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35|回复: 9

随感  看缅甸的悲惨遭遇!对比之下庆幸此生在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9 0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缅甸的悲惨遭遇!对比之下庆幸此生在中国!

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并不了解,在汶川大地震之前,我们的邻邦缅甸也遭遇了特大的自然灾害——强热带风暴袭击,官方公布的数字已有7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下面大部分图片都来自外国记者的镜头,从画面上看中国所遭遇的灾害要比缅甸严重的多,整座整座的城镇被夷平,而且余震的灾害还在持续发生中。

但是在随后进行的工作中,中国政府对这场灾难的处理要比缅甸军政权好很多。缅甸军队对灾难袖手旁观,中国则立即派遣了5万人的军队、救援人员和嗅探犬参加救灾。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赶到了灾区慰问灾民、指挥救灾,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援助灾区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灾难后的中国举国上下空前团结。


家园被毁,亲人离去的悲痛……也许只有当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面对灾难的勇气,重建家园的希望……也许只有对比过后才能感受的更加真切,庆幸我们此生在中国!

缅甸的灾难和几乎无助的灾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01: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看看我们伟大的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0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灾难是巨大的。
中国的救援是及时的,我们成功阻止了灾难的蔓延。我们没有丧失面对灾难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希望


3.jpg (113.77 KB)
08-5-29 17:25


5.jpg (129.66 KB)
08-5-29 17:25


6.jpg (127.13 KB)
08-5-29 17:25


6.jpg (127.13 KB)
08-5-29 17:25

7.jpg (140.69 KB)
08-5-29 17:25

8.jpg (165.85 KB)
08-5-29 17:25

9.jpg (191.4 KB)
08-5-29 17:25

10.jpg (182.56 KB)
08-5-29 17:25

11.jpg (174.35 KB)
08-5-29 17:2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12: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看不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13: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主义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中国的老百姓也很可爱。在其它国家当灾难发生时,常常看见弱肉强食的场面,在中国几乎没有,大家会分享得到的东东。在美国军人去、警察去救灾都是带枪的,中国的军人没有,因为他们知道老百姓的善良,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治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13: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缅甸有啥好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18: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缅甸,何止好千万倍。

  不知道缅甸是什么体制,希望方家教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2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一所希望小学需要600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绝不能让害群之马贻误救灾、坑害民生。——题记

志愿者赢得军人的尊敬
——弟弟在灾区的情况
  时寒冰

  今天评论版改版,忙到凌晨一点半才算彻底结束。然后,坐在桌前,我对自己说:“当愤怒的火焰熊熊燃烧时,你要等平静下来再说话和写东西。不要让愤怒淹没了理性。”是的,我无法掩饰自己的愤怒与忧伤。
  弟弟与其他弟兄,与一个镇联系救援的事情,镇干部竟然说:“不要给我们物资,不好平均分配,要直接给钱。”弟弟他们只好走了,到另外一个镇。弟弟说,他们每天询问当地村民需要什么,然后,第二天就买好运送过去。当地村民缺少水桶、锅、碗、洗衣粉、香皂、手电筒……弟弟他们第二天买好就发给了村民,当地村民非常感激。
  当地参加救援的军人也被弟弟他们和很多志愿者感动,非常支持他们,说当地官员太腐败,全靠你们和志愿者了。弟弟把帐篷运送过去的时候,就是军人帮助搭建的。昨天,温州的弟兄又运过去200顶帐篷。
  当地政府效率极其低下,苦了军人,自始至终,军人们都奋战在第一线。现在,他们的生活已经有所改善。这些80后的军人,令人刮目相看。
  孩子们的第一节课竟然没有上成。绵竹三个受灾最重的镇,干部(一个姓tang的镇副书记和一位姓yu的所长)通知,所有的志愿者及救助队,不能在当地安营,必须撤离。集中幸存的孩子教课更不允许,授课只能由地方负责,其他外来人员都不允许。那些孩子只能继续无望地等待。弟弟很难过。
  去灾区的志愿者非常多,他们在灾民的四周安营,非常艰苦,全力以赴地帮助灾民。但是,这三个受灾最重的镇,志愿者将被赶走。联想到之前志愿者被打的情况,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处境。以恶对待公心之人,一定会遭到上天最严厉的惩罚。我深信。
  目前,当地政府向灾民发放大米、衣服和豆奶,但没有蔬菜,弟弟他们又组织购买蔬菜,分发给灾民。当地村民现在很需要收音机(没有电视,也无法看电视),希望了解一些外面的信息,弟弟他们开始买了几百台送去,还远远不够。弟弟说,天亮后将赶回成都,然后回广东联系,购买一万台收音机运去。弟弟说,虽然阻力重重,救援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当地灾民太苦太苦了!他们的救援是无损耗救援,弟兄姊妹的所有捐助都用到了救援中。
  还有很多伤感的事情。
  什邡市洛水镇洛城小学,300多个孩子,200多个遇难,当地只上报50多人。洛城中学一百八、九十个孩子遇难。但是,这种情况外界还不知道,因为没有被报道。曾有媒体去采访,当地政府把记者的照相机存储卡没收、胶卷撕毁。家长们非常愤怒,有的家长痛哭不止,都快疯了,孩子没有了,连希望也没有了。这次地震孩子遇难最多,毁了无数个家庭!家长们请求调查校舍倒塌的原因。
  洛城小学的教学楼,同样没有钢筋,而当地镇政府的楼,钢筋非常粗,一些志愿者含泪拍摄了照片。镇政府的楼虽然遭到毁坏但没有倒塌,是当地官员自己给爆破了,爆破后,很粗的钢筋就露出来,跟学校没有钢筋的情景形成对比。无辜的孩子啊!真的很难过,也很愤怒。
  弟弟还看望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救出了50多个人。地震发生时,他在卧云村水泥厂,厂领导让他坚持,劝他别离开,要把人救出来,然后,领导们全跑了,老人真的没有走,救出了50多个人。
  这是我做的一点记录。
  愿所有好心人平安!
     于2008年5月29日凌晨

