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75|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何其芳《雨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5 1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雨前》是何其芳散文集《画梦录》里的名篇。在散文创作日益朝着“叙事化”和“说理化”发展的30年代,何其芳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他自己的散文主张:他要“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画梦录》是这一追求的具体体现,而《雨前》正集中反映了“抒情化”的特点。
  《雨前》抓住了北京初春一个将下雨未下雨的时刻,写的是“我”面对自然的独语:“我”看到雨前的鸽群、白鸭和鹰隼,它们在下雨之前忙着各自的事情;“我”看到柳条上的嫩绿,感受到生命力的搏动,并因此而期待雨的降临;“我”怀想起故乡,故乡的雷声、雨声,故乡放雏鸭的人,并因此而希望雨的降临;“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雨前》通过对景物和心念的捕捉,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意绪。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未来的焦躁与不安;有年轻生命蓬勃向上的冲动,也有莫名的忧伤和淡淡的乡愁。这些意绪的弥漫使得散文富于诗情画意,实现着何其芳对“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的美文追求。
  注重意境的营造是《雨前》这篇散文的一个特点。文章没有直接的抒情,主人公的意绪是朦胧而不可把捉的,它只是若有若无地弥漫在景物之间,或者说已经跟景物融为一体,需要透过形象去感受。而文章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情景的交融,虽然只描写了一些平淡无奇的事物,但读者却能在文字背后体味到作者传达的情绪,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文中的意象也因此获得了一种多义性。比如“雨”,它显然有着背后的象征意义,然而由于作者并没有在描绘景物和心念之外直接地陈述什么意思,所以虽然读者可以靠自己的感受去揣测“雨”的含义,但无法对此作出规定。它更多地是作为意绪的载体,或连接意绪的桥梁。
  《雨前》的基调是忧郁的。但这是年轻人的忧郁,是显露出生命力的忧郁,忧郁但不颓废。这种忧郁反映了何其芳的诗人气质,也使《雨前》更多了一份诗的意趣。
  现代主义印象派的影响也在《雨前》留下了痕迹。文中对鹰隼的描写,尤其最后写“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都是通过给读者一个强烈的视觉印象来传达一瞬间的感受。可以看出,何其芳是一个敏锐而善于吸取的作家。
  《雨前》的文字非常讲究。这种讲究并不表现在辞藻上,与《画梦录》中的散文往往过于雕琢不同,《雨前》文字朴实而有韵致。《雨前》文字的讲究主要表现在对文字情感色彩的重视上,整篇文章统一在一个氛围中,没有突兀的地方。朴实的文字,普普通通的事物,组合到一起却构成了诗一般的境界,这是《雨前》带给我们的特别之处。
  可以认为,《画梦录》中的《雨前》是一篇能够肯定何其芳对“抒情”散文追求的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30 12:48 , Processed in 0.27789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