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itianma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6月24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4 2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23年6月24日,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出生。

  

  姓 名:马克·吕布
  外文名:Marc Riboud
  国 籍:法国
  出生地:里昂
  出生日期:1923年6月24日
  职 业:摄影师
  毕业院校:EcsleCentrale学院
  代表作品:《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

  评论:他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他与中国十分有缘,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4 23: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06月24日驻伊美军车队在费卢杰遭袭


新华网快讯:驻伊拉克美军发言人24日说,伊拉克城市费卢杰当天发生一起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两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死亡,13人受伤,并有4名美军士兵失踪
评论:美军在伊拉克的泥潭始终没有真正拔出脚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0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

在616年前的今天,1398年6月24日 (农历闰五月初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1月19日-1398年6月24日)(另一说是10月21日出生),中国明朝皇帝(1368—1398年在位)

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焉——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从乞丐、和尚到皇帝的故事,如此大的人生落差,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若干从奴隶到帝王者能与之相比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历史上的今天.com)



朱元璋出身于濠州的一个贫困的自耕农家庭,幼名重八,字国瑞。16岁那年,家乡受到一次罕见的旱灾、蝗灾、瘟疫的多重夹击,他父亲、母亲、长兄都因此丧生,朱元璋被迫到附近的皇觉寺出家为僧,并需要到四方云游以化缘度日,四年后才重新回到皇觉寺。

1351年,以开河工为发起力量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红巾军。这是元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双重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总释放。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因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成为郭子兴部的骨干,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朱元璋的旗下逐渐聚集了一批人才,如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成为他未来打天下的基础。1355年,郭子兴死,朱元璋成为右副元帅,随着另两位实权人物的战死,朱元璋完全接管了郭子兴部。1356年攻下集庆(即今南京),并以此为根据地。朱元璋在力量还不强大的时代,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并采用军屯制促进生产,迅速提高了实力。

当时的形势是,刘福通部红巾军在北方同元朝军队作战,元朝内部也四分五裂,内斗不已,而在南方,则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红巾军出身的力量在争斗。朱元璋先在鄱阳湖大战中击溃了陈友谅部主力,在惨烈的水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然后回头对付东面的张士诚部,经过两年的进攻终于歼灭之,接着又吞并了东南地区的方国珍部,已然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时已是1367年,元朝也消灭了刘福通部,双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1368年,朱元璋采取了“先取山东,次河南、河北,扼守潼关,直取大都”的稳妥策略,派徐达、常遇春这对黄金搭档北伐,七月攻克大都,元顺帝北遁,北方在200多年之后重归汉族政权的统治。
在此过程中,朱元璋一直奉韩林儿的龙凤政权为主,直到1366年,觉得自己称帝时机已成熟,便派人将韩林儿暗杀,1367年称吴王,1368年正月正式称帝,国号大明。

明朝建立之后,继续消灭国内残存的割据力量,在南方,先后拿下了四川和云南这些地方割据的温床,在北方,派大军追击已遁入大漠中的蒙古人,这些军事行动有成有败,但经过开国之后近二十年的时间,基本上统一了除北方游牧民族占据的地盘之外的整个中国。

将朱元璋列入本排行榜之中的主要原因并非他在称帝之前的传奇经历,而是他称帝后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将中国封建社会带入了新的阶段,一个更加具有内部稳定性,也更加专制、保守的阶段。

休养生息是一个受到重创的国家必须经历的,朱元璋作为一个贫民出身的帝王,这方面的体会更深一层。针对元末大乱之后大片土地抛荒的现状,他承认战乱期间开垦的无主土地由耕者所有。新开垦的土地,有些地方可以免除赋税三年。朱元璋时代,减免田租的命令不绝于史。还大规模地兴修水利,至1394年,全国新开的塘堰达4万余处。全国范围内整顿户籍,清丈土地,编造黄册,实行里甲制度,明初做得很成功,因此增加了税收收入,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在册户籍数长期不能超过朱元璋时代。朱元璋还实行迁移人口的措施,先是将人口密集地区的无地贫民迁移到有大量抛荒无主土地的地方,后来还将东南富户迁移到南京和临濠,既充实了首都,便于控制,又拔除了他们在原来地方剥削劳动者的基础。同时将在战争中沦为奴婢者释放为自由民,将各级官员拥有的奴婢数缩减到很小的数目,使元朝以来盛行的储奴制度大为衰落,又增加了社会小生产者的数目。

