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19|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张贞与清初山东文人交游考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8 16: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贞与清初山东文人交游考略
摘要:张贞,在清初文坛颇具影响,但现阶段对张贞的研究处于始发时期,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文章根据张贞所著《渠亭山人半部稿》及其他著作的序跋、题辞等为依据,对张贞及其友人的交游略加考索,整理出张贞与清初山东部分文人之间的交游,这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张贞在清初文坛的地位,对了解清初文坛特别是山东文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张贞;渠亭山人半部稿;交游

张贞(1637—1712),清初山东著名文学家,字起元,号杞园,别号渠亭山人。其一生著述颇丰,在清初文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著有《渠亭山人半部稿》 、《渠丘耳梦录》、《杞纪》、《青州府志》、《青州乡贤传》、《安丘乡贤传》等。《清史列传》称“论者谓可与愚山施闰章、尧峰(汪琬)间展一席之地”,《山东通志•人物传》称其为“文章巨手”。
张贞一生淡泊仕途利禄,但他很看重与文人之间的交往,“壮好远游,倾身结客”。他的挚友李澄中在《渠亭山人半部稿•或语集序》中也说:“杞园好结客,北走燕赵,南泛江淮,一时操觚之士,引领愿交。红桥长干,阊门西陵之侧,间岁必一游;游则画舫兰桡,胜友云集,投稿赠纻,此唱彼和。盖其生平以友朋为性命,故所为文多出于邮筒赠答之余也。”可知张贞常在外远游,且遍交天下名士,放浪形骸,萧然物外。《青州府志•人物传》之《张贞小传》也云:“日与其乡人王训(敷彝)、寿光安致远(静子)、诸城李澄中(渭清)以文行相切劘。又北入都,南走吴越,得交王尚书士禛,朱检讨彝尊、曹祭酒禾、汪编修琬、汪刑部懋麟、魏布衣禧,折衷得当,所业日进。”
一、张贞与王士禛及家族交往
对张贞与王士禛的交往,王平先生在《张贞事迹著述考略》 中已有详细考证,即两人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订交于青州,自此以后两人便开始了长达五十余年的交往。《颜氏家藏尺牍》中写到:“新城王司寇与先生(张贞)为莫逆,垂老犹请先生定其文,亦手定先生文。” 可见两人之间有着频繁的文学交流,晚年亦是如此。
因张贞与王士禛交好,也因此结识了王氏家族的其他人。
王士禄,字子底,又字伯受,号西樵山人。宗元鼎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秋天的《或语题辞》说:
杞园张君三十年前曾与余定交于文选楼王西樵先生寓中, 西樵先生数称杞园精古文词, 又英发豪迈, 历名山川, 即尽交其地才俊。
由此可知,张贞与王士禄应不晚于康熙二年(1663年)。张贞《半部稿》中有《拔王西樵先生所书佛经》,云:
右佛经数帜,新城王西樵先生于请室中者。余于先生没之四十日始获。哭其殡宫,阮亭先生出以相示,见其结洁精好,意思安闲,种种皆寿者相,而乃竟不得五十年活,为之浩叹。
可见,张贞和王士禄之间的情谊之深。王士禄的早亡,给张贞带了巨大的悲痛。
王士祜,字叔子,一字子测,别号东亭,山东新城人。王士祜卒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 卒于京中,张贞应王士禛之请作《新城东亭王公诔》。
王启涑,字清远,山东新城人,王士禛长子,著有《西城别墅诗》、《因继集》、《读书堂近草》等。张贞先后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三十六年(1697)先后为其《因继集》、《西城别墅诗》作序。张贞还为其作《读书堂说》。
二、张贞与金台十子之间的交往
