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随笔】] 【原创首发】从荒原到天堂--我记忆中的老电影(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3 1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2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15,十七年电影的归来(1)

70年代初,我在一位同学家里看到一本文革前的电影杂志合订本,里面有一幅《英雄虎胆》剧照――风情万种的女特务阿兰,惊为天人,从此成为王晓棠的影迷,没看过任何一部王晓棠电影的影迷。说起来真是可怜,我们明明知道文革前拍了数百部电影,可就是看不到,只有从寥寥几部――《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奇袭》、《打击侵略者》、《铁道卫士》、《英雄儿女》中想象十七年电影的精彩,那些传说中的电影――《英雄虎胆》、《羊城暗哨》、《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李双双》、《大李老李和小李》、《女篮五号》……还有好多不知道名字的译制片,整个一座电影宝库,对我们的诱惑实在难以诉说。

那个时候,我们同学间流传着一份文革期间的油印资料,内容是江青在一个电影座谈会上的讲话,她在讲话中信口点评了几十部电影,每一部都能挑出毛病来,反正统统都是毒草。这份资料成了我们了解十七年电影的路线图,江青骂得越凶的电影就意味着越好看,我们也就越想看,对那些著名的毒草电影,《清宫秘史》、《武训传》、《早春二月》、《北国江南》、《逆风千里》,越来越有兴趣,可在那个年代,我们都以为这些电影会永远封存,再也看不到了。

好日子居然很快就到了,套句俗话说,1976年10月的一声惊雷给我们送来了好电影,应该是从1977年元旦开始,渴盼已久的十七年老电影开始解冻上映,第一批有《洪湖赤卫队》、《万水千山》、《天山的红花》和《秘密图纸》,之后一年,我们那个礼堂很忙碌,以前一周放一次电影还总是旧片,1977那一年几乎天天有电影,国产老电影之外还有文革前的译制片,老百姓这个乐啊,就冲这些久违的电影,也得感谢华主席感谢党中央。可惜,那一年我已在中学读书,学习开始紧张,没时间看全这些电影,只是从江青那个名单里挑些感兴趣的一睹为快。

前些时候为写这个帖子,我找了一份中国电影史资料,在十七年电影名单里一部一部回忆确认,最后统计了一下,我在1976年之后,大概看了60~70部文革前出品的国产老电影,以及10部左右文革前的译制片,数量不算多,除了个别几部名作没看过(如《《清宫秘史》、《武训传》、《北国江南》、《逆风千里》),国产片的经典作品差不多看全了,为方便叙述,以下就按影片类型简略回顾一下。

1,传记片

《聂耳》、《李时珍》、《林则徐》,这三部是赵丹的代表作,也是赵丹艺术生涯的颠峰之作,三部之中以林则徐演得最有气派,举手投足皆有戏,尽显大师风范。

《董存瑞》,整部电影拍得流畅、完整,一气呵成,部队生活和战争氛围都很真实,年轻的张良表现亮眼。影片里有些细节颇有意思,比如说,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并不像后期那样不经打,而是相当地勇猛,冲锋的时候嗷嗷地叫唤,并不容易对付,这与我们在后来的国产战争片中得到的一贯印象不大一样,影片对这一幕由很生动的表现。《董存瑞》的幽默感也很少见,部队官兵说着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时不时说出民间俗语,比如“公母俩”(夫妻俩),形象又生动。

《白求恩大夫》,白求恩由美国友人谭宁邦饰演,他以前在《林则徐》、《停战之后》等影片中客串过小配角,戏份不多,在《白求恩大夫》中终于做主角,给他配戏的英若诚、田华、杨在葆、仲星火、村里都是大明星,谭宁邦一点不怯场,把白求恩演得光芒四射,水准有如专业演员。

《雷锋》,现代和当代人物不好拍,英雄人物更难拍好,《白求恩大夫》还算过得去,《雷锋》明显是为了配合向雷锋学习的运动而匆匆赶制出来的,线索凌乱,人物苍白,令人失望。

传记片向来是好莱坞重视的类型,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名单里屡屡见到古今著名人物的名字,甚至包括中国的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值得拍成电影的杰出人物很多,理应成为中国电影的主要题材,可惜,中国的传记片很少,水准也没法和好莱坞传记片相比。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6,十七年电影的归来(2)

2,历史片

《甲午风云》,中国历史片的翘楚,如果列出十七年电影排行榜,《甲午风云》理应在10佳里占据一个位置。这部电影也可以看作是邓世昌的传记片,李默然因此片一举成名,“我大清帝国……”,英雄气概,震撼人心,不愧为帝国栋梁,可帝国的主人们并不稀罕这些栋梁。甲午惨败的遗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看看台湾那些鲜廉寡耻的绿色人物就知道什么叫一朝误国百年恨。

《桃花扇》,中规中矩,编导者大概无从体会明末那些士林人物和青楼进步女子的心境,没有拍出他们面对天下倾覆的极度悲怆感。明清交替是史上少见的大题材,如用心拍肯定能拍出杰作,《桃花扇》已经提供了绝佳的母本,期望电影界的有识之士能重拍《桃花扇》,演绎出顾炎武所谓“亡天下”的痛楚。

3,革命历史片:

反映我党我军的艰苦奋斗历程是十七年电影的主要题材,因作品很多,暂且分为革命历史片和革命战争片两类。

《大浪淘沙》,文革前夕才摄制完成,貌似没来得及上映就赶上文革了,所以没听说过有这样一部电影,拍得大气磅礴,有史诗的格调,看后颇感激动。影片把大革命时期的氛围渲染得很到位,结拜的四兄弟,两个革命者,一个跑跑者,一个反革命者,符合比例原则,划分得恰到好处。于洋饰演革命者靳恭绶(记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个名字太怪了),还是那样强大的气场,珠影的二线演员们完全无法抗衡。

《风暴》,二七大罢工的故事,金山自导自演,饰演大律师施洋,让观众见识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大明星,那气场才叫强悍,晚辈于洋也不免相形见绌。我记得只看过这一部金山的电影,这位传奇大明星没有留下更多的电影作品,相当遗憾。