以上这些措施每个朝代开国之后或多或少都曾实行过,但朱元璋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位。而他更具有开创性的改革是在政治军事体制方面。

朱元璋在政治军事体制改革方面的措施可以归纳为“分权制约,加强控制”。他在宰相胡惟庸谋反事件之后,废除了丞相,同时废除了中书省,使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使丞相的职务实际上由皇帝来兼任。他又先后设立了都察院和锦衣卫,前者专门负责监察检举,后者完全是皇帝的爪牙,为皇帝进行侦察、逮捕和审问活动,这是明朝发达的特务政治的开端。

在军事方面,他将大都督府的职权分为前、后、左、中、右五都督府,还使他们和兵部互相牵制,同样对皇帝负责。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将其职权分归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布政使司,分管行政、军事和司法。三者互不统辖,均直接对中央负责。同时还分封藩王到各地,藩王均为朱元璋的子侄,每人可拥有一支几千人到一万多人的卫队,朱元璋设藩王的目的是使其拱卫中央,并使中央一旦被“奸人”所控制,藩王可以起“清君侧”的作用,但在他死后不久,很快就因藩王尾大不掉的问题而引起内战。朱元璋在边疆地区建立卫所制度,卫所之人,皆为军籍,世代相袭,拨给他们一定的田亩,实行军屯制。
在对待功臣方面朱元璋握紧一个“严”字。建国初期,朱元璋主要是惩戒部分不法功臣,以此形成威慑作用,但到了他执政后期,特别是1390年之后,“惩戒”便变成畜意的杀戮,在两大谋反案件(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被牵连而死的人都数以万计,加上其他的诛杀,开国功臣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只剩下个别。

在文化方面,朱元璋也起了很大的影响,但更多地受到后世的诟病。其一是确立八股取士的制度,使科举制度进入了作茧自缚的阶段;另一个是文字狱,在朱元璋时代,因文字犯禁而被杀的人不绝于史。这些制度被清朝所沿袭,被认为是使中国出现“万马齐喑”可悲局面的根源。

朱元璋在立法、司法方面也很有作为。他令李善长等人制定《大明律》和《大诰》,对官员的刑法以“严”为主。他在位期间,发生过两次株连极广的大案:空印案和郭桓案,特别是后者,株连的人达数万。朱元璋在反官员的贪酷方面动作很大,凡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员,一律斩首,还将其皮剥下,挂在衙门旁边太庙的稻草人上以警告继任的官员。反贪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为历代所罕见。

朱元璋还将他的一生的经验和执政体会编辑写成《皇明祖训》,以求将他的后继者们都教育成为明主,此书不愧为一有价值的政治劝诫书,但从后来明朝的皇帝大多荒唐昏庸来看,它的价值不是它的初衷。
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各方各面的制度,或在前代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或由自己创立,大部分被明清两代所沿袭继承,奠定了五百多年政治制度的框架,他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帝王。

对于朱元璋功罪的评价,后人多关注于他妄杀无辜这一点。他每兴一次大狱,所杀之人数以万计,的确十分残暴,不过他所杀之人均为官僚富商,不涉及穷苦百姓,而他颇能关注民生,在兴建工程和发动战争上都十分注意节制,体现了他出身贫农,能知民间疾苦的优势。

但朱元璋加强了中央集权,尤其是大大加强了皇帝本人的权威,当他的后继者们疏缓朝政之时,这些过剩的皇权便落到了皇帝的近侍—宦官身上,为后来明代政治的痼疾—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而他设立锦衣卫、兴文字狱等,是对人权无情的摧残,使中国文化逐渐“沉淀成一个酱缸”。朱元璋是勤奋的,但他又是极度自私的,以建立一个有利于他及他的子孙后代长期稳固统治的制度为目的。明代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的开始,朱元璋对此负有责任。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帝王,朱元璋在本排行榜中居第35位。
点评:作为一位穷苦人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早年在心中埋下的仇富、仇官的种子在他能操纵别人生杀大权时便充分显露出来,这使他的政治显示出了对官吏苛切、对平民相对宽松的特点。尽管他必须为加强专制统治和对文人文化的控制而承担恶名,但他在改善民生方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08: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899年6月24日 (己亥年五月十七)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川端康成诞生

