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38|回复: 13

[【文史类原创】] 【带头大哥】中国古代小说源流散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08: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任何文学都须依附文字,小说自然不例外。文字的前提便是口头语言,但口头语言无法负载并传承文化的固体,它有着天然的弱性,文字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
   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人类的思维相对简单,那时的人们“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当时的人们刚刚学习说话,所说的话多是些虚词,实词的含量相当微薄,如《候人歌》那样:“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只是在说出一两个词后长啸若干声,但也正是由于这短短的几声长啸,才蕴育出中国最原始的文学样式——诗歌,同时她也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篇》
  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河图玉版》

   早期的诗歌没有独立出来,还只能成为其他艺术形式的螟蛉之子,直到甲骨卜辞的出现。甲骨卜辞是中国绘画与书法的始祖,象形文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非常直观,是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客观现实中存在的一切真实可感的物质,这难道不是中国早期最简朴的绘画艺术吗?指事文字“视而可见,察而见意”,将客观实物抽象化为符号,这难道不是早期最朴素的书法艺术吗?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说文学不仅与舞蹈相关,也与绘画、书法等艺术相关。
    随着人类大脑与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发展,诗歌中的实词数量逐渐增加,其体制愈加完善,《弹歌》《蜡辞》等较成熟的歌谣蕴育而生。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蜡辞》
  
   这两首歌谣体现了原始人们希望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这是语言的物态化。可以这么说,《弹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源头,而《蜡辞》中类似“咒语”的主观情感的神化则可称为浪漫主义诗歌的渊薮。
    直到西周,诗歌这种体裁才最终在历史上得到确认,因为《诗经》的出现,原始的诗歌获得了文学上的价值,反映的现实范围拓宽了,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更趋成熟,不是“杭育杭育”派,而是有意为之。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原始诗歌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母体,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有相似之处,文学是相通的,文学规律亦有某种相通点,不论什么民族。[sup]①[/sup]
    散文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它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同样要求简短、精练,便于记诵,于是往往便有了节奏、韵调而富于诗歌的味道。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系辞传》  
    特别是《尚书》和铭文中的记叙人物语言和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方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故而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中国明清小说是韵散结合,韵文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固然有意识地抬高小说的文学地位,同时也与中国小说的母体(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小说是把诗歌的形式直解灌输给自己,并没有把诗味、诗境融入其中,直到《红楼梦》的诞生才最终完成了这种内在的转变,她经历了由“内在(唐代)——外在(明代)——内在(清代)”这种螺旋式的演变。
    这种体裁上的源流对中国古代小说来说不是十分重要的和直接的,是推动中国古代小说前进的原动力,它们最多只能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支流,小说文体的自觉时代仍未到来。

注释:
    ①中国早期的诗歌重在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是言为心声的一种交流工具,“情生诗歌,而行于神”,比较含蓄,可以说中国诗歌重情感,阴柔是主调,篇幅较短。而外国诗歌则多属于叙事类型,情感不外显,从表层而言,早期的外国诗歌是历史的载体,神化的史录,阳刚是主调,篇幅较长。
    中国的史诗由个个“短诗”整合而成,本身缺少长篇叙事作品的机制,而外国史诗则有着一整套长篇叙事作品的机制,故而外国长篇小说在此基础上得到借鉴和发展,而中国小说则是由各个短篇联缀而成,难免造成小说艺术的某些先天性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叙事诗是小说的祖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1: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在文字出现很久以前,语言早就高度成熟了。可文字表述的是语言,尚未有文字表述的同样是语言。

“随着人类大脑与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发展,诗歌中的实词数量逐渐增加,其体制愈加完善”
“当时的人们刚刚学习说话,所说的话多是些虚词,实词的含量相当微薄”


特别地,更不应把语言进化与语言器官的进化相联系。

最早使用文字的是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比华人早千年以上,同样是炎黄子孙,苗族直到上世纪初才拥有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史诗由个个“短诗”整合而成,本身缺少长篇叙事作品的机制,而外国史诗则有着一整套长篇叙事作品的机制


