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18|回复: 0

[【原创-传统医学类】] 从肝论治不寐的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6 17: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度入睡,甚或彻夜不眠,以主观感受不适为主的症状,同时也影响精神和身体方面的生理活动。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1失眠与肝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导致失眠发生的主要病机在于阴阳气血的平衡失调。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反映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上,则表现为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神”、“魂”的生理活动。心主神明,对睡眠起主导作用,而魂乃神之变,魂发于心而受于肝,其活动“随神往来”,并以肝为居所,以肝血为依托,故《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血证论》:“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返于肝。”肝对人的睡眠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肝藏魂”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表现为睡眠质量的好坏。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又离体也。”
  肝藏血,主疏泄,肝体阴而用阳;病理上肝血易虚,肝气易郁,易阴虚阳亢,生风、化火而动血。如《症因脉治•内伤不得卧》曰:“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尽力谋虑,肝血所伤。肝主藏血,阳火扰动血室,则夜卧不宁矣。”说明肝病变导致失眠的密切关系。另外肝脏病变而致气机不畅、气血不和,常涉及到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表现出气滞、血瘀、痰结等病理变化。如《知医必辨》中曰:“人之五脏,惟肝易动而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抑或延及他脏,久病而生克所致。惟肝一病常延及他脏。……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说明气滞血瘀、阴虚阳亢是各类失眠证的共性,是病之标,而肝脏疏泄功能失调乃病之本,因此临床上虽有虚实夹杂的各类脏腑功能失调表现,而在脏腑气血辨证的基础上,更应重点突出从肝辨证,旨在通过从肝论治抓住失眠证的本质,全面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
2 从肝论治失眠
2.1 疏肝解郁,理气安神
  肝禀春木之性,性喜条达,由情志不解,肝气郁结,郁则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欲伸而不达,内扰神志,魂不安藏而不寐。临床症见:不易入睡,梦多易惊,善叹息或胁痛、呕逆,或腹痛便滞,便后不爽,苔薄,脉弦,发病每因情志不畅而加重。可以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
2.2 清肝泻火,清热安神
  肝为刚脏,将军之官,在志为怒,又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其性刚烈,肝气易郁,郁久则化火,冲扰神魂,魂不归舍而致不寐。临床症见:失眠、烦躁易怒,目赤口苦,口渴喜饮,胁痛或耳鸣、咽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黄或干腻,脉象弦数。其病症较轻者,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化裁,可加茯神、龙牡、磁石镇静安魂。若见一派肝火上炎征象,则可取龙胆泻肝汤辅以郁金、香附之类疏肝解郁安神理气之品。
2.3 平肝潜阳,养血安神
  肝主藏血,血属阴,其体阴柔;肝主疏泄,其用阳刚。刚柔相济,阴阳和调,则肝的功能正常。此外,肝肾同源,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肝之阴血赖肾之阴精以涵养,如肾之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则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心烦易怒,腰膝酸软等症状。或气郁日久,必郁而化火伤阴,或素体阴亏,复又郁恼、受惊,必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肝不藏魂而不寐。临床症见:失眠、头痛、头晕或头胀, 心烦易怒,梦多易醒, 腰膝酸软,舌红苔黄脉弦。可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头晕胀痛明显者可加珍珠母、川芎、葛根。该类患者常伴心阴不足,虚烦梦多,可加百合、知母、生地养血除烦安神。
2.4 活血化瘀,疏肝安神
  气滞可致气血不畅,此先贤所论甚多,归咎于脏腑,仍以肝主疏泄失常致气机郁滞最为常见。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血液运行不畅,则成血瘀,血气失和,不能养神而成不寐。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里论述血府逐瘀汤的证治时说:“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临床症见:不寐,或伴头痛,胸痛,胁痛,妇女经行不畅,面色暗滞,舌紫有瘀斑,脉象弦涩。或者虽然瘀血症状不明显,但用各种方法久治无效者,用疏肝活血,和调气血之法,往往可收效。治以血府逐瘀汤加减。
2.5 补益肝血,养心安神
  肝主藏血,心藏神,神安则寐,不安则不寐;而心神之安需要心血之养,若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而为病,故无论思虑劳倦、情郁伤肝之失眠,总与阴血亏虚有关。清•唐宗海《血证论•卧寐》曰:“肝之清阳,即魂气也,故又主藏魂,血不养肝,火扰其魂,则梦遗不寐。”“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反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其证并不烦躁,清睡而不得寐,宜敛其阳魂,使入于肝。”说明肝病不寐的病机是血虚肝旺,魂不守舍。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话》说:“忧愁思虑伤心:因人之神明藏于脑,故脑为精明之府,而发出在心,故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属阳,阳者主热。忧愁思虑者,神明常常由心发露,心血必因热而耗,是以伤心也。心伤,上之不能充量输血于脑,下之不能充量输血于肝,脑中之神失其凭借,故苦惊喜忘,肝中之魂,失其护卫,故夜不能寐,且肝中血少,必生燥热,故又多怒也。”临床症见: 虚烦不寐或失眠早醒,易惊心悸,神疲纳差,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或弱。治以酸枣仁汤加减。
2.6 滋阴降火,除烦安神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肝木须赖肾水滋养,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同时,心肾为水火之脏,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从而导致失眠证的发生。从滋阴降火着手,达到安神的目的。症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脉细弱或细数。可以知柏地黄汤、黄连阿胶汤、交泰丸加减,若面有烘热,眩晕、耳鸣加牡蛎、龟板、磁石等。
2.7 清热祛痰,利胆安神
  胆与肝相表里,胆主少阳春升之气,胆气冲和则魂神安定。胆主决断,为清净之腑,若谋事当断不断,胆气失于升发,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痰热上扰波及肝而致魂不藏,难以入睡;或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脾虚生痰,痰气郁阻,痰郁化热;或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致使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热内扰神魂而病发不寐。症见:心慌,惊悸,难以入睡或睡而易于惊醒,兼见口苦,心中懊恼,呕恶纳呆,痰涎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以治其本,配合龙齿、夜交藤、合欢皮等安神药物宁心安神,因势利导,缓图取效。若兼有头晕、烦躁等肝火上炎证候,可加石决明、焦桅子等平肝清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2 01:35 , Processed in 0.31844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