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依荷听雨

[【书香茶座】] 闲谈湖南民俗,关注草根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zhiyongtao于2009-04-12 23:21发表的 :
介绍挺齐全的,南方的茶文化确实发达,图中的那套茶具在广东最常见了,现在我都会弄了,保证烫不着手,嘿嘿。

才赶出“闲话湖南的布龙”,回复晚了,见谅。图片是借用网络上的。看来你也喜欢茶艺,哪天上传你使用那套茶具的照片吧,免得使用他人图片还担心侵犯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似乎也产玉吧,我的上司就是湖南人,老是叫嚣家乡的玉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人,印象深的就是“敢为天下先”“要死卵朝天”
还有湘女多情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1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堪称中国四大名绣,享誉国内外。此外,根据分类不同还有京绣、瓯绣、顾绣、苗绣、卡绣、榕绣、汉绣、发绣、机绣、绒绣、剪绒绣、抽纱刺绣等等,其中京绣的宫廷服饰以及少数名族的苗绣都得到了有较大的发展。

湘绣起源: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早在战国时期,湘绣就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娴熟的技艺。据记载,1958年在长沙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品图案之精美,绣工针法之细腻,早为世人叹而观止。由此证明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1972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来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代,湖南地方刺绣即湘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丝绸纺织技术的不断提高,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对湘绣针法技艺的继承、改革、发展,湘绣技艺这棵独特的传统民族手工业之树终于雄居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之林。

湘绣简介:

   湘绣,即湖南手工刺绣,是湖南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艺品,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中国刺绣通常是用真丝、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纶加上真丝、棉线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而湘绣绣品主要用真丝丝线在真丝织物上绣制图案,它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单面绣、双面绣、条屏、屏风、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各种绣衣以及宫廷扇、绣花鞋、手帕、围巾等各种生活日用品。每个品种可绣以风景、花鸟、动物走兽、人物肖像等图。工作之余欣赏把玩一下湘绣工艺品、湘绣艺术品,令人心宽神诒,其中之味妙不可传。居家装饰以湘绣体现品位和个性,穿着古朴典雅而不失现代的手工湘绣服装,给人一种富贵、高雅、脱俗的感受。
  
湘绣特点:

  湘绣巧妙的将我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及其他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形成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几近二百种颜色的绣线和上等丝绸、绸缎,手工以针代笔,巧妙的运用一百多种针法进行创作或还原画面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刺绣流派。最显著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图章法谨,画面质感强,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10: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中秋节除了吃月饼,我们家还有“插香柚”的习俗。

  这时,正是沙田柚成熟的日子。在湖南有些地方,每家要挑选一个滚圆的最大最熟的柚子,首先用菜刀把柚子的顶部切平,然后用一米长的棍子插进柚子底部的中央,要求插得牢固,最后在切平地顶部插上已点燃的香与烛。要求香围成圈圈,最好围上好几重,蜡烛一定要插在香围成圈的正中央,这样,柚球就做好了。

   把柚球插在自家门前,供上一些祭品,祷告神灵消灾得福,延年益寿。第二天把插在大门前的柚球取下,把柚切开,然后全家把柚果吃尽,据说吃了柚果,可以避凶趋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小环保于2009-04-12 23:52发表的 :
还是先谈谈湘菜的问题吧!
laaaaaaa 已经贴出了一些湘菜有关的资料。

“湘菜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煨、炖讲究微火烹调,煨则味透汁浓,炖则汤清如镜;腊味制法包括烟熏、卤制、叉烧,著名的湖南腊肉系烟熏制品,既作冷盘,又可热炒,或用优质原汤蒸;炒则突出鲜、嫩、香、辣,市井皆知。著名代表菜有:海参盆蒸、腊味合蒸、走油豆鼓扣肉、麻辣子鸡、子龙脱袍等,都是名菜佳肴。”

如若品尝正宗湘菜,推荐火宫殿。火宫殿是长沙名片,湘菜和小吃都是很有名的。如吃不惯辣椒,尝菜时建议小口试味,菜里看不到辣椒的红色和辣椒,说不定这菜还很辣:)

若到百姓家中做客,一般都能尝到一两个家中主妇制作的特色菜,如腌菜、干菜、泡菜、酢菜、腊菜。这菜最能体现主妇的能干和持家能力,也很爽口。若以不环保不健康提醒湖南人腊菜、坛子菜不利于身体,那是对牛弹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yunkai于2009-04-13 09:01发表的 :
美女,这么多?还没有一一看完

可能因为我是俗人,感受没有上升到象楼主那样的理论高度,也有可能是我们湖南民族比较多的缘故吧,各地可能不完全一样。

以后要多给您捧场,然后哪天回娄底了好到您家里去呷茶

湖南民族较多,各地风俗差别很大的。最近在红网了解花瑶族:
春满瑶乡歌满寨 湖南花瑶婚嫁火爆场面(图)
http://bbs.rednet.cn/a/a.asp?B=7 ... E=0&T=undefined
花瑶,走进湖南卫视《越策越开心》栏目
http://bbs.rednet.cn/a/a.asp?B=7 ... E=0&T=undefined