在115年前的今天,1899年6月24日 (农历五月十七),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川端康成诞生。

1968年秋,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川端康成是日本人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新感觉派、唯美主义的作家,他一生中写了一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及大量随笔和文艺评论。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日本民族气质,贯串着日本古典文学的幽玄、纤细、感伤的情调和东方佛教的虚无色彩。他以丰富的感情、敏锐的感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1926年,川端发表了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小说描写一个二十岁的大学预科生独自去伊豆旅行,途中与一个卖唱的贫苦舞女邂逅。在数天的共同旅行中,他爱上了这个舞女,陷入悲剧性的恋爱中。舞女美丽文雅,身世悲惨,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最后,在公共浴场上,当他知道舞女只是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少女时,便豁然开朗,在纯洁无邪的心境中感到了纯真的爱和甘甜的美。小说情节平淡无奇,但细腻地描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伊豆的美好风光。文中自然美、风俗美和人物美交相辉映,情因景现,情景交融。这构成了川端作品的基调。

其实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川端在一高读书时,曾独自去伊豆旅行,结识了一个巡回演出的舞女。二十三岁时,他爱上了一位十六岁的少女,在他们行将结婚的前一个月,少女突然来信,解除了婚约。这使川端受到了终生难忘的打击。川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提炼之后写成此篇。

1933年,川端与林房雄等人创办了《文学界》,推荐和输送了一批文艺新人登上文坛。他在该杂志上陆续发表了《禽兽》、《花的圆舞曲》、《雪国》等小说。其中《雪国》最负盛名,这是他自一九三七年始,用了十二年时间写成的。小说围绕男主角岛村的三次北方雪国之行展开。岛村是个有家产的中年男子,他坐食祖业,无所事事,偶尔凭借西方印刷品来写有关西方舞蹈的评论。他初到雪国,结识了三弦师傅的女弟子--十九岁的驹子。驹子单纯而天真,对生活倾注了满腔诚挚,岛村为驹子的纯洁美丽所打动。不久,岛村重游雪国,在火车上遇见了美丽的姑娘叶子。叶子一心扑在生命垂危的三弦师傅之子行男身上,沉浸在梦幻般的爱情世界里。叶子“近乎悲哀的美”使岛村为之倾倒。行男死后,岛村三到雪国,他既爱驹子,又迷恋叶子,同时认为驹子对爱情与生活的认真态度是徒劳的。因此当驹子完全倾心于他时,他又茫然了。在岛村准备离开驹子,与叶子同道回东京时,叶子突然投身于一场大火中而安详地死去。《雪国》展示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徒劳观”。无论是岛村、驹子、还是叶子,他们对人生所作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是一种美的徒劳。爱得深而不可得,不可得而又不怨,在这种自我安慰中追求永恒的美。感伤中带着抒情,这是川端作品的独特之处。

1962年,川端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古都》问世了。故事以一对孪生姐妹千重子和苗子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穿插着青年织工秀男与她们之间的曲折爱情,着重描写了姐妹二人的骨肉之情。姐妹俩出生后为贫富不同的两户人家收养长大。秀男织了一条美丽的腰带,准备送给意中人千重子。因为姐妹俩相貌相似,秀男误将腰带送给了苗子。待到真相大白,秀男自觉与千重子身份悬殊。便转念于苗子。姐妹俩久别重逢,但因彼此生活方式不同,终于不得团圆。《古都》通过对孪生姐妹遭遇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宿命观。企图说明人生是不可思议的,人的命运本来就是孤独、寂寞的。《古都》借助京都的自然景物,烘托、渲染了姐妹骨肉之情,使京都的山川草木、四时节日和风土人情都染上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风貌。

