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55|回复: 2

[【图书推荐】]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6 19: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
作者: 杨健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副标题: 墓地与摇篮
出版年: 1993-1
页数: 452
定价: 8.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5401914


内容简介:
本书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文革十年“地下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本书以搜集、汇编、归纳有关的“地下文学”十年的资料为主要任务。
本书尽量形像地介绍环绕“地下文学”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追溯、探寻这一运动的起源和背后的动因。尽量历史地具体地体现不同时期运动的特点和多侧面。试图揭示这一运动发展过程中深层的规律。
全书记述内容:1966年2月――1976年10月。文革后发生的情况及人物命运作为“结局”在最后作简略介绍。全部内容分专题、按致时序逐章介绍。
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运动,本书用一定篇幅介绍环绕“地下文学”的边缘活动。
对于文革中的手抄作品,因为有些是原始第一手材料,考虑到不加称引,势必从此湮灭,所以尽量加以引用。有些已公开发表的材料,为了读者查阅方便,和考虑本书的全面性,也适当占有一定篇幅。所有材料加起来比重较大。考虑到有些材料价值较高,包含有历史、政治...
(展开全部)
本书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文革十年“地下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本书以搜集、汇编、归纳有关的“地下文学”十年的资料为主要任务。

本书尽量形像地介绍环绕“地下文学”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追溯、探寻这一运动的起源和背后的动因。尽量历史地具体地体现不同时期运动的特点和多侧面。试图揭示这一运动发展过程中深层的规律。

全书记述内容:1966年2月――1976年10月。文革后发生的情况及人物命运作为“结局”在最后作简略介绍。全部内容分专题、按致时序逐章介绍。

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运动,本书用一定篇幅介绍环绕“地下文学”的边缘活动。

对于文革中的手抄作品,因为有些是原始第一手材料,考虑到不加称引,势必从此湮灭,所以尽量加以引用。有些已公开发表的材料,为了读者查阅方便,和考虑本书的全面性,也适当占有一定篇幅。所有材料加起来比重较大。考虑到有些材料价值较高,包含有历史、政治、文化史、思想史多方面的内涵,还是加以尽量引用。

本书第八章“东北兵团14团知青文学活动侧记”一节,第十二章“东北兵团知青故事会:《林强海峡》及新武侠的传入”一节,特邀朱宗强、董兰娣写作。


以上引自豆瓣网的专题项目。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67307/

=====================================


人民网点评本书文章摘录: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以诗歌的名义
2011年03月29日 13:58
来源:人民网 作者:汪剑钊


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历史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自1966年夏至1971年止,各类文艺刊物相继停刊,整个民族文化进入一个萧索时期。到了1972年,开始出现少量文艺刊物,但依然带有浓重的极“左”色彩,它们或是图解政策,或是制造偶像,被一些文学史专家称之为“遵命文学”。

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传播,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初期,他们大多是革命热情甚高的“红卫兵”。

当时年少气盛的红卫兵们一方面积极参加“破四旧”的活动,另一方面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创办油印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油印的报刊的创办使他们有了最初的文学训练,为他们集合了不少“同志”。1967年夏,随着“文革”斗争的内容和形式愈来愈荒诞和愈来愈残酷,不少运动初期的骨干人物纷纷有受蒙骗的感觉,于是自动退出政治舞台,当起了“逍遥派”和“颓废派”。这些“逍遥派”和“颓废派”聚集在一起,会餐、交流图书、传唱外国歌曲、学写新旧体诗歌,逐渐形成了一个地下文艺沙龙。在书籍的交流中,俄苏的小说和诗歌占有最大的比重,除曾经正式出版的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肖洛霍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作家的著作以外,还有“文革”前出版的一些“内部读物”;所传唱的歌曲也以俄罗斯民歌和苏联歌曲居多。以俄罗斯特有的沉郁、凝重和忧伤传达着当时青年们内心的失落感,同时也孕育了他们最初的文学冲动。

1968年底,中国开展“上山下乡”运动,1700万青年学生先后离开城市,来到边疆和农村,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文革”初期积极投身于运动的“红卫兵”。艰苦的生活环境、背井离乡的惆怅和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忧虑,使得当初叱咤风云的一代社会宠儿产生了深重的幻灭感和挫折感。他们开始用擅长的文字来倾吐内心的情绪。在这些文字中间,数量最多的是诗歌,这意味着,“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其主干是“地下诗歌”。当时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大概就是郭路生(即食指)的《相信未来》。

食指的创作影响了一大批后来者,其中包括后来的北岛、江河、杨炼等。在此有必要提一下“白洋淀”知青的诗歌创作。“白洋淀诗群”是“文革”以后较早开始现代诗探索的诗歌群落,其时间定位应在1969至1976年,是一个以北京为“根”的知青诗歌群落。以“白洋淀诗群”为基础发散而成的“今天派”诗歌,实际上是有他们的诗歌渊源的,这就是俄苏诗歌的影响。

“白洋淀诗群”的很多诗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俄苏诗歌的影响,后来成为“朦胧诗重镇”的北岛,早期的诗歌也有浓重的俄罗斯情调。中国不少论者在评价朦胧诗时,将目光较多的集中在诗人们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段的借鉴,在评论的过程中往往涉及象征、暗示、隐喻、意象、通感等艺术手段的运用,相对忽视了朦胧诗与浪漫主义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它们与俄罗斯诗歌的联系。事实上,朦胧诗人们有相当一部分是吮吸着俄罗斯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歌乳汁成长起来的。

http://book.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3/29/5438667_0.shtml

===============

我的推荐理由:

所谓文革地下文学表现为手抄本,这是因为当时政策条件下人们的一个变通的获取知识消息的途径,此间地下文学在林彪折戟沉沙后兴旺起来到了粉碎四人帮时刻算是一个结点。
地下文学的作者五湖四海,有点类似于今天网上流行的网络写手那样,但是传播很慢,不过不少都是靠着口碑传播出来的,经过人群筛选,到今天看看还是有点历史人文价值的,这也是当年这个时代的一种表达声音。
这也是我们民族本土在异常年代里面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一种呼声,今天看来或许有些过时或许有些陈旧或许有些不合当下的口味,但是这就是我们民族曾经经历过的一个特殊历史时间。

推荐本书给大家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2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19: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0 05:16 , Processed in 0.35337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