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0|回复: 0

[听雨阁♡] 红楼五线谱上的怀金悼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9 17: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3-8-27 20:08 编辑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情种:以情济世  以德济世 以道济世  补天济世

风月:清风明月,风月宝鉴的反面  清明。


试着解读“怀金悼玉”的真意,继续分明线、隐线、暗线、预线、主线来解读。
一、明线
金:宝钗
玉:黛玉
解读为:天地之初,谁是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在这无可奈何、伤怀寂寥的时日,以遣衷肠。因此上,演出这感怀宝钗思念黛玉的《红楼梦》。
木石姻缘:木石姻缘源于宝黛之恋,宝黛之恋,源起于前世的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木石前盟由思凡与报恩组成,施恩在仙界,报恩在凡间。绛珠草生长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灵河赋予绛珠仙子以灵气,“三生石”赋予绛珠仙子以痴情。从“木石前盟”到“木石姻缘”,从友情到爱情,这是宝玉与黛玉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他们的感情属于旨趣相投,都执着于情,宝玉为“情不情”,黛玉为“情情”,都是以情为第一。

金玉姻缘:“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美玉与金锁的金玉姻缘。古人婚配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必须合八字,八字相配,才能成一对。“又念闻自己的两遍,因笑道: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一是先天含来之玉,一是后天造就之金,金水相合,是成万物之象”。什么是“成万物之象”?水是生命水源,有水的地方,就能生出万物来,但水也需要金来助,才能成为活水。宝钗入世,是为了扶助宝玉而来。因还泪,勾引出多少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宝钗就是其中之一。金玉姻缘虽然已成,但宝钗和宝玉却是有名无实,这从书中各自诗词和伏笔得出的结论。

金玉姻缘敌不过二玉之间高度契合的爱情,即使在宝钗的帮助下,宝玉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但他的心中仍有一方净土,在这里思念黛玉,排遣心中的遗憾和痛苦。宝玉生死忠于情,才有宝、黛、钗三个人共同的悲剧,也正因为感念宝钗的高洁,感念宝钗的成全,才有宝玉的“怀金悼玉”。

二、隐线
金:宝钗,以宝钗为代表的元春、湘云、迎春、凤姐、李纨等大观园的女子,引申为入世的所有正邪两赋的人。
玉:黛玉,以黛玉为代表的探春、妙玉、惜春、可卿等大观园的女子,引申为出世的所有正邪两赋的人。
解读为:天地之初,谁是求道人?都只为清明的世界。在这无可奈何、伤怀寂寥的时日,以遣衷肠。因此上,演出这伤怀以入世之心济世以出世之心做人的《红楼梦》。

本来是山中高士的宝钗,她的标签是博览群书、怀韬握略、深藏不露。宝钗为体贴母怀,收了书籍,选择入世,变成安分从时、自云守拙、有青云之志的宝钗。“入世”的宝钗不可避免要遵守社会规则,适应环境,少了灵性,变得性情寡淡、妥协顺从、委屈求全、娇揉造作。即使如此,天性即使有冷香丸压制,仍偏爱素雅,“从不爱什么花儿粉儿的”,是母亲都无法理解的“古怪”。同样古怪的是元春,他人羡慕的地方,在她眼里就是“见不得人的去处”。同样被迫出仕的阮籍是“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一个才智卓群的人,因政治原因,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可只要有机会,他的才干就显露出来,李白有诗云“阮籍为太守,骑驴去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主动入世的凤姐是有才无德的入世,而探春则是有德有才却不能入世,探春极具远见卓识,有危机感,有忧患意识,而且忧的是大局,并非私利。她清醒地认识到贾府内耗的问题。探春也有手腕,有革弊兴利的本事,若去做官,也会是个治世之能臣”,可惜,想入世而不能的探春只能浪费自己的才能。

本来是世外仙姝的黛玉,她的标签是才学横溢、遗世独立、坦率纯真。黛玉忠于自己的心,向往陶潜的隐士生活,期望和心爱的人一起,远离世俗纷争,过上悠闲的隐居生活。在黛玉身上,也有嵇康的影子,“轻肆直言、遇事即发、刚肠嫉恶”。对喜欢的人倾心相交,对不喜欢的人睬都不睬。“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正是魏晋名士风范,可世人评价黛玉就是:尖酸刻薄、多愁善感、叛逆反抗、不合时俗。在大观园中,同样不合时俗的是妙玉,一个为避祸被动出世的女子,因富贵过着“过洁世同嫌”的日子。正邪两赋的代表人物中的倪云林比妙玉更甚之而无不及。

