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陶梦

[【辩证轩】] 陶梦和陶夫人的教育实证研究点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4: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不能培养出“只会破坏而不会建设”者


材料一:
  记得那时林庚先生给我们上文学史,有一堂课的主题是“说‘木叶’”,讲“木叶”比之“树叶”之类,存在“概念世界”与“艺术世界”之不同,讲求文学艺术之美,十分精彩,讲完后学生掌声不断,连呼过瘾。但是到了“学术大批判”运动时,对于这篇“说‘木叶’”,我们的同学写了长篇批判文章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整版发表了。林庚先生大雅含宏,后来原谅了学生,他在为我们年级毕业三十周年所题的诗句中说:“那难忘的岁月,仿佛是无言之美。”不过他那时也说了一句批评的话:“你们能‘破’不能‘立’!”这句话就刺激了我们的“革命积极性”,于是我们就萌生了自己动手编写一部文学史的念头,“把红旗插上中国文学史的阵地”。这部文学史,先入为主地列出了三大标准作为该书的指导思想,即: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民间文学是文学史的主流、政治标准第一。

  ——侯本健《为问少年心在否,一篇珠玉是生涯——王水照教授访谈录》,《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2009)》,武汉出版社,2011年9月,第492页。

材料二:
你们忙 我睡一会

  郑维(联合早报网主编兼财经组第二主任)

  上周在雅加达,我作为新加坡代表和亚细安博客新鲜人大聚会。大家团团围坐时,我本能地在一片浓浓的青春荷尔蒙中发现自己是个超龄生。

  来自印、马、菲、越、泰、老挝的网络原住民们统统都是80、90后,甚至还有00后!我被大家尊为老鸟,严重汗下,坐立不安,最后时空错乱到呆若木鸡。

  这些满脸青春痘的网络人之间,以南腔北调的英文所谈的课题和讨论,却远远超过他们年龄的范畴和深度。

  越南的博客人俊财是IT出身,却对越南今后如何要在崛起的中国和重返亚太的美国之间求取平衡深有研究。在从雅加达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我听他从千年前越南如何被中国统治,一直回顾到美国的越战教训,论及中越边境冲突,再延展到中国迅速崛起对越南形成的压力,涂抹出越南内部亲美亲中派的分野。一切从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口中,有条不紊地夹叙夹议地流淌出来。

  前来接机的印尼小弟阿姆里,一副貌不惊人、言不压众的样子。在车上聊起来,我才发现自己有眼不识泰山。这位刚从雅加达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小弟,参加过了“Indonesia' s Got Talent”的选秀,去过联合国实习,参加了东运会的筹备和接待,之后才准备正式找工作。

  在车上,这位20出头的小男生,一面介绍我们的行程,一面指点雅加达江山痛骂堵车,居然还有空给我们做了一个“印尼民主架构对经济建设影响”的宏大论述,听得我暗暗佩服。

  和菲律宾的Flow侃大山,他正在推动一个“Think Before You Post”的运动,期望菲律宾的网民能在网上应该如何自律,在网络评论前,多思考一下这些言论的后果,为自己的言论负责。这位跳舞极厉害,唱歌却跑调的小兄弟,还以博客协助世界粮食组织(WFO)在亚洲的拯救饥饿人口的行动,谈及网络公益活动,他就被挠到了痒处,脸泛红光、手舞足蹈。

  看着这几位亚细安国家行动派的博客人,我不由得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也暗自把亚太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军做个比较,心中黯然。

  梁文道的文章中曾经提到日本的“下流志向”的问题。“年轻人的志气是往下的。就是说,我不想读书读得很好,我也不想有份越来越好的工作,我甚至想失业”。“看日本今天的教育,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后面一半在教室里面散步聊天,老师也不管,管不了。日本大学生的英语比之前退步很多,现在所达到的就是以前高中的水平,甚至初中。”

  梁文道觉得台湾和香港也是同样的情况,而我觉得新加坡也有这样的苗头。经常有实习生来,我顺口问:你有空时做什么?他们一般会发愣许久后说:“睡觉。”这些生于富足的孩子从小就发现,那种“努力读书、好好工作,换取一个好生活,再忙碌、生活再好一些、再有钱”的生活状态是无趣之极的。混个大学毕业不难,大学毕业后混口饭吃也不难,以新加坡的收入和房价水平,想买的消费品都能买,买不起房的总是买不起。

  生于富足的新一代新加坡人,自然地对父辈那种胼手胝足蚂蚁般的工作生活抱有怀疑态度,期待更多变革。他们更关注政治人物说话的态度,而不关注话语的内容;他们更留心国家收入的公平分配,而不特别在乎经济的增长;他们想用freelance的收入去浪荡世界,也不愿意投入地坚持一个全职工作;他们认为自己的公民权利中包含了就业机会被保护,而不愿认为全球的浪潮随时可以给新加坡一个没顶之灾;他们热爱变革期待改变,却没有确定的方向

