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973|回复: 36

[【问道台】] 中国教育是“育人”还是“毁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1 08: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我总感觉中国是以毁人的方式在“育人”,类似于自废武功,反正中国人多,不管怎么教,制度有多落后,老师有多差,总还有一些人能学好。比例虽小,绝对数量就能够维持一个处于低层次生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使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还可以促进消费,发展经济,增加gdp,所以是否有免费教育已经是无所谓的事情,也不需要什么天才,有一部分人能掌握一些使用性技术就行,用就业压力的方式就可以造就一批实用性人才。
所以,学校的存在根本不是什么培养人才,就是个放牛的地方,让学生没到就业年龄有个去处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9: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现在能干事的人,掌握的技能恐怕都是自学或者经验吧,老师的作用无限趋进于零。奉劝广大教师,教学什么的,能敷衍则敷衍,玩玩就好,有工夫多研究一点考高分秘诀,切莫认为自己有什么伟大的重任在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0: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midnight13于2008-05-31 08:48发表的 中国教育是“育人”还是“毁人” :
近来,我总感觉中国是以毁人的方式在“育人”,类似于自废武功,反正中国人多,不管怎么教,制度有多落后,老师有多差,总还有一些人能学好。比例虽小,绝对数量就能够维持一个处于低层次生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使用了。
引用第1楼midnight13于2008-05-31 09:11发表的 :
同时还可以促进消费,发展经济,增加gdp,所以是否有免费教育已经是无所谓的事情,也不需要什么天才,有一部分人能掌握一些使用性技术就行,用就业压力的方式就可以造就一批实用性人才。
所以,学校的存在根本不是什么培养人才,就是个放牛的地方,让学生没到就业年龄有个去处罢了。
引用第2楼midnight13于2008-05-31 09:14发表的 :
基本上现在能干事的人,掌握的技能恐怕都是自学或者经验吧,老师的作用无限趋进于零。奉劝广大教师,教学什么的,能敷衍则敷衍,玩玩就好,有工夫多研究一点考高分秘诀,切莫认为自己有什么伟大的重任在身

楼主的多楼帖子也有点太不负责任了吧!

老师不可能教给你一切,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成就都有个人努力(自学、领悟)的因素,要不为什么同班同学或同导师带的学生能力不同?

学校教育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是提高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请问楼主,到目前为止,您所拥有的知识(包括汉字、数学的基本运算)有多少是自学的?

教师是个职业,绝大多数教师兢兢业业,无愧于自己的薪水和良心。不知楼主有什么资格“奉劝”广大教师!

既然您对中国的教育如此反感,在您看来中国的教育如此失败,中国的教师如此无能,您是要让您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外国教育,还是要让孩子在家自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3: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多数教师还是好的。

中国的教育失败,多一半缘于制度。素质教育在现在的这个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毕竟高考制度还是几十年前的制度,如果这个制度不变,别的改革就无从谈起。

不要给老师太多的要求。首先这是一个职业。不过就是肩上的担子比较重。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多数老师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的。

作为家长,你想一想自己的孩子到底要学什么,到什么程度,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的。孩子没有成才,家长有很大的责任,你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自己不管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5: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brianleeeee于2008-05-31 10:00发表的 :


楼主的多楼帖子也有点太不负责任了吧!

老师不可能教给你一切,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成就都有个人努力(自学、领悟)的因素,要不为什么同班同学或同导师带的学生能力不同?
.......

我从来不认为现在教育的失败是老师的责任,我相信有着一只险恶invisible hand操控了一切。
你可以考察一下,就是在公认最差教师的班级,也同样有少数学的不错的学生,这是客观的规律,总是存在极少数聪明人,能够全凭自我的努力和聪明掌握教材,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是废了。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名成家,在我心目中,起码掌握基本的常识,基本的人文与人道素质,基本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算教育成功。至于文字和基本运算,还有必要拿扫盲阶段来说事吗?扫盲成功=教育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5: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brianleeeee于2008-05-31 10:00发表的 :


楼主的多楼帖子也有点太不负责任了吧!