从宝钗黛玉到大观园的女子,到正邪两赋的人,不管是入世还是出世,他们都是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是性情中人。他们有才华,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都不可能才尽其用,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毕竟,那是一个“末世”,一个“浊世”。作者只能在这“怀金悼玉”,为他们哭为他们悲。

三、暗线
金:宝钗,有妇德,活成工具的女儿。引申为愚忠愚孝只知道服从制度,失去本心的人才。
玉:黛玉,有才情,想活出自我的女儿。引申为坚持自我不盲从,坚守本心的人才。
解读为:天地之初,谁是有德人?都只为清明的世界。在这无可奈何、伤怀寂寥的时日,以遣衷肠。因此上,演出这伤怀失去本心悼念坚守本心《红楼梦》。

种这里指有德之人,谐音轻重:“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以自身为重,以天下为轻。重视私欲享乐,轻视百姓民生。如此,最终失去了自己身为君主的本心,忘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失去了作为君主的根本,最后,自然也会失去自己的天下。我们明白轻重的关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始终如一,知道自己要什么。

以黛玉、宝钗为代表解说,她们的性格有显著不同: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黛玉真情而宝钗无情,黛玉叛逆反宝钗妥协顺从,黛玉言语犀利宝钗罕言寡语,黛玉宁为玉碎而宝钗委屈求全,黛玉出世而宝钗入世,黛玉活泼天真而宝钗娇揉造作。宝钗把自己活成一个工具,只知道恪守妇道。她“随分从时”精通人情世故,博得贾府上下的喜欢,终于成了“宝二奶奶”。女子愚忠只有自己受苦,男子就不一样了。想想那些愚忠的名将能臣:文种、蒙恬、岳飞、袁崇焕、白起、扶苏……为名利为富贵为美人失去本心人才就更多了,红楼中以贾雨村为代表。

黛玉爱宝玉正是因为宝玉守得住自我,守得住本心,一直是灵台清明的宝玉。黛玉活出了自我,她坚持自己的底线。不在乎他人的想法,有独立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能力。黛玉的五美吟把古往今来的“红颜命薄”者同最高统治者直接联系在一起,既不“怨春风”,也不“怨画工”,把矛头直指皇帝,说明昭君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元帝造成的,她的观点不苟同前人。她认为绿珠为石崇死不值得,而赞赏虞姬的以生命酬知己,因为他们是真情。像黛玉这样坚守本心的人才有:陶渊明、文天祥、王安石、苏东坡……作者在这“怀金悼玉”,思考如何护住本心,如何引导大家都守护好自己的本心。

四、预线
金:富。
玉:贵。
解读为:天地之初,谁持有麒麟?都只为清明的世界。在这无可奈何、伤怀寂寥的时日,以遣衷肠。因此上,演出这伤怀富贵《红楼梦》。
麒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是中华民族吉祥、和谐的形象大使。麒麟有点像万金油,旺财,镇宅,化煞,旺人丁,求子,旺文等,各方面都可以使用。

金、玉都是十分贵重的东西,在这里代指一切价值很高的财物以及地位、名声等。你拥有了相当多的财富,你能够守得住吗?古往今来,没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财富地位,即使是财富和权力倾天下的王公贵族,一手遮天的帝王也无法永远保留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甄士隐对《好了歌》作的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说得就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贾府的人在富贵的环境中,却不知富与贵的本身,便是招来后祸的因素。当家掌权的人又持富而骄,因贵而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招恶果,才一败涂地。也没必要感叹怀念,从古自今,哪有不消失的功名,哪有不消失的富贵。它们从贫贱之中拔地而起,又从富贵之巅轰然倒塌。功名富贵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循环规律和周期,这只是它们自然而然的生命周期。守住功名富贵,要自己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不要求满,不要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像贾府这样靠祖先功勋挣来的富贵就更险,打天下易,共富贵难。很多开国皇帝,多数都会杀掉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大部分功臣。能全身而退,如范蠡,张良,刘基者,寥寥无几。贾府没在封赏时退,到第三代又没退的彻底,只是被抄家已经很难得了,也是贾府一二三代共同努力的结果。永世传承的唯有修德。嵇康说:“五生生厚招咎。金玉满堂莫守。古人安此麤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作者有补天济世的情怀,他设置四大家族的末世,让大家看到富贵的繁荣,看到富贵的消逝,他寻求解决之道,以情济世  以德济世 以道济世,好象都无济于事,我们眼睁睁看着一切毁灭。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在哪?猜不到作者的正确答案,我看到的是华夏文明被毁;皇权高度集中,正统与非正统之争;失灵的社会机制,总是把人放在了他不应当在的位置

