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雪漠

[【生命科学类原创】] 说说中药的不良反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 19: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宿舍一哥们长期服用中药,补身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0: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cpcliusi于2009-01-21 19:48发表的 :
宿舍一哥们长期服用中药,补身体。
我一哥们也是这样,兄台那哥们是否姓王??不会是同一个人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飞天紫光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2-18 18: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中药滥用现象十分普遍,甚至于使用中药不进行辨证施治,这是中药副作用乃至毒性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不良反应是个警告,说明中医药的使用要掌握好适应症,否则贻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2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的马兜铃酸事件、前年的灯心草注射液、今年的双黄连注射液都反映出来中药安全性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人针对这样的问题说发表了自己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并不见得是注射液工艺的问题,很可能是药厂没有按照审批的工艺做。
2,中药传统都是汤剂,把中药开发为注射用制剂是中国人的“创举”,特别是中药成分复杂,即使纯化到90%以上也不能保证其安全性。故可行性值得考虑。基于此,SFDA目前封杀了所有注射液的审批。
3,也是我比较赞成的观点:现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多,为什么中药一出了问题上网站首页呢?中药注射液不行,但是这么一宣传弄的很多人都认为中药不行似的。负责任的说,中药的传统口服制剂相对西药来说还是很安全的。但我们的宣传为什么都抓住不好的大肆讲,优势倒是很少提及,怪不得现在天涯上到处是“取消中医”的言论。
楼主所说的应该宣传“是药三分毒,包括中药”的观点我非常赞成。但很怀疑楼主所说的80%的不良反应是中药造成的,因为绝很大一部分的西药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的。如果数据可信,那么楼主那里人非常喜欢使用中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14: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楼主的“80%的不良反应”也很困惑,“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从1988至2006年5月,鱼腥草注射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例数是222例,粗略统计,发生率仅100-500万分之一,...........比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严重的药品多得是:青霉素在做皮试后仍然引起每年上千例严重不良反应,整个西药抗生素几乎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另外在全国重点医疗单位医生中开展的第三届百姓安全用药调查结果显示,1.认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是可靠的占99.75%;2.认为疗效是可以信赖的占99.72%。(有效调查问卷总数53312份,参与调查的人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有基层医生,也有大医院的专家。这些答卷表达了他们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发展的深切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0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国传统的中药是用来喝的,放到瓶子里打进身体真是张冠李戴的行为,明明是人却非得装个猴样子干嘛??注射流行么?非要把好好的讲究天人合一,五行六运的传统医学弄得不伦不类干嘛??该咋治咋治,不是蓝眼睛国里的东西都是好的,看到棒子鬼子跟外国人学发达了我们就也得学的不会走道了,天朝的名声不是白来的,学,要致用,邯郸学步最终只会学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1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看法:
  中药延续了5000的历史,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这点应该没有异议,今年来出现中药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且多数都为新剂型,导致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
1 中药理论系统的复杂性与个体性与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冲突导致,现代化工业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无差异化的批量生产,而中药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个体化,辨证施治。中药治疗多数需要很多味药物的种类、数量时刻变化。而这是不可能进行现代化批量生产的,现代理论就是找出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流水线生产,以提高应用效率。君臣佐使与辨证施治可能增加疗效也可能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这种基本理论层面的冲突导致结果就是疗效可能发生改变,不良反应可能增加。
2 中药的有效成分多数都为大分子物质,例如多糖、皂甙等,本身大分子产物就比较难以提取,而且化学性质复杂,质量难以控制,其口服制剂可能还好点,注射剂就比较麻烦,黏度、微粒数、稳定性都比单一的小分子化学物质更难控制。何况其只是用乙醇、甲醇、乙醚等溶剂简单提取。个人怀疑,多年前中国的中医学者为什么不能在中药领域普遍研制注射液,而只是使用口服或者外用,这个有可能是观念、技术所限制,也有可能就是有人试验过,但是结果不能获得认同。而近几年我国的中药制剂的西化不断进取,火箭开始腾空了,夸张的说:感觉就像抓把草提取一下就往患者身上输呢,看看我国新药的审批数量就知道了。新药的研制这么简单么,貌似没有吧,这些新药中有多少是中药改剂型的,又有多少是注射剂?一个研发时间一年多,质量控制不稳定,临床应用病例不多,研发人员自己都没啥信心的中药新剂型,他的国际认同度应该不会像青蒿素、亚砷酸那样吧,也是个自娱自乐的水平。
   中药剂型的改进应该是一个方向,何种剂型才是主流,这个国家应该引导一下,基础理论没人研究,辩证施治、君臣佐使不去做,新剂型成了王道,咋隐隐感觉买椟还珠了呢?为啥不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呢?可能是由于国际需要吧,这就不是小民所能达到的高度了。
   老了老了,还愤青一把,一家之言,贻笑大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1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相信一句话 有病病扛之 无病才人扛之 呢 没病吃什么药 有病当然要吃了,怕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雪漠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应24楼,我说的80%不良反应是有前提的,是那年我县报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21: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去年药物不良反应1.3万余例 抗生素占四成http://www.chinanews.com.cn/jk/aqjs/news/2009/04-21/165544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7: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中药的副作用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看:
从使用者的角度---按照活性成分使用中成药,这其实已经背离的中药原有的内涵;表现为西医的乱用中成药。
从药物的剂型角度---按照化学药的研究模式开发新的中药剂型,特别是中药的注射液,但有无法实现清晰的量效关系。同时也漠视了所谓中药的活性成分大多为次代谢产物,分子量大,活性低、生物利用度地低的实施,非要和单一成分的小分子化合物一较高低,这显然已经违背了基本的药物研究常识。也建立不起中医立方时的有是证用是药的证药关系。所以,这样偷懒而借用基于简单药物-靶点关系的化学药开发模式和它的药效验证方法,只能生出奇怪的新中药。这样的中药如何保证它的安全使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jyich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6-28 21: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xgh163朋友说的很有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9 14:27 , Processed in 0.33751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