1961年,川端完成了其后期虚无、颓废文学的代表作《睡美人》。作品描写了一个下等妓院用安眠药使一些美貌的少女昏睡,然后让老朽的老人玩弄。老人在意识到自己的衰老和少女的青春时,在一种梦幻般的境界中想到生命的所在,感到精神上的安慰。晚年的川端思想上表现出虚无意识,创作上追求静止、瞬间的美,描写感伤、颓废情绪和受压抑的官能享受。
纵观川端五十年的创作实践,他的小说都是以爱情为主题,描写爱情的失意和对未能实现的爱情的迷恋与哀伤。日本评论家中村光夫说:川端在三个不同时期描写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前期代表作《伊豆的舞女》表现了少年纯洁爱情的觉醒;中期的《雪国》刻划了男女情欲,并映衬着对纯真女性的憧憬;后期的《山音》、《睡美人》等,则描写了老人的变态恋爱心理。对作者来说,恋爱是一个永远得不到圆满结局的痛苦经历,只有死亡才能解脱。

1968年,他因《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授奖仪式上,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在谈到川端康成的艺术成就时指出:川端康成以其典型的叙事文学,非凡地、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实质。”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芬兰等各国文字,我国也有他的译本。

1972年,川端康成逝世,终年73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08: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812年6月24日 (壬申年五月十六)拿破仑进攻俄国 惨遭败绩

在202年前的今天,1812年6月24日 (农历五月十六),拿破仑进攻俄国 惨遭败绩。

拿破仑进攻俄国 惨遭败绩

拿破仑带领大军进攻

1812年6月24日夜间,不可一世的法皇拿破仑,突然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法军迅速向俄国腹地进军,很快占领了维尔诺、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是个庸碌无能而又刚愎自信的人,缺乏指挥才能,俄军节节败退,举国上下一致要求尽快任命具有全权的统帅。8月,亚历山大迫不得已再次起用库图佐夫为总司令。
库图佐夫一面抓紧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一面作战略撤退,实行坚壁清野,消耗和迟滞法军,争取时间,寻机歼敌。拿破仑急于和俄军主力决战,一举击败俄国,气势汹汹,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很多地方,但是占领地方愈多,用于进攻的兵力就愈少。当法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以后,法军已失去了数量上的优势。于是,库图佐夫决定以波罗西诺作为会战之地。9月7日晨会战开始,双方都投入十多万人,几百门炮,激战十多个小时,双方都损失四、五万人,拿破仑大伤元气,库图佐夫也没有新的预备队了,俄军撤出战场。

波罗西诺会战之后,库图佐夫决定进一步作战略退却,他说服大家放弃莫斯科,留一座空城给拿破仑,退到纳拉河附近。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等着俄皇提出签订和约,谁知俄皇对拿破仑的讲和倡议竟不予理睬。拿破仑一来担心法国国内会出事情,二来担心库图佐夫有什么阴谋,觉得呆在这里不行,于是决定从莫斯科撤走。

当拿破仑占领莫斯科时,库图佐夫已完成了反击拿破仑的战略部署。当拿破仑从莫斯科向南撤退时,库图佐夫已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部署就绪,单等法军到来。10月下旬,拿破仑军队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同俄军遭遇,双方展开一场恶战,马洛雅罗斯拉维茨易手八次,10月24日,俄军终于把法军彻底击败。

拿破仑进攻俄国 惨遭败绩

莫斯科接二连三地下起大雪所困,拿破仑不得不忍痛决定撤出莫斯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09: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1876年6月24日 (丙子年闰五月初三) 美国政治家司徒雷登出生

在138年前的今天,1876年6月24日 (农历闰五月初三),美国政治家司徒雷登出生。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6.24-1962.9.19),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1876年6月24日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6年,司徒雷登的独生子杰克也在杭州出生。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

由于毛泽东写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Farewell Leighton Stuart》)的文章而使他在中国非常有名,但是在他的祖国美国却是默默无闻。
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美南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管杭州基督教天水堂,司徒雷登即出生在天水堂教士住宅(今杭州下城区耶稣堂弄),会讲一口纯正的杭州话。11岁时到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学,在那里曾被人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在大学期间受“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的影响而转到神学院,立志于传教。1904年他结婚后携妻子回到杭州,成了第二代美南长老会传教士。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始从事传教,并钻研汉语。
1908年开始任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0年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辛亥革命时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约记者。

民国8年(1919年)1月,他被聘请为燕京大学校长,此后,他作为燕大的长期领导人为该校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司徒雷登四处募捐,为燕京大学在北京西郊建造了一所宫殿式的美轮美奂的新校园,不惜出重金延请中外著名学者如吴雷川、许地山、邓之诚、郭绍虞、顾颉刚、赵紫宸、容庚、钱穆、吴文藻等人来燕大任教,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学术地位,1927年,燕大与哈佛大学合作组成了著名的哈佛燕京学社,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到1930年代,燕大已发展成为中国学术水平最高的教会大学。

