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王志成2010

[【茶社活动】] 儿童时期的趣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5 09: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间想起了儿时的往事,感觉酸酸的。
我说话很晚,平常孩子2岁就会说话了,可是我到了快三岁了,还是不会说话,家长也很着急,当然这些都是后来家长告诉我的,他们想办法让我说话,可是我就是不说话,他们整天很着急,真担心,怕我是哑巴,整天逗我说话,可是我不争气,就是不说话,可能我当时就比较内向了,这个很有历史了,现在我已然很内向,终于,在我4岁的时候,我开始说话了,家长的包袱也终于甩掉了,其实我不是不会说话,我是太内向了,我把东西都烂在了肚子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小时候,我很怕家长,另外我也有点馋,我喜欢吃东西。
有一次,我饿了,家长还没有回家,我看到桌子上有一扇卷子,我拿起一个就吃了,不过吃起来感觉软软的,而且没什么滋味,我吃了一半,就扔掉了,还觉得这次怎么做的这么不好吃呢?
下午爸爸回来了,问我怎么卷子少了一个,我都不好意思回答,我说可能你想错了吧,爸爸。爸爸说:“你可别吃啊,那些卷子还没蒸呢,是生的。”听完之后,我整个人呆住了,我有点反胃的感觉,我居然吃了半个生卷子。
现在想起来,我真的有点原生态的感觉了,居然吃生食,我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16: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趣事儿的确不少,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好几个吧。
我小时候家住农村,院子里栽了很多树,以榆树为主,都长得很高大,很多树上都有鸟筑巢,以喜鹊为主。鸟儿生儿育女,早出晚归,倒也相安无事。但突然有一天,我放学回家,进大门后突然就被一只喜鹊俯冲扑过来,甚至差点被啄到,喜鹊又飞到树上,喳喳喳不停冲我叫,引来很多其他喜鹊也在飞过来乱叫,更有甚者,好几只喜鹊还高速飞过来冲我拉屎……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我也成了喜鹊们的“公敌”。
后来我才明白,当时很可能是喜鹊繁殖期,它们护崽心切,安全意思过浓了。
这样倒霉的事儿我身上还发生,例如被我家养的大白鹅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18: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在农村,童年的美好回忆都在70年代末。那个时候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农村的生活很贫困,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实在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除了跳绳、踢毽、捉迷藏外,我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就是玩骨头节,骨节分羊骨节和猪骨节,每副要四块,那时可没钱买,一切都得自力更生,可家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年到头能杀一口猪就算不错了,况且猪头和猪蹄都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吃,为了能凑一副骨节要等两年,一般孩子可没那份耐心。好在我还算聪明,寻找外援就成了惟一的捷径,因为学习成绩好颇有人气,同桌的小男孩用两块猪骨节换取了一个学期的“抄作业权”,二年级那年我终于有了一副自己的“玩具”,心里那个美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2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中,
在我小时候,我跟着姐姐和伙伴们一起去田里捉老鼠。我们高兴的来到禾杆旁,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小洞口。
”我一惊,踩到了一堆烂泥,重重的摔了一跤。这次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没事不要乱说话啊。我和姐姐慢慢的翻开一层层的禾杆,翻到倒数第二层的时候,有一个灰不溜秋的圆圆的东西躺在那。我说:“这是啥?”姐姐说:“是老鼠啊!笨蛋,快捉……”还没等姐姐说完,那只老鼠就不见了。突然,一个充满愤怒拳头向我飞来,砰!我直接倒在地上,哎呀!好晕啊!这回姐姐细心地教我:“捉老鼠必须要保持警惕,任何一个机会都不能放过。如果老鼠跑出来,先用脚踩住它,再抓。抓的时候得注意,要抓脖子,不能让它咬你。这回我可不会那么傻了,我迅速把禾杆翻开,哇!这下老鼠的整个身子都露了出来,我马上用脚踩住老鼠,慢慢地将他抓住,哈哈!我学会捉老鼠了,我开心地跑回家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6 16: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个我二年级的事情吧
暑假了,我和同院的女孩一起到水库去玩,她家长带着我们去的,她家长在水库工作,我们去玩了一天,很高兴,还抓了鱼。下午,她爸爸把我们两个送到了市区,我们两个一起往家走。可是在回家的路上,我郁闷了,当时我比较胖,而穿的大裤头有点小了,我不小心,扯破了裆,结果,大裤头瞬间开了叉,我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已经穿不上了,大裤头已经彻底停摆了,幸好我穿着内裤,小裤头,我只好穿着小裤头,慢慢地,不好意思地走回了家,我都没敢抬头,我怕别人笑话我,穿着内裤出来丢人。