  我同意梁文道的说法,其实“年轻人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他唯一标榜的就是他的年轻。但是年纪的长幼和议题的新旧是两回事”,看过之前新加坡几位年轻官委议员在国会发言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

  当发达经济体的年轻人们对前辈们的路线心存怀疑甚至嗤之以鼻时,他们很容易以虚幻的“另一条路”作为口号。但口号的下面总没具体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在很多新加坡的年轻博客人身上,我们看到很多吃喝玩乐,谈到政治和国家就是讽刺、辛辣、调侃,但你问他“那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时,他就期期艾艾地说“让那些拿着高薪的官僚们去想吧。”

  忽然想到在奥巴马就职前,我写过对奥巴马不太看好的文章,被无数奥巴马拥戴者围攻。到现在,我对他的那一堆“change”和“Yes,we can!”的怀疑更甚。我们都能change,但该change什么,怎么change都语焉不详。但空白的口号,空洞的理念,配合上骨感的现实,往往让空洞口号的跟随者在自我感觉良好和郁郁不得志之间徘徊震荡。

  穷国的孩子们,悄悄绑好了鞋带,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旅程。我们这些发达国家的孩子,只是从iPhone、iPad上抬头瞄一眼,说:“让他们忙吧,我去睡一会儿。”


《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4/forum_editorswords11121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0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改革要能“破”能“立”

   十一月在北京召开的“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研讨会上,与会者对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纷纷发表看法。基础教育要改革,要打破现有局面,显然已经成为共识;然而,欲“破”而难“立”,教育要如何改革,学校要建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大家头疼不已。来自上海某知名中学的校长坦言:“我们只能在尽可能保持升学率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小范围的尝试。”(《中国青年报》11月7日12版)就事论事,当“升学率”和“教育改革”在教育工作者心中两相对立的时候,教育改革裹足不前便理所当然。大而化之,教育改革首先要弄清楚“破什么”和“立什么”的问题。

   “破什么”和“立什么”不存在先后顺序,应该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搞教育的人对“破什么”不明不白,自然也就无法考虑“立什么”的问题;反之,如果教育工作者不知道教育改革要“立什么”,“破什么”更是一派空谈。

   这位校长谈到的“升学率”与教育改革不冲突。“升学率”与“考试”和“应试能力”相关。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效的主要手段,经受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废除高考的呼声不断,历史上也曾经废除过高考制度,可是却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法。应试能力不能完全等同于学习能力,应试能力的强弱与学习效果也未必成正比,但毫无疑义,好学生不惧怕考试,多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同时,没人否认应试能力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一种,也没人把应试能力排斥在素质教育之外。因此,如果改革后的教育不能保证一所学校——尤其像这位校长任职的知名高中的升学率,那么,我们不得不直言相告,这样的改革是非常失败的。

   与教育改革相对立的其实只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为了考试而教学,抛弃教育目标、无视教育规律、违反教育原则,唯“应试”是举,唯“升学率”的马首是瞻。如此教育,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和强化,也确实能够逼迫学生去动手动脑,取得一定的成绩。不过,因为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种进步却有一定的限度,学生成绩的提升空间有限。另外,这种教育重视量的增加,主要着眼于中等生的进步,而不注重质的提升,不利于后进生转化,也不利于先进生学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由此培养出来的多是考试机器,易于造成思维僵化,识见固陋,发展潜力不大,创新能力不强。

   然而,迷恋应试教育的教师往往都固执地相信,升学率的提高只有应试教育这一条路,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就作文而言,不少语文教师坚信,作文分数难以拉开,“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赢得阅卷者的好感,就得在外在形式上、语言的处理上讨好阅卷者。至于内容的逻辑性、生活的真实性,阅卷者是无法顾及的。”于是,“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已经背离了初衷……什么‘快速作文’、‘作文魔法’,诸如此类的歪门邪道绑架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使中学作文教育陷入了死胡同。”现在市场上有人推销高考作文速成制胜的法宝——《作文模板》,号称包得高分。套用模板写出的作文语言优美流畅,大量运用排句,又能旁征博引,仔细一读,要么都是套话,要么就是堆砌文化典故(《中国青年报》12月5日3版),真可谓目中无人物,心中无情感。

   迷恋“作文模板”真是得不偿失。应试作文分数难以拉开差距,固然与评分“标准容易模糊”有关(《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第116页),笔者却认为,考场佳作不多是主要原因。我们曾多次批阅过中高考作文试卷和公务员申论试卷,阅卷中确也存在“速度快、走马观花”的不良情况,但是好文章——内容富逻辑性、生活真实性强、题旨鲜明处,入眼即可发现。只有阅卷人太不认真,根本不看作文,才有可能视而不见。有心人可以观察,参试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作文成绩,与他们的平时成绩大致相符,这说明阅卷者一般都能评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如果我们不迷信“应试教育”,抛开作文模板,教师坚持正确而有效的指导,学生不懈地进行生活积累、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动手训练,考场习作将不会像现今这样,普遍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真实的生活情趣和鲜明活泼的题旨。果能如此,作文分数的正态分布也便不难实现。

   窥斑知豹,应试教育其实只是饮鸩止渴,急功近利,图一时之快,最终还是欲速不达,害人害己。本没有多少含金量的应试教育易学易做,当所有学校都能凭借机械重复训练来提高成绩的时候,水涨船高,通过强化训练得来的分数也就不再是升学的制胜法宝。这样以来,不仅害了学生,也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目标、规律、原则和方法。与此相反,如果校长和普通教师都能“破”能“立”,即打破“应试教育”迷思,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管理方式,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的又何止是作文分数和升学率呢?