康熙十五年(1676)至十六年(1677)之间,安丘曹贞吉,商丘宋荦,郃阳王又旦,曲阜颜光敏,黄岗叶峰,德州田雯、谢重辉,晋江丁炜,江阴曹禾,江都汪懋麟等十位诗人来与王士禛谈艺,王士禛为其订《十子诗略》付刻,“金台十子”由此得名。张贞与他们有着密切的来往。这其中,安丘曹贞吉,曲阜颜光敏,德州田雯、谢重辉等人为山东文人。
曹贞吉,字迪清,一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与张贞同府同县,也是张贞的儿女亲家。曹贞吉为清初著名词人、诗人。张贞曾评其词,“今观实庵数阕,意兴淋漓,胸怀浩荡,至其上下千古,则一径情深,低徊欲绝,置之苏辛集中,宁易差别耶。”
曹贞吉与张贞的交往始于总角之时,张贞在《诰授奉政大夫、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曹公墓志铭》(以下简称《曹公墓志铭》)中说:“犹忆顺治乙酉(即1645),余才总角,吾先君自外归曰:‘今日在刘太史家见曹氏两外孙,爽朗玉立,精神足以荫映数人,真一时龙鸾也。’”此时,张贞对曹贞吉及曹申吉兄弟二人只是闻其人,未见其本人也。直到顺治九年(1652年),两人才见面。随后,两人“缔结姻好” 。又据《曹公墓志铭》:“既见二曹,始知为先君所称者,因与定交,且与其兄弟先后结为昏姻。”在这里,要补充一下,张贞有四个女儿,分别适“诸生马士修,太学生曹霈、刘亶茂,诸生曹溆” 。其中,曹霈就是曹贞吉的儿子。
康熙六年(1667)夏,张贞与曹贞吉“结伴南游,泛棹长淮,舣舟邗上,时四方名士多侨寓其间,投壶赠缟,论交甚众,相与登红桥,过竹西,上下平山堂,篮舆画舫,匏尊竹杖,欢聚月余,使各散去”。 康熙十一年(1672),张贞以选拔充赋入都,“先生(曹贞吉)以余名誉未彰,为游扬于公卿间。至今犹有知余姓字者,先生力也”。 康熙十四年(1675),张贞东归故里,曹贞吉宴请累日,赋诗送行,有句云:“故交失意明朝别,孤烛离筵此夕真”。
康熙二十八年(1689),张贞栖止南京,曹贞吉邀请他去黄山游玩。张贞说:“乙丑,先生同守新安。又三年,余悼亡伤逝,家居无聊,买舟南下,羁栖白门。先生闻之,遣平头挟资斧,邀余为黄山之游。” 张贞虽然没有应其请前去,但是张贞感到“先生之意厚矣”。
此外,张贞还在《曹公墓志铭》中述及了曹贞吉的诗学倾向,“公生而嗜诗,以诗歌为性命,始法于三唐,后乃旁及两宋,泛滥于金元诸家”,可见曹贞吉诗学宋人。
曹贞吉之弟为曹申吉,两人也有交往。曹申吉,字锡馀,号澹余,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张贞在其亡后曾作《通奉大夫巡抚贵州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一级曹公墓志并铭》、《御史中丞曹公哀词并序》,记载了曹申吉陷贼被杀之事。
颜光敏,字逊甫,改字修来,别号乐圃,颜回之六十七世孙。《颜氏家藏尺牍附姓氏考》中有张贞的简介。颜光敏《南游日历》中记载:“康熙十九年庚申三月二十八日至杭州,四月二十六日张杞园自青州至,谈竟日”,后作诗一首,题为《赠张杞园》,诗云:
张子别三年,虬须满衣衽。扁舟渡江淮,千里发长吟。越国绝逢迎,问俗忘氛祲。放眼穷西湖,谅无烟霞禁。我来先旬日,早受绿萝荫。闻君制荷裳,鲍女工缝衽。幽谷众禽喧,远埔垂虹饮。酒酣送落日,吴山遥可枕。昔贤东出关,曾不鄙舂赁。徜徉图史间,行乐亦已甚。荣名良可宝,欲语还声噤。矫矫云中鹤,为媒或托鸩。
谢重辉,字千仞,号杏村,又号方山,山东德州人,著《杏村诗集》七卷。谢重辉有《杏村读书图》,杏村乃其读书处。谢嘱人绘之,一时和者纷多,张贞于康熙二十四年为之记——《杏村读书图记》。
其他诸子等人也有张贞多有来往,张贞或为他们的书作序,或作寿序以贺之,而他们则对张贞的文学创作多有点评。张贞的《渠亭山人半部稿》中就有数十位友人的点评,切实中肯地评价了张贞的散文创作。
三、张贞与“真意亭四君子”
赵执信在《谈龙录》中说:“本朝诗人,山左为盛。”而赵俪生先生也曾指出清初“益都、诸城、安丘一代,一直文风甚盛”。在这里,张贞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文友,他们或相邀与为游,或互为题词,共同分享文学带来的乐趣。
康熙二年(1663),周亮工为青州海防道,招揽地方名士,张贞与李焕章、李澄中、安致远同时获先生青睐。周亮工在真意亭大飨士,张贞与安致远、李澄中、李焕章被称为“真意亭四君子”。
