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老钱秀

[【悬赏赞助】] “地沟油” 你做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6 11: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0楼henry2000888于2010-04-06 11:34发表的 :
转一个博客文章:
……
医学研究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


这段话隐约说明并要么医学研究有问题,要么科技手段能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6 1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蛋啦,我肯定吃了好多地沟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6 2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看过一帖,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
1、政府以财政,高价收购,其价格要使不法提炼商在这个价位无利可图的;
2、政府研发特种车辆,使收购来的地沟油能以燃料的方式得到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08: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在家吃饭,少去外面的餐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0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新闻报道里面网友和群众自发出现的抵抗地沟油的行动:


民意:超九成人不敢再吃川湘菜

  继多家媒体对潲水油进行大篇幅调查报道后,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此后《广州日报》的珠三角地沟油调查更让身处珠三角的人们看得心惊。据报道,珠三角地区川菜馆和湘菜馆使用潲水油的情况最严重,据称有业内人士曝光,川菜中像水煮鱼、水煮牛肉、火锅之类都需要大量的油来制作,但是一盆水煮鱼往往只卖十几二十元,很多餐馆都是通过在用油上做手脚来营利。

  在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之余,民间的力量也自发动了起来。“为了我们的健康,强烈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曝光惠州的潲水油快餐店,或者卫生情况严重的快餐店,形成力量,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查办!”3月18日,网友crz1986在西子湖畔论坛发出这样的号召。此后,该帖雄踞论坛首页长达半个月之久,浏览量近15000次。

  如何抵御无处不在的潲水油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多数网友表示,以后要尽量少在外面吃饭。网友小小一滴水建议“发起抵制潲水油运动”,还有人强烈号召“全体市民30天不在外面吃一次饭,都在家里吃,就从4月5日开始到5月4日”,这个号召得到了多名网友的支持。

  更多的网友则表示希望政府部门介入调查,从源头上制止潲水油流入餐厅。网友笑面伯公说:“希望卫生监督、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要履行职责,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公安也要介入,构成犯罪的要抓,刑法有条罪名叫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另据网友xxc596在西子湖畔论坛上所作的调查显示,22.67%的人“感觉经常食用的快餐用油有问题”,30.67%的人表示“以后尽量不去吃快餐了”。3月29日,在该论坛的另一份调查中,重油、辣味的川菜和湘菜在谈“油”色变的时刻被推上风口浪尖,超过九成的参与投票者表示“不敢吃川菜和湘菜了”,仅有9%不到的人认为“无所谓”和“敢吃”。

  批示:尽最大努力消灭潲水油

  网友们呼吁举报、抵制和整治潲水油问题的呼声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4月2日公布的最新一期《惠民在线信息摘报》上,黄业斌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副市长李选民“速开会布置,并深入作调查研究,了解摸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防止、打击,尽最大努力消灭潲水油”,并叮嘱“办理情况给我写个报告”。批示中,黄业斌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并安排时间,我也明查暗访一次。”

http://gcontent.nddaily.com/2/f9 ... log/472/94f5ef.html


以后是不是在饭店里存几壶油
2010-04-07 07:31:00 来源: 华龙网-重庆商报(重庆) 
几天前我看见有新闻说,为防吃到地沟油,有的顾客自带油瓶进饭店,然后通过监视器看着厨师倒油炒菜,用不完的油还可存在店里。

前不久,重庆各报都刊发了很多关于地沟油的文章,其中有指责厨师没有职业道德,更多的人则建议政府要加强监管,甚至可以研究开发地沟油的新用途,从而来避免地沟油用于餐厅饮食。这些建议都不错,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要将其落实恐怕很难。本来我想,带个油瓶进餐厅太喜剧了,可在无良策的现在,自带油瓶进餐厅既能保证自己的饮食安全,也是一个遏制地沟油的办法,没了销售渠道,到时地沟油说不定就另谋出路了。不知重庆有没有这样的饭店可以允许顾客存油?如果有,我想我会第一个过去,在饭店里存几壶油。王兴盛(重庆江北市民)

http://news.163.com/10/0407/07/63LBQJ7F000146BB.html

地沟油去向存疑 监管不能有猫腻

最近半个月,记者暗访合肥小作坊里地沟油的流向,一路追踪至舒城县的“天禾油脂”。在记者暗访时,厂家负责人说,生物柴油不赚钱、只是偶尔生产。隔日,当省质监局人员通知当地质监部门进行联合突击检查时却发现,这家企业的食用油生产线是停产的,相反,生物柴油的生产线却处于生产状态,公司负责人一反常态说,“生物柴油一直在生产”。