湖南隆回上演"史上最原生态的花瑶婚礼"(组图)
  http://bbs.rednet.cn/a/a.asp?B=74&ID=16517408
  
  亲历隆回花瑶文化 美女帅哥情歌对唱蛮韵味(图)
  http://bbs.rednet.cn/a/a.asp?B=74&ID=16500987&T=0
  
  红网诚邀网友一起观摩中国原生态“花瑶婚礼”  
  http://bbs.rednet.cn/a/a.asp?B=74&ID=16464923
  
  湖南隆回县花瑶"讨僚皈"节民俗(组图)
  http://bbs.rednet.cn/a/a.asp?B=74&ID=13421963
  
  红网网友亲历“花瑶婚礼”(全程记录)
  http://bbs.rednet.cn/a/a.asp?B=74&ID=16523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2: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henry2000888于2009-04-13 09:08发表的 :
依荷听雨,您好

湖南算是楚国故地,我对楚国历史掌故十分敬仰和急于了解

原因:所以我特别想请您给大家聊聊楚国历史和楚国习俗对湖南的历史影响和现存习俗有哪些楚国的余风

.......

1、楚人好战,不怕死,为国捐躯是很自豪的事。
这点湖南有三个代表人物:谭嗣同、曾国藩、毛泽东。
广为流传的“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蛮,耐得烦”代表湖南人的性格与精神。

2、楚人好祭祀,祭祀必以歌舞伴随
现在丧葬习俗,人死后在灵堂摆放三天,三天内与祭祀歌舞有关的是:请锣鼓队、请唱夜歌的班子、请师公祭、师公唱安魂歌、请花鼓戏班子、请腰鼓队、燃放烟花鞭炮、请扎灵屋的艺人……这只是厂矿的规矩,如在农村就更多了,总之,够折腾人的。

3、《楚辞・大招》有一份菜单,菜肴中有鸽子、黄鹤、老鸦、鹌鹑、斑鸠等,还有狗、狼、青鱼、河蚌等,以水鲜、飞禽和野味为主。
现在酒宴中的荤素搭配、菜点搭配、菜酒搭配与此一脉相承,沿用至今。我写的团圆饭只是普通家庭的年饭,也能找到楚人的余风。如:楚人除夕的团年饭桌上必有一碗煎鱼。“鱼”谐“余”,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实际上此鱼是一碗“看菜”,我们都守这习惯。

4、楚人禁忌:“男人的头,女人的腰,只许看,不许捞。”“妇女的衣物不准当街晾晒,尤其不准撑有女子衣裤的晾衣竿横穿过道;女子的帖身衣物晾晒时还须尽量避人眼目。女人怀孕之后,忌参与其他人家的嫁娶庆典;妇女在月经期内,忌进寺、观……

这些禁忌仍保留至今,还有很多禁忌,整理起来很麻烦,各地不同。

5、楚人的婚俗礼仪,总体上来说是沿习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古习。
现在湖南的婚俗习惯:订亲、过礼、求喜、报期、娶亲、拦门、发亲、迎嫁妆、铺床、坐床、开箱、举行仪式并答谢亲友、拜谢双方父母、喝交杯酒、陪上亲、陪媒、谢媒、入洞房、闹洞房、下厨、回门。
城市里精简些:订日子、发请柬,娶亲、拦门、发亲、迎嫁妆、酒店举行仪式并答谢亲友、拜谢双方父母、喝交杯酒、入洞房、闹洞房、回门。

6、楚人尚火,自认是火神的嫡嗣。
衡山最高峰名祝融峰,火宫殿里供奉的火神就是祝融。湖南人尊祝融为祖先神。湖南人对火有着特殊的情节。

暂时说这些吧,要说全很难的,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22: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详细啊,我在长沙待过两年,对湖南的很多风俗只知道一点啊,不过楼主说的好多我都听说过啊,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湘菜啊,浏阳蒸菜,猪血粑粑,地菜煮鸡蛋,哈哈,我最喜欢吃的是剁椒鱼头,还有山胡椒油做的菜,真太好吃了,想起来就流口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22: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依荷听雨于2009-04-15 21:04发表的 :


湖南民族较多,各地风俗差别很大的。最近在红网了解花瑶族:
春满瑶乡歌满寨 湖南花瑶婚嫁火爆场面(图)
http://bbs.rednet.cn/a/a.asp?B=7 ... E=0&T=undefined
.......


晕,这不就是我家嘛。。
照片和真的一样漂亮。。不过现在年轻人也都西装革履的,这种服饰难得一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22: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dingdangch于2009-04-15 22:18发表的 :



晕,这不就是我家嘛。。
照片和真的一样漂亮。。不过现在年轻人也都西装革履的,这种服饰难得一见了。

四叮当,还不赶快把你的PP贴上来让大家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3: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henry2000888于2009-04-13 09:08发表的 :
还有就是湖南为什么能自清朝末期就被很多人认为拯救华夏文明的最好的地方

.......

