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4|回复: 18

[【书香茶座】] “天下归仁”新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4 17: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9-14 17:52 编辑

“天下归仁”一语出自《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文字,别的都好理解,只是这个“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意思一直以来都有争议。虽然未得一致,可“天下归仁”却是很多人在文章和著作中最爱引用的一句。

先应弄明白是谁“一日克己复礼”?是颜回所问,也不是问政见,孔子的回答不可能指的是君王,一定说的是颜回本人或其他任一人。克己复礼即是仁之义。颜回能做到三月不违仁,而其他弟子也都能做到一日或多日之仁,可天下还是老样子,全无归仁之象。因此,天下归仁只能是个人心境的转变,而非外在的现实效验。钱穆说:天下都归入到我的仁心里。还是嫌含糊。

我认为,克己就是持戒(包括对身口意三行的约束管理),复礼即是保持口行与身行符合律仪。佛教传入中国后,供在家人一日受持的戒律有八关斋戒。若要多日行持,则每天都需要重新受。经典对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描述很多。这个一日克己复礼实是相当于儒家内部的“八关斋戒”,只是不需要出家人授予。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后面的“言”和“动”分别指的是口行和身行。“视”和“听”本身既是一种身体的行为,又是与意行相关的。因为,必须要有意识参与才能理解视和听的内容。为什么非礼的事物连看看听听都不可以呢?这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无明习气,容易受到诱惑而造下非礼的意业和引发非礼的口业和身业。

有了佛教的这个参照,我们又联想到佛经里的一个名句:心净则国土净。这国土净也指的是个人心境。仿此,易知“心仁则天下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便可理解为:一天持戒维护律仪,则感觉天下之人皆趋向于仁。心存仁,则不见人之过,唯责己克己,永远假定他人是仁的。归者,趣也。孟子云:“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这里的归仁一词与论语中的意思是一样的。

最后举例来说明一下。唐时临济义玄禅师住寺三年满,在首座的教唆下去向方丈黄檗禅师请益。他刚一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就见方丈抡棒打来。一口气打了二十棍。回到首座那,首座又让他明天再去问方丈。结果再问又被打,接连三天请益,共被打了六十棍。这个义玄,还真不是等闲之辈。尽管无过失而三次被方丈棍打,并没有因此而生嗔恨。反而心生惭愧:都怪自己愚钝,不能领略佛法妙旨。我认为这就是“仁”的境界。心仁,则三受棍棒而无怨。故一日心仁,天下无不归仁焉。心仁与心净,层次有别。前者仍属凡夫心地,而后者已是圣人境界。心仁可以说是心净的基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1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是西汉以后才到中国的。所以孔子的天下归仁,说的还是克己复礼为仁的那个仁。

克己复礼,是克制自己,为了“礼”。而所谓“礼”则是周天子他们家的秩序。天下归仁,当然也就是天下都归周天子他们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的思想只是一种道德理想而已,首先克己复礼,需要一套道德伦理及礼仪规范行为准则,这一套制度都是维护统治者的,并不是平民视角,现代一点说不是基于公民视角,所以并不受低层老百姓欢迎,仅在统治者及士大夫能得到呼应。现在还拿孔老夫子的这套理论糊弄人,根本玩不转。当然儒家思想也有一些合理的东西,与现代文明一致,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要讲诚信,讲孝悌,讲公正,讲和谐共处,讲重视教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19: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玛德,孔子本身的思想就不是百姓立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1: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己复礼,文革中好像狠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3-9-14 21:02
克己复礼,文革中好像狠批过

文革批孔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1962年11月6-12日在山东济南市召开了“山东省第二次孔子讨论会”,被认为是刘少奇幕后指挥,于是红卫兵砸了一堆文物。

第二次就是因为林彪的缘故,不过相比之下已经是毛毛雨了。

在之前大跃进,就有人批孔子歧视农民,证据是与樊迟的对话。

到了21世纪,因为于丹的缘故,又出现了一次批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1: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14 21:05
文革批孔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1962年11月6-12日在山东济南市召开了“山东省第二次孔子讨论会”,被认为 ...

批林批孔,其实后面还有“批周公”,矛头是针对周总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1: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五四鲁迅那帮人批孔就不用说了,也很激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3-9-14 21:07
批林批孔,其实后面还有“批周公”,矛头是针对周总理的

1972年以来社会是比较安定的,按照我见过的一个人的说辞,那会红卫兵不是被抓,就是修理地球去了。相比之下这些运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传播了孔子的思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有言,老实是无用的别名,这话绝对是至理名言,鲁迅也在身体力行地证明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14 21:10
鲁迅有言,老实是无用的别名,这话绝对是至理名言,鲁迅也在身体力行地证明这一点。

鲁迅死后,移过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14 21:10
鲁迅有言,老实是无用的别名,这话绝对是至理名言,鲁迅也在身体力行地证明这一点。

这要看对老实怎么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2: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里的做人处事的一些原则还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5 1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章可以抛开政治、社会,从纯粹的个人修行来看。所以,此乃修行修心境界方法语。颜渊是孔子公认的高手,相应地,给与的回答亦是高层次应答。
故,天下归仁焉,可不从天下家国说,此天下乃个人身心之外的天下,一天持戒维护律仪,身心之外无不是趋向仁,为什么,内仁而外仁。至于身心之外是否有人或无人,不重要,无人亦是归仁。
禅宗的棍棒教育实是陋习,真是智慧不开,只好棍棒相加,期待学生能开点所谓的悟。观佛世,任弟子居士问的问题如何低级,佛陀妥妥的法义教导,何来棍棒之有?

点评

棍棒只对利根人,是应机施教。  发表于 2023-9-15 12:3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5 12: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棍棒只对利根人,是应机施教。",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前人错误的解释,不过是碰巧遇见了几个不以棍棒为然的人。舍利弗根性利,但从未见到佛陀有棍棒或之类的教导他吧。
既是利根,那需精细处调教,棍棒这么粗,挺丢人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尚且不被认可,更别说更高级的修行。

点评

利根还要进一步分类的,大乘利根适合顿悟的人才能施加。舍利弗是声闻根机。家长教孩和这个又不同。佛教里能用棍教的人不但是开悟的,还是开悟人中最杰出的。  发表于 2023-9-15 13:1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5 14: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牵扯到大小乘问题就大了。。。,几天几夜说不完~,这方面就不说啦。
因为先入为主,接受了棍棒、顿悟、大乘利根,那就没得说啦,
临济宗作为宗派,毕竟只是佛法中一朵浪花;佛法无边,多的是各种法门,很多大德未必就这么走。像近代大家推崇的太虚大师,被老和尚捏鼻子,就挣脱走了。在普陀山写小册子利益大众,一修禅和尚自叹不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7 1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有人发帖在讨论功德,也在这里说一下:
克己是功,复礼为德;
克己复礼是功,天下归仁为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08:10 , Processed in 0.567281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