五、主线
金:书籍,引申为华夏文明。
玉:人才。
解读为:天地之初,谁是补天济世的人才,都只为清明的世界。在这无可奈何、伤怀寂寥的时日,以遣衷肠。因此上,演出这感怀华夏文明《红楼梦》。

书籍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由于朝代的更迭,华夏文明先后遭遇十多次的浩劫。而这些浩劫,险些就葬送了我们的华夏文明。古代官藏图书,屡遭厄运,称书厄。隋牛弘提出五厄,明胡应麟又补充五厄:秦始皇焚书、王莽之乱、董卓之祸、西晋八王之乱、侯景之乱和周师入郢、隋末混战、唐安史之乱、唐末战乱、北宋靖康之灾、南宋绍兴之祸。十厄之后,明清散亡更为严重。明代的胡应麟又提出续五厄:隋末混战为一,安史之乱为二,黄巢入长安为三,靖康之变为四,南宋末伯颜军入临安为五,总结为十厄”。

“人才”是敢想敢说的人群,那么在满清康雍乾三朝,他们的命运就注定多是被处死、囚禁或流放为奴。文字狱一次、一次接一次,人才也就一茬、一茬接一茬的遭处死、囚禁或流放!人才成千上万的灭。此后人才在哪里?人才在地下埋。作者正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眼睁睁看着这些文明被毁,看着人们开始麻木不仁,奴性让人变得驯服,丧失骨气。读史,你会发现明清时期与春秋时期的中国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春秋时期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代的中国人,雍容大度,自信心强。明清的中国人,麻木懦弱,战战兢兢。清朝的臣子是三无人才,无思想,无操守,无独立人格的三无人员,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心。汉武帝对人才态度是人才好比有用的工具,有才能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与没有才一样,直接杀掉好了。

在这样环境下,作者痛惜人才,为华夏文明被毁,哭成此书,这就是此书为血泪史的原因。贾王史薛实为“假王削史”。成王败寇,为掩盖争夺皇权的真相,修改制造历史,显示自己是正统的,是授命于天。满清长期大规模的毁书、禁书,再加上篡改,是一种禁锢、毁灭华夏文化的行为,极其可恨!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之余》中说:“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纂修《四库全书》是作者死后的事,正好证实作者的担忧。风月宝鉴反面就是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更惨的还有历史上的十大屠杀,这里只列出十大屠夫:1、白起:战国秦国大将,在各大战役中共计杀人一百余万。2、曹操:徐州大屠城,杀人数十万人,此外屠雍城,彭城,邺城,柳城。3、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在广州屠杀20万人。4、铁木真:在金国中都(北京)屠杀超过100万人,西征中,仅在撒马尔罕就屠杀了120万人。5、忽必烈:屠杀汉人、南人累计1,800万之多,。6、朱元璋:在位三十年,杀了二十万,将功臣杀光,设立酷刑剥皮揎草,在各州县都设有剥皮亭。7、朱棣:夺皇位后,在宫中屠杀了14,000多人,死后让30多名宫女吊死陪葬。8、张献忠:攻陷成都后屠城三日,逃离成都时尽杀蜀人,四川成为无人区。9、努尔哈赤:杀辽民300多万,辽东地区的汉民基本屠杀殆尽。10、多铎: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屠杀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作者写的第一首怀古诗就是赤壁怀古,“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他在追悼英魂,也在警醒我们,面对强权霸权该如何?

从秦开始到清明,这个世界奉行“强者尊、霸者王”的法则,王朝的交迁更替如同星月轮换。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是人类的灾难,书籍、人才、人都损失惨重,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血腥历史在每个朝代的末世或乱世都上演过。这时候,薛贾王史又为“雪假往事”,将自己要说的隐在红楼文本里,希望读者去探析。我理解此书主要传承的是保护华夏文明的火种,由自己开始,修身修心修德,人人没有私心,不会将财物据为己有;人人出力,不会处处想着为自己谋利。没有人怀着奸诈之心算计别人,盗窃、作乱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发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有大家一起创造这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无忧的社会,从人性的灵魂深处去挖掘治国良方,注重人们发自内心,心悦诚服,自觉自愿,习惯成自然的治国之道。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官、民、贤、能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各出其力,各成其事,各得其利,那才是真正的清明盛世。作者给红楼众人物取名到大观园到真真国,很用心地引导读者去追求古人的“大同”之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 23:03 , Processed in 0.31264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