《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道临的代表作,把一个坚贞的地下工作者演活了。孙道临善演知识分子背景的角色,不用多余的语调、表情和肢体动作就能表现出角色的精神气质,这种表演难度更大,孙道临胜任有余,与同时期的其他名演员有明显的区隔。

《红色娘子军》、《柳堡的故事》,这两部电影捧红了祝希娟和陶玉玲。祝希娟只凭《红色娘子军》这一部作品即登上了“22大明星”宝座,甩下了许多成就非凡的老演员,堪称奇迹。在祝希娟面前,王心刚不出彩,陈强仅勉强扎住阵脚,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有如此成就,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不过在我看来,陶玉玲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观,《柳堡的故事》留在观众记忆里的除了歌曲《九九艳阳天》,还有陶玉玲的笑容。

《青春之歌》、《红旗谱》、《暴风骤雨》、《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这几部电影都是由当红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一般而言,改编小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成功系数很低,观众总会拿电影和原著比较,挑三拣四,很难讨好。这几部电影也不例外,与原著相比并不出彩,全靠一班明星演员支撑――《青春之歌》里的谢芳、于洋、于是之、秦怡、赵子岳、葛存壮,《红旗谱》里的崔嵬、赵联、葛存壮、安震江、赵子岳,《暴风骤雨》里的于洋、高保成、赵子岳、安震江、葛存壮,《烈火中永生》里的赵丹、于蓝、项堃,《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王晓棠、王心刚、王润身,《林海雪原》里的张勇手、王润身,几乎是同一班人,这些明星的出色发挥才让这几部改编电影在观众记忆中有一席之地。在这几部中,我比较喜欢《红旗谱》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里的几个反派演绝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则让我想起《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论气质,他们的金姬银姬可比王晓棠的金环银环差得太远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禁初期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电影院全部爆满,这一大批解禁片的精彩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7: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yantan也看到先生的文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17,十七年电影的归来(3)

4,革命战争片

我军从南昌起义到上甘岭的战斗史和胜利史是电影取之不尽的题材,文革前推出的革命战争片总有几十部之多,这些影片是新中国前30年几代青少年的最爱,满足了他们的战争梦想,培养了他们的战略战术素养和游击队精神,后30年的少壮派军人几乎都是在战争片的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的,今日商场人士的纵横捭阖也时见银幕上“狡猾共军”的影子。

在我后来补看的文革前战争片中,下面几部印象较深:

红军时期的《万水千山》、《金沙江畔》,《万岁千山》原是知名话剧,描写红军长征的正剧,影响很大,改编电影后由总政话剧团原班人马出演,主演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明星蓝马,解放后,蓝马加入解放军,致力于话剧工作,很少在银幕上露面,在《万水千山》中可以一窥这位巨星的风采。《金沙江畔》的剧本很好,故事和人物安排得有创意,情节紧凑,演员也不错,我现在还记得曹雷饰演的珠玛见到红军时的凌厉眼神。

抗战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三进山城》、《东进序曲》,以《平原游击队》最佳,简直成了游击战的教科书,经典台词也数不胜数,方化的精彩表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他几部平平,我在70年代前期就久仰《三进山城》的大名,看完觉得名不副实,远不如《平原游击队》精彩。《东进序曲》是彩色片,很有气势,几个反角表现不俗。

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侦察记》、《智取华山》、《战上海》、《兵临城下》、《停战以后》、《英雄虎胆》,解放战争时期的影片还是《南征北战》最佳,《渡江侦察记》次之,《英雄虎胆》最为特别。陈述在《渡江侦察记》中的情报处长是他演艺生涯最经典的人物,王晓棠的阿兰演出了银幕上极其少见的女人味,而且是女特务的女人味,魅力难以阻挡。在那个年代居然有这样另类的形象出现,有点不可思议。《英雄虎胆》里有不少资产阶级反动派腐朽生活的段落,让人很感兴趣,而于洋和王晓棠飙戏,我认为,王晓棠完胜。

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因为出了不朽歌曲《我的祖国》而大名鼎鼎,看后感觉不如《英雄儿女》精致,令人回味的余地不多。1970年纪念抗美援朝20周年的时候,复映的电影中独缺《上甘岭》,或许是因为打上甘岭的15军属于二野刘邓部队?

5,旧社会剧情片:

《祝福》、《林家铺子》、《龙须沟》,这三部都很出色,比红色经典改编的那几部要好得多,一是鲁迅、茅盾、老舍的原著足够杰出;二是原著的篇幅都不长,容量也不大,编导演都有发挥的空间;三是担纲演出的白杨、谢添、于是之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演绎旧社会的人物驾轻就熟,本人的功力又高,当然会为影片增色,比较而言,在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片中担纲的几位年轻演员要逊色许多。

《舞台姐妹》、《早春二月》,这两部谢芳主演的著名毒草如雷贯耳,比较而言,谢芳在文革前的三部名作中的表现,以《舞台姐妹》为佳,在谢晋的指导下基本站住了,《青春之歌》和《早春二月》逊色一些,《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名气太大,演员的压力自然大,观众心目中都有一个林道静的形象,谢芳的形象和表演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早春二月》则是感觉不对,20年代小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外在举止一定要过来人方能把握,新时代成长起来的谢芳稍感吃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08: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汗~~~谢芳的三部名作,好像就没看过舞台姐妹~~~
按理说我应该场场不拉的~~~为什么一直都没看到?现在忘了原因了,只记得没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21: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18,十七年电影的归来(4)