我以后我都不敢穿太紧身的衣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6 2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就像一条金色河流,它的每一朵浪花都装着我们幼儿时的往事,这一朵浪花有惊无险,那一朵浪花快乐无比,总之,这条河流里承载着我的美丽梦想,飞翔着我幼稚的童真,但有一件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09: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此来缅怀我童年的第一条也是最后一条狗狗,小黄。
    小黄一个月大来到我家,当时我上小学,这是我小姑送给我的,我喜欢它,他是一条小笨狗,毛有点黄,我就叫它小黄。
    每天放学我都陪它玩一会儿,它也喜欢和我玩,我总是喜欢给它好吃的,但它不挑食,饭量也可以,而且叫的声音也比较大,它是我们家很好的一个保安。
    后来,也就是它8个月的时候,我做了今生很后悔的一件事情,现在我有些时候还很自责,因为以前没养过狗狗,我也不知道一岁之前也定期打疫苗,要检查身体,结果它忽然间生病了,我们给他吃了一个成人的药物,也没有带它去医院,虽然今天后好了,但是过了一阵子,眼睛忽然有些发白,而且一天天厉害,我当时还是固执己见,没去看医生,半月后,它看不见东西了,我后悔了,可是已经晚了,终于,它离去了,后来我才从别人那里知道,狗狗得了一种传染病,这是没打针的缘故,是我害了我的狗狗,狗狗,你走好,从此,我没再养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时,经常和一个家住的很近的女孩一起上学,放学。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和她之间是很纯洁的同学关系,我俩通常一边走一起说着学校里有趣的事,每次,她看到眼前飞过漂亮的蝴蝶,面露欢喜之色,想要。我就会帮她抓过来送给她。她说想做公主,我也会编个花环给她戴上。当她口渴时,我就买冰水请她喝。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上学路上,一只蜜蜂突然没由头的蜇了她的鼻尖,随后鼻子一下子肿得老高,她疼得大哭了起来,望着她晶莹的泪珠大颗大颗落下来,我的心也很痛,因为我最见不得女生哭,我好言安慰着她,并从路边采了些野萍,放嘴里嚼碎,敷在她的痛处。看着她的哭声渐息,我的心才稍微得到点安慰。后来我又说了些小笑话,逗她开心。直到她破涕为笑,我才真正的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小学毕业后,我俩分别去了不同的学校,之后就再无联系和见面。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而这些趣事,我一直放在心里没对任何人说过。包括自己的父母。如今说出来,心里也畅快了许多。毕竟这是我最美好的一段儿时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4 09: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4岁的时候的一件事情。
    小时候家里穷,父亲攒了很长时间,攒够了钱,带我去市场买了一张双人木床,没办法,要自己带回去,父亲只好自己背着回家了,好像很沉重,我就跟在后面。
    好不容易到了家,要安装起来,可是那个床是插起来的,父亲自己有点不顺手,就叫我帮他,我赶紧过去,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越帮越忙,怎么也装不上,父亲拿着那个沉重的床板,有点承受不住了,就呵斥了我一句,说我不中用,我当时自尊心可强了,我马上偷偷跑了出去,躲在外面抹眼泪,心里可难受了,我也怪自己怎么这么笨,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后来父亲出来了,安慰了我几句,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小孩子没记性啊。
昨天父亲说起来,还说这件事情总是偶尔回想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4 11: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唯一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就是上小学的那段美好时光,当时我是副班长,而且是数学课代表,学习总是排在班级前五名,可是也有一个很让我感到郁闷的事情发生。
我属于慢热型选手,学东西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才能融会贯通,不管学什么东西。
有一次,数学学了新课,快下课了,老师出了一些题考我们,让我们做完交上去,当时那堂课我确实没怎么学明白,也不怎么理解,不管怎样,我做完了,把作业交上去了。
结果,发下了作业本,我发现,我真晕了,我居然满页纸上没有一个对号,都是错号,我全做错了,我仔细想想,确实自己没弄明白,马上自己就能订正了。老师还说,居然这次作业有一名同学得了0分,自己好好考虑下了,是不是太粗心了,我那个郁闷啊,好在我终于明白了错的原因了。以后我就养成了预习的习惯,怕再发生丢人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20岁之前基本都是在农村生活,所以农村的乐趣跟城市是天壤之别,但是有着自己的特色,小时候每每放学就开始和同学丢硬币,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小窝,然后划一道线,站在线前手里攥着几个人的钱币,多为五分钱。往小窝里面扔,扔进去的就是自己赢到的,要是外面没有丢进去的,还有三次趴下用嘴吹的机会,这个吹进去的也是自己的,这就导致全身是土,而且脸上,尤其是眼睛灰头土脸。还有就是玩弹豆(现在的玻璃球),小时候背着书包里面尽是玻璃球,和别的同学碰撞该球,互相赢弹豆,然后一毛钱四个再出售。更觉得一种是四角板,就是把书本撕了然后叠成正方形,和别的小朋友互相撞击四角板,要是翻起来就是自己赢了。结果书本都被撕光了,然后就被老师踹。另有其他的童趣玩法,比如在河里捉泥鳅,然后找瓶子来喂养。玩红胶泥,这是一种特殊的粘土,可以做成这种动物、人物、工具等造型,所以,小时候玩这个最多,常做的东西有埙,然后拿回家在灶火里面烧干,用植物的绿叶染成绿色或者别的颜色,就可以吹奏出各种声音了。

