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21|回复: 5

[【问道台】] 学生听学术报告的必要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8 1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大学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去听学术报告,对此我想大家讨论一下,大家对听学术报告的必要性?
  我个人认为(我是土木工程专业)现在的学术报告都在走形式,听得时候感觉要么很难懂,要么很无聊,没什么心意,但是学院还有开设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学术报告听听还是有收获的,本人在南京听过一次半,半次是一个老师讲最后一次课,大家都觉得很精彩。当然如果走过场的报告就免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03: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ldk3422于2008-09-18 11:16发表的 学生听学术报告的必要性 :
现在大学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去听学术报告,对此我想大家讨论一下,大家对听学术报告的必要性?
  我个人认为(我是土木工程专业)现在的学术报告都在走形式,听得时候感觉要么很难懂,要么很无聊,没什么心意,但是学院还有开设很多


大学也在腐败,不排除学院领导通过这种情势把公家的钱洗成自己的。

道理很明显,你请我去讲我付出场费,你再礼尚往来请我去讲你付我出场费,,,

学术成了走穴的遮羞布

此种情形处处可见,于其相类似的,譬如每年的硕士、博士答辩时,即是硕导博导赶场挣钱时

我数次旁听博士答辩,你很难想像,一次答辩十几位博士,而专家们答辩前日才赶过来,一晚上除去

应酬能看得过来那么多博士论文?

最后的提问还真的是形而上,提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写作规范问题,譬如引注格式不对(虽然也是一

个问题,但不应该是专家们提出的唯一的问题吗?)

当然,我说的可能有失偏颇了,楼主所说的现象在我们院也存在,我个人认为:

要把学术报告和演讲分开,演讲是既有讲的成分,也有演的成分,所以好的演讲较能吸引人。

而学术报告不同于演讲,就在于它的内容一定是专业性较强的,适宜少部分人的。这种特质,决定了

学术报告的受众必定是少数专业人士。这样也能保证,在报告的过程中,受众不至于感觉无法融入其

中。在国外,一个学术报告能去四五十人,就是非常难得了。

而在我国,学术报告演变成什么了?演变成演讲了(实际上,学术报告的专业性决定了它并不是适

合做演讲的题目),很多学术大腕们,拿着自己的论文,念上两个小时,就可以卷走几千或者上万酬

金,而很多的听众却是院里为了凑数而以班为单位逼迫着去听学术报告的。

所以,我看啊,问题不是出在学生或听众身上,而是出在目前不受监督的某种体制以及所谓学术大腕

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2 14: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没有硬性要求,只是各式讲座,报告多如牛毛,学生们来去自由~~  好处是讲得好的,牌子响的,有实用价值的,听众可挤到教室窗外站着听~~ 坏处是:讲得冷门些的,自愿前来的人数,,那真就让台上的和组织方脸上挂不住了

有时间听听不错的,见识下学校外面的前辈在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9: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是,学术报告也看情况,好的学术报告我们学校一个大报告厅座无虚席,人山人海,可有的学术报告纯粹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热情,为领导和报告人撑腰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学术报告也是看情况

要是学术大牛世界名人来,坚决准备好签名材料,请名人签名再到互联网上叫卖,这多好啊!(这不是我的发明啊,奥运期间网易上有专题说名人签名的行情,也是个赚取额外学费的途径啊!)

原先学校请航天部的大牛做过类似报告,我们也是挤得人山人海,这是中国的骄傲,听得我们热血沸腾,好像做了一次心灵保养,这比什么心理咨询都管用,我还是喜欢这样的报告会!

工作后听得一次报告是当时请思科中国区总裁林正刚做的思科看网络的报告,这个过程也是很经典和精彩,当时也是很兴奋!

个人觉得学术报告还是看报告人和行业趋势,这样有选择得积累,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02:49 , Processed in 0.32992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