   “升学率”与“教育改革”的关系十分复杂,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理解并时刻把握教育的本质属性,方可做到能“破”能“立”。一旦把握住教育的本质,教育改革中的“破”与“立”也就不再是难事。华东师大教育学教授朱益明日前呼吁,讨论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停留在口号呼吁或者简单批判的层面上,它需要教育部门与每个家庭通过实践来探究出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全世界都遇到了难题。(《新民晚报》12月12日A5版)。要克服这一世界性难题,首先要把考试当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契机,循序渐进且有条不紊地推进教育改革。这是关乎教育改革成败的大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01: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幼三大教师专业标准昨起征求意见
“培养学生好奇心”写入新标准


  京华时报犠蛱欤?逃?客?竟?剂擞锥?啊⑿⊙Ъ爸醒Ы淌θ?蠼淌ψㄒ当曜颊髑笠饧?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昨天在单位开会,两位同事一见面就聊孩子作业负担重的问题。女同事说,我家孩子的数学老师将更多的题目放在网上,请有兴趣的家长下载。一边说,一边笑。笑声中有说不淸的含意,有自嘲,有无奈,有侥幸,有嘲讽……


重温巴老说端端


日期:2011-12-14 作者:吴兴人 来源:新民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04: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版版,教学相长专门设置教育类转贴如何……让更多人来汇集教育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4楼lamses于2011-12-17 04:34发表的 :
陶版版,教学相长专门设置教育类转贴如何……让更多人来汇集教育新闻……

时事表即是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2楼陶梦于2011-12-14 01:47发表的 :
中小幼三大教师专业标准昨起征求意见
“培养学生好奇心”写入新标准


  京华时报 昨天,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三大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目前面向全国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意见建议,征集时间截止到2011年12月30日。
.......


征集意见的时间只有十八天,对不上了网的教师来说,根本没有多少机会给这个“专业标准”提不同意见。根据天朝的经验,制定的过程不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短,而征求意见后的实施却很快。此种征求意见,大多跟房价听证会的性质一致。

全部的条款前都可以加一个“要”字,而且没有丝毫的弹性标准,与其说是“专业标准”不如说是“规训守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2: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3楼陶梦于2011-12-15 13:28发表的 :
  巴老说:“我唯一的希望是:孩子们一定要比我们这一代幸福。”


.......


巴老的希望,其实是很多人的希望,但对于幸福而言,却很难界定了。

现在的孩子们,置作业与不顾,手里玩着Ipad,耳朵里听着充满脏话的说唱乐,嘴里嚼着口香糖,身上全名牌,张口闭口爆着粗口和火星文。

这就是这一代孩子的幸福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2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4楼lamses于2011-12-17 04:34发表的 :
陶版版,教学相长专门设置教育类转贴如何……让更多人来汇集教育新闻……


所谓实证研究,也应包括揭画皮和供牌位。不知我的理解是否坏了大家的胃口,若坏过,坏着,就改在曰记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1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离骚》节选课后


  陶夫人原本是在暑假里生产,产前也没有耽误一天上课时间,只是在课程结束后的最后一周复习时间内,请病假去做了一个产前检查。但是,校方要求她从暑假开始的那一天算产假,上周,陶夫人隐忍着回校上了班。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实的教育管理。

  陶梦反思,可能是满月酒我们没有请校领导吧。其实这也是惯例,校领导不出度这种酒会,他们自然也不会主动看望家属和后代。陶家不请他们,是觉得请了,反而有索要份子钱的意思。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们小人度君子之腹,这种巧合的生产日期,他们没有碰到过,怕日后难处理。无论如何,腹诽的同时,我们还是按照领导要求,积极做好了一切准备。

  陶夫人接了两个高一年级的语文课。一个是所谓的重点班,重点不重点是教师和领导的用语,在我们外人看来,其实就是一个好孩子班。另一个是普通班。

  接手后的第二天,陶夫人便开始了她的加班批改作业的活计。好家伙,一个月来的作文、作业,连同考试卷,全部都放在那里,等着她呢。陶夫人任劳任怨地批着,老陶却很是不屑,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作业总是要批的吧,想了解学生,作业和试卷总是最好的媒介吧,作为教师,总要有爱学生爱职业的心思吧。这样,我只能默默地承担起抱孩子的任务。我自己的读书、写作和上网的时间,就这样,被再次绞碎。连这个帖子都要三番五次才能写好。

