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3|回复: 0

[【其它】] 学印度政府如何“过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5-24 08:07:18千龙网
  据报道,印度政府将采取紧缩政策,削减政府部长和官员出国开销,禁止在五星级宾馆召开会议。还有报道称,政府亦计划禁止官员购买新车,而部长在国内出差只能乘经济舱。今年4月,印度通货膨胀率达到7.23%,民众对政府无力应对经济疲软颇为不满。(《新京报》5月23日)

  印度政府此次推出的紧缩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才不得不无奈应对。面对通胀凶猛、经济疲软的形势,既然开源不行,自然只能打节流的算盘。而在这方面,官方当然有必要身先士卒,作出表率。而无论是削减政府和官员出国,抑或是禁止五星级宾馆开会,甚至是禁止官员购车,部长出差只能乘经济舱,印度政府对于过“苦日子”看来是下定决心,动起真格。

  尽管对于官方所谓的“苦日子”,印度的老百姓似乎并不太买账,甚至还不乏“作秀”的质疑和戏谑。例如,有印度媒体讽刺道,一个农村印度人每天只花22.5卢比,在印度规划委员会看来,这人不算是穷人,而该委员会的副手去年5月到10月之间的出国游每天平均花费20万卢比。看来,即便是官方忍痛割自己的奶酪,过“穷日子”了,也仍然没能换来多少叫好声,更谈不上让民众满意,这事儿的确干得有些出力不讨好,印度老百姓似乎也有点难伺候。

  事实上,面对通货膨胀,经济疲软,政府当然不能作壁上观,而理应有所作为,但明明是宏观经济问题,却以削减政府开支这样的微观策略来应对,其实多少有些药不对症。不仅如此,既然是经济疲软,说明市场需求不足,这个时候,按说也更应采取刺激手段,印度政府反而采取紧缩政策,缩减官方开支,这将意味着需求继续下降,而本就疲软的经济,岂不将因为政府开支的减少而愈发疲软?

  而印度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并非印度所独有。从近期国内发电量、PPI以及CPI等关键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同样存在着走软的趋势,而通胀的梦魇虽然有所缓解,却仍然并未真正消除。同为金砖四国,印度所遇到的经济问题,尽管与中国不尽相同,但却一定程度上也在中国经济中有所体现。不过,同样是面对经济走软,我们的对策却与印度截然不同。相比印度加大对政府开销的约束,国内却更习惯于仰赖于来自政府的救市,这固然与两国的国情差异和政府角色定位的差别有关,但对于政府而言,究竟应该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做一个保持清醒的经济调控者的角色;还是自己成为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甚至大包大揽的充当起经济活动的主角?尽管后者看似万能,但当救市始终摆不脱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的模式,与其说是在激发市场本身恢复活力,毋宁说是以低效的投资,压抑了市场自身的创新与生命力。

  而按理来说,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市场,二者之间本该有边界,当政府的戏份过重,必然会导致权力在利益分配中牵涉过多,上下其手,其所导致的寻租空间,同样不利于市场公正,更对经济本身有弊无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乍一看来,紧缩政策的确不如引领投资来得意气风发,割自己的奶酪仍然不落好,更让政府很没面子。但是,无论是否作秀,印度政府对于自身开销的限制,却未尝不是一个政府的本分,在建设节俭政府这一点上,甚至本该与经济形势无关,即便宏观经济处于高潮,也绝非政府及其雇员可以败家的理由。而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与印度的经济存在差异,但在政府的角色,以及对政府开销的限制上,其实本无不同。印度政府的“穷日子”虽然仍遭来“作秀”的质疑,但相比连“作秀”都不敢甚至不情愿,并不完美的印度政府其实仍算得上是个好榜样。(吴江)
编辑:小鱼(QN015) 来源:千龙网
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12/05/24/2821_407977454.htm

由奢入简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21:51 , Processed in 0.28931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