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2|回复: 5

[【书香茶座】] 9月20日逝世的知名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0 17: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横槊赋诗 于 2023-9-20 20:30 编辑

纪念吴承仕同志诞生一百周年
蒋南翔
今年是吴承仕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很值得我们纪念。因为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由一位硕学鸿儒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吴承仕出生于清代晚期的一个普通士大夫家庭。他从小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三岁应清廷“举贡会考”,殿试录取一等第一名,点大理院主事。他青少年时期,正处于旧中国由一个封建大国逐渐衰败,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乱时代。他目睹祖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激发起爱国主义精神。他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出任司法部佥事,后因不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他愤然辞官,受业于章太炎门下,潜心研究经学和文学音韵诸学,著作甚多,成为全国知名的经学大师。他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国学系执教,任教授、系主任多年。
三十年代初,在他的朋友范文澜和学生齐燕铭、张致祥等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研究经学和古代历史,成为我国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事经学研究的学者。在“一二·九”运动前后,他参加了北平作家协会,积极支持“左联”和爱国学生的进步活动。他不畏反动的文化专制主义对于革命进步文化的打击迫害,创办《文史》、《盍旦》、《时代文化》等进步刊物,并同北平地下党组织发生联系,于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他按党的指示转移到天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终因日寇汉奸的迫害而染病,于1939年9月20日逝世,终年五十六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7: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定一,1910年出生于山西省代县。1937年11月投身革命,曾参加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后赴延安在徐特立为院长的自然科学院从事军用炸药的研制工作,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他和其他同志一起总结了试制TNT和苦味酸炸药的经验,完成生产技术总结报告《火炸药与手榴弹》。新中国成立后,张定一任东北化学工业管理局副局长、东北石油管理局局长等职务,对恢复和发展全国石油生产特别是人造石油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3年7月,张定一受命参与北京石油学院筹建并担任副院长。他是到任最早校领导之一,10月初举行的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就是这位“老八路”主持的。他一直分管学校的科研工作,在聘请苏联专家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张定一调任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1961年,任北京石油设计院院长、党委书记,石油部基建司副司长。1965年任石油部副部长。1982年离休,1987年9月20日在北京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力同志是江西省瑞金县象湖镇绵水村人。1931年参加江西瑞金县游击独立大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排长、师部特务员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大队参谋长、大队长、营长、区队参谋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带领部队在正太路东段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参谋长、教导大队大队长、分区副司令员、师参谋长、副师长、副师长兼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内蒙古多伦战斗、承德保卫战、热河省古北口平古线战斗和平津战役等。新中国成立后,他调任军委海军司令部训练处长、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副校长、第一航空学校校长、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部司令员、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他致力于军事训练改革,注重加强部队后勤设施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为舰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力同志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曾当选为全国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杨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9月20日在青岛逝世,享年81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淇生,江苏涟水人。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2000年9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7: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刚(1922~2001年),1922年出生,陕西省三原县人。1938年投身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政治处干事,新四军第三师营教导员,东北军区营长、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副团长。 参加了淮上反顽和阜宁、清江、石塘、丁庄等战斗,率部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回国后,任师长。1959年毕业于苏联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后历任总参谋部军训部处长,北京卫戍区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武警总部顾问等职。2001年9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0 2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查了下,原来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两个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13:23 , Processed in 0.38843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