《乌鸦与麻雀》、《七十二家房客》、《抓壮丁》,这三部喜剧片都是不折不扣的杰作,尤其是《乌鸦与麻雀》,杰作中的杰作,无与伦比。《乌鸦与麻雀》的编剧陈白尘,导演郑君里,主演赵丹、孙道临、上官云珠、吴茵、黄宗英、李天际、魏鹤龄,都是一时之选,民国电影界的顶极菁英最后玩了一把,合力在新旧时代交替的时候制作了一部划时代的电影,人物、场景、对白都精雕细刻,达到了最佳戏剧效果。这几位超级大腕配合默契,每个人都有精彩演出,小广播发梦轧金子一场戏堪称赵丹生涯最经典的片断。如果把《乌鸦与麻雀》列入新中国电影史,排行榜第一名非它莫属。

《七十二家房客》原是一出热闹的上海滑稽戏,剧情与《乌鸦与麻雀》相似,在上海影响极大。1963年,珠影把它搬上银幕(居然是珠影,而不是上影,奇怪的紧),并把故事发生地搬到广州,对白用普通话,这出戏本可以拍成一部更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喜剧,上海话也好,广东话也好,都可为影片增色,用普通话反而不伦不类。好在原著剧本非常厚实,导演用心,一班不出名的演员卖力演出,硬是用普通话把一出上海戏演成了具有南国风味的广东戏。其中两位粤剧名伶的表演精彩绝伦――文觉非饰演的炳根,谭玉真饰演的八姑,风生水起,活灵活现,他们两位以及片中其他岭南演员们的表现告诉影坛的那些主流明星,别太得意,高人就在身后,多的是。

在十七年出品的喜剧电影中,《抓壮丁》在观众中享有盛誉,当年我问过好几位比我年长的影迷,喜欢哪些文革前的电影,《抓壮丁》是提及率最高的,后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把我这个熟悉四川话的川人后裔看得乐不可支,或者说听得乐不可支。《抓壮丁》的剧本从延安时期就开始打磨,拍电影的时候已臻于完美,加上地道的四川方言,把四川人的幽默性格和四川话的诙谐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虽说个别演员的表情略显夸张,但因为是讽刺喜剧,倒也无伤大雅。饰演王保长的陈戈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与《南征北战》中的首长相映成趣,绝对可以载入电影史册。

6,新社会剧情片

描写新社会人民幸福生活的剧情片是文革前电影的主力部队,除了悲剧外,涉及了各种片型,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以农村题材和青年题材较为出色,出了不少著名影片。

《天山的红花》,第一批解禁的文革前电影,看电影时的兴奋心情至今记忆犹新。这部电影的开头很别致,壮观的草原风光,女主角阿依古丽的大特写镜头,用鲜花选举队长以及选后群众欢呼的场面都让人耳目一新,可惜,剧情很快进入熟悉的阶级斗争轨道,未免让人扫兴。

《李双双》,张瑞芳的独角戏,在张瑞芳的演艺生涯中,如此光彩照人、戏份集中的人物很少见,其他合作的演员,包括仲星火在内,都在张瑞芳的光芒下黯然失色。《李双双》的原著小说是歌颂公社大食堂的,作者李准把电影改成以记工分为主线,关于记工分,我在农村的时候,亲眼看见乡亲们是怎样出工不出力,无精打采懒洋洋,侍侯自留地则是完全不同的劳动状态,与《李双双》里的农村景象完全不同。

《五朵金花》,知名度极大,主要是冒出一位大明星,来自云南的歌舞演员杨丽坤饰演副社长金花一举成名,征服了观众,成为女神似的人物。杨丽坤后来又主演了歌舞片《阿诗玛》,一生虽然只演了两部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却不可动摇。《五朵金花》的剧情有点瞎扯,不过把云南风光拍得很美,雷振邦的音乐也很出色。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21: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b汗~~~这些精彩的老片~~~我竟然大多没看过~~~或许看过也忘了~~~~
一花独放时虽然枯燥,但是你没有选择~~~所以这一枝花无论美丑,你都印象深刻~~~
待到百花齐放~~~~眼花缭乱之际~~~~记忆里竟是一片模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2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十七年电影的归来(5)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是我懂事看电影以来,第一部真正打动我的电影,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第一集摄制于1959年,续集摄制于1964年,文革前的观众为看续集等了五年,而我们在一个晚上就看全了,两集一气呵成,过瘾之极。那一晚的情景还记得很清楚,看完已近午夜,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群人不再像以前看完别的电影那样高谈阔论,没有人说话,好像都沉在电影的意境里缓不过神来,寒夜里只听到沙沙的脚步声。

这样一部歌颂人民公社并有粉饰现实之嫌的电影何以有如此魅力?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影片集中描写了爱情,而且是罕见的多角恋爱故事,我们已经习惯了文革电影里的单身英雄,从未见过如此集中地描写爱情生活而又描写得如此美好的爱情电影,对于情窦初开的我们有着难言的诱惑。李亚林、金迪等一班当时还不大出名的演员,表演朴实无华,把农村青年建设家乡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激情表现得很有感染力。特别是金迪扮演的孔淑贞,英姿飒爽而又不失女人味,特别得到我们的推崇。

记得那天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当续集进行到中间部分,孔淑贞去外村修理电线,突然响起了歌声:“人说山西好地方……”,听完第一句,立刻辨认出那是郭兰英的声音,歌声美得令人陶醉,听完全曲,舒畅之极。不久,又看到了《上甘岭》,终于听到了郭兰英唱的《我的祖国》,那种幸福感难以言说。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不只是征服了后文革的我们,而是早就征服了前文革的他们,文革前上映时就引起巨大的轰动,李亚林和金迪仅凭此片即入围“22大明星”,可见受欢迎的程度。至于《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把农村生活描绘得那么美好富足,把后来的人民公社描绘得那么朝气蓬勃,是不是符合当年农村的现实?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无从推断,不过据我在70年代初对人民公社和农村青年的近距离观察,真正的农村并不是那么诗情画意,似乎跟电影是两回事。

多年后,我在翻阅苏联小说《金星英雄》时,突然醒悟到,《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很像是《金星英雄》的中国版,甚至还可辨认出《勇敢》、《收获》、《幸福》等苏联名著的诗意情调。在那个苏联文化深入中国精神腹地的年代(苏联译制片的数量甚至高过国产片),中国的文艺作品受到苏联的影响很正常,没什么丢人的。

