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gongqi

[【原创】] 新年新发现:好听的话的规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3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3-1-3 10:25
有意思。这段话没听过,学习了。

英国人一直这样,只有会说这样的话,才能有出路。推荐一本书《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 16: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lang=zh_CN#rd

没有找到原书,就找了个书摘,快速扫扫也还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3 17: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louselice^_^ 发表于 2023-1-3 16:2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yNTM2Ng==&mid=2662677662&idx=1&sn=4bcc0cdceb2f481f46ab8c2a58 ...

没看过这本书也没听说过。不过看书摘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学术意义上可能只是一些原料,但原料比框架有意思。


想想中国人对自己的描述,我觉得仅仅是一个单向的角度。一定要加上外国人的角度才全面。对英国人的描述也应该是如此。

我对英国的印象很短,空间上也仅限于伦敦和伦敦郊区。不过这个短印象却比较深。最有意思的是我在大英博物馆附近一个大喷嚏把一个自行车上的年轻人吓得掉了下来,在中国这不可能,在法国也不可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球迷在比赛散场后地铁车厢里的喧闹狂吼。这也许是英国人的两极。英国球迷也许的确是独特的存在。我去伦敦的时候恰逢孙继海也去了,事实上我们同机而出海关时他就在我前面几个。然后不止一个英国球迷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喊着与我这个陌生人讨论孙继海,这种事即使是法国人或意大利人也做不出来。

另外,沿塞纳河和泰晤士河都走过,时间也许真的是前者在夏季后者在春秋,但我想即使是同一个季节两条河的水温也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 21: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3-1-3 17:44
没看过这本书也没听说过。不过看书摘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学术意义上可能只是一些原料,但原料比框架有 ...

只要一沾球,英国人就疯狂。所以酒吧附近的房子最好不要去住,一有球赛,你就可以看到露天放个大电视,一堆人露天桌椅吃饭喝酒看足球,可以闹到大半夜。
然后动刀子的,动枪的都可能会有。可能平时压抑久了,需要这个口子宣泄出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 21: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大英博物馆,我也挺惭愧,我工作单位就在这附近,一次都没进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3 23: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louselice^_^ 发表于 2023-1-3 21:37
说到大英博物馆,我也挺惭愧,我工作单位就在这附近,一次都没进去过

正常。这种地方都是外地人才去的。


就好比北京故宫,我身为北京人这辈子好像就去过一次还是两次,还是陪外地亲戚去的。但外地人来北京肯定是必去。再好比台北故宫,我去台北也是专门跑去(去了就后悔),但台北人估计有人一辈子也没去过。

不过呢,大英对中国人应该有点不一样。中国人从小都在课本上读过马克思在大英踩出地沟的故事(后来证明是官谣),所以很多中国人去伦敦都要去瞻仰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 2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3-1-3 23:20
正常。这种地方都是外地人才去的。

不是啊,故宫以前是没有年票的,所以北京人去得次数不多。颐和园,动物园都是有年票的,没事就可以进去溜达。

好像最近几年故宫也有年票啦,可惜我已经过了年轻好奇的年龄了,不然就买个年票,把犄角旮旯都逛过来,看看故宫鬼故事里讲的那些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 23: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马克思。倒是有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前几年总去马克思的故乡摘草莓,购物。当地人对马克思不怎么关心了解。马克思故居都是中国人去参观的比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 23: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eeyes 于 2023-1-3 23:45 编辑
louselice^_^ 发表于 2023-1-3 23:35
提到马克思。倒是有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前几年总去马克思的故乡摘草莓,购物。当地人对马克思不怎么关心 ...



类似的还有,加拿大的白求恩故居,去参观的也大多数是中国人~

点评

好久不见啦,问个好!  发表于 2023-1-4 0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3 23: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louselice^_^ 发表于 2023-1-3 23:32
不是啊,故宫以前是没有年票的,所以北京人去得次数不多。颐和园,动物园都是有年票的,没事就可以进去溜 ...

看,身为北京人,我连故宫、颐和园、动物园有没有年票都不知道。


有了年票就会去经常逛,人之常情。所以有年票的地方通常是本地人不怎么会经常去的地方,或者外地人不会去的地方。我去过的第一个有年票的地方是南京中山陵,那地方本地人也很少常去的。

所以有点怀疑故宫会不会有年票。之前本地人不大会常去故宫,但这些年宫斗戏这么火,难免就有北京甄嬛迷常去的。

话说当年曾经请第一档案馆的两位老师写留学的推荐信,老师告诉我从一档可以免费去故宫,而且好像还就真免费溜了一下三大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3 23: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louselice^_^ 发表于 2023-1-3 23:35
提到马克思。倒是有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前几年总去马克思的故乡摘草莓,购物。当地人对马克思不怎么关心 ...

其实马克思在很多学科的影响至今在欧美也是很大的。但毕竟还是普通人数量更多,而且学生学者对大师的尊敬一般不是粉丝那种模式。比如虽然美国那么多学术大师,但真让我有粉丝感觉的好像只有巴顿这样的人。

如果调查一下当地人和中国人对马克思的态度,应该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4 00: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iceeyes 发表于 2023-1-3 23:43
类似的还有,加拿大的白求恩故居,去参观的也大多数是中国人~

白求恩更极端一些。马克思好歹至今也是很多学科没法跳过去的学术大师,而且政治影响也至今很大,但白求恩可能就只有中国人才知道了。另一个应该和白求恩齐名的柯棣华,因为没有毛泽东的老三篇打广告,连中国人知道的都少,估计可能石家庄人知道的多一点。我小时候就是去石家庄玩才知道他的。


话说,还真不知道白求恩在加拿大的故居在哪儿。不过就算知道估计也不会专门去的,除非1km以内可以走着去。

又想起来,看过老电影《白求恩大夫》,还是挺感动人的,还掉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4 09: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乐一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14:17 , Processed in 0.532702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