  陶夫人接手的两班学生更是心存怨念。教了快一个学期了,眼看就要放假了,又换老师了。此前,这两个班均已换过数学老师。听说是新来的初中教师找到了关系,挤走了现任的高中数学老师,霸王硬上弓,当上了高中数学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个学校的初中已经撤了,九年级的学生毕业后,原任教初中部的老师要全部分流。有活动能力而且不想离开这个学校的老师当然要想办法同室操戈了。

  学生感觉到麻烦,感觉到委屈,感觉到愤怒。在陶夫人去之前的作文课上,这些感觉到不愉快的孩子在作文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原来的老师充满了不舍之情,很不情愿地接受陶夫人到来的现实。

  这给陶夫人带来了双重压力。既要教好书,建构一个有效率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改变学生的抵触思想;又要批改两位老师留下的大量作业和试卷,以便快速了解学情,安排授课进度,准备教案。

  因为接手的是两位老师的语文课,还存在课程安排的问题。一位老师是按部就班从前往后上的,一位老师是天马行空又大致是从后朝前上的,也就是说,陶夫人无法按照自己的安排,在两个班一前一后地开展同一内容的教学,需要备两种课文。



  有一个班讲《离骚》(人教版必修二《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找什么为突破口,是一个大且难的问题。我们商量了半天,还是找不到满意的切入点。因为有自己的公选课,老陶只能在心里有一搭无一搭地想着。陶夫人在课前的两天,终于想好了一个办法,从课本中的屈原的插图入手讲起。事后,陶梦觉得这个不错,有效地利用了教材,将配图与文字紧密结合起来。

  陶夫人先读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介绍了一下当时各国的形势。然后再谈一下屈原的生平。接着就从课本所配插图入手。请学生观察屈原画像的特点。有学生说其高大,结合文本,学生找到了“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有的人说他孤独啊、忧伤啊,然后讨论画像中的配剑问题,学生很有兴趣,觉得儒生不应该有剑,不应该配剑。又普及古代相关文化常识,重点普及了儒生并非今日所言的“孔乙己”式的或是专才式的文章。又举例,比如某位同学就在前一次作文中提高,他喜欢李白,不仅喜欢李白的诗歌,更喜欢他的仗剑行天下的形象。

  接着鼓励同学能否联系诗歌,再找一找,举手自己看一看。问大家从开学到现在,是否有举手发言,畅谈自己想法的习惯。大家说没有。就鼓励大家仔细读书看图,举手发言。

  有一位男生开风气之先。讲屈原眉尖若蹙。教师问大家“蹙”字会不会写。板书。联系《红楼梦》选段,稍作拓展。再问大家,如何发现屈原眉间若蹙的细节。这个男生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在文中读到的是蛾眉,想看看画中是如何表现的。这样就看见了画中的屈原是蹙着眉头的。

  又问大家,《诗经》中“螓首蛾眉”是指女子的眉毛,屈原为什么以此自指?学生根据课下注释,指出屈原用蛾眉,借指自己品德高尚,并非真的拥有漂亮的眉毛。指出这就是屈原擅长运用的比兴手法,也是美人香草文学的主要特征。

  请学生找出比兴手法的运用情况。学生找到了“蕙纕”、“兰茝”,接着便无法进行下去了。第二段中还有很多,学生不熟悉课文,读不懂句意,无法理解。

  陶夫人引导他们接着读诗歌……。

  第二课,首先问他们读熟之后,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诗句。学生说得比较乱,有人喜欢直抒胸臆的句子,如“哀民生之多艰”等,有的学生喜欢描写性的句子,如“制芰荷以为衣兮”……从诗歌开篇起讲。

  (请大家关注直抒胸臆的句子。)问:“诗人为何而”,学生很容易回答“民生”。问:“屈原愿不愿意有所作为?哪一句能反映出来?”学生肯定回答并找到了“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请学生注意“替”,出现两次。分析并明确其(贬斥)之意。再问屈原对此的态度,引出“”。问他们屈原在怨谁?联系到屈原的美政理想——民本、圣君贤臣。首先怨的是“灵修”即国君。国君荒唐,行为无准则。大家指出这是指楚怀王。由君不君谈及臣不臣,分析“众女”形象。再及社会风气,屈原对此风气的态度。引出“佗傺”句。再分析其穷困。引出屈原的态度……(分析文本)。引出为什么屡次提到死?说明一方面政治环境的严酷,一方面说明屈原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联系到《史记》中“皆醉”、“独醒”之语。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回应前面同学所说之“忧郁”、“孤独”。

  朗读第二段,看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抓住“”字。“悔相道之不察兮”。与陶渊明比较,请学生分析。结合文本,与学生共同体会英雄末路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项羽《垓下歌》。

