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94|回复: 23

[【问道台】] 课堂上是否应该用多媒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20: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上班时,多媒体还没有那么普及,就想着那一天能够用多媒体,就可以少吃粉笔灰了。
不久后就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做了多媒体,已经用了几届学生了,倒是比较省事。
但是最近产生了一个困惑,到底用多媒体合适还是不用多媒体合适。
对学生来讲,可能有个多媒体比较适合做笔记,比较容易把握老师的思路。但是是不是会容易有依赖性,而不能那么专注呢?
而且,作为大学老师,在那么有限的课时内,所做的也就是启发性的工作吧,而不是承担灌水的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媒体似乎也有弊端。
就我个人来讲,感觉用了多媒体之后,工作量是省不少。基本上不用写字,讲课也容易有系统。
但感觉思路就完全被多媒体牵着走,那种重复劳动的感觉让自己厌烦,似乎就不具备独立性了。(当然,也可能有个人的问题,但我不用多媒体时,这种感觉就会弱很多)
而且,我注意到,一个好的多媒体在形式上是漂亮的,但是不一定适合讲课的需要,就是语言和多媒体的形式之间有时候会出现冲突,这一点我还是有体会的。
大家可以探讨下。
当然,那种认为多媒体有时更容易说明问题的观点我也是赞成的,但是我也赞成单单用嘴巴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最后说明,我是文科老师,理工科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体教学当然应该提倡,板书讲课效率比较低,而且粉笔灰确实很讨厌。
多媒体教学能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容易接受,并能讲课系统性比较强,毕竟多媒体制作完成,授课体系也就建立了,授课讲解也轻松。
其缺点也不少,楼主说多媒体适合记笔记,我不大同意,我的观察是,多媒体上课,学生大多不记笔记,一个原因是多媒体教学速度一般较快,学生记笔记跟不上,第二个原因则是,学生多都想着拷贝老师的多媒体课件。
至于楼主说的重复劳动的感觉,如果你的课件一直不补充完善当然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只要你经常更新内容,多媒体上课帮助确实很大,多媒体课件就像一个数据库,要随时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体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楼主说到了,利用多媒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上课的效率,但是也增加了学生集中听课的麻烦,那如何调剂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利用多媒体是肯定不容置疑的,这样可以抛开老式的教学方式,而且还不用吃粉笔灰,粉笔灰对人体伤害其实蛮大的。可以增加课堂的气氛。
  如果要改善课堂的注意力的问题话,就在乎您的课件的好坏了。楼主说了您是文科老师,按理说对于感性的东西大于理性,是否可以增加些生动的东西?文科生也许比较喜欢生动些的课堂,所以你可以在多媒体中夹杂些令人感兴趣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1: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体课件的弊端是容易复制,大概学生觉得复制一下老师课件,然后拿录音笔把课堂讲话录音就可以不上课了,呵呵

我想楼主可能是担心学生很多时候没有亲自听课,没有亲自动手做记录,课堂效果是有点疑问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过类似的讨论,可以参考一下: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547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5: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wjf222于2009-01-06 22:04发表的 :
曾经有过类似的讨论,可以参考一下: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547104
嗯,谢谢,已经仔细的看过了.
发帖前也搜索过,没有搜索到相关的帖子,估计是六个月之前帖子的原因。
那时候的回帖质量真的挺高。
我所带专业课为法学,可能和文学有些不一样。
我觉得靠声音或者图像之类来吸引学生可能便于增强记忆,我个人的体会法学的课堂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应该靠逻辑的力量来吸引学生,而不是其他。
我个人体会,感觉多媒体在这个方面有一种禁锢的作用。
但是我又有些矛盾。
如果把多媒体当做一种工具,结论就很简单了,就是怎么运用得当的问题。
我这里提出的,可能是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多媒体运用该如何把握。
当然,那种偶尔放一放案例、图片、新闻之类的做法,我个人理解,应该不能算多媒体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5: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ddjs于2009-01-06 21:03发表的 :
多媒体教学当然应该提倡,板书讲课效率比较低,而且粉笔灰确实很讨厌。
多媒体教学能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容易接受,并能讲课系统性比较强,毕竟多媒体制作完成,授课体系也就建立了,授课讲解也轻松。
其缺点也不少,楼主说多媒体适合记笔记,我不大同意,我的观察是,多媒体上课,学生大多不记笔记,一个原因是多媒体教学速度一般较快,学生记笔记跟不上,第二个原因则是,学生多都想着拷贝老师的多媒体课件。
至于楼主说的重复劳动的感觉,如果你的课件一直不补充完善当然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只要你经常更新内容,多媒体上课帮助确实很大,多媒体课件就像一个数据库,要随时更新
就讲课来说,多媒体当然是轻松一些。
但讲课效率来说,不见得多媒体高,因为学生需要有看多媒体的时间,如果对所讲内容比较熟悉,直接就可以完整口述,需要板书的实际上很少。而且学生都有教材啊,除非拿这本书做教材,拿另一本书作参考的做法,或者个人观点和这本书冲突太大,变化太多,那就是老师的问题或或者教材的问题了。
呵呵,如果拷贝的话,那是做笔记的最高境界了,呵呵。如果不让拷,文字那么又多,学生在讲课的间隙都抄不下来,是更没有时间来听课的,这倒真是弊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5: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2楼adam310于2009-01-06 21:08发表的 :
多媒体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楼主说到了,利用多媒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上课的效率,但是也增加了学生集中听课的麻烦,那如何调剂这样的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6: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多媒体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首先少粉笔灰,可以使教师的职业病少发生.
其次现在多媒体硬件成本不是很高,大多数学校都可以承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11: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
1、能用粉笔的,就不用投影,因为边写边讲,本身是一种“身教”;
2、教师能自己读的,学生读的就不用电脑读;
3、能做实验的就不用模拟;
4、概念规律等重要的东西一定要落实在黑板上,这是永恒的经典;

