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7|回复: 0

[【社会视角】] 齐鲁晚报:我们需要怎样的仪式公祭英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08: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祭英烈,其意义将远远超越形式本身,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导向,它对每一位国民而言都会是灵魂的触动和拷问。

  在法定的第二个清明节假期到来之际,中国各地再次掀起公祭热。不仅公祭黄帝、炎帝,就连他们的祖先伏羲、华胥氏等都要公祭。在这种热热闹闹的公祭潮中,有媒体呼吁,官方更应该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

  这些年来公祭之风愈演愈烈,公祭“祖先的祖先”者也不在少数。有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只不过是形式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缩影罢了。

  一方面是公祭对象越来越泛滥,另一方面却是一些本应该被列入公祭对象的人被渐渐遗忘。针对此起彼伏的公祭活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在被调查者心中,最能接受的公祭对象是革命先烈,有77.3%的受访者持这种态度。而在现实中,部分地方的烈士陵园得不到足够保护的新闻已有不少,有的烈士陵园被商业地产开发,有的烈士陵园甚至沦为了养鸡场和麻将馆。

  如果把眼界放在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都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一个国家的烈士纪念日背后,都浓缩着一段本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光辉历史。很多国家烈士纪念日的活动都很隆重,如俄罗斯、美国在纪念日都要举行由国家元首参加并主祭的仪式,民间也有很多人自发到烈士墓或纪念碑前献花,莫斯科红场上的无名烈士墓,甚至成为无数新婚伉俪举行婚礼的圣地。

  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尚缺乏形成制度的公祭人民英烈的活动。虽然近几年公祭英烈的呼声不断,比如2004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了设立“革命烈士节”的提案;2005年,有政协委员建议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2007年两会期间,军队人大代表陈章元提交了“关于建立公祭人民英烈制度的建议”的议案……但在现实层面上,这些呼声还远未落地。不少地方官员在公开场合谈到公祭的意义时,首先要强调的还是“文化传承”,远远没有认识到公祭英烈的必要性。

  铭记英烈的名字,用隆重的仪式来祭奠他们,不仅是为了表达后人的感恩心情,也是希望将来一旦我们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再次遭到挑战,我们能够像先烈那样挺身而出。超越传统意义,清明节应当被我们视作一个国家标志性的纪念节日,在这里,应该有国家、集体、个人对已故祖先英烈的追思和尊重。在这里,我们更应该完善各种公祭英烈的活动,而不是仅仅举起“文化传承”的招牌践行“公祭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我们更需要的,是以一个纯粹的仪式公祭英烈。

  我们必须明白,建立公祭英烈制度,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先烈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后人。公祭英烈,其意义将远远超越形式本身,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导向,它对每一位国民而言都会是灵魂的触动和拷问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9053119.html


点评:清明节将至,我们是否在祭奠、缅怀亲人的同时,也用一颗感恩的心祭奠那些英烈们,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忘记这些为我们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英雄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12:09 , Processed in 0.28975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