  请学生找出特立独行的诗句,描写性的诗句。“集芙蓉以为裳”数句。再次体会他对理想的坚守。

  读完全诗,探讨一过,请大家再回顾屈原形象。纷纷说出“忠君爱国”、“忧国忧民”、“坚贞不屈”……

  强调比兴。

  虽然不尽如意,但是短时间内如此处理,打磨一下,未必遽言失败。由图画入手,分析屈原的三种情感态度“哀”、“怨”、“悔”,把握形象,反思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文人五言诗<<涉江釆芙蓉>>课堂教学札记

  古诗十九首篇幅短小,却被许多诗评家置于很高的地位,“一字千金”的赞叹并非言过其实。如何引导学生品出朴素的语言里所包含的深沉的意味,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诗中的芙蓉意象可以联系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形象,古诗中诗人常以芬芳的事物自喻或喻指某种美好的情感。在问题设置上,我请学生通过画面想象主人公的情态,这就很自然地涉及到主人公的身分。

  有的同学认为主人公是漂泊异乡的游子,从诗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可以得知,只有离家在外的人才会产生思乡之情 。这种理解是合理的。那么这首诗歌有没有其它含义呢?有学生说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有可能是女性。从诗歌的开始和结尾可以得知。“涉江釆芙蓉”,她釆的是芬芳的花朵,“所思在远道”,她思念的人远隔千山万水,“忧伤以终老”正因为情感深厚又不能长相守……所以,这种情感更添几许离愁,语浅而意深,从温婉细腻的情思看,主人公应是一位长期独居在家渇盼丈夫回来的少妇。

  这种理解也可以成立。我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这种可能,即游子或思妇因己思之深故联想到对方此时彼地也在思念自己,这样双方对写更见离愁之浓之深。我举两个例子,一首是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另一首是杜甫《月夜》,“今日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请他们看这两首诗歌的主人公都是以己度人,因为自己思念太深从而推想家人此时此刻也在思念自己,诗人这样写更显得语言含蓄蕴藉,而诗意更浓,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所以这首诗歌的主人公完全可以凭我们的想象,或是高楼一角,望眼欲穿,怎奈鸿雁无信,只好采摘芙蓉花以表心意,虽无从送达,也可以慰相思;或是长亭一处,长路漫漫,想见妻子翘首期盼的落寞与孤单,手中那朵芙蓉不正像她美丽的容颜吗?那样优美动人的诗意全在无尽的想象中。

  我想学生解诗关键在发挥想象力,诗歌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多义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3: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园田居教学札记

  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汚的高洁精神,以及他描写田园光的独特之处。

  当我问及学生如何理解作者这种厌恶官场向往田园自由自在的生活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有一个学生认为陶是在炒作自己,既然已经回……(未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9: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0楼陶梦于2012-01-18 15:35发表的 :
             东汉文人五言诗<<涉江釆芙蓉>>课堂教学札记
   古诗十九首篇幅短小,却被许多诗评家置于很高的地位,"一字千金"的赞叹并非言过其实。如何引导学生品出朴素的语言里所包含的深沉的意味,还需要下一番功夫。诗中的芙蓉意象可以联系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形象,古诗中诗人常以芬芳的事物自喻或喻指某种美好的情感。在问题没置上我请学生通过画面想象主人公的情态,这就很自然地涉及到主人公的身份。有的同学认为主人公是漂泊异乡的游子,从诗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可以得知,只有离家在外的人才会产生思乡之情 。这种理解是合理的。那么这首诗歌有没有其它含义呢?有学生说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有可能是女性。从诗歌的开始和结尾可以得知 。"涉江釆芙蓉",她釆的是芬芳的花朵,"所思在远道",她思念的人远隔千山万水,"忧伤以终老"正因为情感深厚又不能长相守 ,所以这种情感更添几许离愁,语浅而意深,从温婉细腻的情思看主人公应是一位长期独居在家渇盼丈夬回家的少妇。这种理解也可以成立。我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这种可能,即游子或思妇因己思之深故联想到对方此时彼地也在思念自己,这样双方对写更见离愁之浓之深。我举两个例子,一首是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另一首是杜甫<<月夜>>,''今日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你们看这两首诗歌的主人公都是以己度人,因为自己思念太深从而推想家人此时此刻也在思念自己,诗人这样写更显得语言含蓄蕴藉,而诗意更浓,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所以这首诗歌的主人公全可以凭我们的想象,或是高楼一角,望眼欲穿,怎奈鸿雁无信,只好采摘芙蓉花以表心意,虽无从送达,也可以慰相思,;或是长亭一处,长路漫漫, 想见妻子翘首期盼的落寞与孤单,手中那朵芙蓉不正像她美丽的容颜吗?那样优美动人的诗意全在无尽的想象中。我想学生解诗关键在发挥想象力,诗歌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多义性。