安致远,字静子,一名如磐,号缄庵,别号拙石老人。张贞、安致远两人情谊日深,历久不衰,常谈诗论文,彼此唱和。张贞每成一文,必命安致远是正;安致远也乐效铅丹识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安致远每有所得,或诗或文,也恳请张贞正笔,张贞也直抒己见,毫不保留,足见二人情谊之笃深。
康熙三十年(1691)春日,张贞在青州遇到安致远,向其出示《半部稿》,并请其为之序,但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作之,拖延许久方成。安致远也“因取新旧诸作还以质之杞园,杞园持归一一评”,两人畅所欲言,互勉互励,竭尽朋友之谊。安致远在《题张杞园<或语集>》中赞其文“禀经酌雅,句栉字比,每作一文必累日月而后成” ,又说“觏其首尾结构起伏开阖,一准乎古人之法,而无肤浅结樯之病” 、“典而不靡,洁而有法,未有逾吾杞园者也” ,又说“深悔知杞园之晚,惟其知之晚,所以知之深也” ,这是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康熙三十四年(1695),安致远为张贞《或语集》作序。
安致远逝世后,张贞为其写了《文介先生安公私谥议》,一再称颂安致远“天资卓荦”,“赋才通敏,博学善文”,“试屡冠其侪偶”,“场屋之文弥工”,并历叙张贞与安致远之交谊,全文饱含对友人亡逝的悲痛之情,读之感人肺腑。
与安致远的交好,张贞也提携了安致远仲子安箕。安箕,字青士,夙慧好学,与兄濡染家学,专攻诗古文。康熙三十五年(1696),张贞为安箕的《绮树阁赋稿》作序。
李澄中,字渭清,号茵田,又号渔村,山东诸城人。李澄中曾为张贞《或语集》作序,康熙三十六年(1697),李澄中游闽,自海归道出扬州,遇故人,歌吟互答,得诗若干首,辑为《江村唱和诗》,张贞为该集作序。张贞在序中说到“明年春水上时,余将贾舟南下,过红桥,登蜀冈,徘徊于城南,四君子之诗迹如新”。张贞与李澄中曾相约至南京,拜访周亮工,丁耀亢有诗记之。
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山东乐安人。明亡,弃诸生。张贞为其挚友,康熙十一年(1697),张贞拔贡入太学,李焕章作《张杞园贡太学序》,云:“余求友四方,二十年得安丘张君杞园。自甲辰至今岁,凡六、七过其家。昼阖扉,夜呼灯,握手言笑,即余髫龄交未有如杞园者。”
四、张贞与朱缃朱纲兄弟及吴木欣、蒲松龄
朱缃,字子青, 号橡村。朱缃在为张贞《或语集》写的题辞中说:“神交杞园先生者有年, 其间虽尺素往还已非一二, 而合并之缘终未及遂。止案头手中常置先生文, 如晤对先生耳。今年秋过访余, 余客之见山楼。”张贞在《枫香集序》中亦云:“癸酉春日,朱君子青投赠《岭南》、《端江》二集。”又在《观稼楼诗题辞》中又云:“予以康熙甲戌读橡村先生《枫香集》,叹为奇作,序而归之。更七年过绿玉堂,橡村出《观稼楼新诗》相示,又索介言。”
朱纲,朱缃之弟,字子骢,室号苍雪山房,山东历城人,著有《苍雪山房稿》一卷。康熙三十六年(1679)秋,张贞与朱纲定交于济南,并为其《苍雪山房稿》作序。
吴木欣,名长荣,别字青立,又号茧斋,山东长山人。他是朱缃的从姊丈,甚得朱缃的父亲朱宏祚的器重,在朱氏为广东巡抚和浙闽总督时曾入其幕,以此木欣得与朱缃时相过从。而吴木欣的父亲吴琯,曾官平顺、内丘两县知县并候补中行评博者,又是张贞的挚友。缘于此,吴木欣一直十分尊礼张贞,以至每年都会去张贞家拜访;而张贞有事去省城济南,道经长山,也必然来吴木欣家。张贞曾为其作墓志。
张贞由吴木欣结识朱缃,然后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济南朱缃的宴席上,遇见了蒲松龄。是年,张贞66岁,蒲松龄63岁,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慨。蒲松龄当即写了七言长句《朱主政席中得晤张杞园先生,依依援止,不觉日暮,归途放歌》 。张贞也早已闻蒲松龄的文名,所以请蒲松龄为其《远游图》题诗。《聊斋诗集笺注》中,蒲松龄作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的《题张杞园<远游图>》。
五、张贞与其他山东文人的交往