《锦上添花》、《今天我休息》、《大李老李和小李》、《魔术师的奇遇》,这几部喜剧电影名气极大,在解禁之前即久仰大名,看完却略感失望,这些新时代的喜剧远比描写旧时代的《抓壮丁》、《七十二家房客》逊色,创作人员明显有顾忌,放不开,剧情编排很生硬,演员无从发挥,有点为赋喜剧强说笑的意思。这几部中,《锦上添花》因为赵子岳和凌元的精彩演出受受到好评。

《霓虹灯下的哨兵》,改编自60年代初引起轰动的话剧,拍成电影更加轰动,南京路上好八连也因为话剧和电影的强大宣传而家喻户晓。影片中朴实温柔的春妮由陶玉玲饰演,与《柳堡的故事》一样,仍然是本片的最大亮点,女特务曲曼丽的扮相和美国外交官在南京路横冲直撞的场面也让人难忘。现如今,南京路上的霓虹灯已成世界景点,霓虹灯下的哨兵和那支模范连队则很少有人提起了。

新社会剧情片大多是主旋律影片,歌颂我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事迹,我看过的其他影片还有描写青年生活的《年青的一代》、《青年鲁班》,讲述治疗血吸虫病的《枯木逢春》(因为主席的诗词,我们从小就熟知血吸虫病),与台湾国民党军打仗的《海鹰》、《水手长的故事》,体育片《女篮5号》、《冰上姐妹》、《女跳水队员》,还有两部跟火车有关的电影,《十二次列车》说的是火车遇到山洪被困,车上的铁路工作人员和旅客团结一致,终于脱险的故事;《特快列车》说的是一列普通慢车为了抢救重伤员临时改成特别快车直达大城市的故事,这两部电影拍得有如惊险片,让我这个从小随外婆乘火车南征北战的火车迷看得很过瘾,尤其是《特快列车》,深得我心。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十七年电影的归来(6)

7,反特片

说起文革前出品的反特片,早在70年代初期,我们就如数家珍,可除了《铁道卫士》,其他名片只是神往而已。1977年初,第一批放映的文革前故事片居然塞进了反特片《秘密图纸》,让我们惊喜不已,也因此对《秘密图纸》的印象特别深、特别好。

反特片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模式:跟踪派遣特务,抓住潜伏老特务,我方派人打入特务内部,边境线全歼骚扰破坏的特务,敌方大多有个漂亮的女特务,男特务大多奇形怪状……《秘密图纸》说的是抓住潜伏老特务的故事,影片里按规矩有个风骚的女特务,男特务长相凶狠,整部电影的逻辑还算清晰合理,拍出了恐怖片的气氛。田华和王心刚联袂扮演一对夫妻,不过看不到夫妻的味道,倒像是公事公办的同事或战友。影片中有一个著名的片断,田华问口吃的男特务:“你火什么?”,男特务:“谁……火……火……火了?”,不知为什么,这个场面如此吸引人,以至于看完那几天,校园和宿舍区里到处都可以听见“谁……火……火……火了”的声音。

看完《秘密图纸》,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反应过来了,朝鲜反特片《看不见的战线》与《秘密图纸》何其相似!人物设置基本一样,《秘密图纸》里的老医生与《看不见的战线》里的老狐狸可谓中朝孪生老特务,两部影片中女特务的长相气质也神似。《看不见的战线》出品于1970年,莫非参考了1965年的《秘密图纸》?后来看了其他几部才明白,反特片的套路固定,很难创新,倒是另一部朝鲜反特片《原形毕露》设计的整容潜伏较有新意(怪不得韩国的整容术特别发达)。

《秘密图纸》之后,其他文革前的反特片陆续上映,这类影片共有20部左右,我只看了特别出名的几部:《羊城暗哨》、《跟踪追击》、《徐秋影案件》、《虎穴追踪》,大体上,这些影片都是按照上述反特片的套路来设计人物和情节,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的只是个别场景和个别演员的出色发挥。比如,《羊城暗哨》里的冯喆,与他在《南征北战》、《金沙江畔》、《桃花扇》中一样的儒雅倜傥,无论形象和演技都不比当红的那几位小生差,遗憾的是,冯喆的个人遭际却是如此的悲惨,每当看到那几位红星神采奕奕地上电视大谈艺术人生,总会想起冯喆以及其他英年早逝的电影人们。

文革前出品的反特片大多不如预期那样精彩,只有一部例外――《冰山上的来客》,这是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之后第二部打动我的电影。在1977年之前,我就从文革前的歌曲集里熟知了《冰山上的来客》插曲,听人哼唱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早就听说过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名头,盼着看这部电影已经好几年了。1977年春节,听一位同学聊起他父母单位即将放映《冰山上的来客》,便求他搞来一张票,一个人不远数里去看电影,散场之后,很想跟人说说话,可周围一个人都不认识,只能独自回味冰山上的震撼。

三十多年了,我现在已经不记得那次看完后的观感,好听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阿米儿,冲!”?真假古兰丹姆谁更漂亮?还是杨排长最后那句“向天空发射三颗照明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很多年后,我在电视上又看了一遍《冰山上的来客》,此时我已经通过DVD和网络饱览五六十年代的外国黑白老片,再看《冰山上的来客》,震撼感依然不减当年,我以为,以《冰山上的来客》与同时代的美欧苏日最好影片作横向比较,绝对不落下风。