老师不可能教给你一切,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成就都有个人努力(自学、领悟)的因素,要不为什么同班同学或同导师带的学生能力不同?
.......

奉劝只是无可奈何,你再努力能改变教育这愚民三十六计中的一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5: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shijian_asd于2008-05-31 13:56发表的 :
其实多数教师还是好的。

中国的教育失败,多一半缘于制度。素质教育在现在的这个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毕竟高考制度还是几十年前的制度,如果这个制度不变,别的改革就无从谈起。

不要给老师太多的要求。首先这是一个职业。不过就是肩上的担子比较重。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多数老师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的。
.......

是的,但是为什么高考制度不能改革呢?改革后会损害谁?不改革对谁有利?老兄可以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5: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话能不能稍微痛快点?

此外,能看到“编辑”按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5: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醉乡常客于2008-05-31 15:42发表的 :
你说话能不能稍微痛快点?

此外,能看到“编辑”按钮吗?

哈哈哈哈,没有注意,抱歉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6: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midnight13于2008-05-31 15:12发表的 :


是的,但是为什么高考制度不能改革呢?改革后会损害谁?不改革对谁有利?老兄可以想想


搂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太大,!“两会”代表提过多次都没有什么结果,我想了也白想!

中国的实际国情在这里放着,中国的高校不可能像国外那样完全由学校自主招生,如果那样做了,恐怕穷人(普通公民)的孩子再也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了!就目前的国情来说,目前的高考制度还算是最公平的制度!至少还给农家孩子一个和富家子弟平等竞争的机会!

当然存在着严重不公:因招生计划分配不同,按户籍报考,各地分数线不同外。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不分户籍,全国统一分数线,可能西部教育落后地区每人人能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这也不公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更在于招生名额分配的不均……即使重点高校按各省人口比例分配招生名额,也同样存在各地录取分数线的差别,只不过这严重差别要比名额分被差别更能让人接受一点儿……如果要改变招生名额分配,首先影响到的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些地方又是高干和人才集中的地方,要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压力之巨可想而知!现在让你当教育部长,你也不敢怎么样,这样的改革不是你一个教育部长说了就算的! 所以,我觉得您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可笑!

在国外,技术工人的工资可能是白领的两倍,甚至更多,为什么中国学生不愿上职业院校?这都是教育制度的失误吗?有没有家长的功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6: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中高考,四六级,评职称,李约瑟难题,股市房市黑嘴,企改医改教改n多改,暂住证等等等等”,在我看来越来越像一棵大树的无数枝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6: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离题了,老兄移民吧!您到了国外,对中国这些惹您烦的事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祝您在他乡生活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6: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brianleeeee于2008-05-31 16:11发表的 :


搂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太大,!“两会”代表提过多次都没有什么结果,我想了也白想!

中国的实际国情在这里放着,中国的高校不可能像国外那样完全由学校自主招生,如果那样做了,恐怕穷人(普通公民)的孩子再也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了!就目前的国情来说,目前的高考制度还算是最公平的制度!至少还给农家孩子一个和富家子弟平等竞争的机会!
.......

我不是说高考的形式,而是说它的内容存在太大的问题,压制思想,封闭个性,一个标准答案决定一切,而且这根本不是素质教育的问题,根本就是自废人才。当然,一个高考还达不到这个目的,后续步骤也不少,反正不弄到你思想贫乏,精神贫瘠,无知浮躁不罢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5-31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法偏激,可也不无道理。

其实作为一个一线中小学老师,我有时也有点疑惑:

我们对学生的影响多一点还是社会对学生影响大些?老师的责任究竟有多大?为什么那么多人乐意背上这重责任?教育如此情状,根子其实是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其实,哪个国家的体制又是完美的?可人家教育出来的学生个个是生龙活虎的啊。看看我们的学生都在分数下活力萎缩,真是痛心!看着老师们大多激情消逝,也只是应付应付工作,也感到难过。