司徒雷登提倡学术自由,要求燕大的学生既中国化,又国际化,司徒雷登还注意与学生、员工互动交流,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对待教职员工热情温暖,给许多学生和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司徒雷登同情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的师生上街游行,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21年他受聘为中国教会教育调查团成员。193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听取他对中国时局的意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日军关在集中营,直到日本投降后获释。1945年,获释后的司徒雷登继任燕大校长(后为校务长),直到离开中国。中华民国35年(1946年)7月11日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积极支持国民党政府进行反共内战,又拉拢民主个人主义者,培植中间势力。同年10月,来杭参加杭州青年会复会典礼并祭扫其父母之墓,杭州市参议会授予他“杭州市荣誉公民”称号。当时有人这样评论:他“既是政客又是学者,既是狡猾的对手又是温馨的朋友”。

1949年4月,解放军攻占南京,他没有随国民政府南下广州,留在那里。1949年8月2日由于美帝国主义阻挠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一切努力都已彻底失败,司徒雷登不得不悄然离开中国返回美国,随即退休。据说在他离开中国前夕,曾经和中国共产党高层秘密接触,也打算前往北京磋商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事宜,但是被提前召回,未能成行。8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将他作为美国的象征而极尽讽刺,说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这篇文章还被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在中国成了声名狼藉和失败的代名词。

回到美国后,他先被国务院下了“禁言令”,后来又被麦卡锡主义者骚扰。患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于1962年9月19日在华盛顿病故。他一直希望能够将骨灰送到中国,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

主要著作有《启示录注释》《司徒雷登日记》《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等。历史学家林孟熹这样评论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2008年11月17日上午,杭州半山安贤园,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回到中国安葬,是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他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至此,他的遗愿才算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09: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882年6月24日 (壬午年五月初九)人口学家马寅初诞辰

在132年前的今天,1882年6月24日 (农历五月初九),人口学家马寅初诞辰。

人口学家马寅初诞辰

著名学者、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像

1882年6月24日,马寅初出生在浙江省绍兴一个开酒作坊的家庭。20岁的时候他到美国留学,潜心攻读经济学,是我国第一个到国外学习经济,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回国以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担任教授,还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和教务长。

在旧中国,马寅初不仅是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而且是一位英勇不屈的民主战士。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民族危机的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写文章,作演讲,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反对出卖民族利益和独裁统治。因为这些爱国行为,马寅初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被囚禁于集中营达数年之久。但他没有屈服,始终坚持爱国爱民的斗争。

马寅初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正如他自己说过的,自1939年开始“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建国后,他以一个学者的专长,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言献策。

50年代中期,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激增。就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注意到人口问题时,马寅初先生就首先在1957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关于节制人口问题的提案,这就是所谓的“新人口论”。

马寅初先生主张我们有计划经济,也应该有计划生育,并且提出三点非常具体的建议,建议确定我国的人口政策,宣传节制生育和晚婚的好处,控制人口增长。“新人口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要通过控制人口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经过30多年的社会实践,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许多主张是可行的,直到今天,它对于我们研究人口理论、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马寅初先生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了60多年,桃李满天下。解放后,他热心于教育事业,一再强调办教育要“学习新思想,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全体师生只有在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上,才能团结无间,精诚互助,培养出切合实际要求的专门技术人才。”他维护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对那种不要党领导的错误思潮曾据理批驳。当他再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时,他笑着说:“具有光荣传统的北京大学,今后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四化做出新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5: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6月24日,“东西德建筑发展历程1949—1989”建筑文献南京开展



    2014年6月24日,为进一步促进中德在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交流,由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ifa)、歌德学院(中国)与南京市规划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举办的建筑文献展《东西德建筑发展历程1949-1989》,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分为国家建筑、文化设施、生活与休闲设施、教育建筑、工商业和交通建筑以及建筑学理论探讨等六个方面内容,通过文字、图片、模型和多媒体等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东西德时期22个重要的建筑作品,从多角度揭示了东西德建筑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下各自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中新社发 泱波 摄