中国和外国怎样界定?猜测兄台想说的是汉语吧,但并非所有的非汉语都有流传下来的长篇史诗。

没有流传下来的长篇史诗不等于不存在长篇史诗,于是我们可以猜测非汉语都曾经存在过长篇史诗,遗憾的是这样的猜测同样适用于汉语。

印欧语系的一些语言存在长篇史诗,汉藏语系同样如此,比如藏语的萨格尔王传,蒙语的江格尔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zs2k兄,每听兄的宏论,弟确实自惭于旧日凭兴趣读书,在某些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这篇文章是十年前的感性文章,从纸篓中拣选,大着胆子发表在园地,没做太多的更改和思考,粗糙难免,感谢兄不吝指正。
并非所有的非汉语都有流传下来的长篇史诗。
当然我们比较两者的史诗,只能从现今留存的史料中寻找脉络。没有流下来的史诗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件憾事,只能期待将来的发现了。猜测性的臆想缺乏实物的证明,终是靠不住脚的。没有史料证明的只能存疑,可以是美妙的梦幻,却绝不能是真实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原来加上【带头大哥】的名号才能评分啊,偶学习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5: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pzhlihongjun于2011-12-06 11:47发表的 :
呵呵,原来加上【带头大哥】的名号才能评分啊,偶学习了先
据俺观察,只是小团体内部自费评分,不对社会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6: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用心久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16: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带头大哥的领导下,论坛最近很活跃啊,应该荤素搭配嘛,积攒的好文章来一个尝鲜哈,这好文章要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怪小说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至先秦的大量神话传说,内容丰富,但缺乏古希腊神话、古希伯来神话那样富有系统性,只是零星地分散在各类古书中(诸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吕氏春秋》《穆天子传》等)。《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已摆脱《山海经》中虎齿豹尾的恐怖面目而转换成具有人情的殊方女王,从而使神话人物小说化,代表着神话向小说过渡。
   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内容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险恶的外界环境刺激着人们去思考、摸索人生的终极关怀和朴素的思辨方法,特别是女娲造人虽有些不平等的阶级性,但认为人是由黄土演变而来的,其生命的归宿仍然是复归黄土,化为春泥更护花的集体奉献精神,这是这个神话传说的突破口,同样也体现了它简单的思辨思维。
   古代神话传说有着一个主要的主题:那便是神话传说都是关乎人生的,是为人生的。不管是大禹治水,不管是女娲补天,不管是后羿射日,不管是神农氏发明农具,这一切都与实用主义挂上钩,都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人类社会,都是为了某个人生理想,都是强调英雄人物的超人性,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集体大众对英雄人物的钦羡,同时多多少少也表露了点个性意识的抬头,但这个微弱的闪光点还是被浓郁的儒家理念漂白在文字的背后。
   发展到“仙话”阶段,特别是在男女爱情母题上,个性意识才逐渐觉醒。《搜神记》中的卷十四“人化蚕”描写一只公马为女主人的一句戏言而被射死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而是写被刮下来的马皮暴晒在庭院里,女主人踢着它说“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她的寡情使马皮“蹷然”直立,卷起少女跑到树上化作大蚕,数日内结出巨茧。虽带有些恶心和恐怖之感,但毕竟借马喻人,鲜明地喊出门户之见的反抗之声。初民社会的“仙话”带有浓郁的原始野性,到了文明社会就具有仙话色彩,它所描写的不是天地万象、禽兽牲畜与人间女儿的结合,而是换成人间男子和超自然女性的恋情。《搜神记》中的“董永”条比较生动地表达了下层人民有意识地追求婚姻自由的正当愿望。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孤”感天地的母题在《搜神后记》“白水素女”中传承变形,这是一阕农家孤儿谢瑞与螺仙白水素女的浪漫交响曲。因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而派她下凡为他守舍炊烹,因果倒置并采用限制性视角叙述,使情节紧凑而自然发展,无强扭之势,巧而有理,对后代白话短篇小说(特别是李渔小说)的影响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9: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话的模式较简单,没有曲折的情节,采用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缺少灵动性,少了点慧黠气,同时只是采用简单的概括法叙述,缺乏细节描写、刻划,所以神话传说是零散的材料,是志怪小说的素材,原生态的。
   即便如此,我们也会为之咋舌:幻之又幻的世外殊方、丑之又陋的异域怪物时时激发起我们的美感。异域怪物是作家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以这些怪兽异禽的塑造、想象在艺术上是美的。《山海经 海内南经》写枭阳国“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作为神怪之物的客体的结构原则,乃是异体合构”,其具体方式有“加(多类合体)、减(一体缺肢)、乘(夸大体形)、除(缩小体形)等分别,有时也会出现两种或两体以上方式的交叉”。(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这种异体合构方式的产生与中国氏族社会中图腾崇拜是有一定关联的,《山海经》中的那些怪兽异禽也许就是氏族社会某些部落的“图腾”,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和理想化的夸张,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方法,启发作家的想象力,开拓了作品的境界。而从志怪一系来看,它的关于神灵变化的观念和表现形式为志怪小说奠定了幻想的基础。
   魏晋以后的志怪传奇不仅在创作方法、艺术构思等方面深受神话传说的启发,乃至于作品中的神仙妖怪等形象都同神话中的各种神人神兽在表现上有渊源关系,不同的只是它们的人格化程度提高了,体现了新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烙印。再次神话传说开创神怪题材,是后世志怪小说丰富的题材包库,而且还影响到其他类型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都明显带有神话传说的印记。最后,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奠定了后世小说创作的明朗基调。(这三个影响可参见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到了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出现,神话中那些不尽人情的地方都被人情化了,神话传说与当时的宗教思想相结合,“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自生民社会步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文明化、伦理化,不再是愚昧和畸形的。神话由此而进入仙话阶段,故而魏晋的志怪小说多了人情味,多了美的因素。神话被世俗化了,比神话传说多了些社会品味。文以载道渐渐抬头,“道”在这里特指文学的政治功能,虽然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而客观上却达到了“使人知所劝惩”的目的。
   在艺术形式方面虽是粗陈梗概,但从小说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神话传说显然进步了很多。
   一、加强故事的完整性、丰富性,情节曲折多变,表现手法富于现实性。
   二、还神怪以人性,可亲可感的音容笑貌,使之世俗化、人情化。
   三、注重情节描写,以此衬托人物性格。
   四、以时、空间幻想为参照物来取得人神、古今的超常交合,通过古今、人神的对话继承神话传说中人生终极关怀的深入思考,肯定了个性,这在“人化蚕”“白水素女”关于男女感情题材的作品中得到体现,这是当时大动乱年代给人们造成的一种退隐自我精神世界的产物。人民大众希望过上“桃花源式”的理想国,这片净土在当时仍是不能实现的,因而这份净土情结其实就是个人理想的内敛。我们能从这一精神状态中感受到魏晋时代人们隐微心理,富有个性的小说创作只能在多乱的社会中才能畸形地绽放,这不能不说是小说发展的悲哀。(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5: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用心啊,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0 0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头语言无法负载并传承文化的固体……”

这说法着实欠妥当。书面语在人类历史的长度比口头语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lamses于2012-01-20 08:15发表的 :
“口头语言无法负载并传承文化的固体……”

这说法着实欠妥当。书面语在人类历史的长度比口头语长吗?
对,口耳相传确实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但在相传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面目全非”的局面,从这种角度看,口语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书面语对于文化而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30 15:21 , Processed in 0.32370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