如果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以久违的爱情营养打动了文革后的新观众,《冰山上的来客》则除了爱情营养外,更以综合素质全面展示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编、岛、摄、演无所不佳,几无瑕疵,各个技术环节都是最佳状态,组合起来天衣无缝,雷振邦的音乐更是达到中国电影音乐的神仙境界,长影的菁英们拍出了中国电影的极品,让人无话可说。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感慨一下,《冰山上的来客》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3年,自建国起到文革前,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一直是中国电影的重镇,中国经典电影的半壁江山是长影打下的,《冰山上的来客》之外,还包括我喜欢的《英雄儿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甲午风云》、《平原游击队》、《董存瑞》等等,佳作之多,数不胜数。文革期间,长影还算勉强守住地盘,进入80年代后一年不如一年,到如今据说连厂区都卖掉了,听说盖起了什么游乐园?当年拍出无数好电影的一方霸主竟沦落到这步田地,令人不胜唏嘘!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9 13: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是《霓虹灯下的哨兵》,《柳堡的故事》的故事我还有印象~~~这两个一个在大上海,一个在江南水乡~~~环境好~~~南京路上好八连那些兵可爱,水乡的姑娘也可爱~~~
还有就是冰山上的来客,那种高原风光和优美的歌曲让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1: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21,十七年电影的归来(7)

8,少儿片

文革前的少儿片拍得不少,1977年解禁的时候,我已经过了看少儿片的年纪,只挑着看了三部:《祖国的花朵》、《红孩子》和《小兵张嘎》。《小兵张嘎》慕名已久,是非看不可的影片,果然没有失望,这部电影是中国少儿片永恒的经典,怎么赞誉也不过分。让我疑惑的是嘎子的下落,推算他的年纪,应该是1950年左右生人,现在不过60岁左右,当年红遍大江南北,怎么一转眼就消失了呢?

《祖国的花朵》,主要是为了听一听《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中50年代少先队员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想起70年代度过的惨淡童年,因此听过歌也就算了。

《红孩子》与《闪闪的红星》很类似,时代背景一样,人物和故事情节也差不多,同样有动人的配乐和歌曲,两部影片各有千秋,《红孩子》的真实感相对强一些。

9,音乐戏曲片

《洪湖赤卫队》,第一批解禁的重点影片,当时的报纸大张旗鼓地宣传,如周总理喜欢唱《洪湖水浪打浪》等等,让这部电影一时成为热门片,人人争而睹之。电影放过之后,大街小巷的广播喇叭里总会传来《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的歌声,我还记得,当我们在电影院听到《洪湖水浪打浪》,对其中一个字的发音产生疑问,字幕上明明是“太阳一出闪呀嘛闪金光”,王玉珍怎么唱成了“太阳一区”?后来开文艺晚会,舞台上的女生高唱“太阳一出(chu)”,我们男生就在台下大喊:区!区!区!太阳一区!

《刘三姐》,文革前出品的最佳电影之一,从故事的设计到演员的形象都完全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审美观,音乐更是出类拔萃,几个经典唱段传唱至今,连90后的小女孩都能琅琅上口,比如《山歌好比春江水》,红到现在,声势不坠。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史,像《刘三姐》这样编导演唱俱佳的音乐片几乎绝无仅有,文革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怎一个“赞”字了得!

《阿诗玛》,慕杨丽坤的名而去看《阿诗玛》,看后感觉相对复杂,这部电影没有对白,完全靠歌舞支撑,歌和舞都不像《刘三姐》那样通俗,有点曲高和寡,我记得现场观察到很多观众不耐烦,包括我在内。云南歌舞是杨丽坤的本行,不过给观众的印象不如《五朵金花》。

那一段时间还看了不少戏曲片,大多是名伶的经典作品,包括严凤英的黄梅戏《天仙配》、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新凤霞的评剧《刘巧儿》、王文娟和徐玉兰的越剧《红楼梦》,还有京剧《杨门女将》和豫剧《朝阳沟》,印象较深的是京剧《杨门女将》,看了十年样板戏,对京剧已经腻味了,不想《杨门女将》展示了传统古典京剧的魅力,唱念做打,完全不同样板戏的风格,这让我们开了眼界――原来样板戏并不等于京剧。

有几部电影因为在文革中被批得特别厉害,所以特别想看――《清宫秘史》、《武训传》、《北国江南》《逆风千里》,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解禁,还有不少文革前的经典名片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看成,包括《白毛女》、《赵一曼》、《翠岗红旗》、《神秘的旅伴》、《铁道游击队》、《芦笙恋歌》、《国庆十点钟》、《老兵新传》、《党的女儿》、《51号兵站》、《革命家庭》、《红珊瑚》、《草原晨曲》、《达吉和她的父亲》、《鸡毛信》、《战火中的青春》、《宋景诗》、《家》……太多了,累积了十七年的电影,怎么可能在一两年内看完?要么就是十年不给你看,要么就是一年统统给你看,刚刚饥肠辘辘,马上暴饮暴食,让人怎么受得了。

如果把我看过的文革前老电影列一个个人排行榜,名次是这样的:1,《冰山上的来客》;2,《刘三姐》;3,《甲午风云》;4,《英雄儿女》;5,《我们村里的年轻人》;6,《英雄虎胆》;7,《抓壮丁》;8,《七十二家房客》;9《柳堡的故事》;10,《大浪淘沙》。我把长影出品的五部影片排在前面,以表达我对长影黄金时代的深切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09: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闪闪的红星,现在还记得祝新运那双灵动的眼睛~~~~这部片子如果没有祝新运会逊色不少,奇怪的是祝新运以后再无佳作~~~长大后的祝新运好像也出来过,完全是两个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2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22,十七年电影的归来(8)

在建国后出品的电影之外,那一段时间还看了几部民国时期的经典影片,白杨、陶金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及赵丹、周璇主演的《马路天使》(是不是1977或1978年看的,记不清了),引起轰动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从朝鲜的《卖花姑娘》在中国的走红可以看出,中国观众的内心对悲剧有不可思议的渴求,但新中国电影的悲剧意识很有限,文革没有悲剧片,文革前的少许几部悲剧也是成色不足。《一江春水向东流》乃是正宗的批判现实主义,悲剧感特别强,几位传说中的大明星――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演得又极出色,观众很容易入戏,为电影中人物的命运一掬同情之泪。