东西德发展历程,曾经富有戏剧性。两国统一为其建筑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5: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06月24日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0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潘迪卡尔。

  习近平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将推进中马关系作为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双方应以庆祝建交40周年为契机,作好顶层设计,规划好各领域互利合作,推动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快速发展。

  习近平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此,我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合作倡议。这充分表明,中国愿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明年马来西亚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方将予以积极支持,愿与包括马方在内的有关国家一道,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习近平说,今年3月,马来西亚航空MH370客机失联,这是一起非常不幸的事件。希望马方继续抓紧协调有关国家,制定完善常态化搜寻和善后方案,争取尽快找到飞机下落。

  潘迪卡尔转达了哈利姆最高元首和纳吉布总理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他表示,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坚定支持马中两国政府达成的各项共识,愿为进一步巩固马中友好关系作出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参加会见。


推动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6月24日,福建省文化展示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2014年6月24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福建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闽韵流芳·福建省文化展示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盛大开幕,此次活动也是“闽韵流芳·福建文化年“系列活动的首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马燕生,法国文化部部长顾问、前吉美博物馆馆长吉耶斯,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约,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强,福建省文化厅对外文化处处长张靖华,福建省博物院院长吴志跃,福建省美术馆馆长游光霖,福建省歌舞剧院院长张树平,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以及一百多位法国嘉宾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苏旭主持,殷福主任致辞。殷福主任表示,此次福建省文化展示周是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福建文化厅年度合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6月开幕,到2014年3月结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6月24日至28日的“福建文化展示周”;2013年10月下旬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莆仙剧团共同参加的第六届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演出;2014年中国农历新年期间,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福建民乐团以及福建木偶艺术表演等。

   
  殷福主任还介绍说,今年4月份法国总统奥朗德成功访问中国,为中法成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明年将迎来中法建交50周年,相信福建文化系列活动将为明年中法建交庆祝活动预热,为增进中法友谊做出贡献!

  李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文化交流是沟通各国人民心灵和情感的桥梁。中国与法国是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大国,两国文化都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随着包括福建省在内的中国文化在法国日益受到欢迎,文化必将成为承载和滋养中法两国关系更为厚重的力量。

  吉耶斯致辞感谢文化中心的邀请,认为此次展览非常精美,并且对福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随后,陈秋平向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赠送了《福建文化记忆宣传片》。
  
  开幕式后,嘉宾们在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内欣赏了精彩的福建戏曲精粹演出,有梨园戏唱段《放落珠帘》、掌中木偶《变脸》、南音演奏《出画堂》、闽剧《梅玉配,楼会》、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和杂技《双人技巧》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梨园戏唱段的女演员曾静萍与闽剧女演员周虹都是国家一级演员,都曾荣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

  节目结束后,嘉宾们前往老楼展厅参观了“大漆之美·福建博物馆馆藏明清漆器、漆画精粹展”。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东方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漆画是以漆为基本材料,由中国传统髹饰工艺演变而成的一门继承了远古文化却表达当代观念的年轻画种。此次福建省博物院共展出漆器作品31套组,其中作品脱胎漆器《薄料印锦瓶》、脱胎《南瓜》食盒、李艺卿的《漆艺果盒》是馆藏的精品。福建省美术馆共展出馆藏漆画作品30幅,其中郑益坤的《濠乐》、王和举的《老子出关》、陈冰的《初夏》、唐明修的《时轮》也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漆画的艺术和技法。

   最后,嘉宾们移步至新楼展廊参观了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此次展览精选作品30件。陈礼忠擅长寿山石雕山水、花卉、禽鸟、动物、人物雕刻,其中鹰和天鹅尤为精妙,代表作品有:《春声赋》、《啸震仓海》、《春日》、《家· 天下》、《守望》、《长相厮守》、《禽王天伦》、《呵护》等,其作品多受海内外藏家和机构的收藏。

   此次通过举办“闽韵流芳·福建文化展示周”等系列文化活动,为中法两国及地方文化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让法国人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福建省的知名度的很好的窗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6: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06月24日,习近平会见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师生代表团




