九师和国民党第九十五师等部向榆次、娘子关一线

出击;南路军为中央集团,由国民党第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等部组成,向平

遥、介休一线出击;西路军为左翼集团,由国民党第三十五军、第七十一师、八

路军第一二零师等部组成,向文水、交城、阳曲一线出击。会间,朱德同卫立煌

多次长谈,并勉励阎锡山坚持抗战,提出:“旧军垮了,可以积极组织新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23: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895年2月17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彻底失败而告终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遥对旅顺、大连,建有拱卫渤海门户的北洋海军基地。北洋海军各舰艇于旅顺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大小舰艇27艘;港区陆上筑有炮台23座,安炮160余门,守军19营;烟台、酒馆(今牟平东)、荣成(今旧荣成)等处另有驻军41营。此时慈禧太后起用恭亲王奕訢,令其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共筹和议。当得知日军企图后,始作迎战准备。李鸿章令北洋舰队水陆相依,陆军固守大小炮台,舰船依托岸上炮台进行防御。

  日军为避开从威海港正面进攻,决定在荣成登陆,由陆路抄袭威海卫之背。1月20日晨,日"山东作战军"在联合舰队护送和支持下,于荣成湾龙须岛登陆,占荣成。21~23日,清廷命北洋海军乘间出击,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守港待援,未予执行。25日,日军分兵两路进攻威海卫。26日,总兵孙万龄率部2000余人阻击南路日军于桥头以东,但北路日军已进至鲍家村、崮山后。28日,山东巡抚李秉衡令戴宗骞率所部北岸炮台守军协同孙部夹击北路日军,戴军未进,孙部孤军力战后退却。南路日军占桥头,逼近温泉,于30日晨同北路日军夹攻南岸炮台。守军奋勇抗击,丁汝昌率"靖远"等5舰在港内以舰炮火力支援。日军多有死伤,少将旅长大寺安纯被击毙。战至13时,南岸炮台失守。2月1日,日军向威海卫以西迂回攻击孙万龄部,孙率部抗击,但因部将阎得胜临阵脱逃,被迫撤退酒馆。日军遂占威海卫城。同日夜,丁汝昌令敢死队登北岸破毁炮台,以免资敌。2日凌晨,日军占北岸炮台。坐困威海港的北洋舰队遂陷于日军海陆包围之中。从4日起,南岸炮台日军和联合舰队连日轰击北洋舰队各舰及日岛、刘公岛炮台;并在夜间以鱼雷艇小队连续突入港内实施袭击,装甲舰"定远",巡洋舰"来远"、"靖远",练习舰"威远",布雷船"宝筏"等,先后被击沉、击毁。7日,北洋海军鱼雷艇11艘擅自从北口突围逃跑,遭日舰追击,或搁浅,或被掳。洋员瑞乃尔等劝逼丁汝昌投降,丁严正拒绝,仍坚持战至船没人尽。9~11日,右翼总兵刘步蟾、提督丁汝昌、护理左翼总兵杨用霖等先后自杀殉职。陆将戴宗骞、张文宣亦自尽。洋员马格禄等怂恿威海营务处候选道牛昶昞于12日假丁汝昌名义向日联合舰队投降。17日,日军占领刘公岛,威海卫海军基地完全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此役,日军从侧后登陆,成功地对威海卫实施水陆夹击。清军由于兵力单薄,陆海军缺乏协同,北洋舰队困守港内,终遭全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23: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16年——英、法军队在一次大战中占领德国殖民地喀麦隆

喀麦隆简史:

  自公元5世纪起,境内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国家。1472年葡萄牙人入侵,16世纪起荷、英、法、德等殖民者相继入侵。1884年德国迫使喀西部沿海地区的杜阿拉国王签订“保护条约”。使该地区成为德国的“保护国”,并于1902年吞并了喀全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军队分别占领了喀麦隆。1919年,喀麦隆分成两个地区,东部地区由法国占领,西部由英国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别交由英、法“委任统治”。1946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东、西喀由英、法“托管”。1960年1月1日,东喀麦隆(法国托管区)宣布独立,定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阿希乔出任总统。1961年2月,喀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4年又改为喀麦隆共和国。1982年11月阿希乔辞职。保罗·比亚继任总统。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1995年11月1日加入英联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23: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43年2月17日,新加坡,面对被俘的印度士兵,日军藤原岩市少佐(左一)在发表演讲,号召这些印度士兵加入印度国民军,旁边为英语翻译和印度语翻译。
1942年初,日军攻陷新加坡,有4万名印度士兵成为了战俘。一些志愿者被组织进入印度国民军,这只部队并没有任何的战斗任务,直到钱德拉DangerCode;鲍斯来到新加坡。1944年, 在鲍斯的指挥下, 共有3个师计有9万人的印度国民军协同缅甸前线的日军攻入印度,在英帕尔遭英军击溃,日军被迫撤退,印度国民军损失惨重,鲍斯的自由印度之梦就此破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2 16:15 , Processed in 0.40970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