1977~1978年,真正让我们兴奋的是若干文革前译制片的解禁上映,文革前的译制片生产兴旺发达,外国电影以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还有少许来自西方国家,总数在400~500部之间,数量与国产片不相上下。与国产片的大规模复映不同,译制片只挑选了少许重新上映,这几天我找到一份文革前译制片的清单,核对的结果,我大概看了15部左右,其中有几部并没有公开上映,而是电影公司偷偷拿出来给关系单位放映,我哥哥办法多,找熟人要到票,我也就沾光看了几部“内部片”。

苏联电影是文革前译制片的主体,几占一半以上,到了1977年,中苏关系还在冰冻中,因此只重映了几部政治正确或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我看的几部――《夏伯阳》、《保卫察里津》、《难忘的1919》、《运虎记》和《乡村女教师》,都是名气甚大的经典影片,国内战争题材的《夏伯阳》、《保卫察里津》和《难忘的1919》与两部列宁电影类似,属于斯大林时代的主旋律作品。《运虎记》由卡普列尔编剧,非常幽默,电影院里笑声不断,卡普列尔出狱后宝刀未老,新作品依然不同凡响。

50年代初,《乡村女教师》曾感动了一代中国青年,到了1977年,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再度出山,魅力不减当年,又征服了新一代中国观众。电影中的精彩片断很多,我至今还能背诵几句那首数次出现的诗歌:“挺起了胸膛向前走,天空、树木和沙洲,崎岖的道路,喂,让我们紧紧地拉着手……”影片前十五分钟那一段沙俄时代的场景是全片的精华,男主角朗诵《青铜骑士》中的诗句令人动容,奠定了影片的诗意格调。到了影片最后的舞会,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桃李满天下,奋斗一生的事业开花结果,观众不由得与主人公一样感到自豪和满足。很多人不屑斯大林时代的文艺作品,但像《乡村女教师》这样歌颂教师,歌颂人类基本价值观和美好情感的作品并不是一钱不值。

《王子复仇记》、《百万英镑》、《冰海沉船》和《匹克威克外传》,这四部英国电影都是让我开眼界的作品,认知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是从《王子复仇记》和《匹克威克外传》开始,从《王子复仇记》和《百万英镑》开始,认识了巨星劳伦斯.奥尼佛和格利高里.派克,从《冰海沉船》中了解到泰坦尼克号沉没是怎么回事,最难忘那四个小提琴手,感动观众于不动声色,比较而言,几十年后那部大片的煽情就未免太廉价了。

意大利电影《罗马11点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警察与小偷》,每一部都了不起,都是伟大的电影,我当时还不知道罗西里尼、德西卡、桑蒂斯等人的名头,不知道这几部新现实主义作品在电影史上的崇高地位,只觉得这些影片跟习惯的宣传模式不一样,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感人力量。很多年后再回味这些经典电影,不由得感叹,当年负责引进这些影片的叔叔阿姨们都是高人,眼光够犀利。

唯一一部法国片《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听起来像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其实是改编的萨特话剧《恭顺的妓女》,影片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看得很紧张。文革前为什么会引进一部萨特电影?估计是因为这部电影批判了美国种族主义,对中国观众有教育意义。

印度电影《流浪者》,就不用多说了,记得很长一段时间,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阿巴拉古,阿巴拉古,呀艮拉得西内姆……”,听得耳朵都长老茧了,只是到现今也没弄清,“阿巴拉古”到底是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21: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复仇记》和《百万英镑》印象深刻~~~
奥菲利亚带着花环躺在水面上,慢慢地飘着沉着~~~那快乐的,几近幸福的面容~~~像天使一般~~~天使沉没了,复仇开始了~~~
百万英镑的故事其实很老套,但是在当时觉得很好看~~~轻松的喜剧里,有着令人不轻松的思索~~~

流浪者也是部很好看的电影,印度演员的美丽,歌舞的魅力,很轻易打动当时中国观众的心~~~
我猜“阿巴拉古”应该是到处流浪的意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23,70年代后期的故事片(1)

1976年的十月惊雷,送来了文革前的老电影,可政局的骤然变化,却让电影界手忙脚乱,正在拍的停拍,已经拍好的封存,四人帮时期的作品一律作废,这样一来,有些色彩不那么四人帮的作品也跟着再无下文,如很受期待的《金光大道》下集即不知所踪。各电影厂开始赶制适应新形势的作品,须知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要经过许多环节,慢工出细活,少则半年,长则数年,急就章似的拍片显然不会拍出好电影,因此,1977、1978那两年的电影乏善可陈。

那两年是电影界爆发之前的沉寂期,留在观众记忆中的影片不多,后来常被提起的是几部反特片。长影的《熊迹》、八一的《猎字99号》,北影的《黑三角》都是常规套路的反特片,《熊迹》把敌方特务由台湾变成了苏联,算是有点新意。《黑三角》被人记住主要是李谷一唱的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此外就是老演员凌元的精彩演出,有个门外偷窥的特写拍出了恐怖效果,很多当年的观众都还记得这个镜头。

几位在此后几年大红大紫的明星都有作品问世,陈冲拍了关于解放军通讯兵生活的处女作《青春》,由谢晋导演,这部电影开始了谢晋在新时期的辉煌历程,也开始了陈冲的明星生涯。刘晓庆拍了《同志感谢你》,潘虹拍了《奴隶的女儿》,都很一般。

北影集中资源制作了一部大片《大河奔流》,讲述抗战期间黄泛区人民的苦难和解放后的建设,李准编剧,谢铁骊、陈怀皑导演,钱江摄影,张瑞芳主演,参加演出的有陈强、王心刚、项堃、葛存壮、于绍康等老星,张金玲、李秀明、宋晓英等新星,第一次出现主席和总理的形象,由于是之、王铁成,不过,我记得没看清楚主席的正面形象。

