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43|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读《说文解字系传》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5: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讀《說文解字繫傳》劄
                        
1、《繫傳》整體特點亦如李兆洛跋中評通論諸篇所言:“原本說文,旁推交通”。
1、1部首
1、1、1許書部首“莧”下指出“寬字從此”, 前二十七卷,徐鍇發揚之,指出無字部首所從字:“久”字條下“灸疚㝌從此”、“才”字條下“此一部內無字而云凡才之屬者為有材財?從才,在他部也。”“乇”字條下“宅託亳字從此”、“录”字條下“祿淥盝錄菉從此”、“耑”字條下“端湍顓遄從此”、“易”字條下“惕從此”,“能”部首內無字,亦無指所從字,但下部“熊”與之關聯;唯一例外是“率”部內無字,亦無所從字。
自二十八卷數目字和幹支字類聚,不納入攷慮。
非部首字亦有指出從字:“巩”字條下“恐茿筑字從此”、“甬”字條下“通勇湧踴誦從此”等。
雖非每字均加窮舉,徐鍇的“從此”已可解釋部內無字現象,更重要者,他提示了漢字繫統實際以網狀交互存在,在說文五百四十的繫聯之外,我們仍當做偏旁的補充繫聯。從而將“原本說文”徹底貫通。
1、1、2部敍卷或疑託名摻入,而其間論道與全書多有契閤。以現有樣貌觀,除脫漏不全外,其中大可攻訐者在于其視排列為綫性,始一終亥的分卷本不意味着一亥之間必然一綫貫穿,“據形聯系”中五百四十部當存在層次
1、2“旁推交通”的再一典型是“某之言某也”。
其中如:
“祿之言錄也”
“祥之言詳也”
“祺之言期也”
“祠之言詞也”
“禳之言攘也”
“瑗之言援也”
“琬之言婉也”
“琫之言捧也”
“珌之言毖也”
“餌之言珥也”
“挺之言脡也”
“秒之言妙也”
“旒之言流也”
“柤之言阻也”等
屬同諧聲偏旁,而認識到“聲兼字意”p167的徐鍇也借鑑《釋名》、突破字形,列出:
“祕之言閉也”
“芙之言敷也”
“祓之言拂也”
“餈之言滋也”
“薨之言奄也”
“麥之言幕也”
“柮之言兀也”
“郵之言過也”
“繹之言尋也”
“夢之言蒙也”
“偲之言材也”
“康之言空也”
“樹之言竪也”
“俗之言續也” 等,

應當說,徐鍇的“某之言某也”指明了兩字間音近並義素有相通的現象,但未能實現自覺的繫統性音義繫聯;
“祉之言止也”
“禡之言駡也”
“瓚之言贊也”
“琰之言炎也”
“蓍之言耆也”
及“閏之言撋也” 等例的出現也干擾了此格式的術語性質。
2、《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3月第二期楊恆平《<說文解字繫傳>引書攷》已清查徐鍇引涉古書數目為一百五十餘種,文章一並探討了引書體例,可謂詳實,難更言之。
自《繫傳》引書樣貌,除流傳譌誤,如引一書而名不一的《春秋左傳》《春秋左氏傳》《左傳》《春秋傳》,書跋所言其“引書似都不檢本文,略以意屬”屬實,其引書並無規範意識,亦屬實。引方術家、醫方並及其所處時之律令則可謂“時出新意”(跋語)。而此“新”與其“儒”字條下注所引“通儒碩儒腐儒愚儒竪儒鄙儒”中所體現出的通達意識相關。
  3、《繫傳》161頁下“誠\”字條下全文如下:“具也,從人孨聲,讀若汝南潺水,虞書曰方鳩誠\功也。臣鍇曰此已具之具非將具之之具也。助眼反。”徐鍇釋文以區別字形方式錶時態,湮滅久矣。
4、通釋卷十七“詞”下全文:“意內而言外也,從言司聲,臣鍇曰通論詳矣,夕茲反。”
通論下卷第三十五“詞”p316全文:
“詞者,音內而言外;在音之內,在言之外也。
何以言之?惟也、思也、曰也、兮也、斯也,若此之類皆詞也,語之助也。詩曰惟此文王,又曰在城闕兮,又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斁思;書曰曰雨曰霽;詩曰今我來斯;皆詞也。
聲成文曰音,此詞直音內之助聲,不出於音,故曰音之內,聲成文之內,一助聲也。
言之外者,直言曰言,又一字曰言,惟思曰兮斯之類皆在句之外為助,楚詞曰魂兮歸來些,些亦詞也,在句之外也,故曰音之內言之外為詞,故於文司言為詞,司者,臣主事於外也。”
二條比讀,通釋當有譌誤。
5、通釋“瑞”字條內哀嘆天警人間“豈有虛哉”p7,“秦”字條內列舉帝王更革p143,“无”字條內引舉道家言p248,於字書注解實嫌繁復,然亦與通論三十三卷至三十五卷內的以字衍義一體。
系述卷四十卷徐鍇稱“字別有義,具之則繁,(左水右公)流索潤,以反其原”;以字衍義,從而究竟“聖人之心”p329為字學固有傳統,徐鍇《繫傳》尤其顯明。一則以喜,漢字文化研究因之昭彰;一則以憂,漢字本體研究因之混沌。
《繫傳》祛妄卷第三十六:“說文之學久矣,其說有不可得而詳者。”承認“原”之“有不可得而詳”是以有可得而詳者為對應,這可得而詳並述出的,集中體現在徐鍇通論錯綜諸卷。自今日觀固然文字學問少,文化成分多。而確實作為字學,其闡釋方式的歷史合法性,來自對“聖人之心”的賡傳,完美契合許慎“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小學為至于大學之路徑,或者說,小學本融於大學之道中。至于乾嘉至于今日,則小學的科學性愈高精,小學之枯乏愈極甚。未必盡是。



按:爲尋求威望而發文字學作業,保證是原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4 19:28 , Processed in 0.9218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