四角板:
  

红胶泥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6: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学时候考试,答完之后同桌偷偷和我对了一下,发现有个答案不一样,因为平时我成绩比较好,自己又对答案很有信心,同桌被说服了。。。于是改成和我一样,结果考完悲剧了,俩99分,同座原来的答案是对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对不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的故事真多,先一个一个地讲吧:
  先讲玩的故事。一个叫做“打狗”故事。
  道具就是一个“木薯的头”(一种植物的头,也可是其他木头),加上一些木棍,还有一块平地。
  先在地的中央用木棍画出一个40分分的圆形,以此圆的中点为中心,以半径三四米再画一个大圆,在那个大圆的弧线上,等距离画出参与人员减一的数量的小圆,每个小圆的半径约20厘米左右。这些圆被分配给参与游戏除去一人的其他人员,每人一个,只有一个人没有这些小圆,他只有木棍和“木薯头"。这就是游戏的所有道具了。
游戏是这样开始的:那个持“木薯头”的人,手持木棍,把“木薯头”丢往大圆内小圆外的任何位置。“木薯头”落地后,没有持“木薯头”的人,要把“木薯头”往小圆内赶;持“木薯头”的人要阻止其他人赶“木薯头”进入小圆,同时,还得在“木薯头”被赶进小圆前,要抢占到那个大圆弧线上的任何一个小圆。这就是游戏的开始。

  游戏是什么时候结束呢?有两种结束方式。

当持“木薯头”的人,在“木薯头”被赶进中央那个小圆之前,抢占了那个大圆弧线上的任何一个小圆,他就获得了“胜利”,这样,一场游戏就结束了,这是游戏结束的一个方式。

  游戏结束后,持“木薯头”的人,就占有了这个小圆,原来的占有人,就没有了这个小圆,他得就在一下场游戏中,充当持”木薯头“的人。如果”手持“木茹头”的人,没有抢占到大圆弧线上的小圆,“木署头”被赶进了中央的小圆,这样,那些赶木薯头进中央小圆的那些人就获得了“胜利",,一场游戏就此结束,这是第二种游戏的结束方式。

