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31|回复: 2

[【文史类原创】] 闲话将作大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5 1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
  
  将作大匠是官职名称,为秦朝创置。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辽、元各朝都有,期间只是名称变易,功能增减,在元朝以前,其大体主旨基本维持不动摇。明初仍然沿置,但不久被并入工部。
  
  从历年考古发现的“泰匠丞印”、“大匠丞印”、“大匠”、“将作少府”等秦封泥,以及一些秦汉遗址出土的陶文[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始皇帝时代就有大匠之类的职务存在。
  
  秦汉时期的将作大匠主管宫室建筑、陵寝建筑,也就是张罗皇亲国戚生前的住所与死后的宅院。
  
  《史记•孝景本纪》:“中六年……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前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侯。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这说明将作少府是将作大匠的前身。但是东汉卫宏《汉官旧仪补遗》中的说法与此恰恰相反:“将作大匠改作少府,景帝中六年更名。”两者孰是孰非,一时显得扑朔迷离。但它们在时间上却是吻合的。如果以这个时间为基点,逐条梳理此前此后正史小说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证明是卫宏颠倒了次序;如果透过当时的政治气候及背景,则很快就能证实卫氏的错误。事实上在更名的前一年即公元前145景帝已经掀起了改制风暴,其目的很明确,就是权力再分配:强化、巩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的权力;销缩官吏的行政权限,降黜他们的秩位。将作少府被改成将作大匠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更,而是实质内容的变更,既换汤又换药。新出炉的将作大匠主要负责“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土之动,并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2]。中元六年(前144)人事上的嬗变只是景帝改革政策的延续。
  
  魏晋时期将作大匠的式样承袭旧制,但是职分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上层建筑”走向了“基建”。比如当时的将作大匠董爵(董尔)就为京都洛阳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将作大匠被改成了大匠卿,“位视太仆,掌土木之功”[3],为十二卿之一。至北齐时新设了一个机构,名为“将作寺”,“寺”里的一把手称之为将作寺大匠,从此大匠卿这个称谓又被淘汰。到了北周,将作寺下面又增设了匠师中大夫、司木大夫,等于分成两个独立部门,前者“掌城廓、宫室之制”,后者“掌土木之政令”[4],很有一点政企分开的味道。
  
  隋初,不折腾,袭用旧制。忍了将近20年,隋炀帝即位后,又开始折腾。而且不是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也不是妹妹要过河哪个来推我,而是采取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强行渡河寻求突破——减薪从高管开始,裁员从政府机构开始。将作寺随之被改成了将作监,为五监之一,监管全国宫堂、衙庭、陵庙等一揽子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实际上在隋代已经开始设立工部,宏观指导全国农垦、林泽、水利工程等各项工作。将作监是其下属单位,相当于“司”级,大匠就是大监,正四品的级别。
  
  隋代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黄金时代,之所以黄金,是因为出了一个建筑天才——宇文恺。宇文恺在两个皇帝手下当过将作大匠,隋朝所有的大工程几乎都有他的影子。尤其是大兴城(西安),堪称他的代表作。
  
  隋以后,将作监的职能逐渐被工部蚕食架空。
  
  在唐朝,由工部全面指导、协调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将作监具体负责土木工程营建这一块。在后来的几十年,“将作”这个名称就像一些城市的景观一样,总会被新来的领导折磨个够。“龙朔二年(662),改将作为缮工监,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为营缮监,神龙元年(705)复旧”[5]。
  
  宋初的将作监已经大异其趣。“旧制,判监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土木工匠之政、京都缮修隶三司修造案;本监但掌祠祀供省牲牌、镇石、炷香、盥手、焚版币之事”[6]。王安石变法后,才得以重操旧业,主管宫室、城廓、桥梁等营造事务。
  
  到了金,彻底被潜规则,人间蒸发,没了。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木乃伊归来,重新成立一个肇于宋朝的将作院,秩正二品,算是咸鱼翻身把歌唱。“掌成造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冠佩器皿,织造刺绣段匹纱罗,异样百色造作”[7]。看得出来,已经与建筑业不沾边了,而是跻身珠宝、服装这些时尚产业之列。但这已是夕阳之歌,朱元璋当皇帝后没多久,将原来的四部改为六部,其中的工部掌管全国“营缮典经营兴作之事。凡宫殿、陵寝、城郭、坛场、祠庙、仓库、廨宇、营房、王府邸第之役,鸠工会材,以时程督之”[8]。从此,“将作”一词被投入历史的洪流中。

------------------------------------------------------------------------------------------------------------------------------
  
  [1]周晓陆、路东之:《空前的收获重大的课题——古陶文明博物馆藏秦封泥综述》,《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清光绪三十年石印本。刘瑞:《秦汉时期的将作大匠》,《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吴镇烽:《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封泥考》(下),《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陈晓捷:《临潼新丰镇刘寨村秦遗址出土陶文》,《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4期。
  
  [2]《后汉书》卷3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隋书》卷2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群书考索后集》卷11,书目文献出版社。
  
  [5]《通典》卷2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宋史》卷16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元史》卷88,中华书局。
  
  [8]《明史》卷72,中华书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5: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看看中国古代工匠的文章,好象不多哦。
那先去看宇文恺吧。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5: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看看中国古代工匠的文章,好象不多哦。
那先去看宇文恺吧。
谢谢楼主。

--------------------------------
谢谢!看了恺子以后有什么心得要拿出来分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9 03:45 , Processed in 0.2880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