  神秘的地沟油,流向了既生产食用油又生产生物柴油的“天禾油脂”。在这里,地沟油的流向遭遇“无间道”。在记者暗访时,企业负责人说,生物柴油不赚钱、只是偶尔生产;隔日,当质检部门在现场检查时又改口说,食用油早就不生产了——翻云覆雨间,“地沟油究竟有没有摇身成为食用油”成了一个似有似无的魔术。据业内人士介绍,合肥每个月的地沟油总量大概有600吨,目前只有一家有成套设备的油脂公司,这家公司只能收到300吨左右的地沟油。也就是说,还有300吨地沟油不知所踪。

  地沟油不愿意进正规的油脂公司,应当是有人“价高者得”,而这些出得起“高价”的买家,大多是买来提炼食用油。记者的连日暗访加上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都无法为地沟油魔术完全“揭秘”,乃至当中有无猫腻,目前只能基本靠猜,由此可见这场演出环节之缜密、演员之专业、托儿之忠诚。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不久前的那则“中国人一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的新闻,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甚至有人调侃说:“如果发生核战争的话,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蟑螂和中国人。”

  诡异的是,这场舆论风暴的结果不是倒逼出纾解地沟油困局的得力举措——而是“迫于种种压力”,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3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两三百万吨的数据不应当由他说出来。20多年的地沟油顽疾,弄到眼下欲盖弥彰的境地,既神奇,也合乎情理。

  说神奇,是因为地沟油不是新问题,“七八顶大盖帽就是治不住这顶小草帽”;说合乎情理,是因为监管如果得力、如果心思都花在这方面,哪还会有餐桌上这些惊悚的话题?近日《河南商报》一则新闻值得玩味:郑州的质监、工商和卫生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地沟油主要不归我们管”——这恐怕才是地沟油魔术一直破而不解的根源。人人都有权限,但人人都不管。在整饬地沟油问题上,公众见到的只是运动式抽检,但问题是,地沟油通常是勾兑使用,稀释后的地沟油,比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隐蔽多了,餐桌上的抽查怎能查清?

  这些年,公众对地沟油的关注,不仅仅在于总量或毒性,更在于对公共管理与职能监管近乎束手无策的迷思与追问。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潲水卫生有人管、窨井捞油有人问、黑作坊有人禁、违法生产有人查,地沟油又怎么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上了餐桌?最后提醒一下这起云遮雾罩的“天禾油脂”事件中的一个细节:此次“突击”检查,是在省质监局派员来到舒城,并“通知当地质监部门”的前提下,联合进行的。(邓海建)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0/04/07/002780882.shtml


读新闻体会:

第一网友和群众自发行动还是合理理性的,都是避免沾染地沟油,说明我们群众还是急切盼望政府出手整治环境

第二四川那边消费者已经考虑寄存油料来避免地沟油的问题,这样的做法也是特别无奈的一种办法,但是可行

第三政府处理各地地沟油行动希望能更明快一些,不积极处置很容易给外界包庇这些地沟油流通的印象,尽早处理尽快恢复大家对于餐饮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0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沟油的存在无非是经济利益使然,只有让那些地沟油存活的行业感受到经济利益的损失,才会有效遏制这种丑恶现象:
1、有效地举报监督,重罚那些胆大妄为者----最好是让他们享受牢狱之灾(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倾家荡产(让受害者控告这些奸险之辈,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
2、让民众不再去那些有地沟油嫌疑的店铺(henry所指:重点是川湘菜馆),让他们没有生意可做,除非他们拿出有效的东西来证明他们没有使用地沟油



另外对henry提出的建议,有些异议:过分期待政府是没有指望的,毕竟百姓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才是最让那些js害怕的,也是最有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6楼heraldic于2010-04-07 09:49发表的 :
地沟油的存在无非是经济利益使然,只有让那些地沟油存活的行业感受到经济利益的损失,才会有效遏制这种丑恶现象:
1、有效地举报监督,重罚那些胆大妄为者----最好是让他们享受牢狱之灾(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倾家荡产(让受害者控告这些奸险之辈,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
2、让民众不再去那些有地沟油嫌疑的店铺(henry所指:重点是川湘菜馆),让他们没有生意可做,除非他们拿出有效的东西来证明他们没有使用地沟油


.......