第二种结束方式中,个持“木薯头”的人,依然充当原来的角色,开始下一场游戏。
  这种游戏有点危险性,不是被“木薯头”打中身体的任何部位,也会被同伴的木棍打伤,跌倒在地上的,也不在少数
  很好玩的游戏,现在的人,不再玩这种游戏了,成为了“古董”,留在了记忆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2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看到网友小猫出发在茶社发起的活动:说说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冷饮,我不禁又想到了一件童年的趣事。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乡下,所谓冷饮,就是棒冰而已,是远没有现在城里的冷饮这么丰富的。那时的棒冰也不是放在小店的冰柜里卖的,而是有人踏着那种老式自行车,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绑一个大箱子,箱子里用棉被棉毯或其他厚实的东西衬着,里面就整齐地码着棒冰。所谓棒冰,差一点的就是盐水棒冰,好一点的还有赤豆棒冰,就是盐水棒冰的顶端嵌着一些赤豆。骑车的人来到村里,就大声吆喝起来:棒冰,卖棒冰啦。小朋友们听见吆喝,总是非常高兴,不知从什么地方就钻了出来,汇集到卖棒冰的自行车旁,一个个伸出手去,把一角钱递给骑车人,骑车人接过钱,就把箱子的盖打开,掀开棉被,从里面拿出棒冰,一个个递到小朋友的手上。小朋友一拿到棒冰,就把上面包裹的纸扯去,一点点用舌头舔起来,兀自满意极了。
  有一次我买棒冰,当卖棒冰的把棒冰递到我手上时,一不小心却滑落到地上,摔坏了。看着别人都有棒冰吃,我不禁急得哭了起来。卖棒冰的叔叔赶紧又从箱子里拿出一根,撕去裹纸,捏着棒子小心地递给我,我一看是红豆的,立即破涕为笑,美美地品尝起来。
  多少年过去了,如今我回乡下老家时,再也看不见骑着自行车卖棒冰的了,现在那里的棒冰也像城里一样,放在小卖部的冰柜里,品种也大为丰富了。但我仍然怀念儿时从自行车后面箱子里拿出的盐水棒冰或赤豆棒冰的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我去乡下祖母家过春节。记得祖母家附近有一条河,每次去亲戚家串门时,都要走过河上的一座桥。那条河真大,那座桥也很大,我还没有桥的栏杆高。我常常在桥上停下,手扶着栏杆,透过栏杆的夹缝看那条河。河水自然是清澈的,有鸭子在河边踱步或自在地浮游。有时河上有一条船,船夫撑着一支竹竿,那船便荡悠悠地飘来,慢慢地从桥下穿过去,我又跑到桥的那一边,透过比我还高的栏杆的缝隙,看船从桥下出来,向前去,向前去,渐行渐远。
后来,我常对父母说,老家有一条大河,很大很大的河,河上还有船。父母听我说,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后来因为到外地上学的关系吧,一连几年我都没有再去祖母家,而我也一年年地长大了。
一年春节期间,我又随父母去祖母家,却使我惊讶了。那条在我印象中很大的河,几乎成了一个小水沟;那座在我印象中很大的桥,几乎一步就能跨过;那曾经高高的栏杆,只齐我的腰部。河里依然有水,却少得差不多见底,而且污浊不堪,河边依然有鸭,却到处都是鸭粪,——河里当然已经没有船了。
我心中满是疑惑,这真的就是我记忆中的那条大河吗?我再问父母,他们只是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15: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不是太注重个人卫生,刷牙之类的活儿从来就没有认真干过。以至于牙痛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母亲请假带我去看牙,第一次去大夫说要先消炎。消炎大概是要一个星期左右吧。那时候牙科医院还在寺后街。大概在十天以后,母亲又带我去看牙。大夫把牙给拔了。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回去的路上,路过鼓楼饺子馆。饺子馆设在二楼,一楼有个小窗口,经常卖些熟食,卤肉之类的。母亲买了四五块儿酱排骨,说回去炖菜吃(那时候,只有春节才能大口吃肉的)。
    回到家(大概有十点左右),母亲就去上班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酱排骨就放在餐桌旁的碗柜里。这时麻药劲已经过去了,牙似乎并不太疼。我就忍不住偷偷地拿了酱排骨里面最小的一块,慢慢地,一点一点的把排骨啃完了。然后还把剩的骨头埋在院子里的泡桐树下。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母亲回来果真也没问。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想法还是太过天真,母爱是可以包容一切的。
    还是吃的故事。这件事我其实已经记不得了。是父亲给我儿子讲“我的光辉历史”时提到的。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发烧,躺了两天,吃了些药,已经见好了。可还是身上没劲儿,上不了学。第二天中午,食堂做烧茄子(我们平常很少到食堂打饭,自己做毕竟要省一些)。父亲打了两份,买了六个馒头(过去的馒头实在,说二两就是二两)。我吃了半份茄子,两个馒头。然后蒙头大睡一觉,病竟然好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神奇,您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06: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吃饱的喜宴
   小时生活很艰苦,正好出生在三年困难时期嘛。
   平时吃粗粮多,吃稀饭多,我记得最好吃的东西是白面馒头,放学后,母亲拿出一个凉馒头,撒点盐未,抹上香油,我接过来,一口咬下去,满口流油:那个香呀。最好的时光是春节前杀猪煮肉时,当一锅肉快熟时,我叔叔就会用筷子偷偷给我插上有肥有瘦的一方肉,也不用加什么作料,大家吃个肉饱。
   最盼望当的差使就是人家结婚时,当送亲的人员,一般女方出嫁,要有一个小孩送亲,叫做抱包袱的。不但能饱吃一顿,还可以收到糖果。
    终于有一天,我要当抱包袱的了。前一天晚上,想象着第二天的宴席,我高兴的一宿没睡好。
    喜宴开始时,我和几个贵宾单独在一个房间:一大桌好吃的上来了,我刚要吃,叔叔走进屋,悄悄在我耳朵边告诉我,让我要少吃一点。还一连叮嘱了几遍。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还是答应了。
    一席酒菜吃光了,很快又上了一席。一个大婶见我不怎么吃,还老劝我:快吃呀。我想着叔叔的话,始终不敢放开。
    婚宴结束了,叔叔一见我就说,听我的对了吧,第一桌上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后来越上越好,所以开头不能吃的太饱,不然上了好东西肚里就没地方盛了。原来叔叔是这个意思呀。我吸了吸还有些饿的肚子,咽了一口口水说,你说的太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9 12: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歪解古诗