到了1979年,改革开放的路线确立,电影界终于缓过神来,那一年出了不少优秀的影片。人物传记片《吉鸿昌》、《从奴隶到将军》、《拔哥的故事》、《李四光》、《傲雷一兰》,革命历史片《曙光》、《归心似箭》、《小花》、《啊,摇篮》,惊险片《保密局的枪声》,喜剧片《甜蜜的事业》、《瞧这一家子》、《他俩和她俩》、《小字辈》,抨击四人帮罪行的现实片《婚礼》、《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海外赤子》、《神圣的使命》、《泪痕》、《樱》……压抑多年的电影工作者终于井喷一样地出活了。在1979年出品的影片中,下面这几部特别令人难忘。

《小花》,《小花》是1976年之后第一部有分量的开创性作品。原著《桐柏英雄》是一部故事性较强的长篇小说,早两年曾流行,还曾在电台连续广播过,改编电影时,主创人员一反常规,把原著的战争故事置于背景,而把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作为主线,放大个人在战争中的悲欢离合,令人耳目一新。影片还尝试了若干少见的创作手法,黑白画面的对比,镜头移动节奏的变化,闪回、梦幻的频繁使用,以及精心设计的构图,加上美妙动人的音乐和歌曲,让《小花》诗意盎然,成为一部“不一样”的电影,在当时的电影环境里,绝对算是超凡脱俗,把《小花》当作几年后第五代的先驱亦未尝不可。

《归心似箭》,《归心似箭》与《小花》类似,都是拮取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片断,表现个人在战争中的情感,面对命运转折的取舍,以小见大,而不是像以往的革命历史片,一味的讲究宏大叙事。两位演员斯琴高娃、赵尔康表现出色,特别是斯琴高娃,初出茅庐即让人眼前一亮。电影明星一般以形象出位,斯琴高娃则纯以演技取胜,大家都说,这位蒙古族新人以后会有大出息,几年后,斯琴高娃出演《骆驼祥子》里的虎妞,果然出息大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21: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24,70年代后期的故事片(2)

十年文革,老百姓实在受够了这个那个运动的折腾,受够了严肃的、斗争的、杀气腾腾的电影,迫切需要轻松的、幽默的、有真情实感的电影。1979年,北影、长影和上影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自的轻喜剧作品,反映城市青年的新生活。北影出品的《瞧这一家子》是其中相对出色的一部,陈强、陈佩斯父子和方舒、张金玲、刘晓庆等都有精彩演出,这部电影记录了不少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画面,比方说方舒和刘晓庆工作的书店,当时到书店买书,要隔着柜台跟营业员要书看,就像现在商场里的黄金珠宝柜台一样,那时买书免不了要受营业员的气,书店的柜台格局好像到了80年代末才逐渐变成开架式。

《他俩和她俩》,上影出品的喜剧,讲述两对孪生兄弟和姐妹之间的爱情故事,毛永明、高英主演,孪生兄弟和孪生姐妹之间的误会本可以设计出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可惜编剧没能把握好,人物的性格脸谱化,故事情节太老套,经不起推敲,演员也因此演得或木讷或夸张,没立起来,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小字辈》,长影出品的喜剧,背景是上海,讲述汽车售票员搞技术革新的故事,细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迟志强在《小字辈》里演了一个角色,并因此成名。几年后,迟志强因为所谓耍流氓而被请去喝了几年咖啡,那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八卦新闻。一转眼30年了,上海个别路线的公交车上还可看见售票员在人丛里挤来挤去,只是鲜见小字辈,都是大妈级别的――多数是当年的小字辈熬过来的。

《婚礼》、《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海外赤子》、《泪痕》、《神圣的使命》、《樱》,这几部反映干部民众与四人帮斗争的影片都是当年的热门作品,宣泄了观众在那些年的郁闷和愤怒,每一部都拍得感人至深。这些影片中以杨延晋《苦恼人的笑》和腾文骥导演的《生活的颤音》较为突出,这两部影片和《小花》一样,都尝试了新的表现方式,显示了这几位第四代导演的素质,其实并不比第五代导演差多少。如今,这些有才华的导演归于沉寂,多年没有像样的电影作品,就因为大了几岁,眼睁睁看着第五代们春风得意,那滋味想必不好受。

1979年,娱乐新闻事业也开始起步,元月,《大众电影》复刊,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事件。《大众电影》之外,还流行若干小开本的电影杂志。那时候星星满天飞,演员想出名并不困难,只要演了某部电影,哪怕是配角,只要五官长得端正,足可以在杂志登一张大头照。那一年,真正大红大紫的明星并不多,也就是这几位:陈冲,刘晓庆、潘虹、唐国强。

陈冲出演了《小花》、《海外赤子》,是那一年上镜率最高的女星,刘晓庆出演了《小花》、《婚礼》和《瞧这一家子》,这三部影片,我认为以《瞧这一家子》里那个咋咋呼呼的书店店员最为出彩,《小花》的形象最好,不过被陈冲抢尽风头,据说刘晓庆因此再没演过配角。唐国强主演了《小花》,完全被陈冲和刘晓庆压制,有趣的是,唐国强后来重复上演类似的悲剧,屡屡看着合作的演员上领奖台。潘虹主演了《苦恼人的笑》,奠定了她在80年代初期走红的基础。那一年应该红的明星还有一位在长影排戏的黄梅莹,主演了关于林彪事件的《瞬间》,她本可以与上述几位并肩,因为某些不可避免的事件,遗憾地掉队了。

1979年也是电影歌曲的高产年,以后10年尽管也出过不错的电影歌曲,没有哪一年像1979年那样,一年之内冒出这么多好听的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小花),《雁南飞》(归心似箭),《我爱你中国》(海外赤子),《永远和你在一道》(婚礼),《心中的玫瑰》(泪痕),《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神圣的使命),《妈妈,看看我吧》(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甜蜜的事业),《青春多美好》(小字辈)……李谷一因为首唱了多首走红的电影歌曲,成为那一年的话题人物,风头甚至在电影明星之上。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2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5,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1)