  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师生。
  习近平向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表示,去年9月,我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邀请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200名师生来华参加夏令营活动。今天,在这里见到大家,我感到非常高兴。
  习近平表示,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在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既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指出,中哈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把我们两个民族连接起来。我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是亲密的朋友,我们保持密切沟通和交往,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加强合作,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希望你们通过这次访问,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留下美好记忆。相信你们今后会成为中哈友谊的建设者。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参加会见。

评论:友谊,从年青人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6: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6月24日 佛山九江沙口210米堤岸坍塌



上午6时15分许,佛山南海区九江镇沙口街约210米的西江堤岸突然发生坍塌。坍塌处位于九江大桥下游约两公里处,岸上的九江饲料厂饲料仓库也发生坍塌,由于地面被掏空,仓库中的大量饲料原料及半成品掉入西江。坍塌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警方迅速对堤岸实施封锁,佛山三防、水文等部门也赶到事发现场进行勘察,至记者截稿时,堤岸仍在不断地发生坍塌。

点评:平时防范措施不到位,出了事情就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6: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5年6月24日,日本漫画家椎名高志出生

  

中文名:椎名高志
外文名:しいな たかし(Shiina Takashi)
民族:大和民族
国籍:日本
血型:O型
出生地:大阪府
出生日期:1965年6月24日
毕业院校:京都市立艺术大学
职业:漫画家
代表作品:《GS美神极乐大作战》 《瀛男》《绝对可怜children》
主要成就:获得第38回小学馆漫画赏

评论:椎名的作品一般都是通过无厘头的搞笑情节,带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因此在日本众多的搞笑漫画家中,还没有人可以取代他的地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7: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88年6月24日,英格兰足球运动员迈卡·理查德兹出生



中文名:迈卡·理查德兹
外文名:Micah Richards
全名:Micah Lincoln Richards
国籍:英格兰
出生日期:1988年6月24日
出生地点:英格兰伯明翰
身高:5英尺11英寸(1.8米)
运动项目:足球
俱乐部:曼城
俱乐部号码:2
位置:右后卫、中后卫


评论:他是一名全能后卫,年仅18岁时就首次代表英格兰国家队上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8: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 6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长江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委员会主任汪洋在北京主持召开验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安排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工作。 

  

6月24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长江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委员会主任汪洋主持召开验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安排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工作。他强调,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严格、科学、规范地组织开展竣工验收,为进一步做好三峡后续工作、深化长江开发治理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峡工程,利国利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8: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6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见菲律宾总统

    2014年6月24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表态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分析称,菲日互动频繁,是为了联手应对中国。

  阿基诺24日对日本展开了为期一天的工作访问,除了参加在广岛举行的“巩固棉兰老岛和平”会议外,还赴东京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会晤。

  在两人会晤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上,马尼拉赞成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以使日本在必要时出手援助区域内的盟友。

  阿基诺称,日本政府一旦获得授权支援其他国家,“良善的国家”都能因此而受惠,特别是在集体自卫的领域上。

  阿基诺表示,他相信安倍晋三扩大日本军事作用的努力将有益地区稳定。

  阿基诺还补充说:“因此,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倡议,不会令菲律宾感到忧虑……特别是如果这可以强化日本履行国际义务的能力,且把我们进一步带向和平、稳定及共荣的共同目标。”

  阿基诺的此番言论引起了争议。一些菲国分析人士认为,二战期间,菲律宾也曾遭日本侵略占领。阿基诺现在转而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有忘记历史教训之嫌,必然会引起国内部分人士的不满。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菲律宾和日本分别与中国存在南海和东海领土争端。菲日之间的互动频繁,显示出两国联手对付中国的趋势。

  日本战后推行“专守防卫”的安保基本国策。然而,安倍晋三2012年12月上台以来,始终致力于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和公明党6月24日就解禁集体自卫权达成基本共识,安倍政府可能最早下周有所动作。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作法引起了中国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疑虑。


点评:日本和菲律宾的合谋明显针对中国,值得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1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6月24日,日本执政联盟就解禁集体自卫权达成基本共识

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和公明党24日就解禁集体自卫权达成基本共识,安倍政府可能最早下周有所动作。

  日本战后推行“专守防卫”的安保基本国策。然而,安倍晋三2012年12月上台以来,始终致力于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

