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苏鲁支

[【文史类】] 《说文》“一”字条校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5 11: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hpudqx于2007-04-25 11:41发表的 :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两种错误是不一样的吧。

写错别字,一可能是水平有限,二可能是粗心大意,但绝不会是“故意”为之,更不会“沾沾自喜”为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1: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winwun于2007-04-25 10:48发表的 :
把“太始”改做“大始”,不仅显不出作者的水平,而且突显了作者浮躁的学风。

“又,古太作大,凡太皆後人所改。”这句话更可笑了,你也得看是啥时候的“古”对不对???难道要一个汉人以西周的文字为准绳来写字典?

从此一条,就可以看出读书园地的所谓学士——你们的水平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说文》本字无太,故段玉裁、严章福诸家皆疑之。若论何时之古,许慎正是汉人,而太字不登,又遑论西周乎?汝乃小儿之见,不足与共语,请勿复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1: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把“小人”改成“小儿”,改得倒蛮快的——这似乎不是“错别字”能解释的心态。

而且,我本也不打算再多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winwun于2007-04-25 10:48发表的 :
从此一条,就可以看出读书园地的所谓学士——你们的水平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士区确实需要诤友,兄为什么不申请呢?太多喜言不利于交流,所谓忠言逆耳。。
不过w兄不要因为个别字抓住不放,我就经常打错字,有时确实慌张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2: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winwun于2007-04-25 11:59发表的 :
呵呵,楼上把“小人”改成“小儿”,改得倒蛮快的——这似乎不是“错别字”能解释的心态。

而且,我本也不打算再多说了。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3: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鸟版主倡议一下:

大家讨论学术,即便如我这样的非学者,也请都拿出点学者气质来。

等本帖发展到一定程度,我将删除无效回帖,编辑个别有学术性的回帖中的不妥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4: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醉乡常客于2007-04-25 13:06发表的 :
菜鸟版主倡议一下:

大家讨论学术,即便如我这样的非学者,也请都拿出点学者气质来。

等本帖发展到一定程度,我将删除无效回帖,编辑个别有学术性的回帖中的不妥文字。
不用等发展了。

老醉你把我的回帖全部删除吧,呵呵。

今人王贵元有一本相关的书,虽不能说详尽,但他参阅了各类文献(远远超过楼主列出的那几本同名书),对于“太始”仍不敢改一字,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问题。

我会另找依据来解决此问题。当然时间不敢说,最起码,汉碑是应翻检一遍的;另外,出现在说文解释中的字,也未必全部出现于“文”之中——这一条可参看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4: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贵元先生所考文献远过于仆,信然。即张舜徽《约注》亦博参约取,学养胜仆多矣。仆一家之见,失则论而改之,是则默而许之,固不必自惭隐避也。然上举王氏文第一条犹有可说:大徐参校諸本已非许书之旧,盖改作、加古文者隋唐前已然也(拙文已说此)。故未入正字而见于释文者,未必便是许氏当时遗漏,或亦后人所改,太大即属此列。加古文奇字一事,则拙文引严章福校语辩之甚详,今人商承祚《古文考》亦从其说(而阴窃之)。此观唐寫本释例已违许书可知也。故大徐虽审慎,自有不能考者,何况大徐尚多专必?清儒多不满大徐本,岂徒然哉?大徐直改不疑,仆疑而改之,又何足病?
至当考汉碑云云,诚是。仆所参清儒诸校已如此,而今出若董莲池《考正》,臧、王《新订》更取证金文甲骨,可谓博极而考矣。仆虽疏陋,诸家犹在参阅之列,然以金文紊乱、甲骨多疑,故置而不论也。
若此等,winwun 察之乎?未察而先病之讥之非之,可乎?岂平心之语哉?
又, winwun既有心详说而正仆之失,则仆乐待其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苏鲁支于2007-04-25 14:54发表的 :
未察而先病之讥之非之,可乎?岂平心之语哉?

即便“察之”也不该“病之讥之非之”,更不该由一人波及众人。
希望由此进入学术争论,而非其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5: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帮苏兄注释一下,我补上中文系大一本科的课上老师提到过段玉裁对“泰、太、大”三个字的辨析。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水部》:“(泰)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谓‘太’即《说文》‘夳’字,‘夳’即‘泰’,則又用‘泰’为‘太’。”

《广雅·释诂一》段老先生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呵呵,还是贴图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5: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用"大"替换"太",其理由之一是“太字不登”。

而我们习知“东皇太一”、“太史公”,关于“太一”也可以参见以下文字:


另外,在大徐本中,也未增加“太”字头,而据“太字不登”之说,岂不是把“太”字的出现要推迟到北宋以后?