虽说诗无达诂,但像这首诗抒情主人公可以多解的却并不多见。作者到底是从何角度去说的,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其中的相思之情却是很明显的,所以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是女反而不重要了。其实,从读者身份来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因这个感受而确定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有别。甚至有时,读者的性别也很关键,男孩子可能更愿意把主人公想象为男子,以体现自己有温情的一面,女孩子可能更愿意把主人公想象为女子,以体现自己的坚贞和柔情,其理由还可用“芙蓉”为“夫容”的谐音来支持。 说不定也可借这首诗对学生的性情进行一番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9: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1楼陶梦于2012-01-18 23:22发表的 :
归园田居教学札记
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汚的高洁精神以及他描写田园光的独特之处。当我问及学生如何理解作者这种厌恶官场向往田园自由自在的生活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有一个学生认为陶是在炒作自己,既然已经回~~~~


我倒是觉得这个目标有点空。因为这种程式化的目标,似乎可以套到陶渊明的各个作品上去。而不是从诗歌中找出作者写诗当时的心情。就跟一提杜甫就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一样,与其这样贴标签,不如就诗论诗,让学生通过对诗作的感知逐步建立对诗人的了解。

不知是不是“少无适俗韵”那一首,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只是在官场和田园生活进行了选择,然后表达了摆脱羁绊重获自由的的喜悦心情,如果非要牵引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汚的高洁精神”其实就离开这首诗了。虽说这个内容可以作为背景资料,但离开诗探讨背景资料,也就是把主要教学内容的诗作放到一边了。

在后面的问题设置上,与其谈“如何理解作者”,不如谈“诗中的哪些文字流露出作者对官场和田园生活的态度”,这样可以避免因问题空泛而产生学生回答游离诗作的问题。

至于这个认为陶是在炒作的学生,可以引导他去找出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如果马上说不出,可以当成作业给他布置一次作业(或全体),第二天上课时,再由他给出论证过程,无论他能否自圆其说,都可以作为“如何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一次教学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7: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帖,先生的提法很好,增广见闻。

  第二帖,因陶夫人用不惯平板电脑,这一段时间老人生病、孩子又小,没有时间续写下去,估计她自己也快将情节忘了。据她课后与我讨论,此课教学目标所设是恪遵功令的,意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先生的提法固然很是高妙,值得我们学习。不过,也有可商量的地方,这一目标是可以普施于陶诗解读之中,讨论其共性却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共性中见其“这一个”嘛,也有妙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7: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之于表达,可见古人对记叙、描写、抒情、说明的重视,古时选举重赋、文人操笔首先要作赋,这里自有一科学合理性。赋作可以培养人观察世界、表达所见所感的能力,今天所言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四种,均见于此。现在的语文教学,于此不甚着力,或者不以为意,凋落了传统的绚烂,令人感叹。

  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议论,但议论与其他四种有一些质的区别。议论考验主体的逻辑思辨能力,苟能理清思路,便可表达出个人主见。前四种是基础性的,后一种是拔高,也是一个整合的平台。


沈约《谢灵运传论》:

  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词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如此,先训练形似,再训练说理,最后培养的才是气质。当然,不是像沈约所说的这样,线性发展,形似、说理训练,本来就是涵养气质的过程,只有在两者相递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可能培养出擅美的气质。徐鹿卿《跋黄瀛父适意集》论诗:“余幼读少陵诗,知其辞而未知其义。少长,知其义而未知其味。迨今则略知其味矣。大抵义到则辞到,辞义俱到则味到,而体制实矣。”(豫章丛书本《宋宗伯徐清正公存稿》卷五)



现代教育的传媒批评

  广义的现代学术批评,主要有学院批评和传媒批评两种。学院批评主要是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而媒体批评主要是报导与评论,评论实际上也是一些篇幅短小的不那么规范的学术论文。

  有关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批评,也是现代学术批评的一个门类,也有两种方式,即学院批评和传媒批评。前者多见,主要受圈内人关注,圈外人看得少,影响力有限;后者圈内人关注不够、参与不够,关注、参与者,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这个圈内人很少参与的传媒批评却是圈外人获取教育信息的主渠道。

  传媒批评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3: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

  中国重视象喻。一个是形象,图象,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展示情与意;一个是悟性,通过思维能力来连缀这些图象、演绎或归纳图象中隐藏着的意义及联系。传统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十分看重这两方面,先重形象,再着意训练思维。思维训练的意图和目标,在形象感知、识记、回忆、反思、重构的过程中,逐渐加强,最重实现图象与悟性的完美结合。

  陆机《文赋》论应感(创作灵感),刘勰《文心雕龙》论神
思(艺术想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体貌(艺术风格),用的都是一连串一系列的比兴和隐喻,这就好比《庄子·逍遥游》的寓言套寓言、隐喻接隐喻。