     小时农村没多少书读,见到那有文字就琢磨半天。
     有一天,家里换了新门帘,门帘上的图案引起了我的兴趣。一家人都聚过来围着门帘观看。
     门帘上的图案如下:
                      山 山
                    山 花 远 山
                  山 接 云 草 路 山
               山 树 鸟 绿 飞 猿 又 山
               林 僧 茵 偷 抱 片 客 深
,                 茵 寻 树 僧 远 片
                   吟 山 山 饭
                      寻 客

    我看了半天,不知道什么意思。就问爷爷:“怎么都是山,什么意思呀?”
    爷爷笑着说:“你念的方法不对,当然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他用手比划着说:“这叫飞雁体,应先这么斜着念一句,再这么斜着念一句,就是一首诗了。这首诗是这样的:山远路又深,山花接---------”
     爷爷话没说完,我已经看出门道,接口说:我知道了,是山花接树林,下一句是山云飞片片,山草绿茵茵,山鸟偷僧饭, 山猿抱树吟。山僧寻山客,山客远山寻。
      我一念完,大家都笑起来,叔叔说:“我侄子真聪明,认得这么多字,你知道这首诗是说什么的吗?”
     我脸一红,突然看到诗中的那个猿字,大声说:当然知道,这是西游记的故事。
    爷爷说,那好,你一句一句解释一下吧
     我说,“山远路又深,就是说,孙悟空他们取经的路很远,很难走------”
    叔叔问:那山花接树林也是西游记里的事吗?
    我说,当然,取经的路的很难走,可是景色也很好,有山花、树,还有后面:山云飞片片,山草绿茵茵,对了,这山云也不光是景色好,妖怪走路都驾云,这山草也是妖怪变的,
    爸爸说,真是乱编。
    我不理,继续说:对,妖怪就是山鸟,他偷了唐僧的饭,孙悟空就抱着山鸟住的树开始念咒治住妖怪。
    爷爷说:有道理,继续说
    我见爷爷支持,更得意了,就接着解释说:最好两句的意思是,唐僧在这山上有个朋友,他到处找这个朋友,这个朋友以为他在别的山上,就到别的山上去找他。
    叔叔总结了一下:“好,这样解释好。我就相信侄子的解释,别人说的我都不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8: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爷爷讲的吃饺子的故事
                                   
    爷爷在我印象里经常弯着腰,有时会由于气管炎而不断咳嗽,一看到我,满脸的皱纹就会有了笑意。
     但我最佩服爷爷的还是他的肚子里有很多故事。
    我没事就缠着他讲故事,可爷爷的故事你求他时不一定给你讲,有时突然就会讲给你听。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是关于李自成的,故事的缘起是我嫌饭不好吃,老是棒子面窝头和豆渣饼子,连个肉星星也看不到。就想到了过年时吃的水饺,发了一句感慨:要是能天天吃饺子就好了。
    爷爷叹了口气,突然说,我给你讲一个李自成打天下的故事吧。我马上来了精神,好呀,爷爷就说起李自成带着部队历尽千辛万苦,打了18年,终于当了皇帝。
  当皇帝后,就征求身边人的意见:“咱们得天下了,怎么舒服怎么来,你们最喜欢什么?”
    身边人异口同声地说:“过年最好了,过年能吃饺子。”
    李自成说:“那好办,咱就天天过年,天天吃饺子。”
    结果,也许原来打18年江山就能坐18年江山的吧,反正吃了18天饺子,一天过成了一年,活活把他的18年皇位给浪费了----------他的皇帝就让别人推翻了。
    原来,饺子里还有这么深刻的道理:我好象觉得饺子不那么好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08:40 , Processed in 0.43956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