  自民党和公明党高层24日举行执政联盟安保政策第九次会议,公明党副党首北侧一雄会后说,修改后的集体自卫权行使条件“反映”公明党观点。


  自民党和公明党高层本月13日举行执政联盟安保政策会议时,自民党提出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新三条件”。这三个条件是:其一,如果日本的“国家存在、民众生命、自由和寻求幸福的权利因日本或其他国家受到武力攻击受到严重威胁”;其二,不存在其他现有的合适手段击退侵略,保护民众权利;其三,仅限必要最低限度动用武力。

  共同社报道,经修改后的三个条件中,“其他国家”变更为“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

  参加24日安保政策会议的官员称,执政联盟希望安倍政府把形成内阁会议文件的最终版本于27日提交两党会议讨论。

  共同社称,安倍政府可望最早下月初批准这一文件。

  与自民党结成执政联盟的公明党一直以“和平之党”自居,被日本政界认为是防止安倍政权暴走的最后一道“刹车”。然而,两党虽然就解禁集体自卫权分歧严重,但苦于在政治力量上与自民党悬殊,公明党近来为避免两党对立激化作出让步。(陈立希)






点评:日本政局趋势开始出现二战后最大倒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11: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30年6月24日 查尔斯·金斯福德·史密斯完成世界上第一次环球飞行

史密斯生于昆士兰布里斯班哈密尔顿市。16岁在悉尼技术学院毕业,成为工程师。1915年,宣誓加入澳大利亚军队。1917年加入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当飞行员。20岁,他因战功获乔治五世颁予军队十字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在美国好莱坞当特技飞行员。1921年他回到澳洲,以空邮服务为职。1928年5月31日,史密斯和他的机组成员一道在加州奥克兰国际机场起飞,约一天后到达夏威夷,短暂休息后飞往斐济首都苏瓦,那是当时在大洋上飞越的最长距离。

1930年6月24日他在出发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成功降落后,即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飞行的飞行员。

1935年11月6日,史密斯和副机师在英国起飞,准备去澳大利亚。在飞往新加坡的途中,他们在孟加拉湾上空不幸遇到台风,失事遇难。

史密斯是澳大利亚早期最有名的飞行员,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马斯觉的金斯福德·史密斯国际机场,是澳大利亚航空、维珍蓝航空、捷星航空、区域快线的枢纽机场,也是全澳大利亚最繁忙的机场,这个机场即以金斯福德·史密斯的名字命名。

2010年澳大利亚发行了纪念查尔斯·爱德华·金斯福德·史密斯失事75周年纪念币。

  

查尔斯·金斯福德·史密斯是飞行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13: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6月24日,胡锦涛会见加拿大总督

2010年6月24日,胡锦涛在渥太华会见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让。

  胡锦涛指出,中加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1970年10月中加建交,掀开了中加关系新的历史篇章。40年来,两国高层和各级别交往频繁,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双边贸易额增长近200倍,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人民交往日益密切,双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密切协调,在联合国改革、反恐、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上合作良好。中加关系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胡锦涛强调,中加关系正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中方一贯重视中加关系,愿同加方一道,保持高层交往势头,不断增强政治互信;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扩大经贸、能源资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广泛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推动中加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加关系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表示,胡锦涛主席在加中建交40周年之际对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具有特殊意义。她很高兴不久将赴华出席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日活动。加中领导人互访为促进两国交流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加拿大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把中国视为朋友和重要伙伴。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巨大进展,加方对此感到骄傲。中国已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对象国,两国在贸易、投资、环境保护、卫生、文化、多边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密切,前景良好。两国人民友谊不断加深。加方对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深感钦佩。

  会见前,胡锦涛出席让总督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

  当天中午,胡锦涛出席了让总督夫妇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

  王岐山、令计划、王沪宁、戴秉国等参加上述活动。


点评:中加友谊长青,加强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14: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6月24日,《李鹏回忆录(1928-1983)》出版发行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李鹏回忆录(1928-1983)》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李鹏回忆录(1928-1983)》是李鹏同志亲自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详细记述了李鹏同志从1928年至1983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全书16章,48万余字,收入了130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李鹏回忆录(1928-1983)》内容丰富、翔实,感情真挚,语言质朴,从一个侧面为读者展现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对党史、国史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点评:《李鹏回忆录(1928-1983)》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17:50 , Processed in 0.49949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