  李建中《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二十四诗品》怎么说?用诗歌的语言、风格和意境。没有任何的论证,不加任何的判断,纯粹让读者在对二十四首诗歌的审美享受中,感知和体悟诗歌的不同意境和风格。在这里,“说什么”与“怎么说”统一了,“说什么”完全消融在“怎么说”之中。《二十四诗品》其实是纯粹的诗歌,完全可以将其当作山水诗、抒情诗来读,但在《雄浑》、《冲淡》这类标题指引下,我们才知道作者要告诉读者的,并非他所描摹的景物或渲染的气氛,而是借此来归纳中国古典诗歌的二十四种意境。这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高妙境界:“怎么说”消融了“说什么”。还有,诗歌这种文体讲究语言精炼,讲究称名迩见义远。司空图用“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说《典雅》,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含蓄》,说出来就是惟一,就是永恒,就是钟嵘所说的“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诗品》的历代仿制者之中,最为著名的当推清代袁枚的《续诗品》,袁枚称司空图的《诗品》“只标妙境,未写苦心”,故要写若干首续之。袁枚前后,仿《诗品》者代不乏人,郭绍虞《诗品集解》附录部分专辟《演补》一门,“辑录本于《诗品》而衍述之作”,依次为:顾翰《补诗品》,曾纪泽《演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首》,马荣祖《文颂》,许奉恩《文品》,魏谦升《二十四赋品》,郭麐《词品》,杨夔生《续词品》。


  前人论宋人作诗多用“赋”法而少用“比”“兴”,并以为这也是“以文为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实不然。先秦时代,人们甚重“譬喻”和“比兴”,《易·系辞上》云:“孔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陈骙《文则·卷上丙》云:“《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此即以“象”和“比”同类。可见,在先秦,“譬喻”和“比兴”并非《诗》之“专利”。


曾明《苏轼与中国诗学“活法”论考》(《社会科学研究》2010.6):

  到了苏轼那里, 他首先将“比”、“兴”的内涵和外延做了界定。其《诗论》在举证《诗传》“比兴”混言后云:“且彼不知夫《诗》之体固有比矣,而皆合之以为兴。夫兴之为言, 犹曰‘其意云耳’。意有所触乎当时, 时已去而不可知,故其类可以类推,而不可以言解也。”(《苏轼文集》卷2)
  苏轼认为,“比”、“兴”是不同的两种手法,欲观《诗》,“其必先知比兴”,并“先知夫兴之不可与比同”。其次,更为宝贵的是:苏轼不仅观《诗》如此,就是在解经和讲性命之学时,也多重“曲譬”之法。而重“譬喻”和“比兴”就能做到“辞约而意广”,乃至“文已尽而意无穷”。苏轼认为,“立象以尽意”之作,“足以移人”,甚至“亦足以感鬼神”。苏轼深知曲譬比兴之大用如此, 故在解经、为文时无不用之。故使诗歌专用的“比兴”手法通用于各种文体中, 与先秦以“譬喻”“比兴”言道者略似。


《庄子·寓言》有“终身言,未尝言。”未尝言不是不说,而是说了等于没有说。如果换在老师的课堂表现,满堂言,未尝言。



学习理论是否可以创新

  滞后性。
  时常有这样的情形,学情难以适应授课内容。一方面是教材的递进,一方面是教师的更替,一方面是知识接受、理解、消化、应用的滞后性,一方面是目标与现实的错位现实。对待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有什么理论可以借鉴,能否发展出新的理论?不同老师的处理技巧和经验是否存在普遍规律?

  传统文化学习中,先强调背诵,强调听读,留下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传统文化中的应试与现代教育改革

  刘将孙《题曾同父文后》:
  予尝持一论云:能时文未有不能古文,能古文而不能时文者有矣,未有能时文为古文而有余憾者也。如韩、柳、欧、苏皆以时文擅名,及其为古文也,如取之固有。韩《颜子论》苏《刑赏论》,古文何以加之。……每见皇甫浞、樊宗师、尹师鲁、穆伯长诸家之作,宁无奇字妙语,幽情苦思,所为不得与大家作者并,时文有不及焉故也。时文起伏高下先后变化之不知,所以宜腴而约,方畅而涩,可引而信之者乃隐而不发,不必舒而长之者乃推之而极。若究极而论,亦本无所谓古文,虽退之政未免时文耳。由此言之,必有悟于文之理,而后能不以愚言为绝也。
  《养吾斋集》卷二五,四库全书本
  案:能应试者未必是好学生,好学生大都能应试。如何对待考试,是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4: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期我在高一(1)班讲授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歌一般的上课思路分为三个部分,即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何如;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意象谈陶渊明不合流俗而热爱自然的高洁情操。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想突破常规。自古就有“诗无达诂”一说,我的理解或权威专家的鉴赏解析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按照惯例,上课之前,我请学生提前诵读,整体感知。课上,首先请学生诵读诗歌,纠正个别字音,之后,就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请他们在诗歌中找出特定的意象,谈谈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只留了五分钟的时间。