这事一定要用政府资源来做:

第一政府资源一般是当地最大资源

第二地沟油这事,获利的单位全是私人个体地下经济或者说灰色边缘群体,对于政府来说这样的获利单位全是属于易于管理易于出成效,百姓支持打击的背后没有什么有深厚实力支持的群体,政府打击效果很好

第三地沟油影响饭馆是属于城市就业人口众多,影响范围极大的城市中低相对弱势群体集中就业的服务行业,单单靠群众自发或者餐馆自我约束根本不现实

第四政府作为相对还有权威的一方整治地沟油比商业公司或者消费者团体自发检举整治,在群众观感上有更多正面意义,相对其他群体来说也少了一些利益因素影响

所以我支持这事政府一定要出来牵头整治,五一十一小长假就要来了,这时候不整治餐饮业,假期经济数字不好看也影响政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3楼chenr28于2010-04-06 23:18发表的 :
记得看过一帖,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
1、政府以财政,高价收购,其价格要使不法提炼商在这个价位无利可图的;
2、政府研发特种车辆,使收购来的地沟油能以燃料的方式得到利用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典型路径,日本是令行禁止的规划好了厨余垃圾和地沟油的利益分配路径,就是政府出面高价把厨余垃圾和地沟油收集(这相当于补贴了地沟油生产大户,杜绝了地沟油外流),然后政府规划了地沟油后续处理,把地沟油处理的利益再分配给广大纳税人,其实也就是相当于用纳税人的钱处理地沟油,然后再把垃圾处理好处返还给纳税人,整个循环目前看也是很好的。


我们目前的问题就是地沟油这块利益链条没有理顺,谁获利谁监管,消费者怎么得到保障,这些方面还需要调整和适应新的措施,做出一个合理的安全的地沟油处理的获利的循环链条,这样地沟油也能变成一个有益的资源。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0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的知识面.提供如下解决地沟油的方案.:

地沟油 必竟是油.凡是油能做的 它都可以.

比如做肥皂就是一项不错的路子.

曾经看过科技节目 ,地沟油做动力柴油.不错,在一个台湾节目 中也有介绍.比正常柴油差点.平路上用无大碍.是个好主意.

另外我们老家为农作物上肥料,往往在关键时期用油角子.或是直接上油. 稍做加工它可以做肥料.听爷爷讲各芝麻时上点油肥 那效果相当的好呢.让大自然滤毒.吸收有用的物质.重新利用

总之只要不入口.不影响人的生活,怎么用都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7楼henry2000888于2010-04-07 10:40发表的 :



这事一定要用政府资源来做:

.......


政府做这类事,向来都是虎头蛇尾----热火朝天地搞一次运动,抓两个倒霉蛋充数,然后就不了了之。
我不看好。

只有民众的口碑,才是商家最忌讳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哪家店,恐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1837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4-12 1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沟油产业链的形成,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监管链条的断裂,才导致了地沟油有机会经过粗制滥造流入百姓的餐桌。垃圾焚烧问题由此产生了“垃圾政治”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地沟油作为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如何处理自然也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加以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9: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0楼heraldic于2010-04-12 10:00发表的 :



政府做这类事,向来都是虎头蛇尾----热火朝天地搞一次运动,抓两个倒霉蛋充数,然后就不了了之。
我不看好。
.......


heraldic,您简直就是预言帝啊,您刚刚说的就马上有新闻对应了:



“捞地沟油的”被市民围堵 承认卖地沟油给炸油条的

昨天早上,一男子在郑州街头捞地沟油,巡防队员将其抓个正着。男子几次欲逃脱,都被周围愤怒的市民抓回并团团围住。该男子承认自己是将地沟里的泔水挖出后,添加化学品进行熬炼、分离,最后熬出的地沟油以每桶二三百元的价格卖给炸油条的。