媒体的用处:
1、教师和学生不能做的
2、实验做不到的才模拟
3、例题放在投影上
4、需要提高书写效率的
5、美学角度必须展示的

不全面,但结论是:不是必须用的就不要用,有好效果的才用。因此该论题,应该提为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更好,我搜一下,如果没有这个题目,我发一个。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11: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体运用的意义并不在于取代板书。在整体上,多媒体的运用值得提倡,关键在于要适度适时的运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到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课堂教学,它可以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使很多原本抽象的内容更为具体和生动,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还是必须强调教学两个字,教学是重点,多媒体技术只是一个辅助,它是为教学所服务的,不能颠倒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 14: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堂上是否应该用多媒体?


这个问题提得有一点问题,呵呵。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无疑是必要的。
这一点应该已经达成共识,不再是问题。
问题是,教育技术的运用应以何种限度为宜?
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能一概而论。
运用多媒体手段时,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要被手段牵着鼻子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 16: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老师们用多媒体~~ 因为感觉被框死的样子,而且么,看到有PPT总会下意识地抄笔记,有时会忘记听了。呵呵,个人偏好。比较喜欢老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因为法律的关系,板书倒也不重要的说,喜欢自己随心所欲地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 2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多媒体授课是肯定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发展的结果,大家知道现在的知识量、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每天以海量的速度更新着,如果还是回到以前没有多媒体、没有电脑的时代去,你怎么去学习,怎么能适应我们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楼主所说的“作为大学老师,在那么有限的课时内,所做的也就是启发性的工作吧,而不是承担灌水的任务”,我并不敢苟同,当然启发性教学很重要,具有开创学生思维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应该放在学生知识的积累上,没有知识的积累,何以所谓的“启发性”,我们总不能为了“启发性”而“启发性”吧,失去了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积累,任何教学都等于惘然。所以把对失去“启发性”而怪罪于多媒体课件本身,是为可笑也,楼主教学失去“启发性”应该是自己本身有问题,是自己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没有成熟的结果。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课件本事也不例外,如果不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而一味的停留在课本局限的知识层面上,很难想象这样的老师讲课会有多高的水平。这样,多媒体课件只会为这样的老师提供进一步懒惰、为其不求上进提供机会。真正负责任的老师,应该是每时每刻增加自己的知识层次,善于挖掘多媒体课件本身的优越性,使每一次课都讲得有声有色,如果说拿以前做好的多媒体课件上今天的课,那是极不负责任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才会说出多媒体课件无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2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13楼donghai000于2009-01-10 21:59发表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22: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13楼donghai000于2009-01-10 21:59发表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22: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霜花满袖于2009-01-10 14:28发表的 :
课堂上是否应该用多媒体?


这个问题提得有一点问题,呵呵。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无疑是必要的。
.......
谢谢提醒
就像我当年不喜欢电脑一样,但是后来就离不开他。
但是我深深的意识到了多媒体的教学在我这个专业上,效果不是那么明显。
我最不喜欢那种花哨的吸引眼球的东西,因为影响思考。
我去年不用多媒体讲了一段时间,问学生要不要多媒体,他们都说不要,我才有这样的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 23: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的想法也是这样,觉得是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都告诉学生,但是这么些年下来,我发现不是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真的很有限,

    对于这段话,本人的理解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传授知识,作为老师首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现在社会进步了,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传授知识的教学基本功能是不能丢的,关键是你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注、记住这些知识,这也是老师的功夫所在,试想一下,大学学生一天课程基本上排得满满的,课堂中不让学生记住,你还让学生课外再化时间去学、去记吗?过多地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又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呢?
    本人说话可能尖刻了点,有对不住的地方,敬请楼主谅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 15: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工程类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确实有了多媒体使得教学效果非常好,同时也节约了教学资源。当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完全用多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08: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媒体只是一个教学手段或是工具。使用多媒体带来弊端,罪不在多媒体,而在于使用多媒体的指导思想。
我是文科教师,使用多媒体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说不上境界,呵呵!)
刚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感觉最大好处就是不用粉笔了,大大节约时间,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大大提高。这一阶段制作多媒体基本就是“教材搬家”,将教材上的大小标题和关键语句搬上投影。这样做好处是教学省心,但严重问题是基本照本宣科,我基本上成了“幻灯放映员”。
第二阶段,在原来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组织补充材料,如文字案例和视频剪辑等,利用这些材料组织课堂讨论,或是留给学生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课堂教学开始活跃起来,能及时触及现实社会许多热点问题。但是新问题在于,既要维持原有的教材体系,又要补充新内容,教学课时明显矛盾冲突。教材上的规范内容与补充的鲜活内容,如何取舍也是难题。
目前,我正在试验,打破教材每一章的内部体系,在多媒体上不再完整展现目录标题,而是将学生能够自己阅读的部分作为预习或作业,上课不再花时间详细讲解。课堂上集中突出讲解难点热点内容,围绕本章重点和热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把章节内容变成专题,学生反映相当不错。但是,新问题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教材需要掌握但是没有讲授的内容自己学习。另外一个难题,就是教学管理部门来检查时,往往按图索骥地对照教学大纲,一旦发现与教学大纲不符,马上就会“发难”。这里当然可以有许多方法处理,但是如何综合运用取得最佳效果?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14:53 , Processed in 0.55991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