  学生很快举手回答问题。诸如诗歌起首“丘山”、“旧林”、“故渊”等意象,象征不受拘束的大自然,与诗歌结尾处“复得返自然”相呼应;“尘网”、“樊笼”等意象,暗指官场的黑暗;“羁鸟”、“池鱼”等则自喻,提示身心备受束缚的现实;“爱”字和“误”字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情感;起首的“三十”是虚指,结尾处“久”字(久在樊笼里)又做了突出强调,可以想见诗人告别官场回归田园的决绝态度……。这些含义学生都能很轻易地理解并把握。

  这一教学环节大概占去了十分钟。接下来,联系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谈谈这首诗歌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到底美不美。这是自由讨论的模式,接下来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一个男生——该同学叫袁帅,这个班我刚刚接手,因为上节课上《短歌行》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他说他喜欢袁绍,因为是本家。这么有个性的孩子让我很快记住了他的名字,他站起来告诉我,他不喜欢陶渊明的诗歌,因为陶渊明写诗歌是在自我炒作:“如果你要做官便做官,要回归田园便回归田园,你完全可以做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还要写诗歌让给别人看呢?”此语一出,课堂哗然一片。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我并没有否定该同学的言论,而是请其他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有同学立即表达出不同的观点,认为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但是官场过于黑暗,不合流俗的陶渊明不得已而回归田园。其中,有位女生说得最好:“只有经历了才知道什么是最美的。陶渊明经历了仕途,才知道官场多么腐败,田园生活是那么美好。”我对这位同学的看法表示赞同。讨论仍在继续,持反对观点的同学中,有一位刘乐的男生,在前面的《离骚》课上,他细心地发现课本上的人物肖像画的典型特征,说屈原眉间若“蹙”,让我很快记住了他的名字。他认为陶渊明的做法是消极的,陶完全可以在官场上和恶势力进行抗争,而不是一遇困难就退缩,还自我标榜为隐居,这是懦夫所为。刘乐说完,一位女生表示反对——这节课后,和班主任交谈时才知道,她是一名学困生,所有科目老师都对她有意见,班主任听到我的表扬,才发现还有老师表扬,她竟然还能举手回答问题。这名女同学认为,正因为官场黑暗,陶渊明无法抗争,为了坚守气节,才选择归隐……

  针对学生不同的见解,我虽然有所点评,但没有一概否定或完全赞同。因为时间有限,讨论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讨论时间大约只用了十五分钟。我请同学们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留待以后讨论,请他们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联系当时东晋时期的社会背景,了解当时门阀制度的酷烈,以及陶渊明家世衰微的事实,想想陶渊明有没有其他选择。同时,课后阅读《归园田居》其它四首诗歌,讨论陶诗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

  接下来还有另一问题留给学生,我和同学们说,其实这堂课我想和同学们讨论的是,《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歌中描写的田园风光到底美不美,而同学们讨论的是陶渊明这个人美不美。看来同学们更关注的是一个人的人品,然后才能谈及作品的价值。我们读文当然要看其人,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启发人,鼓舞人。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陶渊明为中国后世的知识分子营造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圣地,我们有必要走近他所生活的时代,了解他的遭遇,解读他的作品。

  我请学生继续思考,《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的田园风光,在“白骨曝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背景之下,那草屋、榆柳、桃李、鸡鸣狗吠、村落炊烟等在我们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意象,它们到底有什么动人的地方?同学的发言仍然很积极,大家普遍一致的观点是,这种质朴、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不为官场所累,身心愉悦自然,这正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所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整堂课在一种既紧张,又活泼的气氛中结束了,很多同学表示,要在课下找一找资料,了解陶渊明其人其文,下次上课再作讨论。

  我也在思考这种课堂模式的不足之处,比如没有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只是个别同学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很多同学只能心生羡慕,而没有勇气举手回答问题,或者没有深入思考问题。在“自育自学”的课堂模式下,能不能具体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主人翁意识,不能一节课上下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另外,还有问题的设置以及讨论时间的安排,还有学生讨论结果的有效性,以及老师引导的正确适当与否,这些问题有待在实践中去检验。

  我知道,孩子不是木桶,不能一味去灌输,很希望能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7楼陶梦于2012-02-06 14:21发表的 :

  上学期我在高一(1)班讲授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歌一般的上课思路分为三个部分,即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何如;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意象谈陶渊明不合流俗而热爱自然的高洁情操。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想突破常规。自古就有“诗无达诂”一说,我的理解或权威专家的鉴赏解析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按照惯例,上课之前,我请学生提前诵读,整体感知。课上,首先请学生诵读诗歌,纠正个别字音,之后,就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请他们在诗歌中找出特定的意象,谈谈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只留了五分钟的时间。

.......

像这种灵性教学不容易预设,我们尽可以在课后反思“怎样可以做到更好”,但不必苛求尽善尽美,尤其是一些平面化知识,宣讲适可而止,激发学生的人生感悟与思考为要。
质而言之,对于文本的理解与诠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高下之分,只不过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相遇了,碰撞了,即可。
很赞同您的教学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5: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在教育上很有想法,使人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9 01:44 , Processed in 0.46161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