  附录(一位新闻界朋友刚刚写好发来的):  
建一所希望小学需要600万!
  灾区地震后有些房子也升值!

  我从事新闻工作,因为体制的原因,不能到灾区去采访震灾,好在我的周围有一帮肝胆相照的朋友,他们慈善而有爱心,并且好多还是成功人士。前几天,我们商量说我们要给灾区建一所希望小学,让灾区的孩子们好好读书,让知识改变命运。因为大家把钱交给某些单位让他们去赈灾不放心,有个朋友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个小朋友要给贫困地区的同龄人捐款,问妈妈要100元,妈妈给了他110元。并给他说,孩子啊,这钱100元是给灾区的小朋友的,还有十元是给贪官叔叔的,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有人收到钱后,用十元钱去救灾,100元给自己办福利了。
  这些朋友们都是说干就干的,我们算了一算,在农村建一所学校也就是二、三十万的样子,这个钱让这帮朋友们凑起来可以说是很简单的。接下来,我和朋友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去灾区建学校的事,去灾区建学校有好多手续的,这是国情。但是我们得到的反聩信息却是现在想来建学校的人多了,建一所学校需要600万元左右。我们大吃一惊,地震以前建的倒塌的学校也就是四、五十万,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儿却涨了呢。难道震区的地皮也升值了么!
  这也太反常了吧。
  无独有偶,李承鹏先生在自己的博克中也写道:据和我们共建“安心学校”的置信经理说,他们在和一些灾区部门联系时碰到了软钉子,不仅当地倨傲地要求企业自行报上修建计划和手续(要知道这些计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繁琐得可怕,单靠企业根本搞不定),而且因为现在排队重建学校的企业很多,所以价格也一路高涨,献爱心搞得像钻石拍卖会一样了。我还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准备花两百万给老家捐一所希望小学,也就是房子不倒人人可读的那种,可当地部门一张嘴就报出价格, 660万,1000万,乖乖,听上去都像余震,从成本而言在农村县镇建一所希望小学怎么可能这么高价格,那些倒掉的房子在修建时最多花了五十万,重建却得花660万、1000万。
  地震让我们的同胞受尽了苦难,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灾后建学校的价格也会“一路飙升”,是不是要感谢地震让倒掉的房子也增值了,套用股市的话,灾区房地产市场出出现牛市了。朋友们听到这个价格后,说这个学校太高了,比我们这儿的消费水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a21a0100a0tw.html
转自时寒冰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6: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比缅甸好多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9: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是我们的友好邻邦,除了军队,老百姓没有什么可以指望的,缅甸军人也是救灾的主力军——水灾是瞬间发生的,谁也没有料到会这么严重,灾后缅甸军人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缅甸在西方人眼里属于另类,西方某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缅甸,无时无刻不想着颠覆它。基于舆论宣传的需要,西方记者几乎全是负面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20:51 , Processed in 0.60271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