这样做的理由实在是不充分,没道理。如果将“太”改做“泰”,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也不会引起后人理解上的疑义。(发出后发现楼上也有举证)。

我举19个字未登的本意,是指字典也有错漏处,而楼主却有另一说法,呵呵。

不多说了,请老醉删除我的回帖吧。

另外,帮楼主那半通不通的文言润饰修改一下,还请笑纳:
“  王贵元先生所举文献远胜于仆,诚然。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亦博采约要,胜仆多矣。
   仆管窥之见,一家之言,若失则改之,若是则持之,固不必自惭隐避也。
   winwun所举王氏文第一条犹可界说:大徐参校諸本已非原本。因宋前已有所增改,故未入“字头”而见于“释文”者,未必许慎之误,或系后人所改,“太”“大”当属此列。
   古文奇字一事,拙文引严章福校语辨(非辩)之甚详,今人商承祚《古文考》亦从其说(而阴窃之)。此观唐寫本释例已违许书可知也。
   大徐虽审慎,仍有不能考者,渠博闻必精深乎?清儒多不满大徐本,岂非无因?大徐直改不疑,仆疑而改之,又何足病?言至当考汉碑,诚是。
   仆所参清儒诸校本已如此,而今人董莲池《考正》,臧、王《新订》更取证金文甲骨,可谓取证广博矣。然仆虽疏陋,诸家犹在参阅之列,以金文紊乱、甲骨多疑,故置而不论也。
   若此等,winwun 察之乎?未察而先病之讥之非之,可乎?岂平心之语哉?又, winwun既欲详述而正余之失,则仆乐观其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5: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6: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苏兄一贴引出如此纷争,我本为区区一学生,忝列学士,水平本来不高,不怕犯错误,能得到winwun兄批评指正,幸甚。我也会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不过,对被冠以“吹捧”之名,我有自己的看法。
  《说文》乃小学的根基,千百年来研究者甚众,成果汗牛充栋。作为后辈学者,研习《说文》乃必备功课。我不是从事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对《说文》也只是稍懂一点皮毛。但看到苏鲁支兄能下此苦功,仔细考辨,虽然我与苏兄并不熟识,平素亦无交流,仍对此由衷赞扬。winwun兄在后文引证王贵元的书中的内容,当年我替出版社编校陈澧《说文声表》时,也曾粗粗翻查过,当时的感觉是整理尚可,但创见无多,学术意义并不很大。这本书估计也是作者当时学习、批阅《说文》的成果,因此我仍对该书作者的辛勤劳动致敬。此其一。
  至于苏兄将“太”改为“大”,我读后觉得并非全无道理,且前人对此也早有质疑;此外,苏兄的引证并无谬错,校勘的方法也没有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很多问题并没有定论。如将这种学术见解的不同上升为学风、学品的质疑,我觉得这是有失偏颇的。此其二。
  winwun兄说“就是学文史的,起码应该了解一下自然科学的理论”,这我是赞同的,从事文史研究也需要实证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就我所学习的语言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等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充分的利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极大的影响到自然科学的进程。但兄指明“应该理解“狭义相对论”的精髓”,我不知狭义相对论的精髓,所以对此我不知何意,也盼兄能详解,能扫盲。此其三也。
  louselice^_^兄说“隔行如隔山。”这句话我是很同意的。这并不是说搞工科的不能搞文科,搞文科的不能搞工科。而是说在现代学科分支很细,不同学科之间还是存在鸿沟。winwun兄能学贯文理,很值得我学习,但是我觉得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源流的了解还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训练和熏陶的过程,而且很多学问的研究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此其四。
  最后,我期盼能尽早看到winwun兄“另找依据来解决此问题”的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6: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hpudqx于2007-04-25 15:02发表的 :


即便“察之”也不该“病之讥之非之”,更不该由一人波及众人。
希望由此进入学术争论,而非其它。


时常有人鞭策一下,是一件好事,书院学士制度就要出台了(好怕怕,呵呵,要努力了)。

隔行如隔山,更何况是学术上历来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即可,不一定非要有个定论。