1977至1979年是电影市场的黄金三年,新拍的国产片、新出炉的译制片、香港片、文革前的老国产片、老译制片,各路电影蜂拥而至,令观众应接不暇,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把这些电影一一看完,销路最好的是新出炉的译制片。说是新出炉,其实大部分早就译制好了,在内部供有关人士和家属批判参考,老百姓看不到而已。世局变化后,外交局势也在变,有关方面终于开恩,把以前深藏不露的外国电影拿出来给一般民众娱乐,几乎每一部都受到观众的追捧,封闭十年的中国观众太需要了解朝阿罗越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因年代久远,以下提到的电影,有几部可能是1980年后上映的,也有可能是在电视播映的。)

1977年夏,铁托元帅来访,标志着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恢复正常,两部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随之公映,一举成为当年的最热门电影。中国观众看惯了阿尔巴尼亚的“地下游击队”,蓦然发现,原来南斯拉夫的二战片段数更高,与阿尔巴尼亚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故事更复杂,更惊险,更有想像力,甚至主人公的功夫也更厉害,更有英雄气派,怪不得阿尔巴尼亚仇恨南斯拉夫,原来因为样样不如人家,连电影也拍不过南斯拉夫。

在那个夏天,《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席卷电影市场,声势之大,影响之深,当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也稍逊一筹。“上校冯.迪特里施已达到萨拉热窝”,“空气在颤抖,彷佛天空在燃烧”取代了“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啊朋友再见》风靡全国;在两部电影中扮演男主角的基沃金诺维奇被封为偶像,人们叫不出他的真名,都叫他“瓦尔特”;人们也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传奇的城市,90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萨拉热窝再度燃起硝烟,中国民众都会想起瓦尔特,免不了要为南斯拉夫的命运伤感。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满足了观众对惊险片的期待,两部墨西哥影片《冷酷的心》和《叶赛尼亚》则满足了观众对言情片的渴望,这两类影片代表了观众接受心理的两极--对冒险和浪漫的需求。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文革前的老译制片,很少见到这两部墨西哥影片的热闹,基于三角或四角情感纠葛的人物设置,性格极端的男女主人公,坎坷不平的情感之路,家族血缘的爱恨情仇,神秘的海盗和吉普赛人,最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这类如今习以为常的老套技巧在当年还是颇为新鲜的,两位女主人公阿伊媚和叶赛尼亚成为热门的封面女郎,一个文静,一个奔放,都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1978年初,中国读者迎来了世界名著的解禁,引发了名著热潮,改编自名著的电影自然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巴黎圣母院》让观众见识了雨果作品的恢弘,并记住了美艳不可方物的意大利女星吉娜.劳罗布丽吉达。《简爱》则征服了那个年代的文学少年和文学青年,邱岳峰和李梓的配音珠联璧合,让《简爱》的台词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一直到今天,这些台词仍然让人心动。这里就抄录几段,以纪念那个已经远去的配音时代:

“有个年轻人,他从小就被宠爱坏了,他犯下个极大的错误,不是罪恶,是错误。它的后果是可怕的。唯一的逃避是逍遥在外,寻欢作乐。后来,他遇见个女人,一个二十年里他从没见过的高尚女人,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机会。可是世故人情阻碍了他。那个女人能无视这些吗?”

“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你会在我忘了你之前,先忘了我。”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26,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2)

英国片《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是我第一次看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改编电影,第一次看正宗的推理电影,第一次看神气活现的大侦探破案。因为都是第一次,所以感觉特别好,后来看阿加莎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就不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那么刺激。

1979年,在世界文学名著掀起热潮的同时,另一股通俗小说的热潮悄悄袭来,《译林》的创刊号赫然刊出《尼罗河上的惨案》全文,随后出了单行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其他作品也陆续出版,《福尔摩斯探案集》、《希腊棺材之谜》等侦探小说越出越多,销量惊人,对通俗小说的流行,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颇有启蒙之功。

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佐罗》是当年的热门影片,轻松、幽默又不失紧张,还可看到西洋的剑术,阿兰.德龙从此在中国成名,与高苍健两人可合称为外国男星双壁,迷倒了数不清的女性观众。

英国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是一出歌舞爱情大片,也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拍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拍得很美,场面很壮观。我记得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它多好看,而是因为一张剧照引发的一场大争论。1979年,《大众电影》第5期封底刊出了王子和灰姑娘的接吻剧照,今天来看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当时可不然,有一位新疆建设兵团的干部致信《大众电影》编辑部,以极度严厉的措辞提出强烈谴责。《大众电影》全文刊出了这封信,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个新闻事件。我还记得信中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气势逼人。刚才我搜到这封信的原文,找到了这串问句,仍觉触目惊心。现抄录在此,以缅怀一下当年的那一场大热闹:

“英国音乐童话故事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我还没有看过,无法评价它是香花还是毒草。但我想,这部影片既然能受到你们的如此鼓吹,一定有什么‘进步’意义。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影片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对九亿人民有教育意义的、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处的镜头。然而,你们没有选登,却偏偏以封底的显赫地位,选登了灰姑娘和王子拥抱接吻的镜头。这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生前多次教导我们:‘洋为中用’。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显赫地刊登这幅影照,是什么动机?是在宣扬什么呢?难道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你们这样宣传吗?难道九亿人民大众在新长征途中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鼓舞吗?你们吃着人民公社社员、农场工人种的粮油,穿着工人织的布,住着工人盖的房子,我们的战士保卫着你们的安全,难道是他们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精神刺激吗?你们这样做,我看是居心不良,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你们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们引向何方呢?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同志们!不要以为洋大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关系一下子热乎起来,持续了好几年,到1984年的三千青年访华达到高潮。在日本,邓小平实地目睹了日本的现代化社会、发达的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对比当时中国的窘境,一定深有感触,中国不变不行了。现在回头看,我以为,邓小平访日直接影响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和这30年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所谓中日友好只是这个进程的一个插曲而已。

中日友好这个插曲的副产品是久违的日本电影,1978~1979年,《生死恋》、《追捕》、《望乡》陆续上映,带给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电影记忆。

(因事外出数日,连载暂停,请谅解。恭祝各位朋友圣诞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2 03:24 , Processed in 0.46272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