经了解,该男子姓郭,23岁,是商丘民权县林七乡人,现在住在郑州中原区石佛村。

在大家的要求下,郭某演示了如何捞地沟油。搬开窨井盖,窨井里的污水上面漂着一层厚厚的红黄色污油,郭某用长柄大漏勺将废水过滤,将油捞出来后倒进塑料桶内。看到郭某的操作过程,很多市民干呕着,捂着鼻子躲开。


记者问郭某:“捞地沟油是做什么用的?捞回去以后怎样加工?加工地点在哪儿?都卖给谁了?”郭某说将这些地沟油运回去进行加工,通过加入化学制剂、熬炼,可以将油分离。“分离后,我们将熬好的地沟油卖给炸油条的,一桶能卖二三百元。”郭某说。问如何炼,郭某说:“弄口大锅,只管用火熬煮,用大勺子从最上面一层撇油就成了。”

听到郭某的说法,众人很愤怒,纷纷问郭某吃不吃油条。“俺怕脏,我从不吃油条。我错了,你们让我走吧。”郭某小声说。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201004/0410_344_1600128_1.shtml

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支持您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1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宽,
(估计涉及到了国计民生,尽量自己做饭吧
例如不用地沟油,可能估计大概有些人的温饱都成问题了)
什么时候能把奶粉整理好了,
有了经验在整理这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12: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需要一套能运行良好的机制来保证,而不是捉襟见肘般的整治。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问题现在还没到可以解决的时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湘菜馆和川菜馆因为辣,是地沟油最容易出现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沟油啊
哎一言难尽,我是做食品的
食品行业是一个良心行业,我们经常用这句话自勉,所以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23: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wuhan999999于2010-03-27 15:43发表的 :
1.应该将地沟油转化成为工业用油,例如炼制生物柴油,当然,这个需要政府适当补贴来推动。
2.国家补贴农民相应食用油从粮食到加工后食用的链条,让食用油降低价位,以抵制地沟油的低成本带来的影响。

销毁对于我国情况并不现实,希望能通过投入比较少的钱使其转化来远离餐桌。

同意这位朋友的意见,不希望一禁了之,任何事都是有利弊的,希望能向这位朋友多看积极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2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23: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6楼mutouren于2010-04-18 17:36发表的 :
地沟油啊
哎一言难尽,我是做食品的
食品行业是一个良心行业,我们经常用这句话自勉,所以任重而道远


良心行业
http://www.baidu.com/baidu?word=%C1%BC%D0%C4%D0%D0%D2%B5&tn=myie2dg

良心活
http://www.baidu.com/baidu?word=%C1%BC%D0%C4%BB%EE&tn=myie2dg

可能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09: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沟油”事件被媒体报道出来后,再次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近日,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发表观点,他认为治理“地沟油”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

  郎咸平教授认为,“地沟油”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产业圈。拾荒者从餐馆的下水道掏出浮在表面的那层油,或者去餐馆里回收潲水,而这些潲水经过简单的小作坊一口锅一个灶就把里面的油提出来了,然后用烧碱去臭,再加化工原料来脱色,经过水洗沉淀,就可以跟正宗的油混在一起了。然后再廉价批发零售给餐馆。这就是中国“地沟油”的“6+1产业圈”,这个产业圈里的人都受益,只有消费者受害。餐馆获得了双重收益,一方面是潲水有人收了,不用交环保费了;另一方面还能赚到钱,比较大的酒店一年靠卖潲水就能收入200万元。

  郎咸平教授以日本经验为例,他认为治理“地沟油”政府需要堵疏结合。他称,“日本也有6+1产业圈,但是他们让圈里的所有人都得益”。他介绍,日本的“地沟油”现在都由专业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了日本政府。而日本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垃圾车的燃料。

  郎咸平认为,“地沟油”本身如果不加回收,会流入江河造成环境污染,但回收处理所需费用又相当惊人,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对其都感到头疼的地方。因此,日本政府将清理“地沟油”的环保费用用于回收“地沟油”和进行提炼,其购买价格高于缺德厂商可以接受的价格,使其因为无利可图而自然选择放弃。日本政府和回收公司做到双赢,环境得到了保护,老百姓也可以放心不会吃到“地沟油”了。在治理“地沟油”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

  (王广永) 《中国国门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3 17:58 , Processed in 0.52077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