可谁能改变这一切呢?谁又愿意改变这些呢?要说社会上的呼声也有,有时还很大,可到后来一看,还是什么都没变。整个社会一说教育不振,就说老师该如何如何,可老师的压力有多大大家知道吗?并不是任何担子老师都可以担起来的,而且,考试机器也会给老师一丝半点机会,好多同行都在最后由斗士变成考试研究人士。

不光是毁了学生的创造性,也会毁掉好多老师的热情。

前一阵子看到震灾来临,举国同悲,相信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心急如焚,可打开电视,反复播放的是:电力部门要求……水利部门X长要求……交通运输部门要求……民政部门要求……,看得人心烦,换一频道,又看到记者追着刚救出灾区人员跑,反复提问,又反复地播放当地政府相关人士的表态……心里更烦……

我想,大家不如直接点,在灾区,行动起来,不是更好吗?为何还是拿不出行动呢?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9: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peacewyj@126于2008-05-31 18:32发表的 :
楼主看法偏激,可也不无道理。

其实作为一个一线中小学老师,我有时也有点疑惑:

我们对学生的影响多一点还是社会对学生影响大些?老师的责任究竟有多大?为什么那么多人乐意背上这重责任?教育如此情状,根子其实是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其实,哪个国家的体制又是完美的?可人家教育出来的学生个个是生龙活虎的啊。看看我们的学生都在分数下活力萎缩,真是痛心!看着老师们大多激情消逝,也只是应付应付工作,也感到难过。
.......

中国的问题,都不能深了说啊,现在学生的情况,教育主管能不知道?既然知道,还不改成,那必定是故意的,既然是故意的,又是为什么?
我是学英语的,英语是我见过的最需要学习技巧的一门学科,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相差数十倍。但是为什么小学中学没有一本教学生如何去学英语的教材?难道教育部门没有看到城乡英语差距吗?
为什么一本中小学英语教材如此错误百出?
其实有时候我想,是不是某些人不想让大部分中国人学好英语呢?只有少数人通过摸索,或者机遇,才能学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midnight13于2008-05-31 19:20发表的 :

……我是学英语的,英语是我见过的最需要学习技巧的一门学科,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相差数十倍。但是为什么小学中学没有一本教学生如何去学英语的教材?…….......


见到学英语的同行了!建议你先去了解一下国家有关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政策法规,诸如教材编写怎么立项、送审,哪些书必须列为教材,哪些书不能作为教材等……

照你的理解,是不是语课要加一本《怎样学好语文》、数学课加一本《如何学好数学》、书法课加上《怎样写好毛笔字》等等作为教材?

难道您不觉得您提的这个问题优点幼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9: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brianleeeee于2008-05-31 19:41发表的 :


见到学英语的同行了!建议你先去了解一下国家有关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政策法规,诸如教材编写怎么立项、送审,哪些书必须列为教材,哪些书不能作为教材等……

照你的理解,是不是语课要加一本《怎样学好语文》、数学课加一本《如何学好数学》、书法课加上《怎样写好毛笔字》等等作为教材?
.......

很正确,我认为确实有必要编写这样的教材,有什么幼稚的?如果有这样的教材,而且这些教材能够附上专家们精妙的学习经验,就能够最大限度缩小教师之间的水平差距和城乡差距,对学生公平了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9: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近年来该校的扩招毕竟是一件好事,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要不然,就会有很多爱发牢骚的80后大学生根本成不了大学生。没有人说一个人上了大学就一定应该有好工作,大学生就业不好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太高,高估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19: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midnight13于2008-05-31 19:44发表的 :


很正确,我认为确实有必要编写这样的教材,有什么幼稚的?如果有这样的教材,而且这些教材能够附上专家们精妙的学习经验,就能够最大限度缩小教师之间的水平差距和城乡差距,对学生公平了许多


关于学习方法/策略的书书店有的是,但只能是“教辅”,永远不可能成为“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0 00:10 , Processed in 0.49288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