《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原话记不得了,大概是“到湖南哪个鬼地方去”。想来北方人是很怕来南方的。湖南原就被人称为“瘴疠之地”、“卑湿之地”、“化外之地”。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对人的健康不利。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不霸蛮是不行的。环境恶劣使湖南成为统治者认定的流放之地,很多人才先后被流放到湖南。“屈原”、“贾谊”这样的人才的到来对湖湘文化影响很深。

我不知道你这句话出处:“湖南为什么能自清朝末期就被很多人认为拯救华夏文明的最好的地方”。猜想是说这话的人认为清代咸丰、同治之后,湖南这些人物让他下如此结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任弼时等。

说到这里想起王跃文在《从自卑亭往上走》中的话:“自古湖湘狂士无不从‘自卑’而入门径,又以‘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而纵横天地。没有狂气,不成湘人;只知狂傲,亦非真湘人。”

湖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3: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reader于2009-04-13 09:22发表的 :
喝完茶 听完“导游”介绍 大家可以组团去湖南啦 ^_^

湖南人最好客,你组团来湖南是明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3: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天使心于2009-04-13 10:13发表的 :
要吃茶,,要吃湘菜,,,

姐姐。。。

这个好办,你来湖南,不但有茶有湘菜招待,还可欣赏湖南帅哥和美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3: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laaaaaaa于2009-04-13 11:26发表的 :
湖南美食
湘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其菜肴风味是鲜辣浓香,在烹调技艺上,以炒、腊、蒸、煨、煎、烧见长。湘菜主要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地风味组成,以湘江流域菜为其代表。近现代湘菜已发展到 4000 多个品种,其中有 300 多款为闻名遐迩的名菜。   湖南湿润多雨,土壤非常适宜辣椒生长,因而湖南盛产辣椒,辣椒本身具有驱寒祛湿的功效,而且能增进食欲,所以湖南人嗜辣如命,有一句话叫“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湘菜中最富特色的菜肴有口味蛇、腊味合蒸、红椒酿肉、罐子肚条、麻辣子鸡、剁椒鱼头、东安子鸡(最著名的是长沙曲园酒楼中做的);风味小吃有南荠草莓饼、葵花虾饼等,你如果到了湖南,可一定要大快朵颐。

长沙麻仁香酥鸭

.......
多谢laaaaaaa援手介绍湖南。文章若非原创请注明作者和文章出处。若是原创请注明首发地址,验证后好评分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00: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云之惑于2009-04-14 22:07发表的 :
湖南似乎也产玉吧,我的上司就是湖南人,老是叫嚣家乡的玉非常好!


第一次听说湖南产玉,搜索下获得如下信息:
“湖南地区不产玉,近代的地质勘探和历史考古资料都证明了这一事实。早在战国时期,湖南地区玉器稀少,而多玻璃器、滑石器。玻璃器、滑石器的色彩或淡绿色或白色,有光泽,表面看去与玉相似,是玉理想的替代品。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湖南地区不产玉是分不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9: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秋水小柯于2009-04-14 22:19发表的 :
湖南人,印象深的就是“敢为天下先”“要死卵朝天”
还有湘女多情一说

这是众说周知的,不为人知的就是“湘女飞刀”——这几天连续听到这类新闻,多情的湘女也会用菜刀飞向欺负她的负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9: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绿水长流于2009-04-15 22:18发表的 :
哇,好详细啊,我在长沙待过两年,对湖南的很多风俗只知道一点啊,不过楼主说的好多我都听说过啊,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湘菜啊,浏阳蒸菜,猪血粑粑,地菜煮鸡蛋,哈哈,我最喜欢吃的是剁椒鱼头,还有山胡椒油做的菜,真太好吃了,想起来就流口水

我介绍的就是长沙地区的风俗,其它地方差别很大的,湖南少数民族也多,各民族特色各异。剁椒鱼头是很有名的,喜欢吃可试着自己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dingdangch于2009-04-15 22:18发表的 :



晕,这不就是我家嘛。。
照片和真的一样漂亮。。不过现在年轻人也都西装革履的,这种服饰难得一见了。

这是你的家乡呀?好美,第一次看到婚礼主角不是新郎新娘。
  

这个应是祭祀留下的吧?是什么意思呢?

介绍下你们民族的风俗好吗?我没注册红网,上次就没机会去参观哪个婚礼,很好奇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6 19: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依荷听雨于2009-04-16 00:04发表的 :



第一次听说湖南产玉,搜索下获得如下信息:
“湖南地区不产玉,近代的地质勘探和历史考古资料都证明了这一事实。早在战国时期,湖南地区玉器稀少,而多玻璃器、滑石器。玻璃器、滑石器的色彩或淡绿色或白色,有光泽,表面看去与玉相似,是玉理想的替代品。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湖南地区不产玉是分不开的。”

上司忽悠我,明天找他算帐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08:22 , Processed in 0.49199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