高珩,字念东,一字葱佩,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著有《栖云阁集》。康熙二十六年(1687)秋,张贞拜访高珩,并出示《半部稿》请高珩为之序。高珩看过张文后,“盖数年前偶得杞园古文一二首,即以大家许之,今知予言不谬也。”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又号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丁耀亢著述颇丰,有《续xxx》、《丁野鹤遗稿》、《西湖扇》等四种传奇。张贞因其父张继伦的缘故,与丁耀亢相识。康熙元年壬寅(1662),张贞“获遇先生(丁耀亢)于青州,相与劳问,如平生欢,语及先府君,辄潸然泪下。”丁耀亢有《题张杞园独坐图二首》、《张杞园枉道就别复回渠丘二首》、《赠张杞园李渭清游秣陵访周亮工归二首》。
王训,字敷彝,一字念泉,别号梅斋,山东安丘人。张贞时常与王训切磋为古文辞。康熙二十二年(1683),王训卒,张贞为之撰写《文林郎山西平阳府万泉县知县王公行状》。
李涛,字紫澜,号述斋,李浃之弟,山东德州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张贞南游至吴门,李涛拜访其于寓所。
马常沛,字竹船,山东安丘人,有《春草堂集》、《河岳集》。马常沛曾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徒步游历泰安、曲阜、洛阳等地,与当地名士凭高望远,流连唱和,得诗一百六十余首,张贞为之序。
杨青藜,字禄客,号石民,山东潍县人,有《石民诗稿》。顺治十三年(1656),张贞在友人处得杨青藜诗稿一卷,亟称之。顺治十四年(1657),张贞得见杨青藜,并阅其佳作。
邱学山,字柴溪,山东诸城人,著作有《蕉雨轩诗集》等,张贞曾为之作序。
王钺,字仲威,号任庵,山东诸城人。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进士,官西宁知县,有《世德堂集》。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张贞为《世德堂集》作序。
杨珽,字搢珽,益都人,章草纯质古雅。张贞与其结识于康熙二年秋。
刘公言,字德白,明末清初文人,益都人。顺治元年(1644),张贞拜刘公言为师,“余(张贞)八岁当就外塾,先府君即请为童子师。” 顺治六年(1647),张贞就试郡城,并拜访刘公言。
杨涵,字水心,又名辅峭,字云峭,号云笠,山东益都人。张贞曾于康熙十三年(1674)为其所藏曹景宪碑作跋。
臧振容,字君仁,又字岱青,山东诸城人,官江西宁州知州,著有《太古园诗集》。。顺治九年壬辰(1652),与邓汉仪、丁耀亢等二百余人创立观文大社,盛极一时。张贞与其“定交余三十年,情好厚矣”,始知两人相识于青年时期。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三月,张贞登门拜访臧振容,“握手道故”。康熙三十三年五月十五日(1694),臧振容卒,张贞为其作《诰授奉政大夫江西宁州知州臧公墓志铭》。
曹士俊,字智千,山东安丘人。张贞为其撰写《曹智千墓志并铭》。
张六奇,字六一,晚号默翁,山东安丘人,张贞为其作《文学张君墓志并铭》。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山人。他与书画家兼收藏家又是鲁中名士的张贞、张在辛父子来往密切,受其熏陶,这为他以后从事诗、书、画、印打下了根基。在高凤翰《湖海集》中有《赠张申仲》诗八首,其小引及注曰:“申仲出印谱见示,自言所藏近千余颗……卯君兄弟出先生渠亭半部稿等四集见赠,脱手惘然……先生生平以文章朋友为性命,海内碑铭半出其手……先生与新城王司寇交最善,时已先先生亡矣。”从这里,我们可以推知高凤翰、张贞父子及王渔洋之间的关系。
张贞去世后,高风翰于康熙五十二年落第东归来到安丘,作《重过安丘吊杞园先生》,诗云:
桐阴清昼客重来,小阁疏帘竟不开。惆怅隔墙双树在,乱红飞雨洒莓台。
这首伤悼友人的诗作托物寄情,表达了对张贞的无限追忆之情。尤其诗的后两句以孤寂的双树、凋谢的落花,营造出一种极为凄凉的氛围。高凤翰还有《题张杞园先生<浮家泛宅图>》。 高凤翰与张贞之子张在辛、张在戊都是好友,曾作《赠张卯君广文观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4 22:29 , Processed in 0.29090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