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倾向段玉裁的看法。

段氏能够根据现存的蛛丝马迹去推理,构拟古文原貌,实在是了不起。我的偶像(也是我学兄的导师)的项目与此类似,目前初具成果,文章已经被 SCIENCE 所收,真令我仰慕。学兄四年博士,四个春节都在实验室里度过,这种精神,我要慢慢学(先让我泡够园地再说,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6: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32楼谦谦君子,但于人心,恐怕认识还不深。

我以为,29楼举的证据,已足够说明问题。

我认为不可改的原因有几:
1、段注改为“大极”,犹有道理。因为“大极”等同“太极”,但我们不能把“太”等于“大”。
2、在说文音切中,“大”是“徒盖切”,应该读成“代”。这当然已是北宋的音了。
3、太通泰,自古以来如此。看泰的“文”也该知道如此。
4、自秦以后文献,“太”字多处出现,且本意与“太始”之“太”相同。说明在汉朝,“太”字已有“过于大”“极大”“无穷”“初始”之意。

而他们认为可以改的原因,实在不多。“太字不登”显然是不成立的,否则就成了连北宋时“太”“大”都不分的局面。

以上是个人的浅见,当然,能得到“太”“大”分家史是最理想的,但由于鄙人最近着力于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文学批评原理,因此不一定有时间来搞这个。但这个工作肯定得有人去搞的,也有一定的意义。如果等了半年,还没人搞,那么我会着手弄一弄看。

另外,如果觉得被连带扫了,面子不存的话,我道歉,呵呵。

另外,得不到我的恭维,并不意味着就不行啊。这里有两个心理因素,使你们无法忍受我那一句话:
1、站在你们的角度,以为“不敢恭维”就表示“水平低下”。实在不是,高与低也不是我能评价的。我只是一个态度:不敢恭维。
2、站在我的角度,以为“不敢恭维”表示了我对学士群体水平的质疑。不错,是质疑,但不是彻底贬斥。如果是彻底贬斥,我还回贴干吗?我还能希望从交流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干吗?

对于“狭义相对论”的精髓,我想可能你自己阅读一下《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会更容易体会一些。
http://book.lrbook.com/book/000/ ... 4481178C4057A4F.htm

之所以说,要懂一点这个,是因为自我理解以后,觉得再也没有比狭义相对论更容易理解的自然科学法则了。如果你们以为艰深,那么也可以放弃,于我也是无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6: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4楼winwun于2007-04-25 16:14发表的 :
32楼谦谦君子,但于人心,恐怕认识还不深。

我以为,29楼举的证据,已足够说明问题。

我认为不可改的原因有几:
.......


今日即无暇,权待半年后再拜诵详说。
略微纠正一下:大徐本标识切音乃据孙愐《唐韵》也,并非“北宋的音”
另外问一句:不知君所说汉文献是汉时原本,还是今所见諸本?若是后者,君怎知必非后人所改而是汉时真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6: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咦??这个帖子发展这么快啊?
看来w兄一杆子歪打正着引出这么些个学术讨论哈!

你还道歉啦?我很吃惊,真的。

我简单看了一下,既然是讨论学术,你不同意楼主之文,讨论就是了,扫学士们干啥呀?

W兄:别人啥啥我不知道,反正忝列学士的我绝对没有啥“面子不存”一说。
我只是看到你的讨论,心想:要是平心静气地讨论该有多好?
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6: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苏鲁支于2007-04-25 16:20发表的 :


今日即无暇,权待半年后再拜诵详说。
略微纠正一下:大徐本标识切音乃据孙愐《唐韵》也,并非“北宋的音”
另外问一句:不知君所说汉文献是汉时原本,还是今所见諸本?若是后者,君怎知必非后人所改而是汉时真貌?

对于最后一问,比前一个纠正有价值得多,呵呵。

对于后一问,我一开始已经提出了,最能证明的应该是汉碑。因为你对金文甲骨文都不信任,那么隶书总该信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6: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7楼winwun于2007-04-25 16:36发表的 :


最能证明的应该是汉碑。


如此,烦请君举证汉碑作太者,仆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6: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苏鲁支于2007-04-25 16:41发表的 :


如此,烦请君举证汉碑作太者,仆拭目以待……

等晚上应该就有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4 17:15 , Processed in 0.37732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